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如何才能写一篇好的记叙文

如何才能写一篇好的记叙文

时间:2019-04-08 12:24:20

相关推荐

如何才能写一篇好的记叙文

同学们在进行记叙文写作过程中,尤其是以记事为主的记叙文,如何把握重点,凸显主题?

我们在写作过程中,经常会犯的错误就是在叙事的过程中,无法做到详叙略叙,运用得宜,这样就显得文章主题不鲜明,重点不突出。如果在写作过程中不分轻重,那么文章就会单调乏味,平淡无奇,自然就不会赢得高分了。

那么,很多同学就会问了,究竟哪些部分应该详细描写,哪些地方应该简略地写?这个是应该由文章的主题来决定的,和主题关系大就要详细叙述,反过来如果和主题关系不大,在进行写作的时候就要简单些。

这个是可以从文章的主题或是写作要求,就可以判定出来轻重,就用小学五年级课文中的《武松打虎》一文举例来说:

武松走了一程,酒力发作,热起来了,一只手提着哨棒,一只手把胸膛敞开,踉踉跄跄,奔过乱树林来。见一块光华的大青石,武松把哨棒靠在一边,躺下来想睡一觉。忽然起了一阵狂风。那一阵风过了,只听见乱树背后扑地一声响,跳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虫来。

武松见了,叫声“啊呀!”从青石上翻身下来,把哨棒拿在手里,闪在青石旁边。那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前爪在地下按了一按,望上一扑,从半空里蹿下来。武松吃那一惊,酒都变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一闪,闪在大虫背后。大虫背后看人最难,就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武松一闪,又闪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就像半天起了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了。接着把铁棒似的虎尾倒竖起来一剪。武松一闪,又闪在一边。

原来大虫抓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都抓不着,劲儿先就泄了一半。那只大虫剪不着,再吼了一声,一兜兜回来。武松见大虫翻身回来,就双手抡起哨棒,使尽平生气力,从半空劈下来。只听见一声响,簌地把那树连枝带叶打下来。定睛一看,一棒劈不着大虫,原来打急了,却打在树上,把那条哨棒折做两截,只拿着一半在手里。

那只大虫咆哮着,发起性来,翻身又扑过来。武松又一跳,退了十步远。那只大虫恰好把两只前爪搭在武松面前。武松把半截哨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往下按去。那只大虫想要挣扎,武松使尽气力按定,哪里肯放半点儿松!武松把脚往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那只大虫咆哮起来,不住地扒身底下的泥,扒起了两堆黄泥,成了一个土坑。武松把那只大虫一直按下黄泥坑里去。那只大虫叫武松弄得没有一些气力了。武松用左手紧紧地揪住大虫的顶花皮,空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的拳头,使尽平生气力只顾打。打了五六十拳,那只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一点儿也不能动弹了,只剩下口里喘气。

在这篇文章中,主题是“打虎”,所以施耐庵先生在叙写的过程中,对于“武松打虎”的这个过程就用了大量的描写,生动地表现出武松和老虎在打斗过程中的不容易,突出了武松的勇猛,但是这里就没有描写老虎的样子,只用“一只吊睛白额大虫”轻松带过,如果再将老虎的外貌等等详细描写一番,那读者在看的过程中就会觉得很乏味,就显得重点不突出了!但是,如果主题是《动物园一日游》等类似的题目,就有可能会对老虎等动物做详细描写了。

这就是主题决定了在写作过程中哪些地方应该详细描写,而哪些地方应该略写了。

再例如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一文中,用了大段的文字去描述父亲的背影、动作的细节描写,但是对话方面却只有两句:“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走了,到那边来信!”但结合之前大量的细节描写,人物形象立刻变得鲜活起来,我们也可以从中看到了自己父亲的形象。

详写、略写,都是必要的写作手段,详略得当,才能够将重点突出,主题明确,才会是一篇佳作。

这就需要我们在写作过程中,利用思维导图或是程老师之前给大家讲的同心图这些工具,把我们需要表述的方面罗列出来,然后再根据主题进行划分,这样就会很轻松的写出一篇很好的文章了。

【写作练习】

一次难忘的……

第一次和妈妈买菜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