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史上最“悦耳”的讽刺诗 能看明白的人情商超高!

史上最“悦耳”的讽刺诗 能看明白的人情商超高!

时间:2019-06-05 00:15:21

相关推荐

史上最“悦耳”的讽刺诗 能看明白的人情商超高!

迷茫于眼前的苟且,不如在诗词中流连心灵的远方!今天,和舒芯一起诵读经典!

你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相。

对于阅读唐诗,这句话同样适用,可能需要换一种说法,你理解的不一定是诗人的本意。唐朝诗人对文字的运用可谓出神入化,写景状物,叙事说理,传情达意,往往含蓄婉转。小编曾写文《这首唐诗为求功名而写,诗人情商超高,就算学不会,也要读一读!》、《一首描写女追男的唐诗,却有3种截然不同的解读,你中意哪一种?》、《最高明的官场诗,邓丽君唱成情歌,我们当成情话,白赚多少眼泪!》,分享了“所见”与“真相”迥异的诗歌。今天,分享杜甫的《赠花卿》,这首诗,我们小学时就学过,一直当成赞美的诗歌,其实却是讽刺诗。

赠花卿

——杜甫(唐代)

锦城丝管日纷纷,

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

人间能得几回闻?

这首诗字句明了,第一感觉,这是赞美乐曲悦耳,犹如天籁之音。最后两句“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将乐曲比作天上仙乐,这是对乐曲的极度赞美。晚唐李群玉就化用这两句诗来赞美歌妓:“风格只应天上有,歌声岂合世间闻”,这些不正是印证了这种理解吗?

要理解杜甫创作诗歌的本意,先来认识“花卿”。杜甫有诗《戏作花卿歌》:“成都猛将有花卿,学语小儿知姓名。”此两“花卿”,是同一人,姓花,名敬定(也作惊定),原来是西川牙将,曾平定梓州(今属四川)段子璋之乱,居功自傲,骄恣不法,放纵士卒大掠东蜀。杜甫在《戏作花卿歌》中写道:“李侯重有此节度,人道我卿绝世无。既称绝世无,天子何不唤取守京都”,暗讽花卿在蜀地胡作非为的行为。经过如此推敲,不难理解《赠花卿》是对其目无朝廷,僭用天子音乐的讽刺。

诗人的高明之处,在于用美妙绝伦的乐曲赞美诗,一语双关,巧妙地包装了讽刺诗的本质。

“锦城丝管日纷纷”,“锦城”,即成都;“丝管”,指弦乐器和管乐器;“纷纷”一词形象地描绘出抽象乐曲给人的轻悠、杂错而又和谐的听觉享受。

“半入江风半入云”,那悠扬动听的乐曲,从花卿家的宴席上飞出,随风荡漾在锦江上,冉冉飘入蓝天白云间。无形的音乐经过诗人的妙笔,幻化为形象的画面,让人心驰神往。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诗人的溢美之辞包裹着弦外之音。“天上”,实际上指天子所居的皇宫;“人间”,指皇宫之外。在中国封建社会里,音乐的使用有严格的阶级界限,如果违反,就是大逆不道。诗人用“只应”一词限定,既然是“只应天上有”,那么,“人间”当然就不应“得闻”。不应“得闻”而竟然“得闻”,不仅“几回闻”,而且“日纷纷”,诗人的讽刺本意表达得委婉含蓄,却又确切有力。

人说,忠言逆耳。《赠花卿》中的“忠言”不仅不逆耳,甚至是“悦耳”,“丝管”乐曲如天籁之音,自然“悦耳”;讽刺劝诫含蓄婉转,亦是“悦耳”。

如此包装的讽刺诗,太考情商了!不知道花卿本人,是否懂得。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