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同里古镇:在“生活化”场景中突出江南文化

同里古镇:在“生活化”场景中突出江南文化

时间:2019-06-26 10:35:05

相关推荐

同里古镇:在“生活化”场景中突出江南文化

近日,苏州市吴江区同里镇人民政府组织开展“江南文化同里行”活动,数位专家学者深入同里古镇,进行座谈交流,为古镇的文化保护与发展建言献策。

文化浸润

同里古镇拥有1处世界文化遗产和3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充分彰显了古镇的文化底蕴和人文脉络。活动期间,采风团一行探访了退思园、丽则女学、嘉荫堂等特色景点,并泛舟河面,在小桥流水、亭台楼阁间领略江南风光,探寻江南文化密码。

东南大学人文学院旅游学系副教授卢爱华认为,水生态是同里“最大”的文化。古镇当地居民生活其间,他们真实的生活状态、生活场景随处可见,文化的原真性得以留存,让追寻梦里江南的游客的情感能得到寄托。

据了解,在江南水乡古镇文化保护和开发过程中,同里古镇引领了“生活着的古镇”发展模式,还原了建筑本来面貌。丽则女学在百年菁菁校园中,运用纯正工法修旧如旧,再现校园风情的同时,继承其寻道图强、精进创新的文化意境。

南京邮电大学教授蔡建淮认为,同里古镇的旅游规划思路清晰,现有古建筑的保护开发也相对合理,相比较其他古镇而言,没有过多的商业化。他认为,“生活着的古镇”体现在方方面面,要进一步关注游客心理,通过文化的浸润提高旅游产品的附加值。文化传承有序、产业发展有基础,形成了可以供域内其他古镇开发利用的同里模式。

全域共建

同里镇党委委员董爱斌介绍,近年来,同里镇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主动融入“沪苏同城化”新进程,对标一流、挑战极限,拉高标杆、勇攀新高,加快推进同里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进一步彰显“江南韵更足、小镇味更浓、现代风更强”新江南水乡典范的魅力。

走进夜晚的退思园,全新的“退思邀月”夜游项目以“行进式夜游+沉浸式戏剧”为特色,塑造出“有载体、有记忆、有特色”的同里夜游文旅品牌。“夜游园林给人更多惊喜,园林白墙为幕,多彩唯美画面投影,声光影色打造的动态场景比白天的园林多了一份美幻。”卢爱华说。

“同里文化包括古文化、水文化、夜文化和食文化等。”南京理工大学教授冯根耀认为,标准化全域旅游建设体系的打造离不开品牌的打造、项目的升级、夜游的完善以及创意的前瞻,同里作为江南六大古镇之一,应当继续提炼传统文化,打造特色文化品牌,营造良好古文化氛围。

“要实现文化游、水上游、生态游、休闲游‘四轮驱动’,还需要激发当地居民对本土文化的传承,完善提升公共生活水准,根植新时代文化艺术。”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许朗说。

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副教授赵中华建议,将“生活化”场景融入每一个在同里生活工作的人,做到户户都是体验景点、人人都是形象大使,在古镇的场景化和生活化中突出个性。

“换道领跑”

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孙洪刚建议,同里要跳出古镇谈发展,做好旅游产业的“加减法”,并做到“换道领跑”。他认为,要在新时代抢抓机遇,挖掘、整理、保护、发展古镇文化IP,通过人文内涵来做江南文化品牌。同时,强化场景价值研究,找准水乡发展方向,发展高端旅游文化,带动中低端旅游发展。

赵中华则表示,随着客源市场特点的变化,微旅行、微度假成为人们出行的新方式,可进一步研究Z世代人群的消费特点,推出如实景“剧本杀”产品,让游客玩起来、留下来。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可充分利用古镇地处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内的区位优势,探索示范区的制度创新,吸引苏浙沪三地的游客,形成区域联动、模式创新,引领区域文旅产业发展。

【来源:中国旅游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