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千古一帝秦始皇 如何评价功与过?

千古一帝秦始皇 如何评价功与过?

时间:2022-07-11 16:43:26

相关推荐

千古一帝秦始皇 如何评价功与过?

引言:春秋时代,一位位伟岸的君王励志图治,广招贤才,春秋五霸赫然出现在群雄的眼前,他们一个接一个,让那个时代多了几分传奇色彩;吴越间的快意恩仇亦体现出那个时代的行事法则;战国四公子广招门客,各自为国家尽心竭力,除了平原君却无一善终。亦有李悝、商鞅、韩非等改革者,哪怕失败,却也留下了一段段传奇的人生。

就是这样一个时代,由一个男人终结了。时代尊他为祖龙,为了彰显自己的功绩,他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过五帝”,是为皇帝。嬴政,这位充满了传奇色彩的皇帝,没有任何时代能够忘记他,也不能否认他的丰功伟绩。他的所作所为在后世受到了很大争议,有人认为他是一位暴君,也有人认为他的功绩无人可比。在笔者看来,始皇帝一生功过,功要大于过,他的功是福泽万世的功,过则是对那个时代的过。

公元前247年,年仅13岁的嬴政登上了王位。那时的秦廷掌握在吕不韦和太后的手中,在这样的环境中,他得到了极大的磨炼,没有因为权力的限制而消极堕落,通过隐忍和潜伏,权力最终还是回到了他的手中。公元前230年,嬴政开始征伐六国,仅用了十年时间,灭亡了其他六国,结束了数千年的诸侯割据局面。

这是他的第一大功,数千年的复杂局面结束了。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君主专制的封建制国家。郡县制取代了宗法制度,地方权力回归中央,这使得中央集权大大加强了。三公九卿制取代了世袭制,官位垄断被打破了,朝廷以外的人也有了施展才华的机会,虽然这样的制度不够完善,但是为后世选拔人才提供了思路和经验。

他的第二大功,是实现了文化和标准上的统一,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各个地区之间文化不通的情况得到了解决。全部按照秦国的标准推行文字,有利于文化的共通和平民百姓间的交流。统一规定车子的制定标准,就可以让全国各地都能通过驰道到达秦国,广施秦恩。度量衡的统一极大地促进了秦国的经济活动,有利于统一制定赋税标准,国家的赋税能够得到保证,还能防止残余诸侯势力的复苏。

第三大功,他促进了全国的交通建设和水利的发展。驰道和直道的建设极大地促进了国家的交通发展,驰道让全国各地的人都能够畅通无阻地来到秦国,这加快了统一六国后各地的文化相融,也促进了全国的经济活动发展。而直道的建设主要用于防范北边的匈奴势力,由蒙恬将军负责工程建设,一直到秦二世才得以修建完成。灵渠的建设沟通了长江和珠江地区,让区域的农业得到了良好的发展。

要数他最出名的功绩,我想就是万里长城的建设。这是极具争议性的一项工程,也是他第四大功。万里长城的建设耗费整整四十万人力,很多人都死在了修建长城的过程中。在那个人口相对稀少的年代,这项工程明显阻碍了农业的发展,有地可种,却无人能种。但是万里长城的建设,对防御匈奴侵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有记载说,一块降落在秦地的陨石上写着“亡秦者胡”,这也让始皇帝十分重视对匈奴的防范,30万大军均驻扎于北方。

而谈起他的过失,主要有三。第一过,阿房宫和万里长城的建设投入的人力超过了110万,这导致百姓民不聊生。阿房宫的建设投入人力是长城的两倍,始皇帝为了彰显他的伟大功绩,才修建了这座富丽堂皇的宫殿,可惜都毁在了项羽的一把大火中。第二过,严酷的刑法和赋税让百姓的生存雪上加霜。这一点情有可原,以法治国的大秦延续了过去的政策,法律严酷,而过重的赋税也为日后的反叛埋下了祸根。第三大过,焚书坑儒。焚书的起因是一场朝廷的辩论。博士淳于越认为郡县制必会走向灭亡,而李斯则认为郡县制才是大势所趋。最终,始皇帝听从了李斯的建议,下令焚毁秦国之外的六国史记、春秋、尚书等儒家书籍。

但是,秦国藏书库中的图书并未得到损毁,那些下令在三个月内交上去的图书也都得到了一定的保存,农学、医药等实用类书籍也并未损毁。坑儒发生在焚书的一年之后,后人有多种说法。一是坑的是儒生,二是术士。笔者认为后者更有可能,当时的两位术士侯生、卢生欺骗始皇帝,还恶意诋毁他,导致始皇帝大怒,坑杀了互相检举的460余人。

由此看来,始皇帝的功要远远大于他的过。做一个皇帝难,做一位好皇帝更难。作为第一位开启封建时代的皇帝,他是改革者,更是创新家,他留下的封建制度,为后世王朝奠定了基础,汉朝的建立也是在秦制的基础上。有些路他走对了,有些路他走得过于偏激了,但是总体上,他仍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历史百宝屋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