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辛弃疾写了首悲凉的词 年少时读不懂 中年时再读却泪流满面

辛弃疾写了首悲凉的词 年少时读不懂 中年时再读却泪流满面

时间:2019-10-16 04:12:22

相关推荐

辛弃疾写了首悲凉的词 年少时读不懂 中年时再读却泪流满面

你要做一个不动声色的大人了。不准情绪化,不准偷偷想念,不准回头看,去过自己另外的生活。——村上春树

年轻时,面对浩瀚如海的诗词,最是爱那些辞藻华丽的句子,然而如今再回头看,那些曾让你觉得平平淡淡、不过尔尔的句子,却是那样荡气回肠,甚至令你潸然泪下。原来,历经世事后,我们都成了那词中人。

他叫辛弃疾,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他是一名伟大的文学家、词人,曾写出“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这般豪迈的句子,但其实,辛弃疾成为一名词人,是一个“意外”。

他出生时(宋高宗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北方就已经沦陷于金人之手,他的祖父更是在靖康之变、宋室南渡后“累于族众”,无法南下,仕于金国。从小,辛弃疾便跟在父亲身后,登高望远,看着汉人在金人统治下所受的屈辱,辛弃疾时刻想着拿起武器,和金人决一死战。

21岁那年,他便聚集上千人,一起参加了起义军,还曾率领50多人,去袭击几万人的敌营,并成功将叛徒擒拿带回建康,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也是屡屡立下汗马功劳,若是这样下去,辛弃疾必将成为名垂青史的大将。

但可惜,他遇上了一个只知道享受当前,不愿兴兵收复中原的当权者,每日就让辛弃疾干些无关紧要的事,他愤怒、他无奈,可他又能怎么办?只能将满腔忧愤,化在笔尖,跃然于纸上,到最后,只能“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罢了,一代名将,就这样报国无门了。

日复一日的消磨,也让辛弃疾的心态发生了改变,于是他提笔写下了这首词: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前两句,辛弃疾在回顾自己的少年时代,那时候的他,青春年少,意气风发,根本不知道“愁”是什么滋味,为了写一首新词,还效仿前代作家,跑去高楼,强行抒发一点所谓“愁情”,可谓无愁找愁。而那时的他,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转眼几十年过去,一切却变了模样——他终于知道,“愁”是什么滋味,竟然是那般苦,他本怀着捐躯报国的志愿投奔南宋,然而皇帝却屡屡敷衍了事,还一次次辞免他,最后报国无门,愁到了极点。

可这满腔的愁,到了嘴边,却又只能生生咽下去,叹一口气,轻轻说道:“这秋天,可真是凉爽!”当年是强说,如今却变成了强不说,实在是可悲可叹。

而社会中的我们,又何尝不是“欲说还休”呢?年少时,遇到一点小事,便到处找人倾诉,恨不得全天下都知道自己经历了什么;而如今,遇到了真正的大事,却不想说,不能说,更担心别人看出来。这时候才明白,什么叫真正的愁。

公元1207年,当权者终于醒悟了,想要再次启用辛弃疾,然而此时的他,早就重病卧床,根本无法上任,躺在床上的他,流下不甘的泪水,大呼着:“杀贼!杀贼!”接着永远闭上了眼睛,享年68岁。

唐诗宋词,中国文学史上最璀璨的两颗明珠,它们照耀了整个中国,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因篇幅有限,笔者无法为大家赏析更多诗词,所以在这里,真诚地向大家推荐这本《古诗词鉴赏》,该书采录上古至近代265位作家的优秀诗词作品。为了让大家更透彻地了解作品,作者以“一作品一赏析”的模式,对诗词中的典故、难懂字句一一作出注释,即使是孩子也能看懂,点击下方链接,即可购买。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