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曹操最具气魄的一首诗:吞吐宇宙 气势磅礴

曹操最具气魄的一首诗:吞吐宇宙 气势磅礴

时间:2022-04-28 14:17:07

相关推荐

曹操最具气魄的一首诗:吞吐宇宙 气势磅礴

曹操是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其开创并繁荣了建安文学,其中的建安诗歌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传统,具有风骨遒劲的独特风格,史称“建安风骨”。曹操的诗大多以慷慨悲凉为特色,而下面这首《观沧海》却想象丰富、气势磅礴,清人沈德潜评价其:“有吞吐宇宙气象。”

步出夏门行·观沧海

[汉]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注】

临:登临,游览。

碣石:碣石山。

沧海:指现在的渤海。

澹澹:水波荡漾的样子。

竦峙:高高地挺立。

洪波:大波浪。

星汉:天河,银河。

【译】

向东登上碣石山,居高临下望沧海。

海水荡起层层浪,山岛参差高耸立。

山中丛林树木密,百草茂盛铺满地。

秋风萧瑟草木摇,吹得海面大浪起。

日月往复行不息,东升仿佛海中栖。

天河灿烂连海天,好像出自大海里。

今天感到很庆幸,作诗而歌表志意。

【赏析】

这首诗为曹操《步出夏门行》的第一章。是曹操北征平定乌桓后,回师经过碣石山,登山观海时有感而作。

全诗主要分三部分,每四句为一部分,最后两句是乐府诗结尾时的套话,为合乐时所加,与上面诗的内容没有关系。

诗的第一部分描写远处的海景。诗人登上碣石山望向大海,海上波浪荡漾,海面上耸立着的岛屿由近及远。在这波澜壮阔的大海面前,诗人的心境瞬间变得像海洋一样广阔。据说秦始皇和汉武帝也曾巡游过碣石山,胸怀大志的曹操效仿他们登碣石山,以抒发自己心中的抱负。这里的“碣石”一般认为是今河北省昌黎县城北的碣石山。“沧海”是我国古代对东海的别称,指渤海。唐代徐坚《初学记》引晋代张华《博物志》:“东海之别有渤澥,故东海共称渤海,又通谓之沧海。”

第二部分描写近处的山景。诗人此时将目光收回到自己的身边,见到山中的树木、各种花草生长茂盛。一阵秋风吹来,草木摇动,树叶瑟瑟作响,海浪也在这阵大风中涌起,拍打着脚下的岩石。虽然是“秋风”,却没有激发出诗人悲秋的情怀,这显然是初秋之风,如果是深秋之风,也不会有上面的“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两句。此时的海、山、草、木都是生机一片,诗人陶醉在如此的美景之中,思绪不由得飘向九霄云外,引出以下四句。

第三部分以想象抒情怀,也是全诗的核心、高潮部分。日月东升,就像是从东海生出来一样;灿烂的银河,连接着夜空和大海,仿佛是从海里升发到了天空。清人张玉榖《古诗赏析》评:“此志在容纳,而以海自比也;‘日月’四句,转就日月星汉,凭空想象其包含度量,写沧海,正自写也。”将自己比做大海,抒发了诗人广阔的胸怀和伟大的志向。

从北伐乌桓的胜利,坚定了诗人一统山河的决心;从登山临海,表明了诗人对秦皇武帝的仰慕;从日月星汉的想象,表现了诗人的气魄。而“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则成为千古传唱的名句,气势磅礴,吞吐宇宙。

文/幽兰居士 图/来自网络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