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作文命题紧扣时代主题 传承红色基因

作文命题紧扣时代主题 传承红色基因

时间:2019-03-22 22:39:25

相关推荐

作文命题紧扣时代主题 传承红色基因

高考语文试卷作文题共9道,其中4道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分为全国甲卷、全国乙卷、新高考Ⅰ卷、新高考Ⅱ卷。天津、上海、浙江各命制1道,北京命制2道。今年的作文命题有哪些特点?透露出怎样的教育“风向标”?“新华视点”记者采访多位权威教育专家进行解读。

主题设置

突出党史内容、强调全面发展、继承传统文化

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专家表示,今年的高考作文题紧扣时代主题,将党史学习教育、优秀传统文化、全面发展目标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有机融入,传递立德树人、以文化人的价值理念。

高考作文命题往往是时代声音的回响。今年恰逢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结合党史学习教育,站在特殊的时间节点思考青年人的责任与担当,成为突出主题。

如全国甲卷作文“可为与有为”,将青年的成长与未来发展置于当代中国特定的环境中;北京作文“论生逢其时”引导考生响应时代召唤、肩负时代使命;天津作文“纪念日”以富有意义的时间点为切口,让考生体味岁月的厚重、初心的可贵,激扬奋斗精神。

全面发展是另一个重点。新高考Ⅰ卷作文立足“体育之效”,启发考生思考体育“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重要价值;北京卷“这,才是成熟的模样”,也体现出全面育人的教育导向。

今年的高考作文还体现了以文化人的教育目标。如全国乙卷作文“‘弓矢的’的智慧启示”,通过形象生动的比喻,引导考生将“学习”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新高考Ⅱ卷作文“写人与做人”,以漫画形式和双关内容引导考生“有鉴别地对待、有扬弃地继承”传统文化,古为今用、推陈出新。

此外,上海卷的“时间的沉淀”、浙江卷的“得与失:终点·起点·过程”,都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要求考生结合题目进行思维腾越和延展,从内心中凝聚力量,在思辨中形成观点。

考查重点

时代关切、思辨能力、知识积累、灵活运用

教育部考试中心专家认为,语文命题紧扣时代主题,引导考生懂得初心使命,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

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表示,“可为与有为”与“论生逢其时”的题目,明确提出青年在关键历史节点的责任担当,将重大命题、个人发展和国家前途命运相关联,引导青年人在宏大历史背景下思考人生规划。

今年的新高考I卷作文“体育之效,强弱之变”,注重考查考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浙江作文“得与失:终点·起点·过程”,以多维视角引导考生在多重、多种关系中确立观点,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认为,今年全国乙卷,新高考I卷、Ⅱ卷以及浙江、天津、上海卷,都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辨和表达空间,体现出对人生价值、事物发展的哲学思考。

此外,今年的命题也体现出对知识积累、灵活运用能力的高度重视。中学语文特级教师王大绩认为,考场作文要由原点出发,在生活的广阔空间中向外辐射,展示思想。作文备考要用“文题思维观”突破“文题常识观”;用“感悟生活法”取代“死背素材法”;用“完整创造论”更新“空想创造论”。写熟悉的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才能写出既高度符合题意,又具有一定新意的优秀作文。

专家分析

作文命题透露未来教育趋势

直面现实关切。高考也是教育的重要环节。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张彬福认为,近年来高考作文题更加直面现实关切,引导教师、学生关注火热的时代和国家的最新发展。包括“假如我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共和国,我为你拍照”“新时代新青年”等,都体现出了一以贯之的教育追求目标。把握时代脉动、关注社会时事的考生,才有可能获得优异成绩。

反对套路文章。从形式来看,高考作文题经历了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材料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等变化。专家认为,这体现出命题空间的不断扩展,同时也是对“套路文”“宿构文”的限制。专家表示,滥用排比“三板斧”、雷同事件、空言泛语,此类模板式作文往往并不可取。北京教科院语文特级教师连中国认为,情感丰沛、思考独特的高分作文,源于作者丰富的内心空间、真实的生命体验。

注重文化浸润。不少人注意到,以古观今、传统文化的主题在高考作文命题中频繁出现,如今年全国乙卷“‘弓矢的’的智慧启示”等,试题取材古代文化典籍的例子更是不胜枚举。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专家认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培育民族精神、陶冶道德情操发挥了重要作用。语文试题取材古代文化典籍,旨在让考生体味、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感受文化经典的独特魅力。 新华社“新华视点”

来源:扬子晚报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