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带你游玩华北地区古城 第六站:中国成语典故之乡的邯郸

带你游玩华北地区古城 第六站:中国成语典故之乡的邯郸

时间:2023-08-28 03:31:08

相关推荐

带你游玩华北地区古城 第六站:中国成语典故之乡的邯郸

邯郸,一个古老悠久的名字,3000多年来未改其名,是一座有着7300年文明史、3100年建城史的历史文化名城。源远流长的历史、博大精深的文化和丰富多彩的古迹,诉说着古城的动人传说,书写着古城的不朽文明。

邯郸坐落在河北省的北端,西靠太行山脉,东临华北平原,是中华文明重要的发样地之一。 8000多年前新石器时代的磁山先民就已经在这里繁衍生息并孕育出了古老的磁山文化,战国时期邯郸为赵国都城的时间长达158年之久,到了西汉后期享有“富冠海内,天下名都”的盛誉,并与洛阳、成都、临淄、宛齐并称为“五大都会”。

8000多年的历史孕育了邯郸古老的文明和博大精深的文化,磁山文化、赵文化、鸡泽毛遂文化、女娲文化、曹魏建安文化、北齐石窟文化、建安文化、梦文化等文化脉系汇聚一地,散发着悠悠古韵。邯郸学步、负荆请罪、毛遂自荐、完璧归赵、黄粱一梦等脍炙人口的成语典故皆诞生于此,言简意赅、富于哲理,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智慧,直到今日依旧发人深省,邯郸也因此被称为“中国成语典故之乡”。

武灵丛台是古城邯郸的标志性建筑,位于邯郸市内中华大街中段的西侧,相传建于赵武灵王时期(公元前325年),距今已有2000多年,古时为赵王检阅军队和观赏歌舞之地。据史料记载,初建的丛台规模宏大、布局严谨、建筑风格独特,天桥、雪洞、花苑等造型奇特,装饰精美,名扬天下。两千多年来,丛台历经风雨、饱受战乱,多次被毁坏后又重新建造,早已不复其原本的面貌,今日所见的丛台为清同治年间( 1862年)重新修建的。

五大祭祖圣地之一的娲皇宫也在此地,坐落在邯郸市涉县的中皇山的山腰上,始建于北齐(550年),相传为女娲娘娘捏土造人与炼石补天之地,它是全国建造时间最早、规模最为宏大的祭祀女娲的庙宇,被誉为“华夏祖庙”。走进中皇山,青峰溢翠、溪水潺潺、花繁草盛,风光秀丽,景色宜人,依山而建的娲皇宫掩藏于一片青山绿水之中,清幽雅致,堪为“天造地设之境”。1400多年来,这座历经数代的古老建筑也屡遭焚毁,最初的建筑只留下了石窟与摩崖刻经两处遗迹,现存的亭台楼阁多为明清时期建筑。

陈运河曾有诗赞日:“ 邯郸城里寻远古,学步桥上见典故”诗中的学步桥便是坐落在邯郸市区的北关街,沁河公园西段的一座拱券形石桥,其原本为木质结构的桥,后于明万历年间改建。整座桥长32米,高8米,桥下共有3个大的桥孔,两侧还各附有4个小孔,整座桥虽然规模不大,但是设计精巧,结构坚固,美观大方,桥身上还雕刻有精致生动的各种动物和丰富多彩的历史人物故事,是典型的民族桥梁建筑艺术的杰作。在古桥旁还矗立着一组石雕,一一个小伙子跟在一对步伐优美的足迹后爬行,将“邯郸学步”这一著名成语的故事进行了生动形象的展示。

漫步在邯郸古城的大街小巷,处处都可感受到3000年古老文明在这里遗留下的浓厚韵味,文化遗产丰厚悠久,赵王城、铜雀台、南响堂石窟等延续着历史的传承。成语典故在城中随处可见,回车巷、毛遂墓、黄粱梦、吕仙祠等,诉说着古城文明的博大精深。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