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走进中国最富有的江南古镇南浔 你会发现不一样的江南

走进中国最富有的江南古镇南浔 你会发现不一样的江南

时间:2020-07-24 15:54:42

相关推荐

走进中国最富有的江南古镇南浔 你会发现不一样的江南

从前的慢时光,在林立的高楼里,在形色匆匆的人群里找不到。

人们总是疲惫而有忙碌,996的加班,匆匆赶地铁挤公交,熬夜,活成了一尾缺氧的鱼儿。

偶尔的慢下来,便是对灵魂的滋养。

要说最滋养灵魂的地方,便是梦里的江南水乡。

韦庄有诗:人人都说江南好 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在这里,戴望舒在寥落的雨巷,逢见一个撑着油纸伞丁香般结着愁怨的姑娘。

在这里,杨柳岸,晓风残月,那些缠绵的往事并未飘散。

在这里,轻摇桨橹,一声欸乃,荡碎屋影树形....

江南把那些嘈杂过滤了, 只留下一片单纯的清净,宁谧,滋养身心。

去江南,去水乡走走,莫不若去水乡南浔走走。

比之杭州,南浔古镇到底是没有杭州那般热闹,那么故事纷繁。

它没有那么多文人雅士留下的墨宝和缠绵故事,它也不会像假期游西湖那般,万人挤在断桥寸步难行。

比之乌镇,南浔古镇到底没有今天乌镇那般游人如织、熙熙攘攘。

南浔自有它的韵味。

有水乡的安然,静谧。 到如今,依然有人家傍水而居,在河中汲水日用。

这里还有江南最本真,最未加渲染和修饰的一面:白墙黛瓦、山墙起伏、小桥流水,杨柳夹岸,水雾缥缈,姑娘在水边浣衣,船家摇橹放歌,夹岸的桃花开得正艳.....

它古老,但却不陈腐,反倒吸收了些许的西方元素,在古朴中,又有了几分洋气。

它有自己的韵味,这种韵味不是仿古建筑能凭空造出来的,它的韵味来自于它不曾凋零的传奇与故事。

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水乡南浔自有一段永远不能被雨打风吹去的故事。

而这些故事,则让南浔的山水也生动起来。

江南多养蚕。

勤劳的养蚕人,采来绿油油的桑叶,剪成一缕缕,投喂一匾匾的蚕。

白色的蚕蠕动着身体,沙沙沙地啃嗫着新鲜的桑叶。

在热气腾腾的水雾中,人们煮蚕茧抽出长长的雪白又柔韧的蚕丝来。

而江南的蚕丝,尤以南浔镇辑里村所产的湖丝最为出名。

辑里湖丝可谓丝中极品,保存60年,质地仍然鲜艳如初。

连帝王的黄袍都明确规定必须用辑里湖丝来做。

辑里湖丝占据了中国蚕丝业的半壁江山,而且还驰名海外。

1851年,辑里湖丝还获得英国伦敦首届世博会金奖。

正是凭借这种极品蚕丝,南浔诞生了四象八牛七十二金黄狗"近百余家丝商巨富。

四象八牛七十二金黄狗,这是借动物形体大小来形容商贾们的资产之丰。

仅四象,刘家,张家,顾家,庞家,四家资产加起来就达七八千万两,可抵清政府一年的收入。

刘镛 家族在鼎盛时期,家族资产可达两千万两。

而南浔也成为中国最富庶的江南古镇。

江南多园林,而尤以南浔之最。

童寯《江南园林志》这样记载: 以一镇之地,而拥有五园,且皆为巨构,实为江南所仅见。

宜园、适园、小莲庄、留园、东园,皆为南浔巨贾所建。

曾经的五园花木扶疏、亭台水榭、拳石林立,而今除了刘家的小莲庄, 其他园林早已被湮没在历史深处,不见踪影。

漫步在小莲庄, 你会瞥见,她的秀美、别致、古朴。

因慕元代书画家赵孟湖州莲花庄,园林主人就把这个私家园林取名为"小莲庄。

这座园林占地近30亩,从1885年开始动工,历时40年,1924年才完成。

小莲庄里古木扶疏,树影婆娑,有亭台楼阁、水榭连廊,小桥流水。

园中又有园,借镂窗为景,似隔非隔,内外园湖光山色,相映成趣。

尤其是那一大片荷塘,碧绿的荷叶掩映,粉白的荷花婀娜多姿,一阵清风袭来,淡淡的荷花香沁入肺腑,连毛孔里都是清香。

小莲庄不仅是园林,让主人陶醉于山水,与人在此吟咏唱和。

它还有家庙与义庄。

刘家乐善好施,第一代首富刘镛认为财不散则不聚,他"赈灾民,施医药,举掩埋,收养流亡,恤赎孤寡。

光绪皇帝特别钦准南浔刘家修建“积善牌坊。

与小莲庄隔河相望的是刘家的藏书楼-嘉业堂。

这栋藏书楼,是刘家第三代刘承干所建,

虽身为富家公子,但刘承干不爱声色犬马,不抽不赌,唯一的嗜好便是读书和收藏。

他爱书成痴,凡遇好书,便爱不释手,先是自家收藏,后来藏书越来越多,索性专门建了藏书楼,来收藏自己的心头好。

哪怕别人高价卖书,他也不还价,照收不误。

藏书楼落成于1925年,它是落成最晚,规模最大,命运最为完满的藏书楼。

书楼两层回廊式楼房,上下两层共52间。

这个藏书楼可谓是中国古代珍贵藏书的宝库。

藏书楼里有宋元版珍籍丰富,有宋版65部,元版74部,有各种名家手稿,抄校本,达2000余种。

这其中还有明抄本《永乐大典》42册。

除此之外还有2000部的大宗明刊本。不过十分之六的明刊本目前被收藏在台湾的“中央图书馆”。

抗日战争期间,南浔沦陷,日军纵火烧房,全镇一片废墟,然而嘉业堂藏书楼竟安然无恙。

这不知是不是缘于刘承干爱赠书的缘故, 他爱书,但有书友来求,他也毫不吝啬,日军侵华前日本汉学家松崎鹤雄来借,他也有求必应。

这座藏书楼,免于日军的炮火,竟安然保存下来。

解放南浔时,周恩来总理也特别批示: 这里有座藏书楼,不许炮火轰击,要保护。

这座私家藏书楼,真可谓家书抵万金。

这是一笔无法估量的财富,这是给后人最宝贵的财富,纵使刘家的万贯家私也比不上。

毕竟财富可化为尘土,而历史,知识却不能被湮没,且代代相传。

文革的时候,这座藏书楼没被破坏,多亏当时的管理员汤福璋,他把所有大理石屏风和书橱都用红色颜料涂上《语录》,红卫兵们见状目瞪口呆,没人敢上前去砸。

嘉业堂的藏书楼再次躲过一劫,完好如初。

现在这座藏书楼由原书楼主人捐赠给浙江图书馆,现为公共图书馆和旅游景点。

刘家大概也没想到,让刘家扬名天下流芳百世的不是它那万贯的家私,而是这座饱经风霜洗礼却完好的藏书楼。

而张家的宜园,曾经为与刘家斗富所建的宜园,在历史的风尘中,在炮火的洗礼中,只剩了一处白塔。

张家的宜园被毁,但所幸张家旧宅还在,张石铭旧居和张静江的故居,还能让我们一窥当年张家的富贵与气派。

张石铭来自四象中的张家。 张石铭是巨富张颂贤的长孙,是国民党元老张静江的堂兄。

张家从丝业、盐业发家,之后涉及房产、金融等,资产逾千万。

作为第三代的张石铭,修建了张家旧宅。

这张家旧宅,堪称中西合璧的杰作。 宅子有五落四进和中、西各式楼房244间。

既有江南园林的传统风格,古朴、宁谧、内敛、精致,同时又有法式风格的浪漫。

这里简直就是中西建筑的博物馆。

石窟墙门、封火山墙,雕栏画栋,典型的江南古建筑风格。

尤其是窗棂木门的木雕,砖墙石刻的砖雕、石雕,还有装饰的玻璃雕,堪称四绝,精致而绝美。

花岗石阶、多立克柱子、罗马券柱式门楼 西洋舞厅、法国路易十四时期的铁花扶栏, 典型的巴洛克风格。 在古典的南浔,多了一点异域的风情。

这座旧宅,花费颇丰,单单一块进口的蓝晶玻璃,都要一两黄金一块。

这种蓝晶玻璃如今已失传,有外国友人到了南浔的张石铭旧宅才在异乡看见先辈留下的精美的玻璃。

一边是雨打芭蕉、吟诗作赋的古韵、一边是华灯初上、公子小姐在舞厅随着黑胶唱片翩翩起舞。

在中西的交融中,南浔变得分外的迷人,时而古典,时而摩登,让人沉迷。

南浔古镇的魅力,不仅在于它原汁原味的江南风情,更在于它那无可比拟的历史画卷,那些人物,那些传奇。

那些巨商富贾的传奇,还在流传。

张石铭后来被绑架,被赎回时肩膀挨了枪子,在闷闷不乐地过了两年后去世。

侠肝义胆的张静江,跟随孙中山,为了革命事业,奉献出自己的万贯家私。

刘家、张家、在时代的变迁中渐渐淡出了历史的舞台。

夕阳下,南浔的古戏台,还有伶人在台上演绎富贵更迭、悲欢离合。

台下土生土长的南浔老人,就着三碗茶在谈笑人间。

刘家的小莲庄、嘉业堂,张家的旧宅, 故事还在传唱,但早已换了人间。

来古镇走一走吧,在这里你会看到更原汁原味的江南。

在这里,你会看到傍水而居的南浔人最真实的生活。

他们或在溪边洗衣,或在溪边漫步、喝茶,享受惬意而从容的人生。

不管你什么时候来,或春,或夏,或秋,或冬,小桥流水人家,白墙黛瓦的南浔都呈现着一种别致的美。

白天的南浔,和夜里的南浔,也是不一样的气韵。

在南浔古镇,时光仿佛停住了一般,这里曾经发生的故事,好像并未太遥远。

南浔以它的宁谧、它的精致、它的中西合璧,让人陶醉、让人沉醉。

这样的地方,足以慰灵魂。

怪不得游人只合江南老!

生在南浔,着实让人羡慕!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