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散文序言范文通用 序言 范文(五篇)

散文序言范文通用 序言 范文(五篇)

时间:2019-04-22 18:38:16

相关推荐

散文序言范文通用 序言 范文(五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散文序言范文通用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宋国有个富人,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墙淋坏了。他儿子说: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窃。邻居家的一位老人也这样说。晚上富人家里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富人觉得他儿子很聪明,而怀疑是邻居家老人偷的。

以上是韩非子中的一个寓言。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类似的故事,但是,也常见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我们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时候,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是什么样的关系呢?请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

以下是几篇优秀作文的入题技巧:

理智和情感是人类生活中的两只脚印,人类在认知事物的道路上的每一次成长都和他们的理智及情感有关。(江苏考生天平和七弦琴)

将理智和情感比作是人类生活中的两只脚印,首句入题,就形象地点出了情感与理智的内在关系情感与理智对认知具有重要的影响。这样的开头,入题迅速,闪烁着思辨的色彩,令人耳目一新。

在蝶的眼中,花是天使,因为花给予她生命的甘露;

在花的眼中,蜂是挚友,因为蜂给予她生命的延续。

然而在蝶眼中,蜂不过是埋头苦干的笨蛋,在蜂眼中,蝶不过是游戏花间的浪子。(湖北考生学会历史的旁观)

文章开头赋予蝶、蜂、花以人的性情,连物都会带着情感的眼光来评价、认知事物,更何况是情感丰富的人?通过生动贴切的拟人手法,将话题的内在含义巧妙点出,不仅唤起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相关联想,更体现了作者的睿智。

人有七情,自有喜好与厌恶之情,然而,当这种好恶之情掺入对真理的认识时,又会有怎样的影响呢?(山东考生勿以好恶论断之)

一起笔就紧扣情感与认知,以一种假设将读者的思维引向对本质问题的思索,文章的立意显得十分深刻。这样的入题方式,将设问的修辞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简洁,却分量十足。

你会因喜爱北国的皑皑白雪而对南国的椰树海风不屑一顾吗?你会因沉迷于江南的小桥流水、青瓦白墙而否定西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美吗?你会介意林黛玉使性子而不看经典名著红楼梦吗?你会钟情流行音乐而厌烦沉闷乏味的古典音乐吗?古希腊哲人曾说,人是感情的动物。因此,面对大千世界,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喜好憎恶往往会影响到对人、对事的看法。相信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架天平,有个自己的标准,用来衡量周遭的一切。(湖北考生心中的天平)

优雅的语言、和谐的音节、丰富的形象还不足以触动你的情感吗?还不足以让你在美的品味中恍然大悟原来对美的感知,对人对事的看法,都是要受到心中那架天平的影响吗?

常常是一位亲人的生命如流星般陨落,我们才悲哀于死神的无情;常常是一位朋友在与疾病殊死斗争,我们才诅咒病魔的猖獗横行;常常是我们自己的利益受到了侵犯,我们才正视社会上的毒瘤。 (江苏考生放下感情的叶片)

这样的语言是不是很容易唤起你的共鸣?这样的开头,既饱含着深厚的情感,又折射出理性的色彩。如此入情入理的文字,引导我们触摸到了这样的本质感情的叶片时常遮挡住我们理智的目光。

人是有感情的,正如古语所说的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故而,在认知事物时便不自觉地附着了浓浓的个人情感。于是有了情人眼里出西施的缠绵,感时花溅泪的悲戚。(山东考生怎一个情字了得)

文章开头即紧扣住一个情字,在三句话中嵌入了三句有关情感的名句,显示出了考生较为扎实的写作功底。底蕴说白了就是积累,走上考场的时候,你该积累了不少的名言警句吧,而你所积累的东西不只是为了那道仅值4分的名句填空题吧。

有时候,感情是一剂善变的药,融在爱人的酒杯中,苦涩里也能品出甘润;有时候,感情是一把双刃剑,握在敌人的手里,纵轻轻挥下也觉得伤痕累累。(浙江考生真情诚可贵 理智价更高)

感情既是能化苦涩为甘润的善变的药,又是可以带来累累伤痕的双刃剑。精致的比喻将情感的两重性揭示出来,构成巧妙的。对比,非常形象地点出了文章的中心:真情诚可贵,理智价更高。

如果你正赶时间,可是走到路口却被人告诉前面过不去。如果这个人是你认识的人,你会怎么办?如果这个人是陌生人,你又会怎么办?

是啊,假如遇到这种情景,我们该怎么办?是从感情亲疏的角度出发,对所认识的人相信多一点,对所不认识的人相信少一点,还是反过来?假如其他类似的情景,又该怎么办?很自然地,我们便顺着作者的思路追寻下去,去看看作者预设的答案到底是什么。

apec让全世界刮起了唐装热。看着那不同肤色、不同国籍的人们着一身相同的唐装时,我不禁呐喊,我爱唐装!曾经,这样的传统服装让国人排斥,单调乏味,不及洋装轻便舒适,人们抱怨过,人们责难过,穿着这样的衣服甚至让他们羞愧,我不禁要问:一件衣服,有那么多过错吗?(湖北考生我爱唐装)

直接以apec会议引起的唐装热入题,联系对唐装前后情感态度的不同,引出了对本质的追问衣服自然不会有对错,错的是人们的情感和认知。假如能在入题时用时事材料来紧扣话题,通过品评时事来追踪本质,你的作文的开头是不是也能带着几分新鲜,闪烁着几缕智性的光芒?

实际上,一篇作文要脱颖而出,仅仅讲究写好开头的技巧是不够的。从以上的例子就可以看出,这些精巧的开头并非只是简单套用某种入题的技巧才显示出新意来,而是结合了几种或多种技巧,并且,从优秀考场作文的开头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的是这些考生驾驭语言的能力和良好的语文素养,这才是他们获高分的根本原因。所以,希望同学们在备考过程中,既要有意识地借鉴他人成功的经验,也要厚实自己的知识积淀。

散文序言范文通用二

后面还有多篇林清玄散文读后感!

在读了林清玄的散文过之后给人一种回味无穷的感觉,作者那易懂的语言,却又含着很深的寓意,哲理。读完后撼动了我的心

这本书的封皮呈黄色,醒目却不刺眼,与它的图案十分相配:一阵风吹来,纯白的蒲公英种子随风飘散,飘渺、空灵,十分简洁唯美,我想也代表着我们这一代代的孩子的梦想吧。中央用孩子的字体写着“林清玄”三个大字,给人一种亲切的感觉。展开封皮,一行小而精练的小字映入眼帘:“期许少年们有天真的心,纯善的心,完美的心,庄严的心……能在这悲伤的人间,拥有欢乐。”正是这一行字,给了我很大的兴趣让我读下去。

正式打开书时,我便被那充天真,无邪的自序吸引。和标题一样,拉近了我们与作者的距离,向我们诉说了作者不老的心。这本书分四卷,分别是天真的心、纯善的心、完美的心、庄严的心。每一卷的开头都有一首精练的小诗,读来十分趣味,我仿佛能从一首首小诗中看到作者儿时天真可爱的脸。

第一卷“天真的心”:讲述了一件件小事,都是些我们生活中很平凡的事情,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小事:一只乌龟、一棵树、一些流浪狗、一个传说……而令我感到吃惊的是,作者用孩童般的最单纯天真的视角,把最单纯天真的事情,竟能写出如此多的细节和道理。在作者的笔下,能够从一只乌龟写到身外之物的不重要,写到人只看到名利金钱的悲哀……作者循序渐进,由浅到深,直击我们的内心——那如白纸般内心的最深处的那片净土。

而第二章“纯善的心”描绘的不是一向再清澈的人或心。而是在尘世扎根,出淤泥而不染的人或心。作者用这“灰色”社会中的真善美、假丑恶的比较,引起了我们对良知的新看法。

第三、第四卷则是继续沿着之前的风格,用孩子般的笔法,给我一种亲近的感觉,让我借作者的文笔来看那充满未知的世界。

看完这本书,突然发现书的最终也有一行小字。它告诉我们:“挫折,学习智慧;离散,学习成长。我们是不是除了课业,更重视这些优良品质的养成那?”或许,这就是作者写这本书的原因吧。

散文序言范文通用三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然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

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减之一分则嫌,素之一忽则嫌,黛之一忽则嫌。

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琉璃框里的画面。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的站在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

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了生命了。

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的不足,白鹭不会唱歌。但是白鹭的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歌吗?不,歌未免太铿锵了。

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1.依次填入文中四个方框最恰当的一组词是

a.黑白长短b.长白短黑c.长短白黑d.黑短白长

2.本文重点是赞美白鹭,为何要在文中插入对白鹭、朱鹭、苍鹭的描述?(不超过25个字)

3.文章第五小节写白鹭站在小树绝顶,人们猜测它是在望哨,作者同意这样的猜测吗?根据何在?为什么?(不超过50个字)

4.从全文看,白鹭的美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每个方面用两个字概括,不少于6个字,不超过10个字,包括10个字)

5.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两项是

a.本文通过赞美白鹭,表现了作者爱寻常之美、爱平凡之美的思想感情。

b.作者开头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是从白鹭的外貌、形态特点着眼的。

c.作者在文章最后又说白鹭是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写出了白鹭易被人忽视的内在的、质朴的美,这样由里及表,使文章更富有哲理。

d.文章第四小节运用了一连串的排比句式,主要突出了白鹭匀称的体态和谐调的色彩。

e.文章倒数第二小节说歌未免太铿锵了,这是说其他鸟唱的歌太响亮了,作者借此来反衬白鹭宁静悠然的美。

1.(2分)c

2.(2分)通过比较,形体适宜及其自然美的特点。

3.(2分)不同意。从文中可它真是望哨吗的疑问中可看出。作者欣赏的就是白鹭这种没有任何目的的悠然自得的美。

4.(2分)自然宁静悠然匀称和谐(能概括出意思类似的三个方面即可)

5.(2分)ce(提示:c应为由表及里,e泛指所有的歌,不仅指其他鸟唱的歌)

散文序言范文通用四

散文诗,是介于散文与诗之间的一种文体。是诗的散文,散文中的诗,说到底,还是精短的、有着内部韵律的、文字精美的、哲思的文字。散文诗是一种独立的文学体式,是诗歌大类中的一个成员。

1.诗:韵文;讲求句式关系的基本规定性;一般说来,长度上受到限制。

2.散文:无韵文;不讲究句式关系(所谓单行散句是)。一般说来,长度上比诗受到的限制要小。

3.散文诗:或韵或散;句式通常短小;篇章长度通常短小。

形式上的区别我认为就是这样的。另外,还有题材上的区别、写作方法上的区别、风格上的区别等等。体会它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散文诗是散文还是诗?有人说,是诗;有人说过是散文。当然重要的不是文章的结构方式,重要的是它自身的写作和表达方式。虽然它具有散文行文的特点,但他的精髓依旧需要用诗歌的语言和思维来完成情感的表达,如同青蛙,陆地能够开阔它的视野,但它终生还是离不开水,诗歌就如同散文诗的水。

从散文的发展趋势看,逐步走向分化,已经构成了各种独立的新的文体,议论性散文,演化为杂文;叙事性散文,派生出报告文学,抒情中的散文于诗歌中停滞于传统风格的流派相结合,产生散文诗是一种必然!

所以说,散文诗的产生是文学发展的必然,它必将摆脱依附于诗或者散文的附庸地位,这是一片新生的绿色的土壤,那里有人文精神的种子,也有大自然的迤俪风光和清新的空气。

了解散文诗要比了解诗歌容易和显与理解,也要比散文更多一分艺术光泽和吸引人们的情趣。对于写散文诗的人来说,了解散文诗与散文和诗歌的血缘关系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能够自觉地注意到从这两方面来吸取营养。想写好散文诗,注意散文的行文特点以及熟练地掌握诗歌的表现技巧,注意思维和语言的衔接,同样没有真实的情感,是很难写出好多散文诗的。

散文诗是因为其资料重在一般为诗所集中表达的感悟过程而与诗拉上关系的。当然,有人说,这种现象是写作者造成的“文体侵权”,比较新鲜!

散文序言范文通用五

江枫散文诗:

战后的天空情花浪漫

作者:詹俊祥 字 江枫

诗曰:

我的文字有点儿随意,

没有千古不变的格侓,

却有点儿傲气。

我的文字有点儿讽刺,

总像冬天的寒风把你吞噬。

你愤怒地将我推出大门,

却把我推向了创作的旅程。

战后的天空没有乌云,

漫卷地白云情花深吻。

浪漫的情花诗画漫卷,

牵手梦中的恋人醉了一春。

战争结束了,我和静的缘分也悄然即逝。她像她的名字静静地躺在青山中,而我却幸存地留在了漫无边际的流浪路上。我多想让自己的灵魂和她一起浪迹到那个安静的天国,让那来自战火中结下的情缘定格在永恒。

我的婚姻如同雨后滑坡的泥石流,稍不留神便是万劫不复。我似乎一直在梦里,梦里始终有个姑娘在向我微笑。那若近若离的情景总让我时而心旷神怡,时而又令我平静无声。

静从我的生活中消失了,她带走了我全部的念想。我漫步在了失魂落魄地流浪时空,幸存的日子丝毫没有让我感到和平岁月的快乐。十多年后,已是中年的我终于在北方的一个小城里和梦中的姑娘相遇。她像冬天的梅花既艳丽又傲然霸气。她生性活泼,落落大方。她和静相比唯一不同的是,当她不喜欢某个人时就表现得外表冷漠,冷漠得如同一潭静静的湖面。她和我完全是两个不同性格的人,在别人的眼里与其说我们是对恩爱的夫妻,还不如说是一对相敬如宾的情侣。

她在我的梦里整整生活了二十二年,从入梦的初始到走进婚礼的殿堂。我从不相信世上真有缘分,当然就更不相信梦里的事情会成为现实。我唯一相信的是事在人为,当梦真的变为现实的那一刻,我居然没有半点欣慰。有用的全是无边的惆怅和那不可思议的微笑……

战争结束后放下枪杆的我在一个偶然的机遇来到北方一家省报当上记者,我的北上并不是因为梦中的姑娘,完全是因为幸存下来后面对生活的所迫。我终于站在她向我微笑的那条涓涓流淌的汾河岸边。岸边没有她的影子,更没有梦中的情景,唯有那条宽阔而又泛着青春气息的江水伴着微风滔滔东流。

我深情地望着汾河四周的山山水水,脑子里不时闪现着梦里的情景。那一刻,我多么想梦里那个穿着大红连衣裙的姑娘会真的打着一把粉红的伞向我微笑,向我姗姗走来。

一九九二年的冬天,当我身上只有一毛二分钱的时候,我并没有想过这一毛二分钱会成为我扎根北方的动力。那年的冬天,太原上空的雪如同倾盆大雨,所有高低错落的村庄,所有弯曲不平向前延伸的道路,还有那些大街小巷和正在呼喊的城市都被披上了银装素裹。

放眼望去,所有的门窗都紧闭着,上面挂满了各种颜色的帘子。街上铺上了一层厚厚的白毯,那毯子洁白无瑕,路边的冬青叶也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生气蓬勃。行人道上的白桦树光着枝丫整齐得如同行进的队伍。矗立在我眼前那美丽的城市也如同经过战后的城堡静静无声。望着座落在黄土高原那静静的城堡,我像离了树枝的叶子在空中随风飞舞。

空中的雪花仍在不停的莺歌燕舞,我站在足有半人深的雪地里,眼前再次浮现出万炮齐鸣,硝烟弥漫的战场。仿佛间,静在战场的呼喊再次响起:“战友们:看、山下的敌人冲上来啦,拿起我们的武器,把敌人打出中国的领土。决战的时刻到啦,咱们今生是战友,是兄妹,来生还是战友和兄妹。”她挥着红色的战旗冲进了炮群……

瞬间、浓烈的硝烟淹没了她的身影。她、再也没有回到我的身边,那靓丽的身姿,那高昂的呼喊却永远留在了时光飞逝的记忆里。

二十二年后,当梦中的姑娘出现在我的眼前时,我们见面的第一句话竟是“相见有缘”。当她那身红色的连衣裙映入我的眼帘时,我有点惊奇。我自言自语道:“嗨,难道这世上还真有缘分一说吗?”她落落大方地问我:“嗨,你在说什么?”“哦,没有什么,没什么,刚才我走神啦。”

那年我42岁,而她刚刚大学毕业。我们相识在文字的风雨里,我们在同一个编辑部里描绘着改革的步伐。对她,我没敢奢想会牵手一生。只是拿她当作了小妹,一个刚刚认识,一个只是在梦里相伴已久的那个姑娘。

20岁的她没有忧愁,更没有体验过生活的苦难。她每天都是那么乐不思蜀,脸上的微笑就像初春绽放的花苞。我们一同行进在千里太行,巍巍吕梁,一同漫步于滔滔的黄河岸边和那涓涓流淌的汾河沿岸。急匆匆的脚步总是那么异口同声地行进在哐当!哐当!的列车上。在同一个编辑室里,我们总是为了某一个改革的问题争论到东方欲晓。那一个又一个的深夜与黎明总是伴着我们的纸笔定格着黄土大地那每一个细微的变迁。

三年后,她对我说:“咱们结婚吧!”她说这话的那一刻,严肃的表情伴着她腼腆的羞涩是那么的认真。我有点儿手足无措。我说:你就别拿我开心啦,你开什么玩笑。我多大。你才多大?咱俩结婚还不气死你爸妈?她侧着身子,脸上泛起一团羞涩的红晕道:“谁跟你开玩笑,我是认真的”“什么?你没发烧吧?”

那年夏天,她和我终于走进了婚礼的殿堂。结婚的那天,令我没料到的是:当天空的烈日将那厚厚的黄土烤得热浪沸腾时,她竟打着梦中那把粉红的小伞,穿着梦中那件红色的连衣裙走出大门,她像风中那随性的燕子微笑着向我飞来。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