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呕心沥血整理——3分钟带你了解神秘三星堆文明的前世今生

呕心沥血整理——3分钟带你了解神秘三星堆文明的前世今生

时间:2022-01-03 03:08:43

相关推荐

呕心沥血整理——3分钟带你了解神秘三星堆文明的前世今生

在神秘的北纬30度线上,远古的中国四川盆地腹地平原尚未形成,气候远比现在湿热,到处是湖泊沼泽,河网密布,林木茂密,尽是一片莽荒的景象,而且时不时爆发洪水,从黄河上游甘青地区迁徙而来的先民们,只能选择川西北岷江上游周围的山丘和山前较高地势聚居,形成了营盘山、姜维城等部落,采集食物、饲养家畜,打制锋利的石器猎杀野兽。

神秘的北纬30°线

宝墩文化

约距今5000年以前,全新世大暖期末期气候发生变化,地球气候从湿热变的干凉,河道下切、湖泊沼泽萎缩、平原冲积扇发育,先民们开始从盆地周围的高台地向成都平原腹地挺进,学会了在低湿的地方构筑房屋,通过筑造城墙或提防阻挡洪水及挖沟排水和引水灌溉,继而开垦由岷江和沱江冲击而成的肥沃土地,在那里构筑居民点,并形成统一指挥和社会组织结构,并筑造了占地276万㎡的宝墩古城——这个仅次于良渚古城的长江流域第二大史前城市,人们还制作了大量的石器和陶器,并开始食用稻米,古蜀地区开始展现最初的文明曙光,此时中原地区正属于龙山文化时期,按考古学文化命名规则被称之为“宝墩文化”。

约在距今4000年左右,推测由于洪水的原因,宝墩古城与周边几座古城逐渐衰落,成都平原文明中心开始向广汉三星堆、温江鱼凫、郫县古城为代表的城市聚落转移,宝墩文化时期创造的文明,也随着人口的迁徙沿用到三星堆、金沙,辉煌灿烂的三星堆文明逐渐兴起。

三星堆文明

位于成都平原地带的低地农耕区,耕种效率更高,对外交流更加频繁,与中原和长江中下游的部落往来交易,先民们学会了炼制青铜器,生产技术有了巨大飞跃,筑造了具有完整社会功能的城市,而且建立了具有原始宗教为特色的神权国家,它汇集、吸收了多元的文化因素蕴育多元的风俗习惯和信仰观念,每到固定的日子要在专门修建的高台上举行祭祀活动。每次祭祀开始的时候,远道而来的部族献上他们最珍贵的宝物:玉器、青铜器、钱贝、象牙……各位巫师分立左右,作为向神灵献祭的青铜器在太阳神照射下发出幽冷的光晕,蜀王戴着黄金面具,手持黄金权杖,一步步登上高大的祭台,向神灵祷告,臣民匍匐在地,被献祭的奴隶瑟瑟发抖……

玛雅人祭祀

历经几百年的辉煌后,终于在3200年前的某个时候三星堆古国受到了内部或者外部的冲击,因缺乏必要的抵抗能力,鱼凫氏蜀国最终被新兴的十二桥文化所取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迅速转移到了成都地区。

1、1929年当地农民燕道成和家人在疏浚溪时挖到玉器三四百件,分赠亲友,夸示乡邻,糟古董商炒作,最终引起文博界的关注。

2、1934年华西大学博物馆美籍教授葛维汉和馆员林名钧对燕家附近小溪和田宅进行考古发掘,出土玉器、石器、陶器约600件,保存于华西大学博物馆,并发布考察报告,形成一股研讨广汉古蜀遗址之风。

3、1980年发掘房屋基址18座,灰坑3座,墓葬4座,玉石器110多件,陶器70多件和陶瓷碎片10多万件。

4、1986年砖厂工人在挖土时发现了玉璋,随后发掘了1号坑,出土了黄金面罩、金杖、青铜人面像等种类繁多的青铜器和玉器及象牙海贝等等;一个月后又在东南侧30米处发现了2号坑,出土了各类珍贵文物1300多件,除了玉石、象牙、海贝外还有多达750多件的青铜器,特别是高大的青铜立人像和青铜神树。此后又发掘了规模宏大的古城遗址,确立了本地乃是古蜀国都城所在。

5、新发现了6个坑,于今年3月20日发掘了黄金面具、象牙、丝绸等500多件文物。

重点文物简介:

1、大青铜立人像

古蜀王不但是政治上的君王还是宗教神权领袖,是“群巫之长”,大青铜立人像是古蜀人一代蜀王的形象;青铜人物雕像群反映了多元一体的民族结构,是有中心、分层次的君统和神统的象征。

2、纵目青铜像

是对古蜀祖先的形象,作为祭祀的文化符号附上了艺术的加工,是一种人神合一的造型,巨大的体量、夸张的眼睛和耳朵都是为了强化其神性。

3、黄金权杖

金杖是古蜀王集政权、神权和财富垄断之权为一体的权力标志,象征着古蜀王至高无上的权力,联系海贝、海洋生物、象牙等物可推断是文化交流、借鉴的产物。

4、青铜神树

应该为《山海经》所述“建木”是古蜀人祭祀时用于人、神上下天地的“交通工具”,反映了古蜀人交通天人之际的特殊宗教权力被神权统治集团所独占的情况。

三星堆遗址的发现为构建起长江上游5000年-2000年的考古学年代体系,构成了长江上游考古的基本框架,揭示失落数千年的古蜀文明的神奇面貌。

通过发掘营盘山、宝墩、三星堆等古文化遗址,确认古蜀文明是一个在相对独立的环境中孕育的原生文明,尽管他包含非常多的外来文化因素,古蜀文明先民立足本土将各种外来因素熔铸一炉,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从而创造出一个辉煌灿烂的文明,这个文明具有完备的礼制、明确的社会分工、神巫合一的社会形态以及丰富的社会生活。

可以说比较确凿地证明了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同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各地文化通过相互渗透、反复汇集与辐射,最终形成了中华文明。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