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跟随蒙曼 探寻黄河文化变迁!

跟随蒙曼 探寻黄河文化变迁!

时间:2021-05-23 16:14:30

相关推荐

跟随蒙曼 探寻黄河文化变迁!

“游山西·读历史”大型文化探寻节目

《山河天地间》第四期

黄河文化变迁史

眺望黄河

悠久而文明的一方水土

小编早已迫不及待地

剧透

盘一盘本期看点!

跟随蒙曼老师走进

运城永济大铁牛、鹳雀楼景区

有这么一个地方

上演了一段

张生与崔莺莺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

这里还有河东历史文化的

重要标志与地标性建筑

【黄河大铁牛】

都说黄河之魂在山西

说到黄河,绕不开的是渡口文化

那这黄河大铁牛与黄河古渡口

又有什么联系呢?

咱们跟随蒙曼老师一起

听听曾为盛唐核心地带

距今1300年左右的

千年瑰宝蒲津渡遗址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自古以来就是秦晋之交通要冲的蒲津渡

是古代黄河的一大渡口

位于永济市古蒲州城西门外的黄河东岸

历史上有很多朝代在这儿修造过浮桥

古时可以说是倾国之力

对蒲津桥进行修造与改建

蒲津桥的兴衰

反映出我国古代政治、

经济、军事的发展与变迁

也浓缩出我国古代桥梁的历史

尤其是铁牛,其内涵极为深刻

八尊大铁牛,是用于锚定浮桥的

它所展示的炎黄子孙的功绩

光昭日月、彪炳千秋,教育今人,启迪后人

据金牌导游员晓旭讲述

铸造这八尊铁牛,光铁就用了160多万斤

若不是山西这座“冶铁之都”

想要把铁搬运过来还真是不容易呢

现在挖掘出来的四尊铁牛

其中两尊重量在55吨

另外两尊重75吨

还有四尊目前未被挖掘出来

看到这里

屏幕前的你是否也与主持人一样:

“那是什么概念?”

“太夸张了吧?

那个时代居然能造出500多吨的铁牛...”

别小看这几尊铁牛

这可是继商朝司母戊鼎、

秦陵铜马车、汉朝马踏飞燕

之后的又一个不朽的杰作

作为河东历史文化的重要标志

在距今1800年的背后

大铁牛又有着哪些故事和寓意呢?

节目看起来!等你来解答

随着黄河流域的历史变迁

接下来一同和蒙曼老师

去看看黄河流域

最有标志性的建筑——鹳雀楼

【鹳雀楼】

鹳雀楼,因时有鹳雀栖其上而得名

始建于北周

由于楼体壮观,结构奇巧

加之周围风景秀丽

唐宋之际文人学士登楼赏景留下许多不朽诗篇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以王之涣《登鹳雀楼》最负盛名

自诗歌诞生之后

鹳雀楼便不再只是

黄河岸边一幢伟岸的建筑物

除了鹳雀楼

咱们山西境内黄河沿岸

还有一座非常著名的楼——秋风楼

听听蒙曼老师是怎么解读

中国的祭祀文化与《秋风辞》的

领略这一幅盛唐复原图...

还原了杨贵妃回娘家的场景

在感受黄河流域历史变迁的同时

嘉宾们一起登山了鹳雀楼的六层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体会七百年前

文人墨客在蒲州城赋诗惆怅

夕阳西下,盛唐诗人在鹳雀楼上挥洒翰墨

晓旭讲宋代沈括的《梦溪笔谈》写道:

“河中府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

唐人留诗者甚多,

唯李益、王之涣、畅诸三篇能壮其景。”

鹳雀楼作为历史上文人墨客的雅集之地

除了经典传唱的《登鹳雀楼》外

还有这两首优秀的诗词歌赋流传于此

《登鹳雀楼》

李益

鹳雀楼西百尺樯,汀洲云树共茫茫。

汉家箫鼓随流水,魏国山河半夕阳。

事去千年犹恨速,愁来一日即知长。

风烟并在思归处,远目非春亦自伤。

《登鹳雀楼》

畅诸

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

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

如果说,太行山像父亲一样

将山西纳入他的胸膛

那么

黄河水就如母亲那般

滋养着这片土壤

黄河似乎特别青睐这一方水土

以其深邃内涵滋润着山西

孕育出世界上最悠久、最优秀的文明之一——黄河文明

这方名叫山西的水土,就是中华民族最初的故乡

【老牛湾】

黄河九曲十八弯,河之曲也;

最美不过乾坤湾,使人流连忘返...

【乾坤湾】

【壶口瀑布】

【河曲及河曲民歌】

游山西

读黄河文化

品三晋儿女鲜活的中国故事

本期嘉宾

《山河天地间》

让我们一起

游走山西,品读历史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山西广播电视台融媒体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