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苏轼写给儿子的一首怪诗 首尾相同 却仍然成为千古绝唱

苏轼写给儿子的一首怪诗 首尾相同 却仍然成为千古绝唱

时间:2020-07-10 19:00:27

相关推荐

苏轼写给儿子的一首怪诗 首尾相同 却仍然成为千古绝唱

要说起对诗词的热爱,没有任何民族可以和中国人并肩。尤其是唐宋时期,数不清的文人墨客以景入诗,以情入诗。在众人之中,苏轼的才情又排在前列,他不仅擅长诗词,而且在书法和彩绘方面也有很高的成就。虽然经历过当代“文字狱”,让他直接从人生的高处跌到极点。不过他性情豪迈,哪怕因为文字惹祸,也依然热爱文字。这位奇才在晚年留下了一首诗,诗中集结了他终生的智慧。

今天我们要给大家讲述的就是苏轼一生写的最后一首诗,此刻他的儿子即将离开他,准备走马上任中山府通判。此时的苏轼,早已没有了年轻时的豪情壮志,也没有了当初的高傲,只是一位将行的老人,他不再向往官场,反而沉浸在佛法禅理中,这位老人在为他儿子送行时写下了一首《观潮》。

这首诗的写法特别奇怪,诗名还用过第一句诗的前四个字,单从前三句看来,此诗所描述的是庐山的景色,而且写得非常精彩。仿佛从诗中就可以看到那云雨,可是最后一句却和第一句相同。诗词和文章最大的区别就在于重复度,文章讲究开头和结尾相对应,但是作诗却不能重复,不然一首诗可就废了。难道是苏轼犯了这种常识性错误吗?自然是不可能的。苏轼作为诗词界的老大,又怎么可能连这都分不清,他所写的每一个字都是有深意的,更何况是整句诗呢?开篇所写的是庐山的景色之美,浙江潮水之壮丽,只要一想到世上竟然有这样的美景,就让人神往。可是这些毕竟只是想象而已,当真正的看到了这两种景色,反倒觉得他们丝毫没有特别之处。看起来第一句是和第四句文字确实是一样,但是表达出的意境却又不一样。其实这首诗真正的突破口在第三句,这其中隐藏了一个故事,故事的主角是一位老僧。

这位老者在还没开悟时,看到什么就是什么,完全不存在任何心念。三十多年过去了,他的见识随着阅历越来越广,看到任何事物都会的不断延伸意境,有很多感触。可是等他到老了的时候,这位老僧彻底领悟了禅理,又回归于最初心境,简简单单。老僧的经历和苏轼非常相似,于是苏轼以此入诗,简单阐述人生哲理。他在年轻时因为才学高被众人追捧,可同时也遭到了“文字狱”的攻击,差点让他性命不保,最终性命虽得以保住,但是却逃不过惩罚。在苏轼看来,他的人生经历过大起大落,年老时也回归到了最初。

这首诗汇集了他的终生智慧,在外人看来可能无厘头,但这其中又何尝不是包含了他所领悟的禅理呢?

文章作者:大慧

整篇图文由大咖说史工作室团队独家原创制作!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