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诗词赏析解读心得体会高中范文 古诗鉴赏感悟(7篇)

诗词赏析解读心得体会高中范文 古诗鉴赏感悟(7篇)

时间:2021-10-21 04:57:52

相关推荐

诗词赏析解读心得体会高中范文 古诗鉴赏感悟(7篇)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诗词赏析解读心得体会高中范文一

1、激发学生读书热情,使师生养成多读书,读好书,会读书的习惯。

2、激发学习、积累古诗词的兴趣,更新知识,发展智力,开阔视野,为终生学习发展奠基。

3、弘扬我国民族文化,提高学生欣赏品味、审美情趣。

诵千古诗词,扬中华美德。

九年级学生。以班为比赛单位开展个人背诵比赛以及集体背诵比赛,每班所有学生都必须参加比赛。

1、所选文章内容脱稿朗诵,限时7分钟。

2、所选内容必须健康积极向上,可以是课内的也可以是课外的。

3、参赛形式以背诵为主,鼓励形式创新。各参赛队可在背诵的形式上有所创新,音乐、道具、服装等均为综合评分内容。(但要注意,艺术表现形式只是辅助手段,不能喧宾夺主。道具、配乐等自备。)

4、背诵要求语音清晰准确、抑扬顿挫、情感丰富、表情达意、仪表得体大方具有感染力。

5、每班自由选择一首集体背诵,个人赛背诵内容为九年级诵读积累篇目。

第16周活动宣传筹备,班主任宣传比赛内容并安排时间训练;

第18周星期一下午比赛;比赛地点:大会议室;

比赛规则: 1、每班选出一位同学参加背诵表演赛;

2、每班派出的个人赛参赛者(每班都由相同学号的同学参加个人赛)以及背诵内容都由评委老师抽签决定;

3、集体背诵,由评委抽签决定背诵顺序。

设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由学校颁发荣誉证书。

1、语言表达(35分):语言流畅,吐字清晰,普通话标准,音量适中,语速得当。

2、朗诵内容(15分):所选内容健康、积极向上

3、形象风度(20分):要求衣着整洁,仪态端庄大方,举止自然、得体。

4、节目形式(10分):形式新颖,富有艺术,耳目一新

5、参赛人数(5分):少于班级总人数90%扣3分;达90%或以上满分;100%参赛的奖1分

6、时间把握(5分):朗诵时间少于2分钟或超过7钟分扣1分以上;

7:综合印象:由评委根据参赛队的临场表现作出综合评价。(10分)

学校语文组

诗词赏析解读心得体会高中范文二

1、东风夜放花千树。——《青玉案·元夕》

2、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3、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4、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清平乐·村居》

5、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6、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7、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8、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9、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10、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鹧鸪天·送人》

11、忆对中秋丹桂丛。——《一剪梅·中秋元月》

12、为范南伯寿。——《破阵子·掷地刘郎玉斗》

13、晚日寒鸦一片愁。——《鹧鸪天·晚日寒鸦一片愁》

14、一轮秋影转金波。——《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15、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更能消、几番风雨。——《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16、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西江月·遣兴》

17、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鹧鸪天·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

18、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19、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鹧鸪天·陌上柔桑破嫩芽》

20、老大那堪说。——《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

21、邑中园亭,仆皆为赋此词。——《贺新郎·甚矣吾衰矣》

22、别茂嘉十二弟。——《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

23、疏疏淡淡,问阿谁、堪比天真颜色。——《念奴娇·梅》

24、百花头上开,冰雪寒中见。——《生查子·重叶梅》

25、中秋饮酒将旦,客谓前人诗词有赋待月无送月者,因用《天问》体赋。——《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

26、老来曾识渊明,梦中一见参差是。——《水龙吟·老来曾识渊明》

27、渡江天马南来,几人真是经纶手。——《水龙吟·甲辰岁寿韩南涧尚书》

28、清溪奔快。——《清平乐·题上卢桥》

29、黄花谩说年年好。——《醉花阴·黄花谩说年年好》

30、风前欲劝春光住。——《玉楼春·风前欲劝春光住》

31、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

32、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满江红·中秋寄远》

33、堂上谋臣尊俎,边头将士干戈。——《西江月·堂上谋臣尊俎》

34、好个主人家。——《南乡子·好个主人家》

35、野棠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念奴娇·书东流村壁》

36、淳熙丁酉,自江陵移帅隆兴,到官之三月被召,司马监、赵卿、王漕饯别。——《水调歌头·我饮不须劝》

37、老来情味减,对别酒,怯流年。——《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

38、枕簟溪堂冷欲秋。——《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

39、山前灯火欲黄昏,山头来去云。——《阮郎归·耒阳道中为张处父推官赋》

40、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生查子·独游雨岩》

41、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

42、叠嶂西驰,万马回旋,众山欲东。——《沁园春·灵山斋庵赋时筑偃湖未成》

43、樽俎风流有几人。——《鹧鸪天》

44、近来何处有吾愁,何处还知吾乐。——《念奴娇·赋雨岩》

45、烟迷露麦荒池柳,洗雨烘晴。——《采桑子(书博山道中壁)》

46、陈同父自东阳来过余,留十日。——《贺新郎·把酒长亭说》

47、老去惜花心已懒,爱梅犹绕江村。——《临江仙·探梅》

48、宝钗分,桃叶渡,烟柳暗南浦。——《祝英台近·晚春》

诗词赏析解读心得体会高中范文三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由武胜县政协诗书画院举办的“纪念~~定名100周年诗词大赛”圆满落下帷幕。值此,我代表~~县文联向大赛的`成功举办和获奖诗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同时,也感谢县政协搭建这个平台,举办这次诗歌盛会,让我们的诗词爱好者在这里有了交流诗歌创作的机会。

优秀的文艺作品是对人类美好理想的抒发、对人们道德情操的陶冶,在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推动社会发展进步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诗歌作为浩瀚文艺中一朵艳丽的奇葩,既是民族文化的精粹,时代精神的火炬;又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抚慰心灵的甘泉。他说:“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这一重要讲话精神,对于当今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发展诗词事业,是重要的行动指南。加强学诗力度,这既是文化传承创新的需要,也是以诗育人的需要,对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因此,我们必须结合~~诗词界的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讲三点建议。

一、树立新思想,把握新方法

众所周知,中国是诗的国度,诗歌繁花似锦,诗人灿若星辰。从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到唐诗、宋词、元曲,再到今天的现代诗,不仅门派众多、风格迥异,而且那些脍炙人口的名篇佳句,穿越时空,时刻滋润着人们的心灵。

但是,随着时代的前进,中华诗词这种传统的艺术形式,也有不适应新形势发展的地方,学习创作的人越来越少,读者越来越少。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们的诗词作者一定要树立“传承本来,借鉴外来,开创未来”的新思想,放开古韵格律随心所欲去写,讲究诗境、词义的内涵,注重气韵、格调的营造,形式大体整齐,也许会更受广大群众欢迎。总之,中华诗词只有坚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前进步伐,不断吸收新时期鲜活的生活元素,才有可能发出具有时代精神的大美之音。

二、适应新常态,明确新方向

各种过去的惯例屡屡被打破,改革的浪潮,一次又一次地刷新着我们对于这个时代的固有认知。当“新常态”一词横空出世的时候,那些看似散乱的不寻常的“点”已愈发清晰的连接在一起,勾画出一个崭新时代的轮廓。在这个新时代里,我们迎来的不仅仅是经济的“新常态”,更是政治的“新常态”。作为文艺工作者,我们要不断适应新常态,要大力弘扬无私奉献精神,弘扬家国情怀,阐释中华文化和民族复兴的深刻内涵。热爱祖国,关注民生,抒发理想抱负,描绘绵绣山川,吟唱建设成就,颂扬亿万中华儿女为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求索,而奋斗,这就是我们的写作方向。

三、感受新时代,创造新业绩

近年来,~~新农村建设沐浴着和煦的春风,到处激荡着发展的热浪:公路两旁一条条新铺的水泥路,弯弯曲曲通向农家小院;绿树翠竹掩映下的一处处农房不时露出雕梁粉黛的一角;户户农家院坝干净整洁,个个山梁、块块田间经果林绿满大地,武胜这块古老的红土地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美丽画卷惹人眼球。~~县城按照山水园林生态型城市的架构,近年来取得了长足发展。宽阔的街道、林立的高楼、葱茏的绿化、整齐的路灯、琳琅的商品、旺盛的人气以及绚丽的夜景、完善的公共设施、丰富多采的群众文化体育活动,无不显示出这座新兴城市的独特魄力和蓬勃朝气。因此,我们文艺工作者,要深入生活,充分感受新~~,以昂扬的精神状态和文艺人独具的灵感,创作一批展示全县各族人民在书写“中国梦~~篇章”中焕发出的时代风采和取得的巨大成就,歌颂~~儿女海纳百川的雄心与魄力,奔竞不息的气概和精神的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具有时空穿透力的翘楚之作。

政协诗书画院举办的诗词大赛,在全县影响很大,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创举。它定会催生一批批胸怀梦想和富有激情的文艺爱好者,促使~~的文化艺术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百舸争流、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相信诗书画院,在县政协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广大诗人的共同努力,今后的赛事会越办越好,为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文化强县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

诗词赏析解读心得体会高中范文四

知识与能力

积累古诗词,增加文化积淀,培养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

过程与方法

反复诵读,理解诗歌丰富深刻的思想内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加文化积淀,培养对中国古典诗词的兴趣,提高审美情趣。

重点

整体把握全诗,理解诗歌思想内涵和精神境界。

难点

正确理解诗歌内涵,品味作者的思想情感。

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诗歌的朗读音频材料多媒体课件

3课时

陶渊明《〈饮酒〉(其五)》

古往今来,官场上多少人为了仕途而争名夺利,为了升迁而不择手段,甚至扭曲人性,残害亲人,但是却有少数文人墨客鄙弃世俗,厌恶官场,辞官回乡,归隐田园,过着“世与我相违,复驾言兮求”“人生行乐耳,何须富贵时”的恬淡生活。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人生追求,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活方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陶渊明的一首田园诗《饮酒》。

陶渊明(约365—427),字元亮,晚年更名潜。一说名潜,字渊明。自号五柳先生,卒后亲友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九江柴桑(九江县)人,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

1.听音频朗读,读准字音,划出节奏。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2.小组讨论,通译全诗。

居住在众人聚居的地方,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

问怎么能做到这样呢?因为心与世俗远离,自然就觉得地处偏远了。

在东边的篱笆下采菊花,悠然自得地可以看见南边的庐山。

夕阳映照下的南山笼罩在一片蒙蒙的雾霭中,越发觉得美妙神奇,而一双双飞鸟借着暮色结伴飞向林间的巢穴。

这里边有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辨别出来,却没有合适的语言表达。

3.分析每句蕴含的思想感情。

一二句深情而自得其乐;三四句恬静而闲适;五六句满足而得意;七八句陶醉而悠然;九十句深长而感慨。

1.诗歌前四句写“身居闹市,一尘不染”,其根本原因是“心远”,“心远”有什么含义?为什么“心远”?远离什么?

“心远”包含:心志高远,淡泊名利,宁静处世。这种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崇高精神境界、达观的生活态度(酌贪泉而觉爽,处涸泽以犹欢)这就是陶渊明不朽的精神堡垒。

诗人身居人世,但无俗事纷扰,是因为心境超脱世俗,不为名利所惑,远离官场,远离尘俗。这四句告诉我们,人的精神世界,是可以自我净化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只要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就可以改变客观环境对自己的影响,到处都可以找到生活的乐趣。

2.理解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这是神来的写景之笔,描写诗人在东边的篱笆下专心而悠闲地采摘菊花,偶一抬头,无意间便能望见悠远超然的南山。两句刻画了诗人悠然自得的形象。这不是一个“采菊”一般的动作,而是包含着诗人超凡脱俗、热爱自然的高雅的情趣和高洁的情操。

3.“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两句描写了什么?有何深意?

这两句属景物描写。描写了夕阳西下,山色迷人,飞鸟结伴,知倦还巢。鸟飞倦了,也知还家,可有些人仍奔波官场,追名逐利,乐不思返美丽宁静的大自然怀抱。此两句虽写景,实则抒怀,用“飞鸟相与还”的现象类比人应知“返璞归真”。

4.如何理解最后两句?

“忘言”是指不知道用什么语言形容出来,只可意会,妙不可言。这两句诗,直抒胸臆,点明主旨:万物运转,各得其所,人生真义,返璞归真,这才是人生的真谛。

作者通过田园生活的描写,表现了诗人远离世俗生活的悠闲自得,表达了诗人淡泊名利、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饮酒(其五)

心远地偏——远离尘世、超凡脱俗

采菊见山——热爱自然、心境恬淡

山气飞鸟——自然之景、归隐之意

真意忘言——人生真义、返璞归真

杜甫《春望》

猜猜他是谁?

他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他生活在唐帝国由盛转衰的年代,他的诗多沉郁顿挫,他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反映了当时的现实,被誉为“诗史”,大家说他是谁?

杜甫,字子美,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生活在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转折时期,他的诗反映时事,思想深刻,境界广阔,有强烈正义感和鲜明倾向性,风格沉郁顿挫,形式多样。由于他的诗真实地反映了所处的时代,后世称为“诗史”;又由于他忧国忧民,被誉为“诗圣”。代表作品有:“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等。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756年诗人杜甫得知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后,便把家小安顿在鄜州的羌村,不顾安危投奔唐肃宗,想要再有一番作为,结果在投奔灵武途中,被安史叛军掳至长安,过了半年多囚徒一样的生活。第二年(757年)三月,春回大地,草木茂盛,鸟语花香,长安城处处呈现出一派生机。而诗人与家人久别,存亡未卜,此景只能增添杜甫的痛苦和伤感。诗人触景生情,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感时恨别、忧国思亲的五言律诗——《春望》。

1.初读诗歌,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听音频朗读,老师范读,学生自由朗读)

2.对照注释,查阅资料,弄懂每一句诗的含义。

(1)诗的首联选取了哪些意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国都、山河、草木。描绘出山河依旧、国都残破不堪、一片荒凉萧条的景象。表现出诗人对山河破碎的忧愤。

(2)诗的颔联写到“花”“鸟”,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鸟语花香的景象本是赏心悦目的,让人欣喜的,可诗人面对此情此景却“溅泪”“惊心”,可见诗人内心伤感的程度之深。此句诗,诗人以乐景衬哀情,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伤痛之情。

(3)诗的颈联以叙事为主,“连三月”“抵万金”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夸张。极言战争时间之长,家书之珍贵。表达了诗人深切的思家思乡之情。

(4)尾联选取了哪些意象?描绘了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白头”的意象,“搔”的动作,刻画了一个因焦虑、伤感而频频搔头的诗人形象,突出诗人伤时、忧国、思家、悲己的心情。

这首诗描写了都城沦陷后春日远眺中见到的荒凉、冷落的景象,抒发了诗人忧国思亲的情怀,表达了对祖国山河的无限热爱。

首联写景对比忧国

颔联写景反衬伤时

颈联叙事夸张思家

尾联描写夸张悲己

李贺《雁门太守行》

今天,我们先玩一个抢答游戏。请听题:①他是唐代诗人;②他年少早逝,一生只活了27年;③他被后人称为“诗鬼”;④他的诗常以描写想象中的或听说的战争场面,表达自己为国而死的决心和立功的壮志。请问他是谁?今天我们学习他写的一首诗《雁门太守行》。

李贺(790—816)字长吉,福昌(今河南省宜阳县西)人。他是唐代中期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年少时在诗歌创作上就已有成就。有“诗鬼”之称。

《雁门太守行》:乐府旧题,多写边塞征战之事,表现爱国之情。作此诗李贺仅17岁。

1.教师范读,同学自由朗读,注意朗读节奏。

2.这首诗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描绘了边塞紧张的战斗气氛,叙写了从白天到夜晚的战斗全过程,突出将士浴血奋战的勇武形象,歌颂将士们誓死报国的爱国热情。

感受意境美。

1.诗人构思大胆,把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高度集中在一个昼夜的时间里加以表现。诗中写了三个时间段,请你找出来。

白天——傍晚——夜里。

2.诗人分别描写了哪三个画面?请你按照时间顺序概括出来。

白天——首联:敌军压境,官军戒备森严;

傍晚——颔联:激战后的惨烈;

夜里——颈联:官军夜袭敌军阵地。

3.现在人们常用“黑云压城城欲摧”这句话形容局势的危急。首句渲染了怎样的气氛?

首句既是写景,也是写事,以比喻和夸张手法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等,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

次句写城内守军披坚执锐、严阵以待的情形,以与城外的敌军相对比。忽然,风云变幻,一缕日光从云缝里透射下来,映照在守城将士的甲衣上,只见金光闪闪,耀人眼目。这里借日光来显示守军的阵营和士气,情景相生,奇妙无比。

4.时间从白天到傍晚,激战过后气氛从紧张到悲壮苍凉,作者从哪两个角度表现了激战过后的苍凉气氛?

从听觉、视觉两方面描写战场,呜咽的角声,紫红的秋色,创造出一种苍凉悲壮的气氛。渲染了战场悲壮的气氛和战争的残酷,把激战中的边塞风光写得很壮美。

5.时间从傍晚到深夜,官军夜袭敌军阵地。请设想“半卷红旗”是怎样的景象,作者捕捉这个景象入诗要表现什么?

半卷红旗是侧面描写战况,一方面是风势很大,卷起红旗便于急行军,另一方面是高度戒备,不事张扬,把战事的紧张状态突现出来。

“临易水”既表明交战的地点,又暗示将士们具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那样一种无所畏惧和勇往直前的精神和壮怀激烈的豪情。

6.尾联用典寓意,有什么作用?

用战国时期燕昭王置千金于黄金台上以招贤才的典故,既与战争的地点相吻合,又是对天子和将士的称颂,表现了将士们奋勇杀敌、报效朝廷的决心。

本诗有声有色地描写了从白天到夜晚的战斗全过程。景物鲜明,色彩凝重,渲染了悲壮惨烈的气氛,突出将士浴血奋战的勇武形象,歌颂将士们誓死报国的爱国热情。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形势危急(比喻、夸张)

角声、凝夜紫——悲壮惨烈(视觉、听觉)

临易水、黄金台——誓死报国(运用典故)

杜牧《赤壁》

赤壁,是我们所熟知的地方,这里在三国时期曾经发生过一场恶战,即赤壁之战。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这首诗就是作者杜牧对发生于几百年前的赤壁之战的评论,借史咏怀,表达自己怀才不遇的悲愤。

杜牧,是晚唐的诗人,和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

(三)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反复朗读诗歌,读准字音和节奏。

2.这首诗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借赤壁之战留下的一把折断的戟引发议论,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悲愤。

1.《赤壁》开头为什么从一把很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

这一把折戟与古代战争有联系,很自然地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其作用主要不在于作为诗的引导,它本身也蕴含着强烈的意念。沙里沉埋着铁戟,点出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折戟沉沙而仍未销蚀,又发出岁月流逝物存人非的感慨。凡是在历留下过踪迹的人物、事件,常会被无情的时光销蚀掉,也易从人们的记忆中消逝,但又常因偶然机会被人记起。正由于发现了这把铁戟,使诗人无法平静,因此他要磨洗并辨认一番,发现原来是“前朝”——三国赤壁之战时的遗物。从而为下文作铺垫。

2.全诗最精彩的最后两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最后两句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诗人慨叹历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空有才能而不得施展。还有另一层意思: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所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

李清照《渔家傲》

1.指点学生背诵前四首古诗。

2.说说《雁门太守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中华五千年的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唐诗、宋词更是这座瑰丽花园中的两朵奇葩。前两节课我们已经领略了盛唐诗歌的风味,那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首宋词——李清照的《渔家傲》。

李清照(1084—约1155),号易安居士,山东省济南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漱玉词》辑本。

1.读准字音

帆(fān)殷勤(yīnqín)嗟(jiē)谩(màn)

2.读出节奏

3.这首词的内容是什么?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吗?

1.这首词,诗人叙写了一次梦境,作者在梦中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

(1)看到了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一色图: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写天、云、雾、星河、千帆,景象已极壮丽,其中又准确地嵌入了几个动词:“接”、“连”二字把四垂的天幕、汹涌的波涛、弥漫的云雾,自然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浑茫无际的境界。而“转”、“舞”两字,则将词人在风浪颠簸中的感受,逼真地传递给读者。所谓“星河欲转”,是写词人从颠簸的船舱中仰望天空,天上的银河似乎在转动一般。“千帆舞”,则写海上刮起了大风,无数的舟船在风浪中飞舞前进。船摇帆舞,星河欲转,既富于生活的真实感,也具有梦境的虚幻性,虚虚实实,为全篇的奇情壮采奠定了基调。

(2)看到了天帝: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词人经过海上航行,一缕梦魂仿佛升入天国,见慈祥的天帝。在幻想的境界中,词人塑造了一个态度温和、关心民众的天帝。“殷勤问我归何处”,虽然只是一句异常简洁的问话,却饱含着深厚的感情。李清照南渡以来,一直漂泊无依,如今天帝这么关照她,使她感到多么温暖啊!这次竟然得到诉说的机会了。这就引出了词的下片,由她诉说自己的困难和心愿。

(3)还梦到自己回答天帝的垂问:“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意思是说,我告诉天帝,我所走的路程很远,现在已到了黄昏,还没有到达。即使我学诗能写出惊人的句子,又有什么用呢?上句“路长嗟日暮”,出自屈原《离骚》:“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作者借此表白自己在人生道路上日暮途远,茫然不知所措。一个“嗟”字,生动地表现出她那彷徨忧虑的神态。下句,“谩有”,是“空有”或“徒有”的意思。这一句含有两层意思:一是慨叹自己有才而不能为世所用,有怀才不遇之感;二是慨叹社会动乱,文章无用。

2.作者既然有这样苦衷,她希望怎样解脱呢?请看:“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她要像大鹏那样乘万里风高飞远举,离开那龌龊的社会。叫风不要停止地吹着,把她的轻快小舟吹到仙山去,使她过着那自由自在的生活。“九万里风”句,出自《庄子•逍遥游》:“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扶摇”,风名。“九”是虚数,是“多”的意思。这一句,表示了作者有大鹏高飞之志。“蓬舟”,像蓬草那样飞旋轻快的小舟。“三山”,指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个神山。为神仙所居,在渤海中。

3.作者为什么梦想到三山中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愿?

尽管她有才华,有理想,有抱负,但在现实社会中根本得不到实现和施展,找不到出路。“三山中”是仙境,那里没有离乱,没有悲伤,没有孤凄和痛苦。可见她的梦想仙境,正是她对黑暗现实不满的表现,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这首词,全词通过对梦境的描写,表达了词人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对没有离乱、没有悲伤、没有孤凄和痛苦的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

这首词把真实的生活感受融入梦境,把屈原《离骚》、庄子《逍遥游》以至神话传说写进词中,使梦幻与生活、历史与现实融为一体,构成气度恢宏、格调雄奇的意境,具有明显的豪放派风格,闪烁着浪漫主义的光辉。

渔家傲

李清照

词人梦中所见所闻:海天相接、瑰奇雄伟

词人的理想和抱负:辛苦求索、未见光明

——渴望自由、追求光明

1.诗文总有魂,教师在教授诗歌时,如能迅速把握诗的精魂,往往能提炼出课之魂。

2.在诗歌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升自己分析处理教材的能力,在整合中简化教学头绪,在整合中扩大教学的容量,在整合中丰富学生的思维层次。

3.课因简洁而美丽,因速度而美,因深入而美,因灵动而美。“一剑封喉”“一矢中的”确实应该是教学的一种神奇绝美的境界吧!

诗词赏析解读心得体会高中范文五

(一)

1、尊敬的老师同学们:

1、2、3、大家好!

1、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

2、从《诗经》到《楚辞》,

3、从陶渊明到“建安七子”,

1、从唐诗到宋词再到元曲,

2、高潮迭起,名家辈出,精彩纷呈,璀璨夺目。

3、游子思乡,壮士悲国,征人思妇,亲人怀远。

1、思无尽,诗无尽。

2、因为思念,中华民族的灵魂深处多了一处永远的精神家园!

3、因为深情,使我们的血管里澎湃了一种潜藏的浪漫!

1、今天就让我们伴着纯美悠扬的乐音,来共品一杯古人为我们酿了千年的美酒。

2、今天就让我们踏着碎玉落珠之声,一起走过那灞桥岸边,流连在浔阳江头,共赏那轮照耀古今的明月。

3、今天就让我们和着这早春的清风流水,一起吟哦,一起咏叹,属于我们共同的一份情感。

1、2、3、合:高二xx班诗词演讲会正式开始!

(二)

男: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女: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

男:今天,我们欢聚在xx民族学校,诵读千古美文,传承华夏文明。

女:今天,我们登上这多彩的舞台,共读中华经典,聆听诗词书韵。

男:中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源远流长的经典诗文,是历史长河中经久不衰的瑰宝。

女:它就如夏日的繁星,闪烁着夺目的光彩;它又如春日的百花,散发着馥郁的芳香。

男: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际出发,为展现xx民族学校中小学生的精神风貌和良好素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真挚情感。今天,我校迎来了“传诵经典红色经典”演讲大赛。

女:下面请允许我为大家隆重介绍担任本次大赛的评委:

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各位领导和评委老师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诗词赏析解读心得体会高中范文六

s开头唐诗宋词起名

斯年:形容长远的年代,旧时多用于祝国运绵长。适用于男孩取名字。《诗经-大雅-下武》:“于万斯年,受天之祜。”

诗词起名(十九):

t开头唐诗宋词起名

1、恬如:安然,泰然。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晋书-王述传》“性沉静,每坐客驰辨,异端竞起,而述处之恬如也。”

2、恬雅:沉静文雅。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资治通鉴-宋孝武帝大明七年》:“吏部郎江智渊素恬雅,渐不会旨。”

3、恬适:安适。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宋代苏轼《与康公操都官书》:“贤者处之,想恬适也。”

4、腾逸:指才气奔放超逸。适用于男孩取名字。明代顾璘《国宝新编-陕西按察副使何景明》:“若乃天才腾逸,咳唾成珠,实亦人伦之隽乎!”

5、恬简:恬淡简易。适用于男孩取名字。《陈书-萧干传》:“滂弟干,字思惕,容止雅正,性恬简,善隶书,得叔父子云之法。”

6、腾扬:翻腾上涌。适用于男孩取名字。曹丕《济川赋》:“濞腾扬以相薄,激长风而亟逝。”

7、腾文:呈现文采。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南朝江淹《别赋》:“日出天而耀景,露下地而腾文。”唐李白《明堂赋》:“冠百王而垂勋,烛万象而腾文。”

8、腾起:升起。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后汉书-方术传下-蓟子训》:“初去之日,唯见白云腾起,从暮至旦,如是数十处。”

诗词赏析解读心得体会高中范文七

君故自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蓍花未?

词语注释:

杂诗:写随时产生的零星感想和琐事,不定题目的诗。

来日:来的那一天。

绮窗:雕刻花纹的窗子。绮,有花纹的丝织品。

寒梅:冬天开的梅花。

着花未:开花没有?着(zhuó)花,开花。未,用于句末,相当于“否”,表疑问。

选自《王右丞集》

作品译文:

您是刚从我们家乡出来,一定了解家乡人情事态;

请问您来时我家绮窗前,那一株腊梅花开了没开?

【赏析】

一个漂泊异乡的游子,遇到了同乡人,不胜欣喜,可是千万语。

不知从何说起,只问了一件平凡的小事,您来的时候,窗前的腊梅。

开花未?语言通俗而亲切,思乡之情感人之极。

一个人对故乡的怀念,总是和那些与自己过去生活有密切关系的人、事、物联结在一起。所谓“乡思”,完全是一种“形象思维”,浮现在思乡者脑海中的,都是一个个具体的形象或画面。故乡的亲朋故旧、山川景物、风土人情,都值得怀念。但引起亲切怀想的,有时往往是一些看来很平常、很细小的情事,这窗前的寒梅便是一例。它可能蕴含着当年家居生活亲切有趣的.情事。因此,这株寒梅,就不再是一般的自然物,而成了故乡的一种象征。它已经被诗化、典型化了。因此这株寒梅也自然成了“我”的思乡之情的集中寄托。从这个意义上去理解,独问“寒梅著花未”是完全符合生活逻辑的。

王维深谙五言绝句篇幅短小,宜于以小见大、以少总多的艺术特点,将抒情主人公交集的百感一一芟除,只留下一点情怀,将他灵视中所映现出的故乡种种景物意象尽量删减,只留下窗前那一树梅花,正是在这净化得无法再净化的情思和景物的描写中,透露出无限情味,引人生出无穷遐想。清人宋顾乐《唐人万首绝句选》评此诗:“以微物悬念,传出件件关心,思家之切。”说得颇中肯。

以上这篇杂诗 王维赏析就为您介绍到这里,希望它对您有帮助。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分享给您的好友。更多诗词,诗歌尽在:诗句大全 望大家多支持本网站,谢谢。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