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让年轻人在诗和远方中接受红色洗礼

让年轻人在诗和远方中接受红色洗礼

时间:2021-12-16 13:15:01

相关推荐

让年轻人在诗和远方中接受红色洗礼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各大红色旅游主题更加火热,学校和年轻人也成为红色旅游的主力游客群。年轻人对红色旅游有什么需求趋势?他们需要什么样的红色旅游内容?如何将红色主题宣传教育更好地融入旅游产业?

携程:七成 “新青年”打卡红色旅游

今年红色旅游热潮不断升温。6月23日,携程发布《上半年红色旅游大数据报告》,该《报告》显示,上半年通过携程预订红色景区门票的人数同比增长208%;较上半年实现正增长35%;从红色景区的游览客群年龄看,用户年龄主要以“80后”“90后”为主,分别占比38%和31%,总数占比达七成;三成家庭选择红色亲子游。

随着年轻人的爱国热忱不断高涨,“00后”参加红色旅游的人数显著增长。该《报告》显示,上半年通过携程下单红色旅游景区的“00后”,比同期增长约2.5倍。

▲ “00后”是红色旅游的主力人群

“随着爱国主义教育呈现大众化、常态化趋势,红色旅游也更加走入大众视野。尤其是当代年轻群体,参与红色旅游的比例逐渐提升。拉近红色旅游与年轻人之间的距离是当今旅游企业的课题之一。” 携程旅游研究院行业分析师方泽茜表示。

据携程调研,除了跟团及自由行等常规玩法,市场上还涌现出一批“红色旅游+交通”“红色旅游+科技”“红色旅游+展览”“红色旅游+演出”创新主题红色产品。

▲ 携程数据显示,红色旅游市场需求飙升。

上半年,携程通过“旅动中国红”系列项目,带动上千万人次参加红色旅游;通过“红色旅游频道”“旅动中国红专辑”以及红色旅游内容输出等方式,实现红色旅游覆盖超2亿人次。

针对近年来逐年提高的红色研学旅行、团建拓展、党建培训需求,携程还发布了定制游的红色团建研学订单。5月,携程上线“红色旅游频道”,通过点亮中国红旅游地图、建设目的地红色旅游文化馆、发布红色旅游热门榜单等创新传播方式,将红色旅游目的地充分展示在国内外数亿携程用户的视野中。

旅悦:民宿品牌布局红色市场

旅悦集团旗下民宿品牌花筑,近年来积极布局国内红色旅游市场,现已在红色景区周边开业门店近50家,共有近700间客房供游客入住。花筑的营业范围覆盖湖南、浙江、甘肃、江苏、山东、北京、上海、重庆、海南等多个红色旅游集中区域,涉及嘉兴南湖景区、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淮海战役陈官庄纪念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横店红色旅游城、侵浙日军投降仪式旧址、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等多个红色文化传承阵地。

根据旅悦集团数据,花筑半数用户为“95后”“00后”新生代。为更好地传承发扬红色精神、让红色文化在年青一代人群心中落地生根,花筑通过一系列细致入微的特色体验,让红色旅游润物无声,如推出红色文化装饰、革命时期菜肴、沉浸式红色演出等。

尤其今年以来,在大量红色旅游资源周边,花筑门店的经营业绩比往年均出现提升。以南京花筑奢·百戏园客栈为代表的部分门店,全年出租率近90%。亮眼的数据背后,不仅代表了红色出游热度的持续走高,也代表了民宿作为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载体,正发挥着越来越难以替代的作用。

马蜂窝:超过四成年轻人喜欢沉浸式红色体验

马蜂窝旅游的问卷调查显示,年轻人对红色旅游的热情逐渐增高,超过40%的年轻游客对红色旅游的兴趣点在于“沉浸式的体验”,从深度讲解到科技体验,能让他们收获历史知识。在经典的红色旅游景区外,贵州天眼这样的大国重器,也是年轻游客热爱的游览地。

学生需要什么样的红色旅游?

本报记者 刘妮丽

湖北省应城市蒲阳初级中学副校长 熊平翔

创新形式,建立情感共鸣

传统的红色教育往往以枯燥的文字传播,形式单一,收效不够好。红色文化如何从文字的束缚中走出来,打破疏离感,走进青年人的心里,关键在于探索更多、更丰富的传播形式,寓教于乐,建立情感共鸣。如电视节目《美术经典中的党史》就将党史、美术和电视艺术融合,收获了意想不到的反响。福建具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可以探索将红色资源与戏剧、摄影、微电影、短视频、广播剧乃至Cosplay(角色扮演)等方式融合,用青年人喜闻乐见的方式与红色文化混搭融合。学生可以自导自演话剧,通过扮演人物走进革命先辈的人物内心;学生在Cosplay中也可以不再扮演动漫人物,而是扮演革命先贤。在此过程中,学生能自然主动地去研究红色文化,走进革命人物的精神世界。

(福建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专业博士生 余克东)

要丰富有趣、形式多样

各地区正在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红色旅游进校园”活动,开展“旅游学党史”的红色教育实践,如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的“红色旅游行:筑梦之旅”,依托当地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通过组织大学生群体重走革命烈士的抗联路线、重温艰苦的抗联生活,使得大学生深感革命烈士之英勇伟大;又如北京香山公园组织红色文化讲解员到校园讲解香山的红色历史,还成立“红领巾小导游”志愿服务队,由小讲解员向游客传播香山的红色基因。总的来说,学生需要丰富有趣、形式多样的红色旅游,用双脚和眼睛去重温党史。

(福建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专业硕士生 彭金蓉)

要让红色基因进入大学生心田

我们新时代的大学生在英雄辈出的红土地成长,肩负振兴祖国的历史责任。如何将个人梦想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红色旅游应将人文景观和绿色自然景观结合,实现教学方式的生动转变,让学生深入红色景点,亲身感受中国革命波澜壮阔的历史,感受祖国大好河山。比如,可以组织大学生穿红军服装、举红军军旗去革命历史纪念馆参观游览;参观结束后,也可用“红军餐”忆苦思甜,开展学军姿、学种菜、打靶训练等活动,寓教于心,润物无声。

(福建师范大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本科生 欧阳一帆)

要多措并举,高质量高效益

我们希望能有一些高水平红色题材话剧、红色歌舞剧进校园,让诸多藏在历史长卷和书籍中的光辉形象生动地展示在学生面前。

我们也希望能有一批优质的研学游红色线路,在游玩的过程中通过观看实景演艺、亲自参与研学活动等互动性强的方式帮助理解红色文化内涵。尤其沉浸式红色深度游,红色旅游景点可以针对性地进行情景设计、剧本编排、场景设置,邀请学生参加角色扮演。在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重要中国传统节日,我们也希望增加一些有趣的民俗互动内容,可以让我们更深地感悟中华文化,增进家国情怀。

(福建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专业硕士生 赵婷婷)

应该润物无声

“红色旅游进校园”从本质上讲,是学校德育,尤其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形式。我们希望红色旅游有三个要素:第一,旅游内容有层次性。不同年龄的学生对红色文化的体悟是不同的,希望针对不同年龄的学生设置不同程度的旅游内容与形式。

第二,避免说教、陶冶为主。经过多年应试教育的大学生们,对“填鸭式”的教育模式非常排斥。

第三,旅游内容要紧密贴合大学生的生活和内心。比如年轻人现在面临“躺平”“内卷”等思想痛点和人生困惑,红色教育文化是否可以有更强的针对性?

(福建师范大学广播电视学专业本科生 韩开源)

充分挖掘利用地域红色资源

我们学校的思政课老师赵守兵曾说:“红色旅游进校园,可以让我们明白,从鸦片战争开始,旧中国作为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是如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逐步站起来、富起来和强起来的。”学校可以利用本地的红色资源实地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如祭扫烈士陵园、参观革命先驱纪念馆、到红色旅游景区开展研学旅行,现场也可以讲红色故事、开主题班会,提高我们的思想道德素质,达到提升爱国主义精神的效果。

(湖北应城市第一高级中学学生 朱思羽 程文杰 等)

结合重要的节假日

我校开展红色旅游选择与重要的时间节点相结合。如“五一”“七一”“八一”“十一”等重大节庆日,带领学生到本地的红色基地开展活动参观,并且就地开展红色知识问答、红色故事演讲、红歌演唱比赛、红色图片展览等红色文化教育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感受中国共产党、中国军队和中国人民的伟大,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湖北应城市蒲阳小学校长 周成耀)

应与历史教育结合

我校学生在青少年校外实训基地开展研学旅行时,基地曾经组织他们瞻仰附近的鄂中革命烈士纪念馆;学校也曾利用清明节缅怀革命先烈的机会,组织学生参观市内的许白昊纪念馆和红旗人民公社旧址等。红色旅游进校园应与历史教学相结合,与其他红色主题活动相结合。如结合历史课本,寻找并实地考查周边的红色旅游资源;开展红色旅游之前,组织学生观看红色电影;开展红色旅游之后,组织学生写观后感等,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湖北应城市蒲阳初级中学教师 王君松)

专家观点

红色旅游需要几种“结合”

红色旅游进校园,应将红色资源与研学旅行相融合;将原有红色旅游与中小学课程/德育工作相结合;将革命老区各类产品资源整合优化,建立研学基地;将革命精神与时代精神相融合。

就现在很火的红色研学旅行来说,研学的本质就是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的结合,所以研学旅行不能只把学生带到景区逛一圈,也不能只把学生带出来上一堂课,而是需要景区、旅行社和学校共同融合发展。首先景区需要转型,以研学为钥匙,让研学赋能,发展研学基地;其次学校需要培养研学旅行指导师,为景区和旅行社提供研学人才。研学旅行指导师需要进入景区和旅行社,通过设计一定的活动、课程、环节,把研学做活,让学生参与进来。尤其沉浸式体验项目,应摒弃原来走马观花的形式,通过在红色影视基地里让学生们观看红色宣传片、参观讲解景点、走访名人故居,让学生上台讲故事、宣誓、唱红歌等复合形式增强学生对革命时代和革命人物精神的领悟。

▲ 各地学校纷纷组织学生参观红色教育基地

比如有一个产品“跟着语文课本去旅行”,就是把语文课本里的一些景区、红色遗址做成了研学产品,其他课程也可以这样做,这些都需要研学人才为景区设计游戏、故事、角色带入、话剧、舞台剧等。

从走进校园的角度讲,学生更容易接受红色故事、红色题材电影、舞台剧等,通过举办红色旅游线路设计大赛之类形式的活动,也可以拉近红色主题和学生的距离,丰富学校教育内涵。

(山东济宁职业技术学院旅游专业教师 李蕊)

开展一场红色资源解说“革命”

弘扬红色精神是不忘初心、开展红色旅游是文化自信。红色旅游是红色教育的重要实践形式,也是高校课程思政的重要抓手。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就通过开设红色旅游专业课程、举办全国大学生红色旅游比赛、建立红色旅游教育基地等,寓红于学、寓教于游,培育学生们的国家认同感和使命感。

我们深刻感觉到,Z世代的大学生,他们是互联网的原住民,重体验分享、重科技智能。因此,面向校园和研学的红色旅游,不能让学生们仅仅停留在看上,更要让他们切身感受红色历史的细节和过程;不能让红色景点仅仅停留在讲上,更要通过综合手段全方位呈现红色资源的重点和全貌。

传承红色文化、提升研学效率,需要开展一场红色资源解说“革命”,通过提升红色旅游过程中的解说水平,让学生们掌握鲜活的红色历史。一是要凸显红色旅游的体验性、参与性与互动性,结合红色资源、红色历史营造红色场景,在互动体验中解说和传递红色文化;二是要强化红色旅游的科技化、智能化和网络化,引入AR、VR、AI等科技手段,让学生们在红色旅游中感受到红色文化历史与现代科技的有机融合,实现铸魂育人。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博士 宋昌耀)

(颜 庄 采访整理)

6月26日《中国文化报》

第2版刊发特别报道

《让年轻人在诗和远方中接受红色洗礼》

↓ ↓ ↓ ↓ ↓ ↓ ↓ ↓ ↓

责编:张海宁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