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旧时风物飘零尽”——知名文史学者深度解读丰县华山

“旧时风物飘零尽”——知名文史学者深度解读丰县华山

时间:2023-04-11 20:41:22

相关推荐

“旧时风物飘零尽”——知名文史学者深度解读丰县华山

图文/季朗友

为爱东山好,时时结伴游。

野花争岭秀,春雨助泉游。

树绕僧房寂,藤缘石磴幽。

后峰何不到,因耻过秦沟。

这是丰县明代诗人季之翰《游东华山》留下的诗作。

秦沟相传秦始皇听信术士之言,说丰县有帝王之气,为破丰县之风水在华山与岚山之间派人挖了一道深沟,后人称秦沟。

丰县的风水当然没有破,不然就不会有刘邦命名“东华山”之说。

秦沟是否为秦始皇所挖,一时难辩真假。不过秦沟确实有,它被列为“华山八景”之一。

前些年笔者到华山脚下作过实地调查,据山脚下老人说,华山与岚山之间有一道跑开马的山涧,中间有一道秦沟。

人走在沟壑间,向上望深远险峻,云气绕黛瓦,光绪《丰县志》华山十景,“削壁袅云”。应该指的是从秦沟底处上望高耸难攀之感。

关于秦沟的消失,山南脚下的张老先生说,“开山先从华山与岚山之间向南打石,也就是从华山北坡,向南开山打石,第一次掘石二十米,后又向南掘二十米,以至后来大规模的开山打石,秦沟也就消失了”。

别管秦沟是否为秦始皇所挖,有一点可以证明,说明秦沟的历史久远。

以至秦沟被列为华山著名的景点,引来无数诗人骚客到秦沟寻古探究。

在描写秦沟的诗词中,还是季之翰写得好,说明先生的高洁,暴秦必亡的道理。

华山在丰县城东南三十里处,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刘邦破淮南英布回故乡,在沛宫欢宴父老,唱大风歌之后,曾乘兴游览华山,将华山命名“东华山”,以示区别西岳华山。

光绪《丰县志》山河篇华山:

“在县治东南三十里。元设巡检司于此。三峰岧峣,耸秀异常。汉高命名东华,与西岳并称。亦称小华山”。

华山三峰,前为华山,中为岚山,后为驼山。

一脉相连,三峰互接,横穿百里平原之上,山峰虽然不高,因百里无山,却显耀入目。

早晨登上山顶,向东南观望百里之外徐州群山,似隐似现,轮廓如铸如散。

西北望三十里外丰县古城,城门峻楼清晰可见。

攀登东城门楼之上,可望见东华山,因而,门楼被命名一个大气的名字“望华门”。

民国(1932年)秋天,丰城东南角护城堤上建一亭,因东南有华山,亦命名“望华亭”。

砖木结构六柱四角,飞檐翘角,叠脊合瓦,滴水迎风,装饰凤鱼海马,顶塑莲花堆宝。

亭与郊外公园相连,成为民国丰县著名景点。丰城这两座古建都沾了华山的光。

“卧石观云”

为华山又一著名景点。

相传三国名将赵云,兵驻彭城一带。一日行军见百里一屏障,旷野平原,忽见山麓,应为胜地。遂歇兵山下,兴致持枪登山。

山虽小,景精致。山前,山后,山中尽兴畅游。在华山侧峰之南,仰卧一方石歇息,见天空净蓝云白,云走朵飞,似龙似驹,如山如涧。

赵将军心旷神怡,抖起精神,此时此景持枪飞刃,在一块石壁上刻划出“卧石观云”四个大字。

民间至今流传着赵云游山时的四句话:“战息未卸甲,勒马山上踏,身卧岩石面,仰观彩云霞”。

“三绝碑”

光绪《丰县志》,“袁尊道字淑正,至大间,以神童荐。气刚直,性颖悟。年十六,能诵五经。初为国学四门馆正字,升伴读,历任河间治中。及致仕,授翰林直学士、大中大夫。年七十四终”。

其子袁焕光绪《丰县志》介绍,“尊道子。少游虞集之门,登进士。累官国子监祭酒、吏部尚书、中书省参知政事,进光禄大夫,上柱国、太师、右丞相,赠鲁国公。至正末,退居华山之阳,号友山居士”。

袁尊道去世后,其子袁焕,把他葬在华山脚下,并立碑以颂。

袁尊道碑,被后世誉为“三绝碑”。该碑由元代姚燧撰文,赵孟书丹,郭贯撰额。

姚燧元代文学家,号牧庵,河南省洛阳人。官至翰林学士承旨,集贤大学士,所作碑志甚多,己散佚。赵孟,号松雪道人,元朝著名书法家,其书法被后世称为“赵体”。郭贯为当时撰额名家。

三人能请动一人实属不易,由于袁焕的名声及孝道,请三人为其父墓碑撰文书丹。当时就被人们誉为三绝,故称“三绝碑”。

由于丰县是黄泛之地,屡遭黄河决口水淹丰沛大地,三绝碑被淤地下。明万历年间知县常思温舁碑出土,“字书如新,其拓本,海内争宝焉”。此后又迭遭水患,碑被淤没。

《丰报》在民国二十三年二月十一日刊登:文献委员会,悬赏发掘三绝碑启示:

“查三绝碑,淹没于华山大桥北约三里余之地。此碑系袁遵道墓表,郭贯题;赵孟书,本会为保存古物起见,特悬赏发掘。如有人指定地点,因而掘获者,奖赏洋二十元。自行掘获报告本会者,赏洋八十元。储金以待,决不食言。此启。”

这说明从明、清、民国时期人们一直对这件珍贵文物没有放弃寻找。

“蓝桥会”

蓝桥,在华山东南角,紧邻华山南麓。一条从西北向东南的溪流,桥面斜跨溪涧,流水清澈明晰,吸一口泌入心肺。蓝桥条石横铺桥面,两边有石栏。此桥民国年间还完整存在。

古装戏剧《水漫蓝桥》,亦称“蓝桥会”。故事就发生在这条斜溪石桥上。古往今来,在民间被人们广为流传。故事曲折凄凉,且又美满动人。

华山一度曾经是丰县的政治中心,明代嘉靖五年(1526)因黄河水泛滥,水淹丰县城久久不退。

县城被迫迁至华山之阳。因县城偏安县东南隅,给百姓带来诸多不便,在嘉靖三十年1551年,又将县城迁回旧址。

张大烈在光绪十九年间在华山之西,大沙河上建桥,是真实的传奇故事。建好后华山桥,也成了一个景点。周围十几里的百姓,没有事也要过华山桥,参观一下。

华山桥与西的杏花村,都是华山一个不错的景点。

1949年以前,去徐州做生意的推车人,在杏花村喝酒,推车过华山桥。也不少人选择,推过华山桥,打尖华山镇。

1944年11月中共华山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建县初期辖王屯、陈楼、宋楼、梁寨、李寨、五个区。位于苏鲁二省的丰、沛、铜、肖、砀、单六县交界。是湖西抗日根据地和皖北新四军取得联系的交通枢纽,也是大沙河两岸我抗日军民与日、伪、顽斗争极为激烈的地区。

华山县的建立,辖地并不是以华山为中心的辐射,县府驻地宋楼、季庄、单县吴溜。1948年11月驻进宋楼。1949年3月迁至戴套楼,可以说华山偏居一隅。

为什么叫华山县呢?笔者暂没有看到相关文献资料。推测是华山知名度高,“百里平原一障横”,中流砥柱。以华山命名表现出军民抗日的决心。

“打了南山头,苦了五大楼”。这是迷信的说法,如果动了华山的石头,华山南边的五个带楼的村子要倒霉。

毛楼、小王楼、大史楼等五个村富户与大地主,他们联合起来对华山看管,禁止山下釆石。

即使日本人占据华山时,他们也不准许华山周围百姓动石。

破四旧开始华山正式开山打石,五大楼村民不再信旧思想,个别老人他们虽然不高兴,也不敢过问了。

华山石用于民房做基石,是很好的天然隔潮石,大量用于民众建房。

石头卖到敬安、梁寨、宋楼、单楼、欢口一带的乡村。

由于开山取石,以至华山消失,并开始向山根掘石深达几十米,华山消失了,当时没有人感到是华山的痛,千百年来在丰县地区最著名的风景名胜,成了人们的一个美好的记忆。

还好,目前只剩下岚山与驼山残峰,亡羊补牢还末晚,只要保护重建,她依然是丰沛大地人们心中的圣山。

鸣谢

张文彩先生,原华山中学李老师

参考文献:

光绪丰县志

丰县风物志

地方革命政权档案史料选编华山县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季朗友,爱好藏书,专题收藏百年教科书。长期喜爱研究地方人文历史。著稿《蒙书居无馆藏珍本教科书目录赏析》、《丰邑旧事》。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