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唐朝“天才诗人” 一首悲秋诗短短二十字 却引起无数人的共鸣

唐朝“天才诗人” 一首悲秋诗短短二十字 却引起无数人的共鸣

时间:2022-02-25 11:00:25

相关推荐

唐朝“天才诗人” 一首悲秋诗短短二十字 却引起无数人的共鸣

唐朝是一个盛产诗歌的王朝,或许这与当时的王朝有着很大的关系。王朝盛世,江河澎湃,涌现出了许多豪迈的诗人,就如李白。之后王朝由盛转衰,又出现了诸如杜甫之类的忧国忧民诗人。

总而言之,大唐王朝就是诗歌的温床,孕育出了无数的诗词佳作!今天,我们所说的同样是一位唐朝大诗人,相信很多人都曾读过他的诗。此人就是王勃,堪称唐朝时期的“天才诗人”!

各位也许看过无数的“悲秋”之作,同样,王勃也作了一首悲秋诗,与以往的大有不同!那王勃的悲秋诗到底有怎样的不同呢?下面我们就来一看究竟吧。

图片来源于网络:王勃

在《旧唐书》中就曾记载:王勃年仅六岁便能写出文章佳作,诗人纷纷称奇,还给他冠上了一个神童称号。神童的人生,应当是与众不同的。

王勃便是如此,正因为他太过有才,才导致了这一生大起大落,最终英年早逝,实在是令人感叹惋惜。王勃虽然二十六岁便离世了,但他给这世界留下了礼物,就是无数辉煌灿烂的诗篇。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道出了人间真谛,真心朋友不管远在何方,都不会感到彼此的疏远。而“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更是让人看到了不一样的宁静雅致,流传了千年仍然不朽。

图片来源于网络:六岁便能写出文章佳作的王勃

铺垫了这么多,下面我们步入正题。王勃曾写过的一首悲秋诗名为《山中》,以“山”为题的不只是王勃一人,古往今来有许多大诗人都曾触碰过。例如,王维就曾写下“山路远无雨,空翠湿人衣”。

不过,王维所写的不是深秋时节,而是初冬之时,给人一种“无风自冷”之感。还有王安石也写过初春之时的《山中》,“随月出山去,寻云相伴归”,写出了一种闲雅之致。

这两人的《山中》虽然也是佳作,但无法让人感同身受。而王勃的《山中》就不同了,让我们也能够融入到所写诗的情感和意境之中。下面我们先来看看王勃所写的《山中》。

图片来源于网络:王勃的《山中》

初略的扫过一眼,我们马上就能发现深秋之时的“黄叶”,这是典型的秋景。通常,诗人以“秋”为景象,大多都是充满悲凉之意的。王勃的《山中》也是如此,以秋为景,充满凄凉寒意。

此外,此诗中还融入了一个情感,就是“思念”之情。既然是“思念”,多数都是充满浓愁的,而王勃的这首《山中》没有一个愁字,但是看罢之后却自然的生出一股浓愁,让人也跟着神色暗淡。

这就是诗词的魅力,而王勃更是将这魅力发挥到了极致。

图片:让人跟着神色暗淡剧照

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应该是王勃遭到贬官,居于巴蜀之中的时候。贬官在外,又值深秋,一股寒意先涌上心头。再而思,远离乡土,亲人不再,思乡思家之情在内心翻转,浓愁越聚越深,故而提笔一蹴而就。

在此诗的第一句,诗人以“悲”奠定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登高远望,入眼的是这滚滚不尽的长江水。我滞留此地已久,何时才能回乡?想到这,悲痛便止不住的涌上心头。

这不只是王勃一人的感觉,很多大诗人面对滚滚不尽的江河都会有如此感慨。例如杜甫就曾写下“大江东流去,游子日月长”。可见,这大江大河也成为了游子们的思念寄托。

图片:杜甫漫画

从诗中我们可以看出,王勃离家万里,有心归而不能归。当然,这里的“万里”所指的是距离遥远。看到这,很多人禁不住要问了,既然思乡为何回不去呢?这就要提到另一件事情了。

王勃胸有大才,少年便已名声大震。后来,王勃任职于沛王府,在这期间王勃因才华而触怒到了唐高宗。那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主要是一篇文章《檄英王鸡文》惹得祸。

当时王勃写下这篇文章,本意是为了助兴。可不曾想,唐高宗却因此小题大做,认为王勃有心挑拨皇室成员之间的关系,犯了大罪,于是便下令将他逐出长安。

图片:提笔写《檄英王鸡文》的王勃剧照

因为此时王勃有家不能归,只得四处游荡。天子发怒,王勃作为大唐子民,又怎敢忤逆呢?这样的情感充斥在心间,自然是对王勃打击极大。所以在后两句,也将这种情感宣泄了出来。

借山中萧瑟之景抒发了自己心中的烦闷之感。正可谓“看似写景,实则写情”,这也是大诗人们作诗的高明之处,不会明着写情,而是以景以物为依托。

图片:写诗剧照

综合来看,这首诗作虽只有短短二十字,且没有一个“愁”字,但是却道出了无尽的浓愁,并且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

有时候,因事不能归家,望着眼前的景致反而更思念故乡相同之景。这种感情,也只有离家在外的游子才能感受到了。

文章作者:大慧

整篇图文由大咖说史工作室团队制作!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