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认知破局!随文练笔不是随意练笔

认知破局!随文练笔不是随意练笔

时间:2023-07-12 06:07:32

相关推荐

认知破局!随文练笔不是随意练笔

作文往往被叫做“大作文”,练笔时常被我们称之为“小练笔”。这一“大”一“小”,不仅仅是指篇幅的长短,更是在写作内容、体裁、时间安排上有所不同。

随文练笔选材角度小,内容简短,贴近实际,紧随阅读教学,而且形式多样,可以丰富学生的习作色彩,使学生负担少,因而在课堂中是颇受师生欢迎的一项习作训练。

但是,由于一些老师对教材的研读、对文本的钻研不深,随便找一个“练笔”的点,以为自己已经为学生创设了“练笔”的机会,就万事大吉了。但是,如果没能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认识水平、发展规律和教材的特点来考虑“练笔”的切入点,随文练笔就会成为“随意”练笔。

小练笔设计脱离实际,往往会形成这样千篇一律的“伪练笔”或是缺失引领的“浅练笔”。其实,课堂小练笔不是随意而定的,它要求教师根据教材特点,精心设计,并且用心地指导学生写,只有这样,才能让小练笔成为“大手笔”。

我们可以在课文的典型表达处模仿练笔,精心选择文本中具有明显特征且具有价值的精彩片段,引导学生分析、理解各类段落的构段和表达方法,找出规律。

教学时就可以让学生动笔学习模仿作者的这种描写手法。对于文本中出现的精彩语段,我们除了引领学生反复“咀嚼”外,如果能巧妙地抓住这一语言学习的“练点”,“学别人的文章,说自己的话”,进行形式多样的仿写训练,日积月累,往往自见功效。

我们也可以指导学生在文本空白处想象练笔。有些课文结尾(中间)的语言戛然而止,耐人寻味,有一种余音绕梁之感,这种“余音”正是作者没有言尽的地方,这空白处也给学生留下了很好的练笔机会。

其实,以挖掘、延伸教材的“空白”为立足点,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活用表达技巧,吐露自己的心声,这样学生不仅读得轻松,还能写得愉快。在读有所悟处自由练笔,也是随文练笔的有效落点,学生能够在这样的读写训练中,获得一种新的认识,从而收到一举多得的效果。

“随文练笔”是伴随着阅读教学进程,引导学生巧妙利用有关阅读内容进行的一种“短平快”的写作训练。在我看来,小练笔虽然写法随意,但我们的教学目的不能随意。

只要我们能用好这种见缝插针的随文练笔,长此以往,学生不仅能享受到阅读的乐趣,自身积累的语言也能得到激活,实现阅读与写作“双赢”!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