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中国玉文化的精髓 是器以载道的无上智慧

中国玉文化的精髓 是器以载道的无上智慧

时间:2019-05-03 17:29:53

相关推荐

中国玉文化的精髓 是器以载道的无上智慧

本文来自玉雕名家官网

玉,色泽淡雅,内敛悦目,其以敦实浑厚之气入器,可谓别具一格。所以在汉语中玉也总是和美好有关,比如美人—— “秋水为神玉为骨”,美男子——“谦谦君子,温润如玉”,美好的德行——冰清玉洁。所以人们也都喜欢以玉装饰自身,佩玉、藏玉者古往今来从未断绝,甚至还在华夏文明中延伸出了独具特色的玉文化,成为了我们民族精神的一部分。可以说,在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民族像中国人将对“玉”的这种深入骨髓的美好情感,并深深地融入到日常的文字和语言之中。那中国人到底为何钟情于玉呢?只是因为它美丽吗?

世间向来不缺美物,所以人们对玉的喜爱也绝非只是单纯的爱美。玉自走上中国历史舞台的那刻起,就不在只是一种华美的物质。中国的玉既是物质的,更是文化的、精神的,也就是今天被人们所广泛传颂的“玉文化”,它具有大量超越物质的内涵。

古人向来尊崇“道以成器,器以载道”的精神,即将思想和理念融入到具体的器物之中,是中国传统文化对造物、用物境界的追求,讲究器道合一。在古汉语词汇中,“道”与“器”之间有明确的相对意义,而玉文化的思想精髓就体现在天道方面,而不只是“玉不琢不成器”的器物加工方面。

那玉何以载天道呢?

儒家认为玉石有“温润而泽”、“瑕不掩瑜”、“气如自虹”等特点,与人之理想品格极为接近,故而赋予其仁、知、义、礼、乐、忠、信、天、地、德、道之“十一德”,并谓之“君子比德与玉”。汉代的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又将玉德归纳为“仁、义、智、勇、洁”之“五德”,并将玉德和玉的本质一一对应,即玉的颜色光泽温润柔和,可滋益万物,为仁慈之德;玉石“自外可以知中”,表里如一,为忠义之德;玉石质地坚韧细密,敲之声音舒展清扬,为智德;玉的硬韧度在百石中居首,故玉“宁折断而不屈德”,为勇德;玉“锐廉而不忮”,即玉碎之端虽锐却不伤人,有廉洁之德。从而将玉人格化,使玉和中国人所崇尚的“道”密切关联起来。

所以古人佩玉,从不只是为了装饰,表现外在美,而是为了表现人内在的精神世界和自我修养,体现人的身份,风度。《礼记.玉藻》:“古之君子必佩玉,右徵角,左宫羽”,就是古代礼士借鸣玉之声来达到修身自省的方式。以玉载道,是中国玉文化的精髓所在,也是玉文化得以绵延千年的原因所在。先民们体道自然,将内心融于外物之中,在一切的事物中发现自身。于是万玉存情,万玉有道,演化出了人文之玉。玉之美,在于其润,更在于那品不尽悟不完的悠悠哲思。

山有玉而草木盛,人藏玉则万事兴。这里是玉雕名家,我们借手中之玉,以写意志趣和人文哲思化育当代玉雕艺术。关注玉雕名家,同我们一起品鉴玉雕艺术,感受玉雕魅力,触摸玉雕作品的温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