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翰墨颂党恩 畅谈新征程杭州市委老干部局“喜迎建党百年”征文活动圆满收官

翰墨颂党恩 畅谈新征程杭州市委老干部局“喜迎建党百年”征文活动圆满收官

时间:2022-12-23 05:45:06

相关推荐

翰墨颂党恩 畅谈新征程杭州市委老干部局“喜迎建党百年”征文活动圆满收官

「本文来源:浙江老年报」

「本文来源:浙江老年报」

翰墨颂党恩 畅谈新征程

杭州市委老干部局“喜迎建党百年”征文活动圆满收官

通讯员 杭老干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为庆祝建党百年,杭州市委老干部局联合本报开展“喜迎建党百年”征文活动。活动历时4个月,得到各区(县市)委老干部局和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来稿踊跃、反响强烈,征文作品以真人、真事和真情实感讲述新变化,颂扬百年辉煌,表达对新征程的祝福和畅想。

杭州市委老干部局组织专家评审组,对文章进行审读评选,最终评出一等奖10篇、二等奖20篇、三等奖30篇。今天,本报选登部分优秀作品,以飨读者。

方志敏之女的淳安情

姚宏韬 淳安县政协离退休支部书记

,我担任淳安县委党史研究室主任时,了解到中洲镇茶山村曾是方志敏烈士战斗过的地方,于是萌生了在茶山建一个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纪念馆的想法。这一想法得到了省委党史研究室和县领导的支持。于是因为工作的机缘,我有幸结识了方梅先生,留下了人生中一段美好的记忆。

方梅先生是方志敏的女儿,1932年出生。方志敏牺牲后,妻子缪敏也被敌人关进了监狱,年幼的方梅被寄养在江西偏僻农村的老乡家中。全国解放后,缪敏回江西找回了女儿方梅,把她送到烈士子弟学校读书。母亲缪敏声泪俱下地告知方梅,你的父亲奋斗的目的就是要让天下所有的孩子都能读书识字,做国家的主人翁,建设自己美好的家园。自幼吃苦、养成倔强性格的方梅自此立下誓言,一定要读书识字,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小学毕业后,她参加了工作,在单位入党,成为工作骨干。退休后,她收集有关父亲的材料,主持编撰了《方志敏全集》《方志敏全传》《方志敏的人生》《方志敏与他的亲人们》等专著,并担任江西省方志敏烈士研究会会长。

6月上旬,我与淳安县委宣传部和中洲镇有关同志前往南昌,邀请方梅先生来淳安参加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系列活动。在60多平方米的家里,方梅先生热情地接待了我们。我们向她说明来意,并奉上我们编写的《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在淳安》一书和拍摄的《茶山记忆》电视专题片光盘。她被我们的真诚打动,一口答应:“淳安我没去过,我一定要到茶山看看父亲战斗过的地方。”

方梅先生在淳安的三天时间,活动行程很满。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千人大会上,她向淳安县党员干部介绍了方志敏光辉的一生。在“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在淳安的专题研讨会”上,她提出许多具有建设性的意见,为筹建纪念馆带来宝贵建议。最让人难以忘却的,是赴茶山村走访的片断。6月26日,我们陪同方梅先生访问茶山。那天,茶山村像过节一样热闹。我们的车子一到村中,鞭炮齐响,村民们打出“欢迎女儿回家”的横幅。村支书金太师、村主任汪亨敏代表村民向方梅先生送上一篮子红鸡蛋及土特产,并向她介绍茶山村的情况。面对老乡的热情,方梅连声道谢:“谢谢,谢谢乡亲们,女儿回家看看,乡亲们可好?”在茶山会议旧址,方梅先生望着正厅中间挂着的父亲画像,泪如雨下,长跪不起。那时,天下着小雨,似在诉说对方志敏的无限哀思。

临走前,方梅先生嘱托我们一定要把纪念馆建好,走红色旅游带动乡村发展的路子,让老百姓富起来。她返回江西后,还查阅了方氏宗谱,并电话告知我们:“我们方姓还真是从淳安迁过去的呢,同祖同宗一家人啊。”转眼十年过去,茶山的红色故事还将续写。

小本本里的光荣传统

陈贺年 原江干区凯旋街道机关退休支部书记

我们单位有一位95岁的老党员,姓沈,我和他认识已有50多年了。

沈老大约四十岁的时候,在望江街道干外勤工作,他一人管辖几百户家庭,尽管工作很忙,他还是隔三差五地往居民家中跑。我母亲是当时的居民小组长,因此沈老常来我家,从我母亲那里了解居民家中的一些琐事。每次他来,都会从一只黑色的包里拿出一本笔记本,他一边听一边细致地作记录。那时我的心里对那个本本满是好奇。有一次我终于忍不住凑过去盯着那个小本本看,只见小本本上记的都是居民家中的事儿:如某某家住在几号;某某家有子女需要找工作;某某家有老人需要照顾等。他不仅把居民家中的事记在小本本上,更是把这些事记在了心里,日后只要有机会,他都会尽可能帮着联系相关部门,一件一件地去落实解决。

1971年,我初中毕业后,报名去了内蒙兵团支边,一别就是近十年时间,沈老和小本本也渐渐地淡出了我的记忆。直到1980年,我从内蒙兵团回到杭州,我的工作单位恰好是沈老所在的工作单位——凯旋街道,从此,我和沈老成了同事,工作中他成了我的师傅。

在和沈老的相处过程中,我发现沈老随身携带的包里依旧放着一个小本本。随着我对街道工作的慢慢熟悉,我也切身体会到了那个小本本的重要性。

作为一名街道工作人员,特别是一名共产党员,心里必须时刻装着老百姓,记着老百姓的需求。从那时候开始,我也有了遇事做笔记的习惯,只要是老百姓反映的事,我都会去深入了解,一件一件地去落实解决。与沈老共事的这些年中,我从他身上看到了一个老党员认真办事和踏实做人的优秀品格。

1992年,我因工作原因,调离了凯旋街道,可无论后来我在哪里工作,随身带个小本本的习惯始终保持下来。

时隔十二年的,当我再次调回到凯旋街道,沈老已经退休回家安度晚年了。与沈老见面时,我依然会想起他的那个小本本,那上面记着的是一个党员对群众的关心与爱护,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党的传家宝。

沈老是基层优秀党员的一个缩影。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要时刻,我们不能忘了那些曾经为党的事业而默默奉献的基层党员,更不能忘了我党心系百姓的优良传统。相信在我们每个党员的努力下,我们的党一定会更加坚强、更加伟大!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