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米芾如何从古人中找到自己的风格?这就是技巧!

米芾如何从古人中找到自己的风格?这就是技巧!

时间:2023-10-01 06:17:03

相关推荐

米芾如何从古人中找到自己的风格?这就是技巧!

把握书法的本质,看书法作品自然会通透一些,不会再去纠结于某一家风格之表现,这是学书法由浅到深,由单一到丰富的必然过程,每个人到一定阶段都要经历。

常看某些朋友评论某位名家的作品说:此人学米、此人学赵,此人颇得董风。

拿大家都熟悉的周慧珺书法来说,一般有些基础的,都会说周先生是学米出身,但周只学过米吗?

显然不是。单从用笔特征来说,最明显的两个取法是米芾和黄庭坚。

每一书家都要经过多个阶段,会吸收很多前人的东西,不会单只有一两家。如果只是从“面儿”上的笔法来看,大概一般人只能看出两家。

但如果像上一篇所讲,深入到用笔的动作和规律,则会发现周慧君的字中有米芾、黄庭坚、王铎,黄道周,颜真卿、赵子昂、二王、魏碑、隶书等多种取法。

当然,也不可能只有这么几个。只是从这幅作品来说,通过一些用笔动作的细节,是能看出这些取法的,而且特点非常鲜明。

只不过有些笔法融的非常透,没有用那些名家的外形风格来表现而已,所以很多人看不出。

如果看不清,就要取反思一下自己读古帖,看今人作品时的观念。

看笔法,一定要忘掉外形,去摸清塑造这个笔画外形的动作是怎样的。

摸清了,自然就看得到了。

看历代古帖,笔法都是有规律的,只不过每个人的表现风格不同,但本质上的规律并没有变化,上篇有过举例,就不再赘述了。

今天说一说“结构体势”的一些规律。

字形结构也是讲究传承的,每个人的风格特点,其实都有一定的来源,能追溯到本源的话,无论古今书法作品,都可以一眼看出其根源。

其实字形结构的取法,欣赏起来会更容易一些。

毕竟是由外形表现。

比如米芾这张作品,如果让你看结字取法的来源,能看到哪里呢?

可能有人知道米芾主要学二王,就说米芾字形取法于二王。

这大概是句没啥用的废话答案。

一个字的结字,是有“形态”的,这种形态并不会凭空出现,都是有源可察的。说学二王固然没错,因为米芾中的字形结构处理方式确实来源于二王。

但是有一点不同,米芾的单字变化非常活跃,无论是大、小、轻、重、还是偏、正,变化的都非常巧妙,如此巧妙的变化,是自己琢磨出来的吗?

如果有兴趣当然可以自己去试一下,找出一个字,看自己能变化出多少种形态。

我相信没有广泛临帖基础的朋友,几乎都超不过三种。

米芾也是人,如果去自创一些形态变化,也不会如此丰富。

之所以很丰富,必然是吸取了古人某帖中的一些东西,找到其中一点加以应用吸收,放到自己的字中,形成奇变。

那就是说,想要洞悉书家的结字来源,只需要找到一些独特的“点”就够了。

还是拿米芾举例子。

虽然字形上,米芾主法二王,但是从字形体态上,取法却非常多。

最明显的一个特点,米芾字瘦长挺拔。

这些字都是瘦长的。

有了这个特征之后,就容易分析了。

仔细想一想,在米芾之前,以字形挺拔见长的书家,无外乎三人最为出名。

柳公权,欧阳询,王献之。

稍微对古帖有些了解,就应该是知道这三人的结字特征的。

恰好,米芾都学过。

米芾入手学柳公权,后来觉着柳公权楷书不行,转学欧阳询,学着学着有些小成,但是苏轼告诉他学魏晋,于是米芾又去二王。

所以说米芾挺拔之姿,是有来源的。

柳公权姑且不论,因为字中几乎没多少柳公权的东西。

比较明显的就只有欧阳询和王献之。

王献之险峻挺拔怎么来的呢?

这个不太好说,因为书论中也没有明确表述过,但从时间点来看,王献之时期是行草初步规范的时期,可供开发的东西比较多,而且当时书论对王羲之字的评价是以性情胜,所以字形挺拔应该是王献之性格导致。

在行草规范化初期就占尽先机。

这一点从王献之和王羲之小楷中就能得出结论。

王羲之的小楷,还带有“隶意”,字形上以方扁为主。

字一旦有方扁的特征,就容易见“古拙”气,这个是结论,王羲之则是这个结论的验证者之一。

最明显的是钟繇小楷,比王羲之还扁,隶书味道更浓,所以更古。

所以小楷想取古意,则不可不学钟王,比较明显的就是明朝张瑞图黄道周等小楷。

王献之呢?

因为生性放浪洒脱,必然不会太守古,写的东西就潇洒一点。

怎么才能算潇洒?

最简单的就是把一竖拉长,这个写江湖体的都惯用,不学书法的也知道最后写一笔大长竖会显得潇洒。

从单个笔画推及字形,其实瘦长的字形就显得潇洒秀气。

最明显的是赵孟,文征明,他们的小楷就主学王献之,这是可以去分辨出来的。

当然,如果看不出王献之的特点,那可以直接看文征明和钟绍京的特点。毕竟王献之属于瘦长字体的开发时期,没有一定的基础是看不出他和他爹的区别的。

这二者结字相对于王羲之来讲,就显得瘦长了。

以前讲过一个问题 ,风格,是通过大概率决定的。也就是说,王羲之并不是没有瘦长的字,只不过比例上要比王献之少很多。

整体风格是由大部分字的风格决定的,这也就使得字形瘦长这一特点,被后人不断放大。

其中放的最大的一个人,就是欧阳询,把瘦长的结体学到了极致。柳公权也是学欧阳询的,所以也学到了瘦长的特点,但柳公权的字太板正,给人的挺拔不足。

举个例子,一个直立的电线杆和一个摇摇欲坠的电线杆,那个更显瘦长?

明显是摇摇欲坠的显瘦长一些,因为他看起来“险”。

欧阳询学二王,笔法以大王黄庭为主,体势则以小王为主,这点如果看不到,可以认真去思考一下。

通常来说,进步都是需要逆推结论的。

古人书论的结论,几乎都是正确的,既然他看得到,你看不到,则你想看到这个层面就要照着他的意思去理解。

这是进步的根本。

上述结论,我最先也是在欧帖跋尾中所见,期初不觉,经过拿字帖对比后才恍然醒悟,来源是可以看的如此清晰。

书法,需要思考。

而且是当即不懂,当即思考。

我时常想多找几张图放上来,想让文章更直观一些,但久而久之,发现这好像跟“喂饭”一样,吃是吃了,但没嚼透。

所以这个就不放图了,自己拿欧楷和二王小楷去比对一下,笔法上去描摹勾画一下,只有这样,印象才深。

学东西往往都是这样的,没有被喂饱的人,都是自己看到饭,主动抢的人。

我如此,比我水平高的那些名家学东西,比我还着魔,这是我亲眼见过的。

你看,欧阳询的取法也是清晰的,

柳公权还是清晰的

米芾自然也很清晰。

书法讲究传承,讲究来源,不是没有道理。

只是很多人看不到传承,看不到来源,才认为没有,才不讲。

当你看到的时候,你会发现学书法的“天道”,过程就是这个过程,每个人都得经历,想学好,就得按照这个路子走一遍,走过之后,才能放飞自我。

这跟不学书法的人,跟书法没到一定阶段的人,是讲不通的。

所以书法专业与业余的隔阂,并不在专业知识,而是在个人性格和心理。

米芾字的瘦长,主要来源于欧阳询,因为欧阳询把险绝挺拔做到了极致。

欧阳询挺拔来自王献之,那险绝呢?

来自魏碑!

什么叫险绝?

壁立千仞叫险绝吧?

山顶有半块石头悬在悬崖边叫险绝吧?

比萨斜塔如果有二百米高,那种斜度也叫险绝吧?

说白了,你头顶有根摇摇欲坠的电线杆你也害怕它冷不丁砸下来吧?

欧楷的险绝,就是挺拔中带着歪。

学欧楷的都知道,欧楷中很多方正的字是容易学,很多歪七扭八的非常难学,甚至很多初学者都认为这是古人楷书写的不咋滴才写成这样的。

又高又歪,非常难把握。

所以你入手去学九成宫,会非常难。因为九成宫就是这种歪七扭八字最多的,也是形态变化最丰富的的一本欧楷帖。

所以也是被世人公认为成就最高的一本楷书字帖,是欧公臻至化境人书俱老时才写出的作品。

去看看其他欧楷字帖,没有九成宫这么难,大多数还是方正的。

为何说这种险来自于魏碑中?

魏碑中这种字形处理,就有很多“歪”的地方。会极力的把左半边的重心拉下来,让右半边抬高。

张猛龙碑算是比较规矩的,像很多将军墓志夫人墓志等等,变化奇态非常丰富。

这种“歪”是唐楷不曾有的东西,是魏碑有标志性的特点。

每个时代的楷书都有每个时代的特点,有它独到的处理方式。

虽然“歪”不是魏碑首创,但他把这个特点发展成了一种风格,这就是时代的特性,书体的特性,放到个人上就是个人的风格。

“歪”这个字很业余,但方便理解,大家看完之后忘记这个词儿,还是要说险绝比较规矩。

再回头看米芾作品,他的字,是不是也是歪的?

又挺拔又歪?

说明米芾的行书体势中充满了欧阳询的特点,当然,如果看一些其他字帖的细节,你会发现米芾依然还表现出王献之和魏碑的一些笔法或字形处理。

比如这个帖,看 元祐戊 三个字,这种字的结构不是直接来自魏碑还能是哪?相信随便写过几天魏碑的,都能看出来神似。

再看 八月八日,笔法的处理不是来自于王献之的草书九帖?

看王献之点画的运用,感觉是不是跟米芾的八月八日有相似处?最后一行比较容易看出来。

取法是综合的,但来源清晰可察。

其实米芾的取法有很多,但就这张图而言,取法也不仅仅这几位,但无论哪一种,如果去仔细分析每一个人的结字形态特点,都可以分析出来。

讲了这么多,几乎算得上是掰开揉碎式的讲解了,如果还看不懂,那只能去好好临帖学习了,可能水平还不足以看到这些东西。

想看清这些字的来源,其实不难,每个时代,每种书体,每个书家,都有一定的特点,我们只要看到这些点,然后把重合的部分串起来,其实笔法结字的来源就能搞清了。

就像很多人都说王铎学米芾,其实王铎学米芾的东西不多,书论上有据可查,王铎主要以二王为主,他自己也反感别人说他学米,而且因为人穷,没啥机会看到米芾真迹,只是偶然间蹭到了几次看到真迹的机会,就写出了米芾的体势。

仔细想一想,给你看一本字帖,只看你几遍,你能学到多少东西呢?

水平不同,学到的东西也不同。

给初学者,几乎啥都学不到。

给有些经验的人,可能能记住俩字儿。

给了解的比较通透的人,则可以观察其中一点,进行摘取。

米芾的体势无疑是最显眼的一个,所以王铎看几眼就学到了这种体势,很正常,甚至连临帖都不用。

这其中就需要一些拆解式的理解,只有对古代名家有一定的理解,才能在看到某一名家的时候,下意识分析出其用笔结字来源。

分析到位之后,这本帖看不看都不重要了,只要去根据其来源练习,加上一定对其整体风格的把握,则自然神似。

上一篇把笔法讲到本质,这一次讲结字体态变化,也讲到取法的本质,有什么作用呢?

往世俗来说,我们看懂了可以分析古今名家作品。

往精致来说,我们如果能做到如此细分觉察,那就意味着我们的眼力,我们对书法的思考,可以把这些综合的东西拆分,然后选取我们需要的部分拼装。

当然,拼装比较难听,应该叫分点式汲取,去学每一位名家身上我们需要的东西。

这个作用有多大,相信不用我多说了。

这篇文章拆的比较锁碎,没办法,因为历代书家几乎都有联系,说一个,就不得不说另一个。但终究还是好的,能串成一条线,多看几遍自然能理解。

这种拆分,是一种思路,像上一篇拆分笔法一样,只剩简单的动作,这篇拆分结字体势,也是简单到不去看字形,只看整体感觉。

回过头来再看周慧君作品,抛去整体上苏黄王铎比较多的感觉,你能看出哪个字、哪些用笔魏碑的味道重了吗?

还是要多思考一下。

文章的目的不是为了让人看一眼就懂,那是不可能的。

文章只是思路上的引导,至于有多大进步,需看自己的思考。

看文最可怕的一件事莫过于,这篇文章中举的例子看懂了,然后就没了。

这种,几乎跟没看是一样的。

看完要多对照古帖思考,多搜古帖图对比,然后可以尝试着分析一下某位名家的用笔结字来源,好多古人的来源,书论中是有直接答案的,网上查一查能查得到,最后自己验证一下就好了。

眼力上来之后,干啥都容易。

觉着有用的可以订阅一下。

当然,看完后做不到对照古帖思考总结的,也不建议定,这点钱买四斤猪肉它不香吗?何必用来看十几篇文章呢?

猪肉吧唧吧唧是香的,文章看完不吧唧,也不可能有味道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