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最新学习杨氏太极拳心得体会范文(大全10篇)

最新学习杨氏太极拳心得体会范文(大全10篇)

时间:2019-01-25 08:20:29

相关推荐

最新学习杨氏太极拳心得体会范文(大全10篇)

练杨氏太极拳的体会

在日常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应该及时总结自己的心得体会,以便更好地提升自己。写心得体会时,要注重逻辑性和连贯性,使文章通顺、条理清晰。写心得体会是一个锻炼思维和表达能力的过程,希望大家能够积极参与。

学习杨氏太极拳心得体会篇一

太极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象征性符号,太极拳在世界各地有大约1亿爱好者。走到世界很多地方,一提起中国,很多人便首先想到中国功夫,尤其是太极拳。太极拳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不仅是一种武术项目,同时也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体育运动和健身项目。太极拳在中国传统武术中,要求每一个动作都要圆柔连贯,每一招式都是绵绵不断,犹如太极图的拳术。

出于对太极拳的好奇,这学期的体育课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学习太极拳。我觉得太极拳是一种即神秘又普通的功夫。它的神秘在于不同的人去练就会有不同的体会,即使是同一个师傅教出来的徒弟,打出来的感觉、效果也会不一样。太极拳重在形和意的结合,人们对太极拳的不同看法,以及打太极拳时的不同心境,就会使打出来的太极拳有不一样的感觉。而说它普通则是因为如果想要学每个人都能学会,虽说基本只能学个皮毛,但差不多都能打上一套拳,用来平时健身静心。而真正能够体会其中深意的,精通太极拳的人却屈指可数。

起初,看老师打完整的太极拳动作时,一招一式都是那么行云流水,酣畅淋漓,打完之后整个人顿时感觉神清气爽,飘飘欲仙。那种感觉与天地同在,与万物为一的境界也只有在打太极拳是才能体会得到。

我还清楚的记得,在让我们打拳的时候董教授一直强调不要着急,要把每个动作做到位,然后再做下一个动作。同时,我也发现很多同学在打拳的时候普遍过于着急,想赶快把动作打完,而结果往往是“有其形而无其意”。而老师打拳的时候则是一步步的把动作做到位。我想这也是由于我们学生普遍焦虑浮躁,静不下心来好好做一件事,总是急于求成。学习了太极拳,能逐渐让我学会静下心来去完成一件事,而不是急于求成,事倍功半。同样,学习太极拳,只也有静下心来,慢慢地认真地去完成每个动作,才能做到打拳时“形神兼备”。

虽然只有短短一学期的时间来学习太极拳,我既没有深入地了解太极拳的博大精深,也无法仔细去研究每一个招式的意图。但我至少学会了一套拳,既有益于我强身健体,也让我对太极拳以及中华武术有了更大的兴趣与热爱。

这学期的太极拳课程已经结束了,我觉得学习了一套太极拳的打法只是其次,而从中学习到对待生活的态度,以及对以后做事的启示才是最重要的。同时,我也希望老师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能更多地给学生讲解一些有关太极拳每一招式的实际用途和功效,这样不但能使学生更快的掌握太极拳每个招式的要领,而且能加深对其深刻内涵的理解,而不只是仅仅停留在动作模仿这一简单层面上。从而,使学生打出的太极拳形神兼备,以形达意。

最后,感谢董老师这一学期以来一丝不苟的辛勤教授。

学习杨氏太极拳心得体会篇二

太极拳作为中华武术中的精华之一,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太极拳源于古老的中原文化,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在当代,太极拳已经广泛地传到了世界各地,成为了人们健身、养生和改善生活质量的一种重要方式。我也是太极爱好者之一,下面我将与大家分享我在学习太极心得体会。

第二段:太极的基本特点。

太极拳是一项非常特殊的运动,与其他运动有很大不同。太极拳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以极为缓慢的动作来实现运动,所以太极拳许多动作从外观上看很轻微,却需要内力支撑。在太极拳中,我们需要不断地对自己的身体进行调整、掌握身体各个部位的力量、重心和平衡感。这种调整的过程其实就是一种反思,在这里我们可以体会到运动与思想的奇妙互动和交织。

第三段:太极的健康益处。

太极拳是一种不仅具有学习价值,而且体现出了健康价值的运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常会遇到压力、疲劳、情绪波动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我们的身心健康。太极拳的缓慢节拍不仅仅会让我们的身体变得更加健康,而且还能在我们的内心里诱发生命能量,帮助我们调整情绪,增强抵抗力。因此,太极拳在改善我们的心理健康方面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四段:太极的文化内涵。

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仅是一项运动,同时它还带有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我们学习太极拳的时候,我们会理解到许多有关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的内容。例如,太极中的“空灵、柔美、沉静、慈爱、坚定”的领悟,不仅体现了太极运动本身的内含精神,还意味着多元化文化的交融。在初步接触到太极拳的时候,我并没有深刻地理解它的文化内涵,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我逐渐体悟到其有深刻的哲学思考和文化话语意义。

第五段:结论。

太极拳作为一种健身方式,虽然动作缓慢而轻柔,但其实对身体、心理和文化认知的提升是非常具有意义的。在学习太极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姿势和身心状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良好的集中力和柔软感。而学习太极拳的过程中,我们自身的体会也必将带来深远的价值。学会太极拳,就是在感悟中体现出太极的内涵,不断扩宽和丰富自己的文化视野。

学习杨氏太极拳心得体会篇三

太极拳作为一种中国传统武术,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其中,杨氏太极拳以其流畅、圆润的动作、灵活的身法和平和的意境而闻名于世。作为一名初学者,我在练习杨氏太极拳过程中有了一些心得体会,通过一定时间的锻炼,我深刻感受到了太极拳对身体和心灵的积极影响。

练习杨氏太极拳的核心在于动作的流畅和身法的灵活。太极拳注重整个身体的协调运动,通过腰背的柔韧转动和四肢的连贯配合,使身体在动作中呈现出一种流动的美感。这样的动作看似缓慢,但内蕴着力度和力量,能够有效调动身体各个部位的肌肉,增强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在杨氏太极拳的练习中,呼吸和内气的运用是至关重要的。通过慢速深呼吸,我们能够提高对身体的意识和感知度,同时也有助于放松紧张的神经系统。内气是太极拳的特点之一,只有用气才能够使拳法更加准确有力。通过调节呼吸和内气的运用,在练习过程中能够感受到能量的流动,达到身心合一的状态。

杨氏太极拳不仅仅是一种武术,更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在练习过程中,我们需要专注地感受身体的每一个细微变化,调整每一个动作,因此培养了我们对自身的专注力和耐心。同时,太极拳的柔和和谐的氛围也使我们能够更好地放松心情,排解压力,达到身心和谐的状态。

练习杨氏太极拳不仅仅是为了锻炼身体,更是为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杨氏太极拳强调变化和应变,通过练习拳法,我们可以应用到日常生活中更顺畅地应对变化和挑战。此外,太极拳对改善身体健康有着显著的效果,可以增强体力和灵活性,缓解颈椎、腰椎等部位的不适感。同时,太极拳还有助于平衡情绪,增强心理健康。

综上所述,杨氏太极拳的练习对身体和心灵的影响是全面而深远的。在我的练习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了太极拳的独特魅力。作为一种兼具实用性和艺术性的武术,杨氏太极拳将继续引领着人们追求身心健康和和谐的道路。

学习杨氏太极拳心得体会篇四

我是一个热爱太极拳的人,曾经对杨氏太极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在过去的几年中一直坚持练习。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我深深体会到杨氏太极拳的无穷魅力。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在练习杨氏太极拳过程中所得到的一些心得体会。

太极拳是一种内功和外功的结合,练功之初,我首先感受到的是杨氏太极拳对身体的锻炼作用。每一招每一式的动作都需要将身体各个部位调整到最佳状态,这样才能保证拳术的准确和力量的发挥。在练习过程中,我逐渐感受到腿部的力量增加、身体的灵活性提高以及平衡能力的增强。杨氏太极拳的练习使我不断调整身体的姿势和重心,这对于改善体态、增强协调性和提高身体控制能力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然而,杨氏太极拳并不仅仅是一种身体锻炼的方式,它也注重修养和心态的培养。在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调整呼吸和放松身心,以此达到内心的平静。通过默默观察和感受,我发现太极拳中每一个动作和呼吸都与身体内部的气息息息相关。只有在完全投入的状态下,身体与呼吸的协调才能达到最佳效果。这种修养让我受益匪浅,不仅在太极拳练习中能更好地集中注意力,还对日常生活有了更深入的体验和认识。

另外,杨氏太极拳的一大特点是它注重运动的流畅和连贯性。通过不断地练习和修炼,我体会到了太极拳中内外功的融合和流动的美感。每一个动作和过渡都充满了力量和优雅,不仅仅是肌肉的力量,更是一种内外兼修的境界。在太极拳的练习中,我感受到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在被调动,每一次拳击都开启了身体的能量通道,这种感觉恍若在意识中舞动的艺术品。

通过练习杨氏太极拳,我也深刻理解到太极拳与身心的相互关系。在面对困难和挑战的时候,通过太极拳的练习,我学会了调整心态和保持冷静。太极拳的哲学也在其中体现,慢慢地,我开始明白做任何事情都需要耐心和恒心,只有不断追求进步,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取得真正的成就。

总的来说,通过练习杨氏太极拳,我获得了身体力量的增强、内心平静的修炼、身心流动的美感以及坚持不懈的毅力。太极拳不仅教会了我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一套拳术,还教会了我如何真正地去认识和驾驭自己的身体和心灵。杨氏太极拳是一门终身学习的艺术,我将继续坚持下去,享受其中的乐趣并不断提升自己的修为。

学习杨氏太极拳心得体会篇五

太极拳是一种深受广大人民喜爱的传统武术,它源于中国古代文化,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文化内涵。而其中的杨氏太极拳更是备受瞩目。自从接触杨氏太极拳以来,我便深深着迷于它,我发现它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武术,而是一种可以渗透到各个方面的内心修养。

杨氏太极拳是悠久历史的产物,它源于古代的武术,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原理。太极拳的招式缓慢而流畅,不仅可以发挥其本身的功效,还能够养心强身、辅以心灵的修养。杨氏太极拳更是在艺术魅力和技巧方面不断升华和完美。因此,杨氏太极也被称为“内家拳”的代表。

1.动静结合,自然流畅。杨氏太极拳一直以来的核心便是“动静结合”,其核心要义是“静而后动,动而后静”。在练习中,我们发现把身体的重心调节好之后便可以轻松自若地进行动作掌握,达到了养心强壮的目的。

2.内外合一,意境深邃。杨氏太极拳特别注重“内外合一”的设计,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并陶冶人的意境。这种和谐在拳术上体现为身体的各部位协同工作、动作流畅自然,表现了中华文化中崇尚自然和谐、推崇天人合一的关注。

3.平添人生价值,宁静自在。正如大多数武术爱好者一样,我通过练习杨氏太极拳,重新找回了自我和心灵的平静。这种平静更能够帮助我在生活中处理事情和处理人际关系时更加从容自若,因此可以说杨氏太极拳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获得健康的身体,还可以让我们从心理上获得健康和满足。

第四段:练习杨氏太极拳的好处。

练习杨氏太极拳具有极大的健康益处。它可以增加身体的柔韧性、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在行动和生活中可以使人比较省力,也可以强化身体的免疫功能以及优化人体器官结构。此外,通过练习杨氏太极拳,还可以提高心理健康,让我们获得宁静和平静的心态。更为重要的是,太极拳还可以唤醒人们的文化意识,推崇中华文化和精神,以及人的价值观。

第五段:结尾。

总而言之,杨氏太极拳是一种充满着内在深意的武术,它不仅可以通过锻炼身体来增强身体素质,而且可以通过传统的文化医学来提高心理结构的健康水平。所以在今天这个快节奏、压力大、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练习杨氏太极拳已经成为了一种许多人选择的生活方式。因此,在这里,我希望更多的人能够了解杨氏太极拳,学习这种优秀传统武术,并从中受到启迪和帮助。

学习杨氏太极拳心得体会篇六

太极拳作为我国传统武术中最优秀的一种,是一种以阴阳相互转化为核心的功夫,其学习的过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生的阴阳平衡。作为一名学习太极拳多年的人,我深深地认识到,太极拳不仅是一种武术技巧,更是一种修身养性的人生哲学。

第二段:个人体验。

太极拳需要细致的动作和深入的呼吸,这些都是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和练习。在我刚开始学习太极拳的时候,我总是感觉自己的进步很缓慢,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逐渐领悟到,太极拳的学习是一种渐进式的过程,只有不断地坚持下去,才能逐渐掌握其真正的内涵。当我逐渐熟练时,我感到自己的身体比之前更加稳健,平衡力也逐渐提高。

第三段:太极拳带来的益处。

太极拳慢练缓动,抛弃了传统武术的大力出击,这样不仅可以减轻练习时的运动负荷,同时也能够减少运动中出现的损伤,因此,它是适合各个年龄层都进行的一种锻炼方式。太极拳也能够起到缓解压力和促进放松的作用,同时可以提高我们的专注力和耐心,让我们更加沉静地处理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第四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太极拳追求的是阴阳平衡,这不仅仅是技巧上的表现,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和道德观念。在学习太极拳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地调节自己的心理和情绪,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和自我修养。只有拥有了这些基本素质,我们才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平衡工作、家庭和健康等各种问题。

第五段:总结。

太极拳的学习需要持之以恒的追求和不断的努力,只有坚持不懈地进行学习和练习,才能够收获到太极拳所能够带来的人生价值。同时,我们在学习太极拳的过程中也需要加强自我修养和道德素质的提升,让我们更好地实现人生阴阳平衡的目标。

学习杨氏太极拳心得体会篇七

说到剑,常常想起小时候看过的一部外国电影《三剑客》,虽然时过境迁,影片的故事情节记不清了,可剑客们用剑来搏杀的场景还时时浮现在脑际。京剧传统戏《霸王别姬》中,面对四面楚歌的楚霸王,霸王的妃子虞姬舞双剑来为他消愁解闷。剑,不仅仅是兵器,还可用来抒情。

我对剑产生兴趣,还是这次学习杨氏42式太极剑。长长的剑身闪烁着银白色的光芒,刻有虎头的元宝形的护手给人一种震慑力,那红红的剑穗显得红火喜庆。

42式太极剑共42个动作,22种剑法,3种腿法,3种发力动作。其特点是:“柔和缓慢,圆活连贯,虚实分明,轻灵沉稳,在技击上讲究以柔克刚,以迂为直,舍己从人,后发先至。”太极剑的动作很美,比如:提腿劈剑、提膝提剑的动作有一种雕塑美;弓步崩剑、弓步下刺、马步推剑的动作则显示了勇猛的气概;分脚后移剑、蹬脚架剑的动作舒展大气。如真正做到“以身运剑,剑神合一”,则非一日之寒。

课堂上,四十几名同学在刘常娥老师的教授下,进行演练,只见剑身舞动,剑穗飞扬,场面十分壮观。

刘老师耐心细致、不厌其烦的示范,手把手的教学,并不时的给以鼓励,一声“很好!”“不错!”给予同学们鼓励和自信。在劈、点、挑、刺的动作上,让人感到了一种气势,同学们学习的兴趣愈加浓厚了。不少同学学习刻苦认真,大家都休息了,还在一遍一遍的练习揣摩;还有年过古稀的大姐,不顾年迈,坚持学剑。有位大姐对我说:到这里来学剑,什么烦恼都没有了。太极剑是锻炼身体、陶冶情操的好方式。

我没学过初级剑,一学就报名学42式太极剑,难度不小,心中忐忑,跟的上吗?我握剑的方式不对,不是握上了就是握下了,老师耐心的讲解,握下了没有力量,握上了剑刃会伤到自己的手,并指出:握剑即要牢固,又要灵活。于是握着我的手教我如何握剑。按着老师的讲解,学起剑来顺手多了。为了能跟上进度,上课时我全神贯注,认真的学习;下课后,在网络上搜索到42式太极剑的视频仔细的观看、模仿。从开学到现在没拉过一堂课,那天,北风呼啸,大雪纷飞,也没能阻挡我上课学剑的脚步。

还有一节课42式太极剑就都学完了,接下来老师要从头到尾的对每个动作细抠,尽力让同学们学会并做到动作规范。感谢老师的循循善诱的教学,这学期学的很有收获,很愉快。

学习杨氏太极拳心得体会篇八

太极拳作为中国传统武术的代表之一,以其舒缓的节奏和流畅的动作而广受欢迎。作为一位健身爱好者,我对太极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决定学习杨氏太极拳。杨氏太极拳是太极拳的几个派别之一,具有缓慢、柔和、流畅、静中有动的特点,适合中老年人和想要增强身心健康的人。在学习杨氏太极拳的过程中,我获得了许多宝贵的心得与体会。

第二段:身心合一的体验。

太极拳注重内外兼修,让人在身体的锻炼中更加注重内心的平静。学习杨氏太极拳的第一件事就是学会调整自己的呼吸。通过深而慢的呼吸,可以让身体的能量得到平衡和流动。在呼吸的指导下,我开始按照指导者的动作,缓慢地舞动双臂。随着练习的进行,我渐渐能够感受到身体内部的力量在不断积累和释放。这种身心合一的感觉让我感到异常舒适,让我更加专注于自己的动作和呼吸。

第三段:修身养性的启示。

杨氏太极拳强调“以柔克刚”,在练习中要学会放松、平衡和调和。在学习太极拳的过程中,我渐渐意识到生活中的问题和困难都需要以柔克刚的态度去面对。在面对困难和压力时,我学会了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以更宽广、更柔软的角度看待问题。此外,我也体会到人生中的许多问题并不需要我们用力去解决,而只需要我们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冷静,问题总会自然而然地得到解决。太极拳的练习帮助我修身养性,让我在日常生活中更加从容和宽厚。

第四段:培养耐心和毅力。

杨氏太极拳的动作缓慢而复杂,学习起来需要耐心和毅力。每一个动作都需要我细细品味和反复练习,才能够掌握其中的真谛。初学时,我常常感到迷茫和挫折,但我坚持下来了。通过不断的练习,我的身体逐渐适应了太极拳的动作,我的心情也变得积极起来。我意识到在学习任何一项技能时,都需要准备好面对困难和挑战,以持之以恒的毅力和耐心去克服。太极拳的学习让我坚信只要付出足够的努力,任何一项技能都能够掌握。

第五段:太极拳的终身学习。

学习杨氏太极拳的过程很有趣,但我也明白这只是个开始。太极拳的学习是一个终身的过程,只有不断地练习和钻研,才能够达到更高的境界。通过学习太极拳,我不仅获得了身体的健康和柔韧,也培养了内心的平静和宽容。我希望能够继续深入学习,通过太极拳来探索更多关于身体和心灵的奥秘,以提升自己的身心健康。

总结:通过学习杨氏太极拳,我获得了身心合一的体验,明白了修身养性的重要性,并培养了耐心和毅力。太极拳的学习不仅能够带来身体上的好处,也能够提升心灵的境界。我将继续学习和探索太极拳的奥秘,以求更高的境界和更好的身心健康。

学习杨氏太极拳心得体会篇九

先师常以拳祖张三丰“学太极拳以养心定性,聚气敛神为主”,以喻练太极拳之真谛。静,就是调心调息调身。习拳一定要静下心来,专心致一,“致虚极,守静笃”,不得心浮气躁。预备式(无极式)要做到虚灵顶劲,气沉丹田,摒除杂念,呼吸自然,努力进入物我皆忘的空灵精神境界。在整个练拳过程中,要做到稳静安舒,心神泰然,集中心志,意识领先。在意念上,当有人若无人,当无人若有人。内敛精神,外示安逸。先师曾诙谐地说,万籁俱静可以修养脑力,悄无声息可以修身养性。

杨式太极拳是一种动静开合,以静御动的运动。静中藏动机,动中存静意,一静俱静,一动俱动,无静无以制动,无动无以见静。其“松”,其“正”,其“慢”,其“匀”,其“稳”,都是在澄静的状态下成就的。

保持平静、恒定和平常心,靠平静的过程使污浊沉淀,万物清明。因此,杨式太极拳被后人称誉为活的雕塑,动的静功。

先师经常告诉我们,杨式太极拳是内家拳,跟其它拳打人不一样。一般拳打人是皮肉伤,一看就知道伤轻重在何处。而杨式拳外若柔绵,内坚如钢,其功夫是松沉纯净的内功,用的是整体劲,瞬间产生弹抖力。打人疾弹冷脆,入里透内,伤其内脏,皮肉却没有任何异象。所以,杨式拳也叫“松拳”、“绵拳”。

关于松,先师还给我们讲了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传说神拳“杨无敌”(杨露禅)曾在永年家乡一条河边钓鱼,忽有一人从背后猛扑过去偷袭。说时迟,那时陕,“杨无敌”利用微妙的感应,顺其扑力,突然低头松腰,含胸拔背,将其顺着后背抖人河中。

先师说,这样的上乘功夫,关键在于“抟气致柔”,就是一个“松”字。打人不入内,感应不灵敏,是松的功夫不够。“松”是杨式太极拳的生命线。

松,包括内松和外松。内松,即意松,指的是精神内敛;外松,即身松,指的是周身松开。通过练“松”,达到内外兼修。“松”的高层境界是松净、松柔与松沉,以求实现松净透空。这个“松”,非几十年千锤百炼而不可得。

我体会太极拳诸要领中惟“松”难度最大,全身关节肌肉全都松开更难。特别是背脊和胯根更不好松,常常影响拳式。此缺点须循师教而努力克服之。

寒冷的冬天,我赤手空拳,一趟85式打下来,手指肚发胀,两手掌徐徐发热,有麻酥酥的感觉。我知道这是松柔下来,气血贯通,神经末梢有了感应的缘故。

夏日练完拳后,突然发现全身通透,有一种形容不出的完全轻松舒服飘然的感觉。我立刻意识到这是周身关节打开,经络畅通,肌肉松净透空并克服了拙力的结果。练了多年拳,这样至善至美的感觉不是很多,但我知足了。我相信,只要有恒心,今后会有更多的如此美妙的感受。

对“正”的理解,先师教导宜从两个方面来考虑。

虚灵顶颈,尾间正中,松腰敛臀,头顶与小腹自觉一气贯通。自颈下直垂到两脚之间形成一条身中垂直线。用这条垂直线确定重心,上下相随,内外相合,平送腰胯,平衡肢体。练拳时,如遇身法倾斜、伸缩、旋转等引起“中正之偏”,也要坚持内劲中正,“斜中寓正”。

观先师拳架,中正大方,八面支撑,无过无不及,展现出大师庄重、严谨、和顺的风范。

杨式太极拳的一招一式都是很讲究的。每个姿势和动作都具有攻防含义,学习不正确,练习不到位,就习拳而言,徒劳无益。所以,对于每一姿势动作的四肢距离、身势重心、屈伸起落、进退转换,其方向、角度、高低和幅度都要学习到位。而后对身体各部位,包括头颈背掌腕肘肩腰胯膝脚的规矩,也都要一一纠正到位。只有形似做好了,才有可能求到神似。只有拳架纯正了,才有可能体用结合,技法娴熟,脱规矩而合规矩,从心所欲。

杨式太极拳的动静、开合、伸缩、转换均符合人体经络生理的需要,有着循经络而行的功能和效果。经络以头身为总纲,布满人体的气血通路,使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七窍、皮肉筋骨形成一个系统。这个系统作为气血运行的通道是十二经脉,作为精气储藏的中转站,是奇经八脉。它们沟通里表,协调阴阳,平衡虚实,一气贯通。杨式太极拳正是靠习拳练功潜心打通经脉,保持周身血脉和五脏六腑通畅,促进了人体的阴阳互生,阴阳平和,从而防病养生,祛病延年。

“以心行气,务令沉着,乃能收敛入骨;以气运身,务令顺遂,乃能便利从心”。气行则血通,血通则人健。先师讲,这就是杨式太极拳的精妙之处。太极拳之运动是五脏六腑的运动,太极拳之内劲是经络的力道。这些都是靠“慢”来实现的。慢才能做到运动无微不至,全身各部位恰到好处,气遍身躯,中气贯足。而快必然会处处滑过,无法贯通经络,致使气散血滞。

经常有圈外人对杨式太极拳的缓慢不以为然,对它的拳路和劲道提出了质疑。殊不知这个“慢”正是杨式太极拳的特色和真谛。用意不用力,靠意念使气血贯通。拳打稳静,拳打舒坦,拳打调息,拳打轻灵,拳打悟性。招熟、懂劲、神明,都需要缓缓地、细细地审查着劲道去品味,去练习。

杨式太极拳之慢,犹如水中行走,自觉克服浮力和阻力;犹如迈步似猫行,虽动犹静,轻灵之极;犹如运劲如抽丝,坚韧不折,柔而有弹性。日积月累,慢中寓快,逐渐出落成一种灵感。这种灵感靠微调与潜移默化,进而变化成虚灵的气势和浑厚的整劲。

匀“速度均匀,上下相随,圆活连贯,绵绵不断”。“匀”是杨式太极拳的动律和气韵。

先师讲,式式相连不断,“势”也。意思是说,定式要做到位,定式与过渡动作的转换,上一式与下一式的转换,要不显山,不露水,不着痕迹,无断续凸凹处。这就要靠节奏平稳,速度均匀,呼吸深长又自然,式式相连无起伏来实现。这就是杨式太极拳的“匀”。

先师还讲,“匀”是最不好练的。不“匀”好练,快慢、高低、起伏随意而作,但这样已经不是杨式太极拳了。

杨式太极拳的“匀”,在中华武术套路中是一大特色。它最忌陕慢相间,上下起伏,飘浮不定,矫揉造作。它要求的是道法自然,上下相随,内外相合,圆活连贯,绵绵不断,委婉曲折,行云流水。如滔滔江水,“逝者如斯夫”;如云舒云展,宠辱皆不惊;如观山重水复,如闻柳暗花明;如飨清风细雨,如望云海日出。真正地透出一股浩然之气,呈现出杨式太极拳的松柔美和形象美。

先师讲“稳”,关键是一个“重心”。在运动的过程中依靠身中垂直线的平移稳定重心。重心的稳定,决定了下盘稳固上盘灵活,然后才有可能“一身之劲,练成一家”,“曲中求直,蓄而后发”。

稳要气沉丹田,稳要分清虚实转换,稳要腰部旋转松沉,像中轴一样稳定而灵活,稳要“一身备五弓”,稳要身体各部位相互作用而产生相应或对拉的支撑。

“立如秤准,活似车轮”。“往复须有折迭,进退须有转换”。稳如泰山,支撑八面是稳的形象表现。

在稳的基础上,“虚实能分,而后转动轻灵,毫不费力”。由于稳,太极拳方能轻灵沉着。轻灵而不流于飘浮,沉着而不犯僵滞,在阴阳、刚柔、虚实、动静的互换中形成整体运动。

“静松正慢匀稳”相辅相成,互相联系,浑然一体,不可断然分割。它是杨式太极拳的法度,是修炼的方法和途径,是赵斌先师对杨式太极拳在理论上的贡献,是先师丰富而宝贵的太极文化遗产其中的一部分。

先师对太极之道深有感悟,他在九十高寿时提出“动则生,静则松,松则通,通则轻,轻则灵,灵则活”,是对杨式太极拳的高度概括。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极虚静然后极精神,极松柔然后极坚刚,极缓慢然后极迅猛,极稳固然后极轻灵,这是对“静松正慢匀稳”的最好诠释。

学习杨氏太极拳心得体会篇十

余中老师说过,凡是选太极的,都希望能够学到一点东西。短短的一个学期,根本无法深刻领会太极的奥妙,所以只能浅学罢了。之所以选这门课,是因为我的动作比较慢,协调能力不太好,我想太极会是比较适合我学习的一项体育项目。然而,当我真正接触到太极之后,我发现这并不简单。看似简单容易的动作,做起来往往力不从心。一招一式都很讲究,要打好绝非易事。而且对于初学者来说,感觉每一招每一式都好像很相似,很容易混淆,这又加大了学习的难度了。很多时候,往往跟着老师做,还能做得下去,一旦没有旁人指点,就顿时茫然无措了。我想,唯有平时多留心听讲、多点思考、多用功练习,才能跟上老师的教学步伐。

即使是学了整个学期,我们都只是学了太极的一些很基础的东西而已。如此历史悠久的太极文化和拳法,单靠短短的十几节课是很难掌握通透的。学了大概仅仅是有了一张纸,可是再细学时接受的东西才会有地方记。学式子容易改式子难,是说学到一定程度的式子改起来难。初学者还是改式子比学式子容易。不管对错,先接受下来,以此为基础,再仔细深入地学习改正。实际上一下子就对是不可能的,那么容易的东西学起来也就没多少意思。不过,不管对错接受下来的式子,脑子里一定不要划句号,要划上一个问号。改正到一定的程度再划句号。但这时脑子里还应该有那个问号,到了彻底吃透、融会贯通甚至有了创新了,才把这问号拉直而成了感叹号。感叹号是问号拉直的,学无止境,还得留一份虚心。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辩证的理论思维与武术、艺术、气功引导术的完美结合,是高层次的人体文化。其拳理来源于《易经》、《黄帝内经》、《黄庭经》、《纪效新书》等中国传统哲学、医术、武术等经典著作,并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又吸收了道、儒、释等文化的合理内容。对于中华民族的国粹——太极拳,我们应该继续发扬传承它,让它永久流传。

既然选择了,就应该学到一些东西。也许现在没有明显的效用,但是以后总会有用到的时候的。虽然我们只学了太极拳的24式,但有了基本的了解,以后学其他的样式就不会显得那么陌生了。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