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移民文化碰撞背后的亲情—影评《喜福会》

移民文化碰撞背后的亲情—影评《喜福会》

时间:2023-12-10 20:00:25

相关推荐

移民文化碰撞背后的亲情—影评《喜福会》

前尘往事,从一支珍藏的鹅毛中娓娓道来。四个移民家庭,母亲都漂洋过海到美国,女儿成了土生土长的第二代,这就是影片《喜福会》的故事。

战乱移民的喜乐辛酸

四对母女、两代亲情,浓缩了战乱与移民中的喜乐辛酸。这四段故事,前后两段是谈“母女相处的心结”,中间两段是谈“婚姻的困境”。婚姻困境的起源,隐隐指向那时候华人的处世态度。莺莺和安美的女儿都是因小看自己而软弱,不曾认真和丈夫谈过自己的需要。那种退让、忍耐的特质,像是根深蒂固地流在血脉里。

安美这样感慨:“我长于中国,从小被教导不要有欲望、要承受别人的侮蔑、要吞下所有痛苦。没想到,即使我用另一种方式来教育你,结果却相同。或许因为你是我生的女儿,如同我是我母亲所生,我们就像在走楼梯,上上下下,一步又一步跟着,永远重复着同样的宿命。

文化差异的碰撞

从大处说,以求全自己、宽责别人为高的修身教训,确与现代植基于权利义务的社会着重不同。这总是让华人在初入西方社会时感到挫折。举例而言:究竟“行有不得”时,是“反求诸己”还是“力争到底”才能赢得別人尊重?“牺牲奉献”“不平则鸣”,哪一种态度更高尚?这是难答的问题。然而,这类行为模式的差异并不只存于东西文化之间。一国之内的北方南方、东部西部、城市乡间,民情作风也有不同倾向。换句话说,“让”与“争”的文化差异,可以看作是程度问题。只要有警觉平衡点并不难找。

若从小处说,人的性格也是原因。莺莺和安美的女儿都是个性温和者,而且稍显懦弱。这部分性格和文化传统不相干。何况她们身在美国,远非清末民初那个所谓“礼教吃人”的社会。传统的力量再大,也没有自我觉醒的力量大。

母女相处的心结

其次我们再看“母女相处的心结”。心结的产生,是由教育态度引起的,这在第一代移民中特别明显。因为父母受旧式教育,而儿女却受西式教育。君的母亲和林多阿姨都希望培养女儿,所以总是暗暗较劲。近代亚洲国家落后西方的发展,在国族意识上,知识分子怀着有为者亦若是”的自励。

在民生经济上,民众拼着命要翻身、要自己,也要孩子赢。这样的时代背景,使教育的心态变得急切。相对说来,久处富裕的西方社会要舒缓多了,看待教育也较平和。他们对孩子的学习是看向起点,人是“一支草一点露”,重视天赋的发掘发展,知识只是辅助。而目前我们对孩子的学习喜欢看向终点,觉得人是“玉不琢不成器”,要求累积知识,要求不落人后。如此一来,知识反而成了学习的主体。

其实,只要对教育的目的有所认识,这种流行的心态不难调整。天下父母心,没有人会希望怀抱中的爱儿将来穷苦潦倒。任谁都会想,自己受过的苦孩子不要受、碰过的委屈孩子不要碰。这等心思四海皆然,差别只在于:这份心思在教育过程中是变成责备,还是祝福?总归来说,“母女相处的心结”和“婚姻的困境”中都混着有自觉与沟通的因素,不全是文化引起的扦格.不能算是传统在现代的问题,只算是外围纷扰。传统面对的本质性挑战不在这里。

感人至深的亲情交流

影片中感人的部分,不是大家的问题都得到解决,而是四对母女的亲情得到交流。妈妈付出去的爱,女儿没有折损地收到。女儿回过来的爱,妈妈也没有隔阂地收到。不仅妈妈收到,千里之遥素昧平生的姐姐同样也收到。

人伦关系,因为有了“慈”有了“孝”而美好,这是导演想呈现的。这部电影以“慈”始,以“孝”终,正面肯定了两项传统价值。但现代社会肯定吗?未必。“慈”与“孝”仍是华人悬而未解的大问题。若要肯定,怎么肯定?若要否定,怎么办?“慈”与”孝”的现代意义与模式,才是传统文化面临的本质性挑战

孩子年幼时,父母都“慈”。但当孩子长大,多数的华人父母仍心系子女,以子女为重。人活着的意义何在?浮生的立足点何在?西方社会强调上帝或自我追寻,而我们的社会上离不开人伦亲情,就像孟子谈到人生三大乐趣时,“父母俱存、兄弟无故”就占了一项。父母关爱子女,也在关爱中不甘孤立、不惶恐老死。

电影中的四位母亲,虽然都想抛去陈年的心酸,期待幸运,还取了“喜福会”讨吉利。但“喜”和“福”是求不到的。求喜求福,注定要患得患失。实际上,她们并没有求喜求福,她们求的是一份落在女儿身上的希望。这样的“慈”,这种以“儿女的美好人生”为喜为福的想法,未来还要不要?怎么放弃?或怎么继承?

子女与父母的微妙关系

子女怎么对待父母?有冲突怎样解决?就拿林多做例子。她平日对女儿是鸡蛋里挑骨头,挑不到骨头也绝不赞美。婚礼在即,女儿打电话来说头痛不能陪着上美容院,林多反口一句“头痛,就不用管对妈妈的承诺”啪一声就挂了电话。

美容院里一言不合,林多就使性子不做头发、不去参加婚礼。这样火爆的状况,每逢见面就会发生。林多不是真的嫌弃女儿,只是有心结。她觉得女儿不听话、不尊重她。一想就气,一气就板着脸,非得要说女儿这里不好那里不好,才能巩固尊严。碰上这种妈妈,女儿若是拂袖而去老死不相往来,也难说谁是谁非。然而她没有,再生气也只是自己生气,因为她实在爱妈妈。她心中有孝。这个心思,使母女间留了一条尽释前嫌的路。

再说回父母对子女的期待。以君的母亲来想。她前半生举目战火,踩过无数的人肉人骨。空袭响起,人群哗哗哗地挤进防空洞。生的希望,不在洞里,不在洞外,不知道在哪?乱局中能拣着命逃出来算是造化,能有什么寄望。寄望丈夫?丈夫生死未ト。寄望国家?国家都快亡了。寄望菩萨?苍天早已阖眼。寄望自己?自己也不知道怎活。乱世中不把希望寄在下一代,能寄在哪儿?

很多时候,父母当然会错,也该反省。但万一反省不来怎么办?儿女要采取什么态度?要闪开一步阳关道独木桥,各过各的日子?还是要进前一步去体谅?这是选择。传统的文化理想选择后者,名之为“孝”。除却繁文缛节和历史中某些病态发展,孝的本质是对父母的爱,一种把父母当作忘年之交来关心的友谊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