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贾平凹的一篇散文 意境深远 充满理趣 读完令人深思

贾平凹的一篇散文 意境深远 充满理趣 读完令人深思

时间:2020-03-03 00:37:30

相关推荐

贾平凹的一篇散文 意境深远 充满理趣 读完令人深思

贾平凹不仅在文学之路上一直笔耕不辍,而且为人谦逊,从不诽谤他人,更不轻视同辈。他仿佛一位勤于耕耘的农夫,在炎炎烈日下,或细雨蒙蒙中,头戴斗笠,只身一人,弯腰操作。贾平凹的散文,或淡雅质朴,或诙谐幽默。读他的《丑石》,令人感同身受,触物通情;再读他的《风雨》,文笔酣畅淋漓,仿佛身临其境。他的很多作品都是字字珠玑,就像旷野中的一朵野花,不动声色地默默绽放,却芳香四溢。下面介绍贾平凹的一篇散文,意境深远,充满理趣,读完令人深思。

《鸟窠》(节选)

作者:贾平凹

窗外五十米的地方,有着一棵白杨,是四周最高的白杨了,端端地往上长,几乎没有什么枝股,通身灰白灰白的,尤其在傍晚的时分,暮色里就白得越发显眼,像是从地里射上去的一道光柱。就在那稀稀的几根细枝的顶端,竟有了一个鸟窠,横七竖八的柴枝儿,筑个笼筐儿形似的;一对鸟夫妻住在那里,叫不上名字,是白的脑门,长的尾巴那一类的。它们一早就起飞走了,晚上才飞回来,常常落到磨坊门口,双脚跳跃着觅食,我撒一把麦粒过去,它们却“唿”地飞去了。

作者在孩提时代,曾陪伴母亲在磨坊里劳作。母亲坐在笸篮边上,来回地将罗 儿不断地筛着,面粉扬起来把她变成一个雪人。而作者则专赶着蒙着布的毛驴,毛驴一圈圈地走,他也一步步地跟着。日子就这样一分一秒,又日复一日悄悄过去,他焦躁不安时,就慢下脚步,歪过头,无精打采地看一看窗外。

有一天作者把鸟窠从树上移到了磨坊的门口,因为他觉得树太高、不安全,也因为他太无聊,希望一抬眼就看见它们。可是这对鸟夫妻开始慌张了,先是到处寻找鸟窠,然后不得已就重新搭建新巢。

作者看着它们飞来飞去、竭尽全力地忙活,虽然不理解,还有点嫉妒,但还是感到内心有愧。最后它们的新家不仅变得更漂亮了,而且还添了四个红红的小嘴儿。再过一段时间,那些雏鸟也都能飞了,作者却依然每天陪伴母亲,跟着毛驴,从白天忙碌到黑夜。

再有一天作者问母亲,为何鸟儿不住在地上?又为何人类没有翅膀?母亲回答,它们喜欢住得高高的,而人是要安分的!人为什么要安分?孩子不懂,依然幻想着长出翅膀,住在鸟窠里,也愿意叫那几只小鸟为哥哥、姐姐。母亲却毫不留情地责骂自己的孩子要疯了,并催促他赶紧赶驴。

母亲的回答虽然简单质朴,却意义深远。年轻时都盼望着可以飞翔,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杜甫攀登泰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李贺不甘寂寞,“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可是如果真有一对翅膀,孩子们是否会摔得不轻?母亲有些担心,更希望安稳。“人是要安分的”,这一句话如此纯朴,却发自肺腑。北宋大文豪苏轼仕途艰辛,多次被贬,可是他每次到达贬所都要想办法置地安家,他还说“此心安处是吾乡”。

毛驴象征着自甘堕落,飞鸟则代表了勇于进取。母亲可以阻止孩子的脚步,却无法遏制他的思想。作者最后终于忍不住了,跑到白杨树下捡了两根羽毛,一根别在头发上,一根别在毛驴的脖子上。是进是退,这本身就是一个难题!范仲淹曾说,“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苏轼刚入仕时也曾怀有青云之志,可是当孩子夭折后却说,“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晚年的苏轼更是感慨,“退一步安乐法,说三个好喜欢缘。”不知全天下的母亲,是否都有这样的想法?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