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小学数学试卷分析总结模版10篇 小学试卷分析数学范文

小学数学试卷分析总结模版10篇 小学试卷分析数学范文

时间:2024-02-05 15:56:34

相关推荐

小学数学试卷分析总结模版10篇 小学试卷分析数学范文

根据各位小伙伴的反馈,小编为大家整理出来了有关于小学数学试卷分析总结模版,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欢迎各位阅读下载。

小学数学试卷分析总结模版1

一、试题分析

1、试题质量分析

(1)、试题题型分析

这套试题包括填空、选择、判断、比较、计算、作图、统计及解决问题等多种题型,题型全面,具有开放性和综合性。

(2)、试题难易程度分析

本试题适合新课标理念,难易程度适中,题型多样,有利于全面考察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突出了教材重点。除了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外,还注重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如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知识点涵盖与课程标准的对应分析

本试题内容全面,覆盖面广,注重能力培养,对每一部分内容均有涉及,并且重点突出。教材以《标准》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同时根据整套教材的知识、能力和情感发展总体结构进行设计。本次考试中解决问题和知识点的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查贯彻始终,知识点考查很全面。《标准》认为,数学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本试题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如一题5、7、9,二题6、9等,挑战性(如应用题第一题、第三题等),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的同时,体验数学问题的严谨性和挑战性,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4)试题与新课改的对应分析

本试题注重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举一反三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初步的创新意识、动手能力,并让学生通过此题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作用,增强了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这套试题的第一题和第三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来源于生活,但又在题意的表达方面做足了功夫,看似简单的问题却又必须细心认真的思考,充分的体现了数学的严谨性和实用性。

2、试题质量评价

五年级数学试题,试题知识覆盖面广、涉及的知识点特别全面,难易适中,侧重了对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同时也充分考查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了生活数学,对今后的教学有很强的指导性意义,具体地说,有以下显著特点:

(1)注重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数学活动必须让学生动手实际操作,组织引导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的过程。如六题1题、2题,在学生想、画的过程中发展其空间观念,动手实践的能力。

(2、)注重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决问题在数学中有重要作用,它既是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过程,又是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比如一题7,8及应用题,这些题目具有挑战性和趣味性,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分析、推理,感受了数学的思想方法,感受到数学的挑战性。

3、今后命题建议

(1)分解质因数是本册的一个典型问题,是否应进行考查。

(2)题目类型能否进一步新颖多样。

(3)能否增加一些旋转问题的题目。

二、试卷分析

1、等级情况分析:

从做题情况看,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巩固和提高,说明部分学生分析、理解能力稍差。

2、学生答卷中反映出的问题分析

学生对基本计算的掌握较好,统计、作图能力很高。相比较而言,应用题失分较多,说明学生的推理能力及思维的灵活性,联系生活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稍差一些。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应着重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一)、填空:第6题、7题失分较多,第6题考查倍数的特征的性质,学生知识点不会灵活应用导致失分。7题连系实际因学生不能根据题目情况正确思考导致失分。

(二)、选择:2题部分学生失分。原因在于此题对余数的性质掌握不好。4题少部分学生因对题目理解不够仔细导致失分。

(三)、6题少部分学生对质数和合数的定义理解不够透彻而错判为正确。9题出错率较高,原因是余数性质掌握不好。10题对面积公式理解不好导致失分。

(四)、第3、4题,不注意观察题目特征导致失分,粗心造成。

(5)、3简便计算:估算1,基础知识乘法分配律掌握不好导致。

脱式计算中,部分学生虽然弄清了运算顺序,但部分计算结果错误,这与学生计算不够仔细有关。。

(八)、应用题:相比较而言,应用题部分失分较多。其中,1、3两题出错最多。1题,部分学生不能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忘记加上第一层的楼高做错。3题,学生读题不够细心,把边长当做面积来算导致失分。

三、今后的教学建议:

(1)、以县教育局、镇教研室“三环节”指导意见为指导,扎实推进课前预习、课中改进、课后检测,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重视知识的获得过程。任何一类新知的学习都要力争在第一次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操作、实践、探索等活动中充分地感知,使他们在经历和体验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只有这样,他们才真正获得属于自己的“活用”知识,达到举一反三,灵活运用的水平。

(3)、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特别是学困生的心理,发现其长处,挖掘其潜力,努力使每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4)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并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5)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做题习惯,加强思想教育。

(6)加强学生的作业的检查和评价的有效性,提高做题的准确率。

一键签署,让合同签署更简单,在线签署 汇信电子合同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