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北魏农学家贾思勰 其作《齐民要术》 推动了当时农业生产的发展

北魏农学家贾思勰 其作《齐民要术》 推动了当时农业生产的发展

时间:2020-12-20 07:19:52

相关推荐

北魏农学家贾思勰 其作《齐民要术》 推动了当时农业生产的发展

本文乃作者独家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西晋灭亡以后,我国北方长期处于分裂割据的局面,各族统治者先后建立了许多国家。北魏政权建立以后才逐渐统一了北方,生产渐渐地恢复发展起来;特别是到孝文帝元宏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如实行均田制、三长制和新的租调制等,刺激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在这种社会背景下,贾思勰为了使农业生产进一步发展,总结了前人的丰富经验并整理成书,这就是我国完整保存下来的最早的一部农学专着《齐民要术》。

贾思勰是我国北魏时期一位杰出的农业科学家,山东人,做过高阳郡太守。他于533~ 544年完成了他的杰出的着作《齐民要术》。青少年时代的贾思勰就非常勤奋好学,是个颇有抱负的人。他博览群书,但最爱读的还是农家的着作。后来,他出任高阳太守。在他任职期间,总是想方设法地发展农业生产,耐心劝导老百姓重农、务农、爱农。他有才华,更有远大的抱负,他决心用毕生的精力,作一些对祖国农业和子孙万代有益的大事业。

贾思勰在编写农书之前,首先给自己定下一条原则:“采捃经传,爱及歌谣,询之老成,验之行事”。为此,他不但广泛地搜集文献资料,同时也开展了深人细致的调查研究。他时常青衣布履,深人民间。每到一处,他都要详细了解和询问当地气候、地理、物产等情况,并记录下来。有时他还亲自参加耕地、播种和收获,不懂的地方就恭恭敬敬地向老农请教、学习。

桑园、蚕室、磨房、酱园、染坊……都是他调查的地方,足迹遍及山东及豫北、冀中、冀南、晋东、晋南等广大地区。这样从多方面搜集得来的材料写成的着作,不仅内容丰富,而且也切实可靠。《齐民要术》一千四百多年流传不衰、中外驰名,其原因就在这里。《齐民要术》共分10卷,92篇,其中本文7万多字,注文4万余字。“齐民”即平民,“齐民要术”就是老百姓的主要生产技术。该书内容广泛而丰富,涉及农业生产和人民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它对从农艺、蔬菜、果树、林木到畜牧、养鱼以及农副产品加工等各方面,都有详细的叙述和介绍,可谓农、林、牧、副、渔五业俱全。其中特别是粮食作物的栽培技术,在耕田、播种、施肥、田间管理、收获及留种等方面,都有一套完整的经验,其中有些经验,直到今天仍有参考价值。农艺部分约占全书的三分之一,编排在1~3卷,表明该书重点突出,坚持农本。

《齐民要术》花了贾思勰整整的心血,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他本人汗水的结晶。它集实用性、科学性于一身,对农业科学的发展和农业技术的传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们试从耕作制度和选种两个方面对这一伟大着作中的论述作进一步的了解。耕作制度是农业科学技术的综合体现,从某种意义上说可以代表一个时 期农业的发展水平。

贾思勰总结了前人经验,提出了许多巧妙的轮作安排。例如,谷类和豆类轮作,绿肥作物与粮食作物轮作,都包含着用地和养地相结合的技术原则。作物品种的优劣对产量的影响很大,贾思勰很注意作物品种的改良。他记录的谷物有86种,蔬菜31种,果树的品种更多,同时还分析了某些品种的特性和栽培时的特殊要求。

贾思勰对种子的处理的问题有多种方法,如清水选种、晒种、浸种催芽、溲种等,把我国古代选种、育种科学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播前的“浸种”、“拌种”技术是贾思勰首次记载的。《齐民要术》成书以后,立即风行于黄河流域,后来又传播到江淮一带,不仅被北方旱农视为规范,而且水乡泽农也广泛采用书中的原理和某些技术措施。

近代以来,《齐民要术》的研究又开始在日本和欧美一些国家流行,使许多国外学者赞叹不已。贾思勰处在我国社会由长期动乱分裂走向安定统一的历史转折时期。《齐民要术》总结和传播了传统的农业科学技术,推动了当时农业生产的发展,为隋朝的统一在经济上创造了有利条件。贾思勰在我国农学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推陈出新的作用,作出了无愧于那个时代、无愧于中华民族的伟大贡献。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