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这首《渔家傲》是范仲淹作品 被人们誉为宋初词坛上的边塞绝唱

这首《渔家傲》是范仲淹作品 被人们誉为宋初词坛上的边塞绝唱

时间:2019-03-23 03:58:35

相关推荐

这首《渔家傲》是范仲淹作品 被人们誉为宋初词坛上的边塞绝唱

本文乃“进步也会不止”独家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范仲淹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而且在文学上也取得了卓异的成就。诗、词、散文都有名篇传世。他的词流传下来的虽然只有六首,但在柔摩华艳的五代词风弥漫下的北宋词坛,却是超世拔俗,独标新格,突破了“艳科”的樊篱,最先把边塞诗的内容带进宋词的领域,为宋词开辟了新意境,成为苏轼、辛弃疾豪放词派的先声。这首《渔家傲》就被人们誉为宋初词坛上的边塞绝唱。宋仁宗时,西夏屡犯北宋边境。北宋王朝在几次交战中,都遭到惨败。范仲淹于仁宗康定元年(1040)任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守边四年,才稳定了局势。这首词即作于此时。

词分上、下两阙。上阙写塞外苍茫荒凉的秋景。第一句“塞下秋来风景异”,词人一下笔就抓住地域、时间的特征,用一个“异”字概括塞外秋天的景象。“塞下”,指边塞,点明了特殊的地点。“秋来”提示出特定的季节。“风景异”是风景奇特,一是从季节上说边塞秋天的气候变化显著,与春夏很不相同;二是从地域上说和内地的秋天相比,更加两样。那么,塞外的秋景究竟是怎样奇异呢?下面,词人就紧紧扣住这个“异”字,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具体的描写。先从视觉写:“衡阳雁去无留意”。“衡阳雁去”是“雁去衡阳”的倒文。衡阳在湖南省南部,衡阳城南衡山上有“回雁峰”,传说每年秋天,北雁南飞,飞到这里便停留下来。这句说天上大雁南飞,飞得那样匆忙,迅疾,丝毫没有留恋的意思。连鸿雁也毫无留恋之意,可见边塞上多么荒寒冷落。

按照常情,大雁在这里度过春夏两季,临别之时总该有些依依不舍之情,然而却“无留意”,这就有力地衬托出此时此地已经是荒凉至极。但鸿雁是一种候鸟,它的来去完全是适应气候,出于本能,根本不存在留恋不留恋的问题,词人这样写,是借大雁来说人的感情。边塞如此荒寒,便暗示出守边生活的极其艰苦;大雁能够离此远去,驻守在这里的边防将士,远离家乡,却难以回返。所以这里写南飞的大雁,实际上反衬出他们难以排除的思乡之情,目送远飞的大雁怎能不激起他们感情的波澜呢?接着从听觉写,“四面边声连角起”。“边声”,指边塞特有的声音。“角”指军营里的号角。词人望着大雁消逝在南天,正在怅惘迷茫的遐思,忽然,号角连声响起,四面八方随之传来了各种不同的声音,有马的嘶鸣,人的喊叫,羌笛声,胡筛声,悲歌声和自然界的秋声。

这声音回荡在辽远荒漠的旷野里,声声牵动着征人的心弦,给人以身处异域之感,更引起将士们的乡思。这里用“四面”两个字来形容“边声”,更显得边塞上特有的声音无所不在,它充满了整个空间。在“四面边声”后面,再加上“连角起”三个字,更进一步写出这些凄楚的声音是伴着军营中的号角一道传来,这就在本来已经凄凉落寞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悲壮的气氛。这是一种加倍渲染的手法,它是通过词人所闻加深第一、二句的词意,使前面的视觉感受更加具体更加深刻。歇拍句,“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又是从视觉角度写塞外风光的奇异。“嶂”是象屏风一样的山峰。这两句意思是,千百个陡峭的山峰,象耸立的巨大屏障一样在四周环绕,烟沙弥漫,落日苍茫,在号角阵阵边声四起的时候,一座孤零零的边城关闭了城门。“千嶂里”三个字,点明了孤城自然形势的险要。这里重峦叠嶂,为边关要塞。

“长烟落日”,写出孤城一带雄浑苍茫的景象,表现了边塞秋天黄香时候特有的凄凉景色。“长烟”的“长”是广阔辽远的意思,它和“落日”的“落”相结合,真切地展现出环境的辽阔和景物的荒疏。“孤”字清楚地表明这呈是远离后方独立作战的边城。“闭”字暗示出戒备的森严和高度的警惕,同时,人们也会自然地感到这沉寂的背后,显露出紧张的局势,在森严的戒备中暗示出军情的紧急。词的下阙是即景抒情,写边关生活的艰苦,抒发了将士们的思乡之情,同时也表现了坚决击退侵略者,誓死保卫边疆的慷慨壮志。“浊酒一杯家万里”,“浊酒”是粗制的酒。边关将士在萧索的环境之中,心中思念家乡,但是离家万里,虽然急欲回乡却不能就此归去,只好借酒浇愁。这里把“一杯”和“万里”相对地来写,是强烈的对照。

“家万里”,点出了关山阻隔,路途遥远,极写回乡之难,乡愁之重,“浊酒一杯”,即劣且少,一边照应开头一句,具体写出边塞生活的艰苦,一边用“”和“万”相对照,极言饮酒不能消愁。这是将士们矛盾心情的一个方面。然而路途遥远只是归去不得的客观原因,于是词人又写其主观原因:“燕然未勒归无计”。“勒”是刻的意思,指刻石纪功。这里用了《后汉书·窦宪传》的典故:东汉时,北匈奴进犯中原,车骑将军窦宪奉命前去迎敌,他率部把匈奴击败,并且继续北追,一直追到离开汉朝边塞三千多里的地方,登上了燕然山,在山上刻石纪功,最后凯旋。“燕然未勒归无计”,意思是说:还没有象窦宪那样建立克敌制胜的功绩,边境未定,所以没有打算返回家乡。这是将士们矛盾心情的另一方面,是主导的方面。这一句表现了将士们思乡之情和抗敌卫国之志的思想矛盾。

这种矛盾心理深刻地表现出将士们的真实感情和高尚情操。他们思念家乡,但是绝不半途而废,为了国家民族的利益,他们宁愿暂时打消回家的念头。在这里,作者以满腔热情表现爱国将士们强烈责任感和为国立功的慷慨壮志,展露他们保卫祖国的意志高于个人怀乡之念的复杂而崇高的思想感情。“情”与“志”的斗争,揭示出将士们高度的爱国主义思想。最后三句,写将士们深夜不寐的情景,把他们忧国念家的复杂情绪推向高潮。“羌管悠悠霜满地”写自然感触。“羌管”,就是羌笛,汉代由西羌传入内地的管乐器。笛声悠悠,是所闻;寒霜铺满大地,是所见。所见所闻将触人愁怀的气氛作了充分渲染,为结束句的抒情作好了铺垫,“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又着意渲染。“人”,包括将军和战士。

将军指作者自己,他们深夜不寐,在边关熬白了头发,流尽了眼泪。结句通过描写将士们深夜不寐的情景和刻画他们的形象,具体地写他们“燕然未勒归无计”的心情。就在这羌管幽咽,霜华满地的秋夜里,身在异乡戍边不归的征人久久不能入睡。他们在想些什么呢?词没有明写,让读者去体会。他们是在痛惜时光的流逝,怀念家乡的亲人,为战功未立,边患未定而伤心,词以形象入睡作结,给人以无穷的想象余地,余味悠然不尽。在这里,词人把将军的白发和征夫的眼泪融合在一起写,因而词中所抒发的就不仅仅是个人的忧思,而是发出了将士们的共同感叹,这就使词的感情升华到典型的高度,唱出了人民的心声,时代的心声。词中的这种思想和他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抱负是完全一致的。

这首词用苍劲的语言,写出塞外荒凉的秋景和边地生活的艰苦,表现了作者慨叹功业未立和思念家乡的复杂心情,既反映了守边将士远离家乡回归无望的沉重心情,又表达他们保卫边疆为国立功的慷慨壮志。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