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从辛弃疾《破阵子》 分析其立志复国的豪迈和报国无门的悲凉!

从辛弃疾《破阵子》 分析其立志复国的豪迈和报国无门的悲凉!

时间:2019-12-12 21:46:55

相关推荐

从辛弃疾《破阵子》 分析其立志复国的豪迈和报国无门的悲凉!

辛弃疾曾经参加抗金的起义军,这段经历实现了辛弃疾由青涩少年到真正男人的蜕变,是他一生的骄傲,是他晚年最爱追忆的往事,这首《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正是对当年戎马生涯的回忆。

一、辛弃疾与陈同甫

这首词作于弃疾隐居瓢泉(今江西省上饶市)时,辛稼轩与陈同甫鹅湖之会后,寄给好友陈亮(陈同甫)的一首词,抒发抗金壮志。词人与好友诉说昔日的豪情壮志与今日的窘境,在表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威风凛凛同时,也表达了“可怜白发生”青春不再功业未就的感伤,虽然年老不忘杀敌报国,终究没有功绩,难免有些惆怅与悲愤。

这里要介绍一下辛弃疾好友陈亮,此人字同甫,一生独好王霸大略,倡导实事实功,主张经世致用,反动空谈义理,是一名实干家。面对大金的入侵,她是主战派,主张抗金复国,反对偏安投降。陈亮小辛弃疾三岁,二人都主张对金采取强硬的抗战措施,道义相交,志气相投,往来诗词唱和不绝,交情笃厚,这首《破阵子》就是辛弃疾跟友人交流的佳作。

二、《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赏析

辛弃疾传世的词有629首,收在《稼轩长短句》中,《破阵子》是他的名篇之一。作为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一生都在为恢复故国而奔走呼号,浓浓的爱国情和坚定的战斗意志是辛词的基本思想内容。接下来,我们逐句分析一下这首词,从而更好德感受一下其中的豪迈和悲凉。

首句“醉里挑灯看剑”,主人公在醉酒之时,拨亮灯火,端祥着心爱的宝剑。通过动作和神态的细节,透射出一种特有的壮烈气氛,可以从中看出词人抗战杀敌的迫切愿望!

“梦回吹角连营”,该句渲染了士气的高涨,军心的振奋。

“八百里分魔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该句描写部下的官兵分食烤熟的牛肉和军乐队奏出雄壮的战歌的场面,渲染军中的战斗气氛。

“沙场秋点兵”,该句使人感到这支士气高昂的队伍赫赫军威。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从该句看一看出,英雄骑着快如飞的卢的战马,手持很有力量的弓箭,飞驰战场,英勇杀敌。

“了却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该句字里行间洋溢着保家卫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激情。

结句“可怜白发生”,此句笔锋陡转,吐尽壮志难酬的无限感慨,揭示了理想与现实的尖锐对立,抒发了报国有心,请缨无路的悲愤,充满浓郁的悲凉色彩。

三、辛弃疾人生经历与词创作

辛弃疾这首词充满了英雄豪情和男子汉气概,接下来,我们从辛弃疾的人生经历分析一下他词创作的风格。观察辛弃疾的一生,大体分为三个阶段:北方生活、南归初期政治生涯和南归后期的隐居生活。

1、金源文化影响下的北方生活

公元1127年,金兵南下制造了“靖康之变”,俘虏了两位赵氏皇帝,宋室政权南渡,金兵顺势南下,此后黄河以北地区及河东路都处在金国的统治之下。辛弃疾于1140年生于金朝统治的山东历城,受家庭教育的熏陶,自小就有着很深的民族情结。与此同时,南渡之前的那些年,他也深深地金源文化的影响。

女真族的民族文化是好战尚勇、雄健质朴,这就决定了辛弃疾创作的底色充满雄豪之气。据《宋史》记载,辛弃疾还曾师从蔡松年,此人在完颜亮当政时一度官至右丞相,与完颜亮私交甚好,两人经常一起切磋词艺。完颜亮阳刚豪放的英雄气和对建功立业的热情影响了蔡松年,也间接影响到辛弃疾。这里要提一下完颜亮,此人作为金朝的第四代皇帝,积极推行汉化,他在位短短十几年间,中原文化和女真文化进一步融合,辛弃疾在南渡之前就成长在这样环境中,这为他以后塑造自己的独特风格打下基础。

1161年九月,完颜亮亲率六十万兵马南侵,淮河两岸烽烟再起。二十二岁的辛弃疾召集了两千多乡民,义无反顾的加入了耿京的农民武装队伍,一起联合抗金。这段军事生涯,是辛弃疾由青涩少年到英雄志士转变的关键,也是他一生的骄傲,是他晚年最爱追忆的往事,《破阵子》这首词正是对这段光辉岁月的描述,大有“老骥伏枥,壮心不已”的雄壮。

2、壮志难酬的南归之初政治生涯

南归之初这段时间是指自绍兴三十二年生擒叛徒张安国南归至淳熙八年被弹劾罢官这段时间。这段时期,辛弃疾凭借之前军旅生涯的阅历,形成了很多的文思,写下大量的爱国词,将爱国词创作推向高峰。

辛弃疾踌躇满志,屡次上书,力陈恢复大计,但是都收效甚微。南宋统治者对于南归之人抱有戒心,因为不确定南归之人的忠诚度,所以大多不会委以重任,所以辛弃疾南归后,并没有很好地实现自己的复国的政治抱负,反而备受摧抑。从29岁到43岁的间,辛弃疾调换了14任官职,抒发个人感愤也成了这段时期辛词的主题。

3、忧愤颓废的南归后期闲居生活

1182年,辛弃疾被罢免,此后就开始了隐居的生活。在他生命的后半段,有两次出任,其余时间在带湖、飘泉闲居。山河破碎,国之将亡,满腹报国经纶无以施展,辛弃疾的报国之路走的异常艰辛。但辛弃疾没有放弃,他仍克服重重困难,为恢复大计奔走呐喊。

这一时期辛词词风再次变化,生活环境的变化与词人理想之间的反差导致他的性格变得凄凉孤寂、忧思抑郁。在瓢泉居住时期,此时的辛弃疾已经是步入老年了,“了却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词作之中透露出的是悲凉,原来的轻狂早已磨灭了,取而代之的是老人的愁思,其风格悲慨,词作内容也变得更加深沉、思想更加抑郁、技巧更加娴熟,《破阵子》就是其中的代表。

参考资料:《辛弃疾诗歌研究》、说辛弃疾《破阵子》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