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尚爻:日本企业经营理念的历史考察——以家训·家宪·社训为中心

尚爻:日本企业经营理念的历史考察——以家训·家宪·社训为中心

时间:2022-04-27 23:25:08

相关推荐

尚爻:日本企业经营理念的历史考察——以家训·家宪·社训为中心

引子

日本企业经营理念的核心要义体现为家训、家宪、社训, 其发展脉络具有“四横四纵”的特点, 同时, 经营理念深受家族文化的影响, 传承责任意识不断深化。日本企业经营理念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精神相契合, 将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统一, 随企业发展不断完善, 指导企业的经营活动, 其从理念构建到实践方式都值得中国企业学习和借鉴。

经营理念作为企业文化最直观、最核心的文化载体从根本上指导着企业的经营活动, 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企业的发展与进步。而家训、家宪、社训作为日本企业的特殊产物, 其从诞生到成熟的传承过程以及与经营理念、企业文化的密切关系颇具代表性。以下将以家训、家宪、社训为中心对日本企业经营理念展开历史考察, 厘清经营理念的发展脉络, 归纳其基本特点, 并在历史考察的基础上, 对日本企业经营理念进行客观评价, 以期对中国企业文化的建构有所启示。

一、四横四纵:日本企业经营理念的发展脉络

纵观日本企业发展史可以发现, 日本企业经近世商家、近代财阀企业、战后现代企业, 直至发展为当代企业, 在其演进过程中, 企业理念的核心要义分别体现在家训、家宪、社训及经营理念中, 从而形成了对应于各个时期的“家内伦理型—家族主义型—集团主义型—社会责任型”这一经营理念的发展脉络。

(一) “四横”的含义

对于日本企业经营理念的起源, 土屋乔雄认为在江户时代首次产生真正的商业经营者和经营理念, 因此, 江户时代可以作为“四横四纵”经营理念的开端。随着幕藩体制下四民身份等级制度的确立, 町人作为士农工商的末流阶层在江户初期正式登上历史舞台。社会地位低下未能阻止商家成长的步伐, 发展至江户中后期, 商人阶层彰显出雄厚的经济实力。伴随家业规模的扩大, 在江户前期尚以致富经验、经营心得为主初创而成的商家家训得到普及与发展, 其日趋成熟的经济伦理被付诸于商家的经营管理层面, 成为后世经营理念的雏形。由于该时期的训诫内容多限于家族伦理道德、家内秩序规范、族人经营管理方面, 体现为家内伦理型经营理念的特征。由此构成“四横”的第一阶段, 即近世商家家训所见之“家内伦理型”经营理念。

明治维新后的日本步入近代化进程, 殖产兴业政策下的资本主义工商业得以迅猛发展。伴随“家”与“业”的分离, 近代企业应运而生。代表其经营理念的家宪在近世商家家训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化、系统化, 并被赋予法律和制度层面上的意义。其在继承传统家族文化的同时, 融入了近代化的合理精神, 从而形成了以温情主义为经营基础的“家族主义型”经营理念。“四横”的第二阶段由此形成, 即近代财阀企业所见之“家族主义型”经营理念。

战后, 随着企业民主化改革的推进, 家宪不复存在, 但自近世商家始创又经近代财阀传承的经营理念却以社训的形式再次出现在企业中。在洗尽传统家族文化中的糟粕之后, 加以融合西方经营文化, 导入经济复兴期的人本理念, 加上经济自主期的创新理念, 最终形成了独具魅力的日本式经营理念———“集团主义型”经营理念。“集团主义型”经营理念将传统家族主义与现代企业管理相结合, 以家族式的团队精神构筑现代企业的经营理念, 成为战后日本式经营的理念构架。据此, 战后现代企业社训所见之“集团主义型”经营理念成为“四横”的第三阶段。

当下, 在价值观多元化的经济环境下, 当代企业高度重视企业的社会责任, 即为实现对社会的贡献, 管理其经营活动的责任。在石油危机的冲击下, 企业以保护环境为己任, 纷纷践行环保理念;在泡沫经济导致的平成萧条的艰难时刻, 秉承“顾客第一主义”, 履行企业对消费者的责任意识;进入21世纪之后, 将社会责任的范畴从与市民社会的共生理念放大到全球化的经营理念之下, 积极实践企业文化向社会责任的回归。这样, “社会责任型”经营理念构成了日本企业经营理念发展脉络的第四阶段。

(二) “四纵”的含义

在初步了解“四横”的阶段性发展要点之后, 重点关注纵向的梳理, 即“四纵”的连接。首先, 从经营理念的时间节点上看, 构成了“近世—近代—战后—当代”这一时间轴, 表明了日本企业经营理念自近世江户时代经由近、现代直至当代的历史传承性。

其次, 从经营理念的制定主体上看, 形成了“商家—财阀企业—现代企业—当代企业”此一系列主体, 由此不仅得以全面、客观地把握日本企业的历史进程, 了解日本企业的发展状况, 而且可厘清日本企业自商家历经财阀形态发展为现当代企业的历史脉络。

再次, 从经营理念的表现形式上看, 呈现出“家训—家宪—社训—经营理念”这一发展脉络。近世商家将先祖的嘱托、遗言或父辈经营者的成功经验、经营心得等编纂成训诫、规章, 以家训的形式供后世学习、遵守。商家家训初创于江户时代前期, 在江户时代中期得到普及与发展, 后期随着企业的纷纷创建, 家训制定亦达到其鼎盛阶段。应该说, 江户时代的商家家训作为早期商人的资本蓄积理念, 以及明治时期政商资本的企业活动理念, 构成了日本式经营理念的历史原型。进入近代后, 财阀企业基于家训治家、家训治业的传统, 选择继承近世商家家训的基本精神。在此基础上, 为了与近代社会相适应, 新时代的家训制定亦融入了近代化的相关思想, 同时将其进一步系统化, 并冠以“家宪”之名, 其意在于对家内训诫的内容、家业管理的心得赋予法律和制度层面上的意义, 财阀的家宪制定即为日本经营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战后, 随着财阀的解散, 企业民主化改革的推进, 带有家族性和封建性倾向的家宪销声匿迹, 然后作为家宪派生物的社训、社是却普及于各个企业之中, 至今依然为经营理念的重要表现形式。在当代日本企业中, 以“家训—家宪—社训”这一一脉相承的传承系谱发展而来的经营理念通过企业理念、行动指针等形式从根本上指导着企业的经营活动。

最后, 从经营理念的时代特征上看, 表现为“家内伦理型—家族主义型—集团主义型—社会责任型”这种既各自独立又层层递进的特点。第一, 近世商家在幕藩体制下成长壮大, 其家训多为商家的创始人所制定, 并以遗训的形式流传下来。由于家业初创, 经营规模尚小, 训诫的对象多为家内族人, 显现出“家内伦理型经营理念”的特点。江户前期的商家家训多以家内族人的伦理道德训诫为主, 包括神佛信仰、勤俭持家、诚信经商等。自江户中期开始, 保持家业永续的原则浮出水面, 成为商家经营理念的核心原则, 为确保这一理念的执行, 商家采取了一系列家族制度加以巩固。第二, 自明治维新至二战战败, 近代日本企业经历了“全面崛起—鼎盛发展—没落歧途”的发展过程。其间, 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家族主义型”经营理念也从对传统经济伦理的继承, 发展为融入近代化因素而定型, 直至沦为战时家族国家观这一战争工具。在“家族主义型”经营理念下, 传统家族关系被扩大到企业范畴, 家内伦理被运用至企业经营层面, 形成了大家族主义的经营理念。第三, “集团主义型”经营理念经过近世商家的“家内伦理型”经营理念、近代财阀的“家族主义型”经营理念, 在战后从导入美式经营理念到自主创新的过程中慢慢发展起来, 终于在高速经济增长时期率先在制造业的大企业中确定下来。日本式的集团主义经营理念一方面继承和保留了传统家族主义的精华, 另一方面充分融入西方的经营文化, 形成了日本式经营的三大神器, 而贯穿这三要素的基本理念即“家族主义经营”或“集团主义经营”。第四, 在价值观日趋多元化的当代社会, 日本企业以社会责任作为经营理念的重点实践对象, 其责任内涵与外延也在不断地广义化和深度化。随着企业责任意识的加强, 企业的社会责任范畴, 由与企业员工的“亲如一家”上升为秉承“顾客第一主义”, 由限于家族内部扩大到对环境以及国际社会的关注, 使“社会责任型”经营理念成为当下企业经营理念的主要特征。

综上所述, 日本企业经营理念呈现出“四横四纵”的发展脉络 (参见图1) , 包括:近世商家的家训中体现出的“家内伦理型”经营理念、近代财阀企业的家宪中集中反映的“家族主义型”经营理念、战后现代企业的社训映射出的“集团主义型”经营理念以及当代企业普遍强调的“社会责任型”经营理念。

图1 日本企业经营理念的发展脉络

二、日本企业经营理念的基本特征

(一) 家族文化的影响深远

日本企业十分注重“家”文化, 日本企业的经营理念也体现出日本“家”文化的独特性, 以下分时段进行解析。

第一, 近世商家家训所见之家族文化。作为经营理念脉络的开端, 江户时代的商家家训系日本家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其形式而言, 商家家训大多以初代创始人或中兴之祖的劝诫、心得为主, 面向家族成员, 以家内伦理型经营理念为其主要特点, 借家训治家、治业。就其内容而言, 首先, 先祖信仰的家族伦理精神作为日本传统家族文化的重要环节, 保证了商家成员对先代优良家风的遵循与发扬, 有利于祖业的世代相承。其次, 尊长爱幼的家族伦理被应用于近代商家经营领域, 表现为长幼有序、主从之别的家内秩序, 这一严格的规范带来了家族内部的团结与和睦, 有助于保持家业的稳定与发展。最后, 忠顺、孝悌的家族道德规范, 对于家政的管理、事业的经营同样发挥了很大的引导作用。此外, 家督继承的家族规范、同族集团的经营制度、奉公人的雇佣体制等经营管理方式都与传统家族主义息息相关。

第二, 家族伦理与近代化精神。一方面, 家族伦理在近代的传承与发展, 主要表现在家族主义经营理念的出现。在家族主义经营理念下, 企业被视为一个大家庭, 而其经营者与员工间的关系被拟为家族内部的伦理体系, 在处理二者关系时秉承温情主义的理念, 所谓的“温情主义”就是把家族关系运用于企业经营中。温情主义援用了传统家族伦理中的有利因素, 其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掩饰了劳资双方赤裸裸的剥削关系, 成为近代企业家族主义经营的核心理念。另一方面, 传统家族文化的近代化, 主要体现在近代企业的家宪制定上。在“家”与“业”的剥离下产生了日本近代企业, 而作为其经营理念的家宪也随之产生。“家宪”与“家训”虽仅一字之差, 却体现出传统家族文化与近代化精神的契合。家宪所代表的近代企业经营理念在大量保留传统家族伦理观念的基础上, 对其进一步补充与扩大。如信仰范围由先祖向国家的延伸, 忠孝对象由家长向政府的放大等等。此外, 近代企业在家宪制定过程中有效融入近代法的精神, 以增强其法律效力, 适应时代变迁。当然在此阶段, 还出现了家族主义极端化的不和谐音符, 鼓吹忠孝一本、劳资一体, 最终酿成家族国家观这一战争温床。

第三, 家族主义与日本式经营理念。虽经民主化改革, 但家族主义原理依然广泛渗透于战后日本企业的经营理念中。其一, 寓于日本式经营背后的理念构建源于家族主义。终身雇佣的雇佣方式, 即一经企业录用即代表终身雇佣的制度, 其理念可追溯至家族伦理关系中血脉一系的传统家文化, 将经营者与员工置于同一血亲范畴内, 以血缘关系的恒长性承诺员工在雇佣关系上的稳定性。年功序列的工资制度, 即员工工资随工龄、资历的逐年增长而不断增多的工资制度, 这一论资排辈的表象背后体现了根深蒂固的家族秩序, 即长幼有序、先来后到的伦理规范。重视员工生活保障、关注员工福利待遇的企业内福利制度承袭了温情主义的家族文化精髓, 增强了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 有利于提升企业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其二, 集团主义型经营理念与家族主义。所谓集团主义, 不过是家族传统在战后新的社会条件下的具体体现, 集团主义的根源在于家族主义, 日本社会的群体结构是家族结构的延伸与扩大。“集团主义型”经营理念由近世家内伦理型、近代家族主义型经营理念的系谱发展而来, 经历史洗礼而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之所在, 将传统家族文化中的精神信仰、伦理道德、秩序规范等理念与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相融合, 形成了注重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构筑起独具一格的日本式经营理念。

总之, 不论是近世商家家训中凸现出的家族文化, 还是近代企业将家族伦理与近代化精神的融合, 抑或家族主义与战后集团主义企业文化的文化渊源, 皆可见家族文化对日本企业经营理念的深远影响。

(二) 传承责任意识的深化

对传承责任的重视是日本企业经营理念有别于他国的重要特征之一, 我们可以从家训、家宪、社训的制定窥见一二。传承责任一方面指企业精神的继承与发扬, 即经营理念由家训到社训的传承与发展, 这一点前文已有论及, 不再赘言。另一方面, 传承责任主要表现在事业经营向后世的延续与发展。日本近世商家制定家训的根本目的, 就在于通过家训这一形式, 来统合全族, 共同致力于家业的发展和延续193。可见, 家业为本的传承责任既是近世商家经营理念的创作初衷, 又代表其一大特色。为了家业的存续, 商家家训中多将和合、守成的观念作为经营理念加以推崇与贯彻。强调和睦同心、团结协作的“和合观”是家训、家宪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内容之一, 直接关系到事业的兴衰成败, 更是保证家业传承的重中之重。而讲求安分守己、谨慎持重的守成观念也是商家家训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亦为历代经营者极力尊崇的理念之一, 正是凭借对守成观的贯彻与执行, 使得继任者得以在商海沉浮中担负起事业传承的第一重责。饱受幕末动荡而勉强幸存下来的近代企业, 越发重视企业的生存与命运, 以“家业第一”为原则, 援引日本传统家族文化并诉诸于经营管理。如据1900年《三井家宪》可知, 同族各自的生活、行为以及共有财产的管理并非依托于同族的个人意见, 而是由同族集团的“共同意见”这一形式固定化, 以图三井家及其资产的永续。此外还包括, 模拟血缘继承制的普遍化、同族经营的明确化、合议制度的规范化、以温情主义处理劳资关系等等。上述这些活动无疑是对家业至上这一经营理念的实践, 有利于企业的事业传承。战后企业十分珍惜在一片废墟中获得重生的机会, 为使企业及时适应时代脉搏, 在激烈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 其在保留传统文化的基础上, 积极汲取西方先进理念的支持, 成就了独特的日本企业文化, 在这成功的背后, 蕴含的是企业对于事业传承的高度责任感。

日本长寿企业数百年传承的历史, 更凸显了经营理念中传承责任意识的重要性。为了永葆基业, 长寿企业将守成理念作为重点实践对象, 审时度势、安守本分、持重保守、谨小慎微成为其经营理念的代名词。在这一经营理念的指引下, 长寿企业不轻易涉猎他业、不肆意扩大规模, 而采取重视本业、保守经营的策略, 这成为其世代相传、屹立数百年而不倒的秘诀之一。除此之外, 为了履行事业传承的责任, 长寿企业对继承人的选拔尤为苛刻。受“业”大于“家”的观念影响, 为了保证家业的相对集中与永续传承, 长寿企业普遍施行长子继承制。但值得一提的是, 相较于家族关系的血统继承, 更为注重后继者的品行与能力, 同时采取养子继承制。对继任者的这种选拔方式, 脱离了传统意义上血缘关系的羁绊与束缚, 赋予企业更广的选择范围与更多的选择机会, 而凭借自身能力胜任的后代经营者对于事业的传承与发展无疑具有更大的优势。

因此, 从近世商家经由近代财阀企业直至战后现代企业, 根植于日本企业经营理念中的传承责任意识得到不断深化, 同时作为日本长寿企业的经营秘诀保证了其历经百年传承而不衰。

(三) 传统文化与现代精神的契合

日本企业经营理念的又一特色即传统与革新并存。日本企业经营理念自江户时代商家家训渐成雏形, 经近代财阀的家宪制定汲取近代化的合理精神而日趋完善, 战后在保留传统理念的基础上, 融合西方经营文化的特长而自成体系, 在当代为适应价值观多样化的社会环境, 致力于社会责任型经营理念的建构, 从而构成了“家内伦理型—家族主义型—集团主义型—社会责任型”的脉络, 在这一发展轨迹中, 传统与革新的并存成为各个时代永恒的主题。

在传统的继承方面, 既包括对日本传统家族文化, 如家业为本、传承责任的保留, 又囊括如团结和睦、正直诚信、勤劳俭省、持重守成等经商伦理道德, 还涵盖了对家督继承、拟制血缘、同族集团等制度、管理层面的继承与发扬, 使得经营理念系谱一脉相传。在尊重传统文化的同时, 经营理念还具有因时而变的特性, 以下从3个方面总结经营理念发展变化的影响因子。

首先, 社会环境的变化与需要。经营理念的变化从根本上讲, 是为了跟随时代的发展步伐, 以适应新的经营环境。以江户时代为例, 代表近世商家经商伦理的家训在江户初期、中期、后期分别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与趋势。从初期富有冒险与开创精神, 到中期渐趋保守倾向, 再到后期“谨慎守成”成为重心, 这一方面体现出商家日益重视家业传承的态度, 另一方面也是商家根据当时经济环境由繁到衰的变化作出的抉择。

其次, 员工诉求的变化与需要。企业整体是由员工个体整合而成的经营组织, 而经营理念中的一大内容即涉及劳资关系中的人事管理, 因此, 员工对自身权利等方面的诉求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着经营理念的变革, 战后日本式经营理念的形成极具典型性。战后初期, 备受减薪、失业打击的工人阶层在工会组织的领导下, 开展了旨在争取基本工作权利的运动, 一时间反对无故解聘、要求增长工资的呼声迭起。这场劳资斗争最终以满足工人需求的结局而告终, 对于日本企业界来说, 在员工的诉求下, 各大企业纷纷构建起终身雇佣、年功序列的人本主义经营理念, 使劳资关系得以处于相对平等的对话平台, 有利于团结员工, 推动企业进步。

再次, 企业自身的变化与需要。经营理念作为企业经营活动的指南针, 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方向, 当企业自身的发展进入一定阶段和达到一定水平后, 经营理念必须随之变化方可满足企业经营的深层需要。价值观多元化的今天, 企业关注的已不再简单局限于追求资本利润最大化的层面, 而对自身定位提出更深刻的要求, 即企业的社会责任。在当代日本企业经营理念中, 大至社会贡献、环境保护, 小至员工福利、顾客权益, 企业从理念到实践, 履行着社会责任的义务。

由此可见, 日本企业在继承和发扬家族文化、传承责任等传统理念的同时, 根据社会环境、员工诉求以及企业自身的变化与需要适时调整其经营理念的内容, 在传统与革新中推动企业的发展与进步。因此, 传统文化与现代精神的契合成为日本企业经营理念的特点之一。

(四) 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统一

经营理念, 指将个别企业文化的妙谛明确化, 作为一种明文规定, 在古时表现为商家的家训, 在今天则为社是、社训。对于经营理念存在诸多称谓, 如企业使命、根本精神、社是社训、经营指针、行动基准等, 实际上属于同一范畴。在经营学上, 经营行动的基准、指针乃至经营活动的具体根据, 皆属于经营理念的系列, 可以将其理解为理念的现实意义。根据经营理念的理论化与实践性, 可以发现日本企业经营理念的又一特性, 即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在当代日本企业中, 这一特征表现得尤为明显, 下文以本田技研工业公司为例。

图2 本田技研工业公司的企业哲学

如图2所示, 在本田企业哲学的三角框架内, 作为本田理念基础的是于1956年订立的两大基本信念, 即“尊重人性:自立、平等、信赖”以及“三大喜悦:购买喜悦, 销售喜悦, 制造喜悦”, 二者属于原则性理念的范畴。与此相对, 运营方针作为本田经营行为的必要条件, 是指导具体经营活动等实践行为而对前者的解释与细化, 属于灵活性解释的范畴。而社训作为基本理念与运营方针之间的桥梁, 是使员工理解本田企业的存在理由并付诸行动的载体。

可见, 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统一, 通过多重范畴对原则性理念加以灵活性解释是日本企业经营理念的一大特色。对原则性内容的界定, 一方面指历经历史变迁而传承下来的基本价值理念, 以世代流传的家训、家宪、社训中的经典语录居多, 如传承百年的长寿企业多沿用祖训中的精华之处作为企业的根本精神。另一方面对于尚处于发展期的企业而言, 多以对企业发展起到关键作用的经营者所提出的纲领、信条作为原则性的经营理念加以尊崇。如三菱商事的三纲领、松下电器的七精神、资生堂的五大主义等。原则性经营理念的特点为形式短小精辟, 内容颇具抽象性, 在传承上保持很强的稳定性, 不易发生变化。对灵活性内容的界定, 指为达成下属员工对企业原则性理念的理解, 采用多重范畴对前者进行的明确具体的解释与说明。此类解释性内容在制定过程中具有灵活性、变动性、阶段性的特点。

需要指出的是, 在日本企业经营理念中, 原则性理念与灵活性解释保持高度统一, 二者互为补充, 从宏观到微观, 从理论到实践, 对于企业的向前发展共同发挥指导作用。这一特点的优势在于, 原则性经营理念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 在长期稳定化理念的指导下, 保证企业在不同时段的发展中不至于偏离自身轨道;灵活性经营理念有助于企业根据变化的情势对经营理念做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合理解释, 使企业发展不拘泥于既有的框架, 时刻保持创新与挑战。

综上, 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统一作为日本企业经营理念的特点之一, 使其呈现出形式上的独特性, 并构成了经营理念上宏观与微观、理论与实践、传统与革新的统一。

三、日本企业经营理念的评价与启示

(一) 评价

1. 发展脉络助推企业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日本企业经营理念自近世商家家训萌发, 经近代财阀企业家宪的传承, 于战后以社训的表现形式加以系统化, 构成“家内伦理型—家族主义型—集团主义型”的发展系谱, 并于当代企业中形成“社会责任型经营理念”的建构趋势。上述发展脉络以日本企业萌芽期的江户时代为起点, 纵跨近世、近代、战后, 并直击当下日本企业界, 这一纵向性的历史脉络, 有利于日本企业文化的传承与变革。

一方面, 经营理念的系谱中蕴涵着传统文化所积淀的历史厚重感, 历经百余年传承而保留下来的多为传统文化之精华所在。如近世商家家训中体现出的和合观、诚信观、勤劳观、俭约观的经营理念, 直至今日仍为企业界共通的经济伦理与商业道德。再如当代企业经营理念中以人为本、团队精神、责任意识等根本精神皆来自于对善待奉公人、家族伦理、公益精神等传统文化的发扬。可以说, 当代日本企业文化在形式上沿袭了“家训—家宪—社训—经营理念”这一表现形式, 在内容上同样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另一方面, 经营理念紧随时代亦是其对自身反思与展望的过程, 在这一发展脉络中, 日本企业得以反省吾身, 在时代交替时重新审视企业定位, 以图进一步发展。如近世商家适时做出的由冒险激进向持重守成这一经商理念的转变, 成就了江户中期豪商的崛起以及数以万计的百年企业的辉煌。在日本资本主义兴起过程中, 近代财阀企业得益于近代化精神的启蒙, 将目光着眼于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从注重家内伦理的经营理念向大家族主义的经营理念转化, 在肯定“谨慎守成”的同时, 倡导“大胆创业”这一勇于向新领域挑战的创新精神, 并引入西方经营文化的思维创新, 多数财阀企业正是借此经营理念在近代成功转型, 成为多元经营的大企业。战后企业在一片废墟中痛定思痛, 深刻反省沦为战争帮凶的极端化家族国家观的弊端, 后经由民主化改革, 集日本传统文化与西方经营文化于一身, 创造性地构建起日本式经营理念, 促成了战后日本经济的腾飞。

可以说, 日本企业经营理念自近世直至当代的发展脉络, 助推了企业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同时也是对企业文化洗礼的过程, 有利于其去伪存真, 为当代企业文化的建构提供有益的参考。

2. 完善企业界经营伦理建设

纵观日本企业发展史不难发现, 经营理念作为企业经营活动的指导思想, 不仅成就了一批批成功的企业, 更重要的意义在于, 推进了各个时期企业界的经营伦理建设。

首先, 在经营理念萌芽初现的江户时代, 家训这一理念雏形从初创、完善直至繁荣的发展过程, 一方面体现出近世商家对于规范家内经营伦理的重视, 另一方面随着商家家训的普及与推广, 从客观上推动了整个商业经营领域对于经商伦理的新认识。商家家训中关于童叟无欺的诚信经营、身无贵贱的平等待客、以义制利的经商准绳, 不仅是商家经营者留给后世族人的致富态度、经验心得, 而且作为普遍性的经商伦理流传于世, 使商业经营走上正路。在这些商业道德的灌输下, 近世商家取得了迅猛发展, 而这些经济伦理也成为后世经营者世代遵循的基本精神。

其次, 近代财阀企业的家宪制定中, 除了对近世传承下来的基本商业道德的继承与发扬外, 还增加了创新意识、公益观念等紧跟近代化精神的新理念, 特别是以温情主义为特征的家族主义经营理念的推行, 成就了诸如钟渊纺织公司、日本国铁等大企业的盛极一时, 并且将合理化善用人才、加强雇员专业教育等理念运用至企业的经营管理层面, 为劳资双方提供了一个相对平等的对话平台, 构筑起具有近代化精神的经营伦理。

再次, 战后企业界普遍推行的日本式经营, 从根本上改善了劳资双方的对立立场, 构建起“亲如一家”的大家庭式集团主义观念。索尼宗师盛田昭夫指出, “日本经理的最重要任务是发展与员工之间的健全关系, 在公司内建立一种亲如一家的感情, 一种员工与经理共命运的感情”。在终身雇佣制下, 企业与员工即由一个大集体结成一个命运共同体, 每个成员都是集体中的一员, 为保证终身雇佣制的实施, 配套地采用年功序列的工资制, 并配以优厚的企业内福利制度。这样, 在企业内部营造出一份亲人般的温暖与和谐, 使员工以企业为家, 为企业贡献力量。这种集团主义经营理念在业界得到普及与推广, 使整个日本企业界处于相对稳定、和谐的经营氛围中, 成就了其在战后的茁壮成长。

最后, 随着价值观的多元化, 商业道德日益缺失, 经济伦理逐渐沦丧, 企业丑闻频出, 在这一大背景下, 经营理念的完善越发显得重要。因此, 社会责任型经营理念的构建对于个体企业而言, 对重拾消费者信任、帮助企业走出危机至关重要;对于整个企业界的伦理道德建设而言, 有利于引导企业回归责任意识的企业文化, 努力满足社会各界的发展需要, 担负起应有的社会责任。

由上可知, 日本企业经营理念成就了企业发展与进步, 推进了商业伦理与道德, 完善了各个时期企业界的经营伦理建设。

3. 日本式经营理念的负面性

第一, 近世商家的保守性在一定程度上延误了企业的发展良机。诚然, 凭借安分守己、谨慎持重的守成观的保守经营, 保证了企业的世代传承, 成就了长寿企业的繁荣。但不可否认的是, 相对保守的经营理念也使日本企业丧失了许多发展时机。江户初期的商家在自身事业初具规模后, 便一改创业之初敢于冒险、勇于挑战的气魄, 逐渐趋向追求谨慎的守成作风, 这一倾向致使许多商家始终停留在原地而止步不前, 最终难以抵抗来自新兴商人的竞争纷纷败下阵来。18世纪前半期, 为了进一步巩固历经艰辛方才成就的家业, 商家从创业伊始的扩大事业规模转而收缩经营范围, 并将安分守常的守成观作为家训的主要内容加以规范。在经济由盛转衰的转折期, 守成经营使商家只能蜷缩在狭小闭塞的空间里固步自封, 难以灵活应对经济形势的转轨, 经营普遍停滞。江户后期的商家后继者一味墨守成规, 呈现出明显的守成倾向。许多家训中明确规定不允许涉猎本业之外的其他事业, 较之灵活多元化的变革方式, 选择以相对保守的姿态应对近代转换期的复杂局面, 许多固守本业、不思图新的企业纷纷破产倒闭, 最终退出历史舞台。

第二, 在二战前后, 对“公益”观念的歪曲理解, 不仅煽动了日本的参战热情, 更令近代财阀企业引火自焚。在战争年代, “公益”不再代表公共的利益, 而被单纯地与“国家观念”划上等号, 近代财阀企业在对其经营理念中的“公益”进行解释时, 常常强调企业利益与公共利益的一致性, 由此产生了宣扬“忠孝一致”“劳资一体”的战时企业经营理念, 其名义上宣称为实现劳资一体, 协调新型劳资关系, 实际上是为统治阶级的家族国家主义造势, 使产业界承担起国家的使命, 成为战争的温床。实际上, 扭曲的经营理念下, 员工并未享受到“劳资一体”的待遇, 反而失去了基本的劳动保障。此外, 由于战时的兵力动员, 使劳动力市场出现严重不足, 企业为达成军需任务, 常常以“阵前作业”的名义, 要求员工进行超额工作量的作业, 不仅肆意延长员工的劳动时间, 而且拒不支付其应得的报酬, 实际上员工工资下滑明显。此外, 由于劳动条件的恶劣, 难以提供安全的作业环境, 使得员工工伤事故大幅增加, 员工受剥削严重, 地位卑微, 温情主义在战时不复存在。

(二) 启示

21世纪的中国企业凭借其自身的不断努力, 正在向世界领军企业的行列逐步靠近, 其实力不容小觑。在外界的一片赞许声下, 我们尚需正视与日本企业在经营理念上的差距所在, 加快企业伦理道德建设的步伐。

近年来屡屡曝出的行业丑闻, 沉重打击着消费者的心理底线, 严重阻碍了中国企业的前进步伐。对此, 必须承认, 中国企业在企业文化上的缺失已凸现在商业道德领域, 可见完善企业伦理建构, 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迫在眉睫。诚然, 日本企业并非完美无瑕,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 日本业界丑闻频发, 致使部分企业从此一蹶不振, 但多数企业正是藉危机反省吾身, 在困境中重新审视自身企业文化的不善之处, 重振旗鼓。究其原因, 即经历史长期积淀的经营理念已深深烙印在日本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层面, 成为危机下成功救赎企业的不二法门, 因此, 合理有效的经营理念的建构可以帮助中国企业避免重蹈日本企业的覆辙, 中国企业在此方面亟待加强。

从另一个角度讲, 日本企业多“长寿”, 而中国企业却难以摆脱“富不过三代”的命运怪圈。那么, 日本企业缘何历经百年而不衰, 成就百年老字号的“老铺经济”?中日两国拥有悠久且深远的历史与文化渊源, 日本企业凭借地处岛国优越的地理条件、具有安定和平的历史条件、以“家”的延续为优先考量的社会条件、借鉴各种先进观念的思想条件等因素蓬勃发展, 但最为关键的是, 经营理念所传承的精神成就了长寿企业的长盛不衰, 指导着长寿企业一次次顺利渡过危机发展至今。由此可见, 中国企业应从经营理念的构建到实践两个层面进一步完善和深化。

第一, 日本企业经营理念的构建值得借鉴。日本企业经营理念在促进企业发展方面影响深远, 这主要表现在, 拥有经营理念的企业的收益远远大于没有经营理念的企业。据“日经商业”1995年8月报道, 从日本在过去间的营业利益的增长率上看, 拥有经营理念的公司增长7.8倍之多, 而没有经营理念的公司停留在3.6倍。这意味着, 创业者将创业目标明确化且对社会公开发表的必要性。据统计, 高达98.5%的日本企业认识到经营理念对促进企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71.6%的日本企业认为非常重要。事实证明, 合理有效的经营理念是一个企业长期发展的原动力, 而日本企业以社训的形式将经营理念明确化, 使之成为企业成员的精神内核, 有利于企业和员工的意志统一。与此相对, 由于对经营理念不够重视, 中国企业在文化构建方面尚待提高, 为此中国企业应加强对经营理念的构建, 促进自身企业文化的形成。

日本企业的经营理念在完善商业伦理道德建设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电通总研于1997年和1998年先后进行了两次“价值观国际比较调查”。

表1 中日企业经营理念的国际比较调查

单位:%

由表1我们发现, 中国企业经营理念中“利润的追求”占据很大比例, 而日本企业对“利润的追求”与“股东的分红”方面的关注度远远低于中国, 也就是说, 较之企业的经济利益, 日本企业秉持“伦理先于利润”的理念, 大到社会、环境, 小到员工权益, 都在履行自身的社会责任。诚然, 企业对于物质经济层面的追求, 确实加快了企业的成长, 带来了经济的发展与生活的富足, 但在价值观日益多元化的当下, 企业更应重视对社会、对员工的责任意识。面向未来, 中国企业需认清当下的新形势, 并结合实际适时调整经营理念, 完善企业文化构建。

另外, 日本企业经营理念的实践方式值得推广。经营理念作为形而上的指导思想, 直接决定着企业的前进方向, 但若只限于纸上谈兵, 失去实践的检验, 终将成为一纸空文, 少有价值可言。因此, 经营理念最大的成功莫过于理念付诸于行动的实践。近年来我国企业丑闻的层出不穷, 更凸现了对理念的实践体系构建的必要性与迫切性。事实证明, 理念与实践的背离, 易造成经济伦理的缺失, 是引发企业丑闻的导火索。因此, 近年来日本业界掀起了一股“价值观主导经营”的经营革新, 所谓“价值观主导的经营”, 意味着企业及其经营者以自身的理念或伦理价值为基础, 进行战略性行动的经营, 其强调价值理念对实践行为的指导意义, 特别将重点放在经营活动的贯彻与执行上。

为解决由于理念与实践的背离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 日本企业通过企业内教育以及经营理念的制度化, 加强经营理念的实践性。第一步是加强企业内教育。为了贯彻经营理念, 部分日本企业率先展开对经营理念的学习与教育。

梅泽正总结了经营理念的四重功效:使理想型的行为规范在员工间普及化;孕育出符合本企业特色的活动、礼仪、仪式;管理者以经营理念为本进行经营活动;最终形成理解其内涵的社风及特色。通过这种自上而下, 由内到外的潜移默化的熏陶, 使经营理念植根于员工心中, 之后, 通过企业内教育加深员工对经营理念的理解, 培养员工的专业素养, 提高员工的伦理水平。第二步是将理念制度化。日本企业大多会制定相关的伦理纲领及行动宪章, 设定伦理教育及训练体系, 并接受伦理监察和问题检举。在伦理监察方面, 佳能以股东大会为首, 下设25名管理人士和5名监察人员, 对全公司运作进行监管, 此外专门设立企业伦理委员会负责从理念到实践的工作。为了推进经营理念向制度的渗透, 日本企业普遍制定企业伦理宪章、设立企业伦理委员会等, 进一步完善理念向制度化的转化, 对各部门的经营活动进行监督和管理。

实际上, 中国企业存在与日本企业共同的问题, 即对经营理念贯彻不足, 为避免企业丑闻, 应学习日本企业对员工的教育机制及从上到下对经营理念的制度化管理。

(本文转自:《现代日本经济》第4期)

作者简介:

尚爻,首都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副教授

原标题:《尚爻:日本企业经营理念的历史考察——以家训·家宪·社训为中心》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