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今日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系列丛书·今日武威》诞生纪实

《今日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系列丛书·今日武威》诞生纪实

时间:2018-10-25 17:11:07

相关推荐

《今日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系列丛书·今日武威》诞生纪实

百年老字号“三联书店”与历史文化名城武威——《今日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系列丛书·今日武威》诞生纪实

小引

武威,古称凉州,因汉武帝为彰显大汉帝国的“武功军威”而得名,是著名的“丝绸之路”要冲,河西四郡之一。历史上曾经是“五凉”都城,又是陇右政治、经济、文化重镇。素有“五凉京华、河西都会”之称。

公元1986年12月国务院公布全国62座历史文化名城,甘肃省武威、张掖、敦煌市名列其中。1994年又增加了天水市。凡4座历史文化名城。

公元1992年9月由全国著名“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上海分店出版发行的《今日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系列丛书》——《今日武威》隆重面世。这是迄今为止武威文化史上出版规格最高的一部大典!

(一)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由国务院确定并公布。是1982年根据中国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侯仁之,建设部著名城市规划专家、古建筑保护专家郑孝燮和故宫博物院文物专家单士元三位先生提议而建立的一种文物保护机制。被列入名单的均为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者纪念意义、且正在延续使用的城市。

这些城市,有的曾被各朝帝王选作都城;有的曾是当时的政治、经济重镇;有的曾是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有的因拥有珍贵的文物遗迹而享有盛名;有的则因出产精美的工艺品而著称于世。它们的留存,为今天的人们回顾中国历史打开了一个窗口。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按照各个城市的特点主要分为七类。

(1)古都型:以都城时代的历史遗存物、古都的风貌为特点;

(2)传统风貌型:保留一个或几个历史时期积淀的有完整建筑群的城市;

(3)风景名胜型:由建筑与山水环境的叠加而显示出鲜明个性特征的城市;

(4)地方及民族特色型:由地域特色或独自的个性特征、民族风情、地方文化构成城市风貌主体的城市;

(5)近现代史迹型:反映历史上某一事件或某个阶段的建筑物或建筑群为其显著特色的城市;

(6)特殊职能型:城市中的某种职能在历史上占有极突出的地位;

(7)一般史迹型:以分散在全城各处的文物古迹为历史传统体现主要方式的城市。

甘肃省武威市“以都城时代的历史遗存物、古都的风貌为特点”,又兼有“地域特色或独自的个性特征、民族风情、地方文化构成城市风貌主体的城市”。故既属“古都型”;又属“地方及民族特色型”。

(二)

为了“让世界了解名城,让名城走向世界”。公元1990年始由上海三联书店以各名城为分册陆续出版了《今日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系列丛书》(以下简称《丛书》),有《今日绍兴》、《今日扬州》及《今日武威》等,共62分册。

《丛书》的出版,实际上是对各名城自古至今几千年文化的整理和传扬,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今天,她无疑具有广泛的现实意义和独到的社会价值。总之,《丛书》就是沟通各名城与世界彼此了解、交往的媒介、桥梁......

在《丛书·总序》中,总编委会简要概述了编纂此名城丛书的意义、宗旨等。是序云:

历史文化名城,是古代经济、政治、文化、科学、艺术、宗教、建筑等文物古迹名胜综汇之域,是古代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储聚之所。

上溯夏商西周,下及明清现代,四千年间,城邑文化创造至精至美,积累至厚至丰。中华大地数千年文化汇聚之城何止数百,尤以王庭帝都,中心城邑,此文采风流典章人物荟萃之地,更为文化之璀璨明珠。其最著者六十有二,被称为国家级六十二历史文化名城。

历史名城,其文化精华成于古代,但并非止于古代。源远流长,传统绵延,代有发展。民族间、地域间频繁交往,扬长弃短,吸收融溶而成新的文化形态者,更史不绝书。数千年历史衍进过程中,文化名城大多曾迭经战火屠夷,天哭摧毁,史志屡有记述,今就可见遗址遗迹。但人类文明的创建者,则屡踬屡起,屡毁屡建。一城之文化史,乃继承、重建,发展、创新之奋斗史。

文化代有兴递,时有发展,至二十世纪之今日,其文化杰构,光耀于世者,则更精更美更丰。保存与创新,遗传与变异,是为一城文化发展史活跃的生命现象。古之源、今之流,弘扬古代文化,乃发展今日文化之需,鉴古创新,拓展未来,是为编纂此名城丛书之立旨,故书名今日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系列丛书。

《丛书》总编委会由14人组成。其中:原中国作协主席、《人民日报》社总编、中国著名作家艾煊任总顾问;中国著名作家、三联书店主编应天士,林耀琛2人任总主编;中国著名作家、《上海的早晨》编剧赵孝思任副总主编。美术编辑珍妮。编委有陈瑞苗、郭坤、刘子茵、管效贤、应天仇、古平、张文祥、涂寿鹏8人;学术秘书有杜骏遥、刘凤华2人。

(三)

公元1990年初,根据《丛书》总编委会的统一安排和要求,原武威市于同年4月正式成立了《今日武威》编委会,由原市委书记甘庭德任主编、原市长李宁平任副主编、原市委常务副书记袁森年任常务副主编。编委有张立胜、范鉴泉、赵忠学、赵天勋、张琪海、彭青、刘廷芳、杨常青、宋振林、凡12人。

第一次编委会于同年4月在原“天马宾馆”(文庙后院)会议室举行,参加会议的有李田夫、冯天民、刘期相、潘发艺、宋振林、罗文擘、黎大祥、彭青、张澎、寇明林、陈有舜、王文明(图片摄影)等20余人。在此次编委会上专门成立了《今日武威》写作组,组长由时任市委常务副书记袁森年担任;同时确定了编写原则与分工。即“采取统一提纲、分章包干、专人总撰的方法,具体由宋振林撰写第一、第十章;彭青撰写第二、第五章;罗文擘、黎大祥撰写第三章;张澎撰写第四章;陈有舜撰写第六章;冯天民、寇明林、潘发艺、陈有舜撰写第七章;李天夫、罗文擘撰写第八章;刘期相撰写第九章。宋振林、张澎负责全书统稿。图片摄影由王文明完成。”

记得当年写作之初,《丛书》总编委会和写作组组长袁森年书记对写作班子有一个不成文的要求:即所谓要“四像,四不像”。既像“史志”,又不像史志;既像“报告文学”,又不像报告文学;既像“散文”,又不像散文;既像“总结报告”,又不像总结报告……总之,一句话要把文章写”活”。笔者忝为撰稿人之一,负责撰写了第六章“武威工业交通”和第七章中的“科技与卫生”。总字数近五万字。

时至1991年上半年所有撰稿人都按时完成了初稿写作,后由编委会统一用“四通”打字机打印了(1)、(2)两册,共20余套,500多页。凡撰稿者“人手一套”。同年10月15日在原“天马宾馆”召开了审稿会,经过编委会认真逐章讨论后,予以通过。会后,全体参编人员与“今日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系列丛书”总顾问艾煊、总主编应天士等编委会成员在“天马宾馆”大厅合影留念。

1991年10月《今日武威》编委会全体成员与撰稿人合影留念(前排正中为总顾问艾煊)

公元1992年初《今日武威》正式提交“丛书”总编委会,同年9月由“三联书店”上海分店出版,新华书店上海发行所公开发行。全书有“丝路古城”、“山川物候”、“探古揽胜”、“凉州风情”、“农村经济”、“工业交通”、“科教文卫”、“财贸金融”、“城市新貌、“天马驰骋”等十章,书末附有“古诗话凉州”。共计25万字,90余幅图片。迄今为止,这是武威文化史上出版规格最高的一本书。

(四)

提起“三联书店”,凡读书人无人不晓。“三联书店”全称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是一家有悠久历史的著名出版社。其前身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活跃于中国出版界的三家著名出版发行机构——生活书店、读书出版社、新知书店。

“生活书店”成立于1932年,创办人是邹韬奋、胡愈之、徐伯昕等,前身是1925年创刊的《生活》周刊。“生活书店”四个字原为黄炎培先生书写。

“读书出版社”成立于1936年,创办人是李公朴、艾思奇、黄洛峰等,前身是1934年创刊的《读书生活》半月刊,1937年更名为读书生活出版社。“读书生活出版社”的店名,据说是由沈钧儒的叔父,民国年间的老名士沈卫所题。

“新知书店”成立于1935年,创办人是钱俊瑞、徐雪寒、华应申等,前身是《中国农村》月刊。“新知书店”为隶书体字,是廖承志的岳父经亨颐先生手书。

“三联书店”与商务印书馆,人民音乐出版社和荣宝斋被为誉为中国出版界历史悠久的四家“老字号”,在海内外享有盛誉。

半个多世纪以来,三联坚持出版高品位的人文科学专业图书和社会科学译著,被誉为“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季羡林先生曾在一篇名为《我心中的三联“店格”》的文章中写道:“我,作为一个老知识分子,经过了多年的观察与思考,把我心目中三联书店的“店格”归纳为八个字:清新、庄重、认真、求实。这个‘格’决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地形成的,而是要经过长时期的培育和酝酿才逐渐被广大群众所接受的。”

回顾近三十多年来,武威文化史上与全国图书出版界中华“老字号”——三联书店结缘的机会,这还是头一次。其总编委会规格之高、名流俊士之多,社会影响之大,亦罕有其俦。有鉴于此,笔者草撰此文,以志纪念。

辛丑夏四月于凉州南关天宁苑“顺乐斋”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天马竞辉文社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