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失落水底的“珍珠项链”——武当山草店古建筑群落揭秘

失落水底的“珍珠项链”——武当山草店古建筑群落揭秘

时间:2020-04-10 19:16:34

相关推荐

失落水底的“珍珠项链”——武当山草店古建筑群落揭秘

我对武当山草店古建筑群落的关注,源于对王灵官铜像“行踪”的追寻——由元和观追溯到玄岳门外灵官殿,由灵官殿追溯到三官庙(瑞府庵),涉及到了草店街古建筑的位置。

我们知道,明清时期均州城-玉虚宫官道沿路分布着迎恩宫、周府庵、遇真宫等不少宫观建筑,明代藩王们更是在官道沿途鼎建了十几座庵堂,形成了土桥、石板滩、草店等古建筑群落。那么,草店这一带有哪些古建筑?我查阅了多种武当山志书,可惜记载简略不全,让人一头雾水。

5月22日,我徒步游太极湖,在治世玄岳牌坊下遇到当地一古稀老人晒太阳。我向他打听原草店街上的宫观,他只是说:“草店原先有好多庙……”、“三官庙里面有“六大帅”(注:指六甲神将)……”其他的他也说不清楚。

直到翻阅了张华鹏先生的《均州水下文明》[1],一切才豁然开朗起来。张华鹏先生1940年生于土桥,在草店一带长大,后任武当古建筑研究所所长,《均州水下文明》一书是“均州人说均州事”(张良皋语),可信度和准确性很高。

本文在张华鹏先生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山志、相关著作、论文等资料,重新梳理了草店街上的古建筑,并论证确定了它们的位置。

淹没前的草店街

草店古称柳坪堰,位于遇真宫以东两公里左右的水磨河(俗称“草店河”)河谷拐弯处。草店街背靠西山,前临草店河。明永乐年间大修武当山时,这里是运输车马、粮草的供应点,到处堆满粮草,形成了一条草房街,故名“草店”,均州城-老营宫古官道和民国时期的老白公路均穿过草店街。由于这里是北(均州及河南)、东(襄阳、荆州)两个方向香客朝拜武当山的必经之地,因此一度是武当山地区最为繁华的集镇,有“小汉口”之称。

武当山宫观敕建完成后,民间在均州古城-土桥-石板滩-草店-遇真宫一路官道的两边建了一些庙观,供香客朝山进香途中礼拜、休憩,尤其是明代的藩王争相草店附近建造庵堂,因此草店街逐步形成了以四条街道(草房街、正街、丁字街、河街)为格局的庵庙+沿街民居建筑群落。明万历年间文学家、“公安派”领袖袁中道在他的游记《元岳记》中这样记载他看到的草店街:“此后驰道整洁,松衫夹路,痷观栉比,朱户隐见”[2]。清乾隆年间书画家张开东在其《太岳行记》中这样记载:“沿路柏荫丛薄,涧水夹流,按辔闲吟,香英拂面,痷观比栉。”

1939年初国民党第五战区长官司令部转移到草店,一时这个小小的农村集镇,云集众多群众组织和社会团体,成为均县、郧县、房县一带抗日救亡工作的中心,还曾获得“小延安”的美称[3]。

1968年,丹江口水库建成蓄水,草店街遂被淹没。

本文的研究范围

1、原草店街的范围

1940年印制的五万分之一草店幅地图(由网友“游尘”提供,以下简称“民国老地图”)上绘制了草店街的大体范围(见下图),这是迄今为止标明草店街范围最为详细的资料。但由于比例尺的关系,不太清晰。笔者根据现有资料论证如下:

“草店上街头”的具体位置:上述民国老地图显示,草店上街头在马家沟口以东。《均州水下文明》中提到:“瑞府庵,在草店街上街头,马家沟口西”,瑞府庵附图也显示,瑞府庵向东过马家沟口三官桥就是“上街”和“过街楼”(见下图)。“过街楼”是指横跨在街道或道路之上的楼阁式建筑,具有瞭望和防御匪盗的功能,一般建于集镇的两端。因此,“草店上街头”的位置在瑞府庵及马家沟口以东。根据地图与地貌对比,它现在的位置在福银高速武当山服务区西侧沟口的南侧水下。

“草店下街头”的具体位置:《均州水下文明》中记载,晋府庵“南行500米即草店”。按《均州水下文明》中附图显示信息推测,草店下街头的具体位置应该在洞云庵、黄州庙的南侧近二百米的地方,附近具体地形、地物、建筑不详。现今位置,大致在现福银高速丹江口水库大桥北侧约百米的水下(河谷中)。

综上,草店街是指西起现马家沟沟口(瑞府庵东),北至现丹江口水库大桥北侧约百米,西山与草店河之间,沿古官道分布的古街道,其长度在600米左右(见下图)。

2、本文的研究范围

考虑到以下因素:

冲虚庵沟口至马家沟口这一带,与草店街同处河谷地带,该区域内的福国裕民石坊、修真观、自在庵和瑞府庵等建筑是草店街建筑群向上(西)的自然延伸,因此一并纳入研究。

草店街下街头向下(北)至晋府庵,延伸距离五百米(见下图),此间有多座庵庙古建筑分布,建筑间距较为密集(数十米至一二百米不等)。而过了晋府庵向北到申府庵,两庵间距达到400米,申府庵距离北侧的周府庵也达300米,建筑间距明显稀疏,而周府庵距离石板滩已经近在咫尺了;并且位于晋府庵左前方的大士阁横跨在古官道上,是一“过街楼”式建筑,它也是古街道开始的标志。因此把晋府庵作为草店古建筑群的北界要合理一些。

因此,本文的研究范围,是上自冲虚庵沟口(玄岳门东200米),下至晋府庵,长约2千米的河谷地带及其周边区域。

草店古建筑资料集锦

1、现代资料记载

作为我的主要参考资料,《均州水下文明》这样记载:“明代时,从草店街至玄岳门2华里内,分布着冲虚庵、回心庵(玄都宫)、玄岳门、修真观、自在庵、瑞府庵(三官庙)、福府庵、火星庙、洞云庵(泰山庙)、黄州庙、紫霞庵(万寿庵)、大士阁、晋府庵、月庵(亦称龙凤观、佛爷庙)等15座庙宇”(注:张华鹏先生计数有误,实际为14座)。

同时,我也查阅了大量相关专著、论文、新闻报道与网络信息。如:杨立志先生在《“太和”思想对武当山景观设计的影响》()一文[4]中写到:“武当山作为一个道教圣地,其设计者也十分重视利用建筑、匾联、雕塑、壁画等景观来实施道德教化,如“治世玄岳”牌坊是进入仙山的大门,古代设计者在门外建造沐浴堂、玄都官,灵官殿、回心庵,让进香者通过沐浴身体、排除杂念,洗心革面,悔过自新。”

这里提到了“沐浴堂”。

再比如十堰新闻网 3月11日《武当山发现“唐代敕赐福国裕民坊”珍贵文物照片和石构件》的报道[5]:“唐代“敕赐福国裕民坊”,在冲虚庵沟口前,玄岳门外200米处,古官道北侧,海拔146.2米,是冲虚庵大门”。

2、古代典籍记载

山志:

作为一座皇帝敕建、兴盛数百年的道教名山,其宫观建筑信息记载最权威的应该是武当山山志。我查询了以下山志:

《敕建大岳太和山志》[6](明宣德六年即公元1431年任自垣修撰,以下简称“《任志》”):简要描述了修真观,并记载洞云庵、紫霞观为“名胜古迹”。

《大岳志略》[7](嘉靖十五年即公元1536年方升修撰,以下简称“《方志》”):只记载了修真观一座建筑。

《大岳太和山志》[8](嘉靖三十五年即公元1556年王佐修撰,以下简称“《王志》”:只记载了修真观一座建筑。

《大岳太和山志》[9](隆庆六年即公元1562年凌云翼、卢重华修撰,以下简称“《凌志》”):记载了修真观、沐浴堂。

《太岳太和山纪略》[10](乾隆九年即公元1744年王概修撰,以下简称“《纪略》”):记载了马公桥、沐浴堂、自在庵、瑞府庵、修真观、金花树(福国裕民石坊)。

《续修大岳太和山志》[11](民国十一年即公元19熊宾修撰,以下简称“《熊志》”):记载了马公桥、沐浴堂、自在庵、瑞府庵、修真观、金花树(福国裕民石坊)等。

其他史料:

《士商类要》是明代一本供士子商贾出行的“导航图”工具书,由徽商程春宇于天启六年(公元1626年)编纂刻印。该书中这样描述徽州府至武当山的通行路线[12]:“……九十里均州。出南门,四十里石板滩。有迎恩宫。七里至紫阳观。一里周府茶庵。玄岳宫。二里草店。二里至沐浴堂。自在庵。修真观。一里冲虚庵。会真观。玄岳门。一里仙关。二里襄府茶庵。一里遇真宫。过古铜殿,上至金顶。即天柱峰。此峰高耸,万山来朝。”

它记录了沐浴堂、自在庵、修真观、冲虚庵、会真观这五处建筑。

结合以上现代资料和山志、史料,笔者将查询到的主要资料摘录如下表:

草店一带古建筑主要信息摘录(不完全摘录)

3、讨论

根据笔者的资料查询、检索,草店一带涉及到的古建筑名称包括:福国裕民石坊、修真观、泰山庙、自在庵、瑞府庵、陕西馆、福府庵、火星庙、沐浴堂、马公桥、洞云庵、黄州庙、关帝庙、紫霞庵、大士阁、晋府庵、月庵等。

其中的福府庵,各山志均没有记载,张华鹏和《武当道教史略》都认为它位于柳坪堰,但张华鹏同时又把它归为草店街上的15座建筑之一。据查,柳坪堰起点在晋府庵前的白果树(银杏树),向下一直延伸到石板滩。福府庵若位于柳坪堰,那么它的位置应该在晋府庵以北的某个位置,而不是草店街上。因此本次把它剔除。

综上,草店一带的古建筑包括:福国裕民石坊、修真观、泰山庙、自在庵、瑞府庵、陕西馆、火星庙、洞云庵、黄州庙、关帝庙、紫霞观、月庵、沐浴堂、马公桥、晋府庵、大士阁等,共16座建筑。

各建筑的创建年代

经统计,各建筑的创建年代、出资人信息见下表:

草店古建筑群的16座古建筑中,福国裕民石坊(和冲虚庵一起)始建于唐代,修真观、洞云庵、紫霞观、月庵始建于明代以前,可见在明初永乐敕建武当山宫观之前,草店街这个方寸之地已分布着五处道教殿宇建筑,彰显着草店在武当山明前时期的重要位置。

到了明代,以瑞府庵为代表,由藩王等民间出资建设的庵庙的出现,草店的宫观庵堂可谓“鳞次栉比”。笔者认为,草店是武当山地区宫观庵堂最密集的区域之一,若从建设出资者角度看,草店是武当山地区民间出资建设宫观庵堂最密集的区域。

各建筑的位置恢复

以上16处古建筑分布在草店街所在的月牙形河谷地带,上至冲虚庵沟口,下至太极湖游船码头西侧。

根据查询资料,现将各建筑的位置信息汇总、讨论如下:

1、福国裕民石坊

在玄岳门东200米的冲虚庵沟口,古官道北侧(已淹没)。

2、修真观

位于冲虚庵沟口石坊东侧,东邻自在庵,背靠山,前为古道,坐北朝南。

3、自在庵

在瑞府庵西;距修真观百米;背靠山(前文草店街上头示意图)。

4、瑞府庵

在马家沟口西侧,紧靠马家沟小河;与自在庵隔一小树林;过马家沟小河为草店上街(前文草店街上头示意图)。

张华鹏先生认为《纪略》、《熊志》附图显示“自在庵在瑞府庵之左(东)”的记载是错误的,他作为当地人,“当代人记当代事”,亲见“瑞府庵在马家沟口西侧马家沟小河,自在庵在瑞府庵西”。笔者认可他的说法。

5、陕西馆

在马家沟小河与草店上街头之间,背靠山(前文草店街上头示意图)。

6、火星庙

位于草店上街,具体位置不详。

7、沐浴堂

《熊志》附图显示,沐浴堂在瑞府庵东,再向东(或北)为马公桥。根据明代冯时可《太和山游记》中“从沐浴堂向西”、明代王嗣美《游太和记》中“经迎恩宫、沐浴堂,在转而上”的记载,推测沐浴堂应该位于草店街中部、靠近街道转弯位置。

8、马公桥

《熊志》附图显示,沐浴堂在瑞府庵、自在庵东,再向东为马公桥(见下图),但《水下的文明》附图(见下图)显示,马公桥位于沐府堂东、周府庵西的柳坪堰上(位于石板滩南),这两个位置相差达2公里以上。谁的记载更符合实际?

沐府堂又叫沐府庵,由明初武当山赐建工程副总指挥、驸马都尉沐昕出资兴建,与周府庵、晋府庵、襄府庵同属藩王、皇亲建的庵堂,这一点是没有争议的。而沐浴堂,《凌志》、《纪略》、《熊志》均记载“在修真观左”,表明该建筑距修真观较近。明嘉靖年间诗文家徐学谟登武当山时约朋友王君“候余于沐浴堂”(见《大岳清游》之《游太岳记》),明代著名戏曲家、抗倭名将汪道昆游武当山时“宿沐浴堂”(见《大岳清游》之《太和山记》),可见沐浴堂可以住宿,是专供香客休息、沐浴、食宿的地方,类似于现代的饭店、招待所。笔者认为,张华鹏先生误将“沐浴堂”与“沐府堂”混淆,因此将马公桥标注到了沐府堂(庵)东边。《凌志》、《纪略》、《熊志》的记载是正确的,沐浴堂在瑞府庵东,再向东为马公桥。

马公桥所在小河与马家沟小河应该有一定的距离,根据当地地形,高速武当山服务区所在山梁东侧有两道小沟,推测马公桥应该是第一道沟(即靠近高速公路桥)上的桥。如此,沐浴堂位于街道拐弯处的推测更趋合理。

9、洞云庵

西邻黄州庙,位于草店下街汽车站内靠山(见下图);在紫霞观南不足百米。

10、黄州庙

黄州庙在洞云庵右前方十几米处(见上图)。

11、关帝庙(老汽车站)

根据民国时期李达可的游记记载“街东汽车站有大银杏树四株,(汽车)站系利用关帝庙略加修葺”,关帝庙(汽车站)应该位于古道东侧靠山(见上图)。根据洞云庵、黄州庙、关帝庙与紫霞观、晋府庵相互位置关系,推测关帝庙距离草店下街头150米左右。汽车站后即黄州庙和洞云庵。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是,李达可在游记中误将洞云庵(也叫泰山庙)记成了关帝庙。根据《均州水下文明》记载,1930年国民政府修建老白公路时,“把河道取直,用古道上的青石板筑成两丈多高河岸,建成草店汽车站,同时把洞云庵的前部拆毁,仅存大殿”,拆的是洞云庵(泰山庙)前部,没有提及“利用关帝庙略加修葺”。若真如此,此处的关帝庙并不存在。但考虑到李达可时任湖北“襄花公路管理局局长”,是当时老白公路工程的最高行政负责人,有一定的权威性。在没有收集到更多证据前,这种可能“不予采纳”。

12、紫霞观

位于草店的草房街古道西山凹;南百米为原草店汽车站,北200米为晋府庵(见下图)。

13、晋府庵

西山跟下为晋府庵、大士阁;晋府庵“北邻申府庵,南近紫霞观;坐西朝东。”向南200米为紫霞观,向南500米为草店街(见下图);老白公路与古神道、均-草公路在晋府庵门前相交。

据民国老地图,上世纪三十年代修的“老白公路”到青微铺后折向南,斜穿过现太极湖游船码头及旅游公路所在狭长山脊后下到草店河谷中,在晋府庵门前与古神道、均-草公路相交,这与张华鹏的记载是相一致的。

14、大士阁

西山跟下为晋府庵、大士阁;大士阁横跨在晋府庵门左前方古道上(见上图)。

15、泰山庙

《方志》卷之三、《王志》卷之一、《凌志》卷之一中均记载:“鸦鹄岭在修真观东,上有泰山庙”。修真观东的山梁,2公里范围内有三处:西山(即高速武当山服务区所在的山梁)、后河与水磨河交汇处小山梁(现已淹没在水下)、太极湖游船码头及其旅游公路所在狭长山梁。我请教了资深驴友、武当山地区自然景观探寻达人“游尘”,他认为鸦鹄岭是太极湖游船码头所在山岭,并发来图片(见下图)。该图显示,码头南侧山顶上地名标注为“鸦鹄寨”(百度地图中地名标注为“压火寨”)。该弧形狭长山岭向南延伸至316国道处有“泰山庙”(青微铺村西北约600米),它应该就是《方志》中泰山庙的遗址所在地。

16、月庵(龙凤观)

张华鹏记载月庵位于草店东的小山垭。根据“游尘”的图片(见上图),龙凤观位于青微铺,现316国道北侧,在泰山庙东500米左右。

根据以上分析,笔者以百度地图为底图,恢复了各建筑的大体位置(见下图)。

需要说明的是,图中各建筑的位置为大致位置,其相互位置关系没有严格按照相互距离关系按照比例尺折算确定;火星庙、沐浴堂、马公桥的位置纯属推测。

玄岳门-草店古建筑群位置图

鸣谢:在本文写作过程中,网友“游尘”提供了部分史料、历史地图,并提供了鸦鹄岭的位置信息,特致谢意!

参考资料:

[1]张华鹏.《均州水下文明》.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2.74-348.

[2]宋晶.《大岳清游:武当山游记辑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6.62-142.

[3]孟宪杰,雷玉山,潘启江.鄂西北的“小延安”——抗战初期的均县草店镇[J].党史天地,1997(9):34-37.

[4]杨立志.“太和”思想对武当山景观设计的影响.华夏经纬网.-5-11.

[5]张富清.武当山发现“唐代敕赐福国裕民坊”珍贵文物照片和石构件.十堰新闻网.-3-11.

[6]任自垣编纂.《敕建大岳太和山志》.

[7]方升修纂.《大岳志略》.

[8]王佐修纂.《大岳太和山志》.

[9]凌云翼、卢重华修纂.《大岳太和山志》.

[10]王概修纂.《大岳太和山纪略》.

[11]熊宾修纂.《续修大岳太和山志》.

[12]程春宇编纂.《士商类要》.

[13]武当山志编纂委员会.《武当山志》.北京.新华出版社.1994.155-169.

[14]王光德.杨立志.《武当道教史略》.第四届国际道教论坛.217-225.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