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走进市井“老行当” | 磨刀人韩永金:磨剪子抢菜刀 走街串巷60年

走进市井“老行当” | 磨刀人韩永金:磨剪子抢菜刀 走街串巷60年

时间:2019-08-14 09:05:34

相关推荐

走进市井“老行当” | 磨刀人韩永金:磨剪子抢菜刀 走街串巷60年

编者按 伴随着“磨剪子嘞抢菜刀”的吆喝声,一把把菜刀被磨得锃亮;每逢过年,母亲总爱去理发店烫一头洋气的卷发,“剪发+修面”则是父亲的“标配”;师傅的巧手让破掉的鞋子衣服重获新生……这些充满着烟火气的回忆、这些隐藏在市井的老行当,成为我们最为难忘的生活印记。纵使时代变迁,只要你用心发现,仍能寻找到这些“老行当”的蛛丝马迹。本期家周刊,就让我们走近这些“老行当”,唤起内心深处的温暖记忆。

“磨剪子嘞抢菜刀……”对于很多70 后、80 后来说,儿时常常能听到这样的吆喝声。磨刀师傅仔细地磨着菜刀、妈妈们在一旁闲话家常,这样的画面被很多人藏在记忆深处。74 岁的韩永金就是一位磨刀师傅,他从 14岁开始跟着父亲学习磨刀,走街串巷讨生活,已坚守这个老行当60年。

14岁跟着父亲学手艺

现在要想在合肥的街头巷尾偶遇磨刀师傅可不是件容易事儿,像韩永金这样的老师傅通常会就近选择居民区,支一个小摊子等待顾客上门。在合肥待了十几年,韩永金的磨刀手艺得到了许多老顾客的认可,最近一段时间,刚做完手术的他在家休养,就有许多顾客打电话来询问何时出摊。

韩永金的曾祖父就是磨刀师傅,到他已经是第四代了。“我是宿州人,磨刀是祖传手艺,所以我从14岁起跟着父亲学习磨剪子、菜刀。”

“你看,这些工具都是父亲留给我的,到现在还在用,这当中最重要的就是磨刀石。”韩永金说,磨刀师傅干活的“标配”通常是一个木制条凳,上面固定着磨刀石和其他工具,他所使用的磨刀石,根据颗粒的大小分为粗、中、细三块。“粗的磨刀石主要是把菜刀、剪刀有豁口和破损的地方磨掉,然后用中等粗度的磨刀石把刀面磨得滑一些,最后用细磨刀石进行精细打磨。”几十年来,韩永金用过很多种磨刀石,为了保证磨刀的效果,一些好用的磨刀石都是他从外地特意带到合肥的。

两个“角度”最关键

不仅如此,磨刀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两个“角度”,一个是磨刀石放置的角度,另一个是刀刃磨出的角度。“固定磨刀石的时候,要和条凳保持8到10度的坡度,高的一头对着自己。”韩永金说,为了达到合适的角度,他会在磨刀石下面垫一个小木块,然后再把磨刀石固定在条凳上。

磨刀刃时最为关键:菜刀对着自己的一面磨出的角度稍大,另一面的角度稍小,刀刃微偏,这样在切菜的时候才会快。

从小学习磨刀,韩永金吃了许多苦。“特别是到冬天,皮肤比较紧,刀面也滑,稍不注意就会被磨刀石划伤手。”韩永金说,小时候没有手套,手划破了就用布包起来,还得继续干活,流了不少血和泪。“那时太穷了,就要靠磨刀这门手艺吃饭,再难也得坚持。”

韩永金回忆说,每逢农闲,父亲就扛着条凳和简单的衣物、被子,带着他出门找活干。“我们从宿州出发,徒步去过定远、寿县、合肥等地方,都是一路走一路吆喝。”

担心将来手艺失传

韩永金的儿子选择了一条与他截然不同的道路:十几年前,他大学毕业后在合肥找到了正式的工作,并安了家,韩永金和老伴也来到了合肥。来到合肥后的韩永金决定继续干手艺。他找来一辆自行车,把条凳架在后座上,开始走街串巷给人磨刀,为了增加收入,他还顺带着给人修鞋、修伞。慢慢地,韩永金将自行车换成了电瓶车,效率更高了。

“我不敢跑太远,就在住处附近找活干。”韩永金说,十多年前,合肥的磨刀生意还算不错,一天能有80~200元的收入,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生意越来越差,“一天顶多收入几十元,稍微贴补一些家用。”

一传十、十传百,不少小区的物业会定期邀请韩永金到小区为居民提供磨刀服务。“磨一把刀少说也要十几分钟,像我干了几十年,肩胛骨的位置经常会疼,也算是职业病吧。”不过,最让韩永金担心的是,由于干这行收入不高,几乎没人愿意学,“我们家族里的年轻人也不学磨刀,以后我的手艺可能会失传了。”

大皖新闻记者 姚一鸣 摄影报道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