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黑暗水浒传 梁山好汉聚义为何是一场大悲剧 两首诗写尽宋江宿命

黑暗水浒传 梁山好汉聚义为何是一场大悲剧 两首诗写尽宋江宿命

时间:2018-10-30 04:27:17

相关推荐

黑暗水浒传 梁山好汉聚义为何是一场大悲剧 两首诗写尽宋江宿命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文史很有趣儿

《水浒传》中,晁盖在怒打曾头市,不幸中箭,最终撒手人寰。山寨无主,中枢空虚,宋江虽然已经掌握了山寨实权,但是寨主之位却居之无名。为转移矛盾,拖延时间,军师吴用就去北京大名府赚来了玉麒麟卢俊义上山。军师吴用在卢俊义墙壁题写了一首反诗,揭开了卢俊义上山的序幕。

细读《水浒传》不同版本,这首诗却略有不同,通行版这样写:芦花丛里一扁舟,俊杰俄从此地游。义士若能知此理,反躬逃难可无忧。但在金圣叹所评点的水浒传中,这首诗却改成这样:芦花滩上有扁舟,俊杰黄昏独自游。义到尽头原是命,反躬逃难必无忧。今天王和尚就来分析下,这两首诗有何不同,其中又怎样暗含了梁山泊众好汉的悲剧命运?

01:吴用替卢俊义写诗,他想表达什么含义?

吴用是水浒好汉中少有的知识分子,也是梁山众好汉的军师,人称“智多星”。但是细考之下,吴用的计策要么有重大漏洞(比如“智取生辰纲”和“戴宗传假信”);要么多阴损毒辣(比如“李逵斧劈小衙内”和本次赚取卢俊义上山)。由此可见,吴用的许多计策并不高明,他不过是一个落魄的知识分子,想要因人成事,才上梁山聚义。

因此,以吴用的诗才,他替卢俊义所题之诗当以“通行本”为宜。为何?因为这首诗无甚深意,文理也似有不通,仅取其“卢俊义反”之藏头之意。

“芦花丛里一扁舟”暗示梁山泊之意,并且“舟”有渡行之意,暗有帮卢俊义度过难关之意;“俊杰俄从此地游”,俄者,将要是也,暗示卢俊义将要来到梁山泊;“义士若能知此理,反躬逃难可无忧”,这句甚为直白,暗示义士如果明白诗中之意,就应该“反躬”,舍弃大名府的荣华,而“逃难”到梁山泊聚义才是要义。

这首诗意义简单,在藏头之处埋下“卢俊义反”的祸根,也委婉道出邀请卢俊义梁山聚义之意。

02:金圣叹为何修改卢俊义反诗,有何深意?

评点大家金圣叹在批评水浒传时,将这首诗和卢俊义的形象做了许多修改。修改后的卢俊义颇为英武,也很有壮士气概。虽然上梁山之前的卢俊义有点急躁和自夸,却有几分英雄之气。先来看这首诗。

首先,这首诗也包含“卢俊义反”的藏头之意。但是,经过金圣叹聊聊修改数字,其意大有不同,从中可窥见,金圣叹对梁山泊好汉聚义的矛盾心情。

“芦花滩上有扁舟,俊杰黄昏独自游”,这首诗不像是写给卢俊义的,倒像是写给梁山好汉全体所思。“芦花滩上”暗指梁山泊,舟遇沙滩,行走艰难,欲进不得,欲退不能,这倒像是梁山好汉们“被逼上梁山”的无奈之情。正因无奈,故而有“俊杰黄昏独自游”,胸有大志的豪杰之士在黄昏时分,独自在水边徘徊,其景寥落,其意萧条,其心中郁结之英雄之气,其前途之进退失据,均暗藏其中。

而豪杰之士的徘徊寻找有结果么?没有。金圣叹在此借吴用之笔写出如下惊人之句“义到尽头原是命,反躬逃难必无忧”。各方豪杰凭借江湖义气聚集梁山,一旦义气消尽,到头来仍然是恍然一梦,命运之轮从不停歇,任何挣扎和奋起都会被命运之轮无情碾碎,此时唯有“反躬逃难”才会无忧。

这首诗深沉无奈,昭示了梁山聚义的无奈结局。

03:金圣叹为何腰斩水浒?他和施耐庵的思想有何不同?

金圣叹腰斩水浒,将水浒传停止在“英雄排座次”一回。在金批本末尾,卢俊义在梁山做了一个噩梦,梦见一百零八个好汉全部被砍头处死,惊醒的卢俊义抬头看见“替天行道”的匾额已经变成了“天下太平”四字。

金圣叹之所以安排这个结局,是因为他清楚看到了梁山好汉之聚义不过是一百零八个恶魔在梁山暂居,苟且偷安而已,并没有“忠义为国”的想法。梁山好汉尽数被屠,也暗示梁山英雄们虽然聚义梁山,但是既时时担心官军的剿捕,也不断接受良心的拷问。

这一点与施耐庵之“替天行道”“忠心为国”的儒家思想不同。施耐庵塑造的宋江忠孝仁义,在金圣叹笔下却变得虚伪狡诈;施耐庵安排梁山好汉接受招安,远征大辽和方腊等,虽然最后仍然被奸臣谋杀,但是梁山好汉的英名苦衷却被宋徽宗得知,并且得以修庙祭祀,享受香火。

金圣叹却认为,宋江之口口声声招安,只是招揽豪杰的手段而已,梁山好汉却并不想招安,也没有“忠义为国”的想法,其结局也是活在战战兢兢,既忧且惧之中。两者的立意不同,对全书的看法也就不同了。

《水浒传》像是一个乌托邦,也似一个社会寓言。水浒传之人物多是失意之人,但是他们虽失意,却有能力,有想法,有报国安民的志向。但是奸臣当道,上下失序,豪杰之苦衷不能上达天听,更无用武之地,所以才愤而反抗,聚义梁山。

因此“不得已”才是梁山众好汉的真实处境。安顺良民当不得,只有铤而走险;胸有大志而无处施展,所以才要聚义梁山替天行道;奸臣当道,蒙蔽圣君,所以才要诛杀奸邪报答“赵官家”;因此,梁山好汉必定要走上招安的道路,唯有招安才能为国效力,一抒怀抱。

但是,水浒108条好汉虽然一心为国,最终也终于报效朝廷,但是他们并不能改变社会现实,所以最终被奸邪谋害,梁山聚义最后风流云散也在所难免。可见,施耐庵是清醒的,他清楚知道,梁山好汉最终难得善终,虽然得以庙享香火,但是仍旧于事无补。但是,施耐庵又是纠结的,他寻找不出梁山好汉的出路,其笔下的宋江虽然心有不甘但也只能无奈而死,梁山好汉们最终也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

由此可见,梁山聚义不过是一个“乌托邦”,虽然轰轰烈烈,但是终会烟消云散;虽然赤胆忠心,但是仍然不能撼动社会的基石;唯有凄惨凋零,变成八百里水泊上的一片烟云而已。

04:梁山英雄的挣扎与悲剧命运,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水浒传第七十二回“元夜闹东京”,九纹龙史进和没遮拦穆弘等在东京酒楼趁醉高唱一首诗:

浩气冲天贯斗牛,英雄事业未曾酬。手提三尺龙泉剑,不见奸邪誓不休!

这首诗壮志满怀,气势凭陵,正是吼出了梁上众好汉的心声。但是此时在东京,宋江等正在通过妓女李师师传达想要招安的想法。如此忠肝义胆之事,却只能通过一个妓女给皇帝传达消息,而听到这首诗的宋江几乎吓杀。可见,宋江之忠义何等小心谨慎,也可见当时社会何等不容。难怪史进穆弘等听罢宋江的训斥只能“默默无言”了。

梁山好汉们虽多心怀忠义,但是却不敢宣之于口;宋江等虽然忠心为国,却也只能按照官场的规则来寻找出路。但是,一旦按照官场规则,宋江的手段就相形见绌了。宋江的豪杰义气只能打动一群无知无识的草莽,但是却打不破壁垒森严的官场;他引以为傲的手足兄弟,在朝廷眼中却成为“反贼草寇”;他一腔报国之心,却被奸邪之辈拿来做“以虎驱狼”的杀人之手,这样的招安怎能不败?这样的忠心为国,岂不是自寻死路?

宋江吴用等熟悉政治规则的人只有按照官场规则来做事,李逵等无知莽汉却只求“快活”而已,唯有史进,穆弘,李俊等年轻一派,心怀忠义却并不怯懦,敢作敢为又豪气干云,如此勇猛豪壮的气魄却动人心魂。但是,如此“少壮派”在梁山却无多少话语权,也不能带领众好汉走向正途,唯有趁酒醉一发怀抱而已,岂不悲哉!

行文至此,诸君应该懂得金圣叹“义到尽头原是命”的真意了吧?或许金圣叹早已看透,梁山好汉以义相聚,只能一起“快活”,为国为民报效朝廷,在当时的官场上却难如登天。这种宿命撞不破,打不烂,移不开,推不倒,只能长叹或者躲避。金圣叹虽然比较冷静,但是也不能给梁山好汉寻找一个出路,唯有“认命”而已,他所谓之“反躬逃难”,或许就是这个含义吧。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