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陈氏续修家谱序言范文范本(模板14篇)

陈氏续修家谱序言范文范本(模板14篇)

时间:2020-03-19 21:33:58

相关推荐

陈氏续修家谱序言范文范本(模板14篇)

新修家谱怎样写序言

总结是我们对过去一段时间内所做的努力和成果的回顾和总结。在总结中,可以适当地运用一些案例和实例,更加生动有趣。下面是一些精选总结的样本,仅供您参考和参考。

陈氏续修家谱序言范文范本篇一

老下陆街道办事处陆四新。

(20xx年x月x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

今天,我们满怀喜悦的心情,参加北京现代、一汽大众、东风标致等四家汽车4s店项目签约仪式。首先,我代表老下陆街道办事处对项目的正式签约表示热烈的祝贺!

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推进“三大建设”为总抓手,努力为投资者营造“成本最低、信誉最好、效率最快、回报最高”的优良环境,逐步形成了具有亲商、安商、富商的广泛共识和社会氛围,成为了各路客商投资兴业的热土。先后吸引了人本轴承、天华塑管、鑫辉黄铜、美尔雅女装等一大批项目落户老下陆,有力地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广大投资者也得到了丰厚的回报。北京现代、一汽大众、东方标致均为中外合资的大型汽车企业,不仅实力雄厚,技术先进,而且具有强烈的创业精神和发展潜力,近年来的迅猛发展,壮大了中国的民族汽车工业。四家汽车企业以远见卓识的眼光,来我们老下陆投资兴业,对于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壮大经济总量,提升综合实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项目的签约只是第一步,只有投资项目建设好、成长快、赢利多,才是真正意义的双赢,才是合作双方共同的理想和目的。

陈氏续修家谱序言范文范本篇二

国有史,县有志,家有谱牒,古今为之。国史利后人解其国史进展,民族兴衰,经济文化发展演变,疆土山河之况,谱为世系传宗,以脉分支,且联族情也。数百年间,杨氏后裔兴旺,族派分支甚广矣。现有移居北罗砦、东裴砦、南龙塘,近有杨庄、孙营杨姓亦是宗家。吾宗族虽系四方分支,然百川终流入海。万渠总归一源。家之有谱,犹木之有本,水之有源也。追其本而支由何分?溯其源而流从何来?谱系之修,岂不重哉!

世传我始祖兄弟二人,袭居山西洪洞县,长祖固守原籍,次祖、三祖于大明洪武二年奉皇移民之昭命,行程半月余至河南仪封县,分支小宋集家焉,当时三祖分支不明,久后相迂,方知弟分支东邵凸安家,兄弟见面含泪共诺:兄弟生前居关西,死后同葬一茔。由此世传现有二祖坟墓俱存,但二祖讳字失传,不敢妄言。依清康熙二十二年废文约详查至二十九世有先祖名讳^v^,又查至雍正十二年和乾隆年间老分单上注三十世列祖兄弟五人,长祖会生,次祖福生,三祖贞生,四祖桂生,五祖诞生,往上十世,三百余年,列祖讳字不详,不敢妄写,从大明洪武二年,即公元一三七〇年至一九八五年,迄今六百一十五年,历年久远,既无碑谱以垂记,又乏先人之传,追其本源则不知,问其世代则不晓,长幼尊卑,辈次紊乱,宗族不辨,皆为无谱之故耳。谱系之修,岂容缓哉。常言饮水亦当思源,息阴须知探本,故族众议论修谱,同时有三十八世孙书修和三十九世孙万卷、万平、景运以及四十世孙超林、超生、逢春、梅岭等,偶动木本水源之思,欲为承先启后之事,倡议修谱,共同努力,将支派辈次尊卑长幼遐迩亲疏,腾清卷上,以令石印。然愚本学识謭陋,且又渺见寡闻,兼之八十晚年,不堪重任,乃辞不容己,谨以忆达,不够详细,容举末端,遗传作序,以便后世子孙考查,开卷了然,易于悉晓,庶可知生由何而来矣。

三十九世孙 万卷 续修。

一九八五年仲春月。

新时代,国运昌盛,社会繁荣,人丁兴旺,家道康宁。吾杨氏宗族自一九八五年仲春修谱至今已历时三十余载,目前已有几世子孙后代无谱可依、无根可寻,实乃昭穆不明也。为使吾族后裔晓知国之历史、民族兴衰、始祖根源、主脉分支、远近亲疏,培养不忘初心、养德重孝、尊老爱幼、谨学明志之理念,弘扬爱家、爱家族、爱祖国之精神,营造族人团结、家族和谐、社会和谐之氛围,经吾族几位长者,友信、友朋、红江、超林提议,成立续修家谱理事编委会,确定续修吾族家谱。

此次续修家谱依老谱为据。理事会成员分村、分支,深入到户,依次排查,登记造册,做到一户不漏、一人不少。另有山东白茅一支,经考证系吾族支脉,故本次续修列入家族谱内。

此次续修家谱仍按“大节贻芬远,荣名奕世存,重辉承令绪,余庆普灵源”二十字铭排行为准,每世挨用一字,理应遵守,不可紊乱。

公元二〇一八年农历二月初二。

陈氏续修家谱序言范文范本篇三

大家上午好!我是新字辈第33世孙xx,在33世孙中本算不上学业有成、事业有成,让我发言确实诚惶诚恐。

编修家谱是家族发展历程中的大事,我知道修谱已有两年有余,编委会的长辈做了许多艰苦细致的工作。在取得阶段性成果的今天,我首先向编委会的前辈和倡议、关心、支持修谱工作的所有宗亲致以崇高的敬意!

随着历史变迁、时代发展,我们敦行堂陈氏宗亲流动性非常大,有些宗亲可能已迁徙至千里、万里之外了,编修家谱意义重大。

家谱具有传承文明、正史补正、宣扬名人、聚宗睦族等作用。观本族,一世祖请于朝而作家谱,宋高宗赐金钱谱,并命史官汪藻作序,令我非常感动。史臣汪藻承圣上之命在族谱序中写到“家声四锐,赫赫播扬,世不乏人”使我等众后生深受鼓舞。序文我不一一宣读了,总之看完全文深有感悟。孙中山先生说过:“由于家族的团结,扩充到国家民族的大团结,这是中国人才有的良好的传统观念,应当加以发扬和利用。”

我想,也正是基于这种情怀,陈氏族人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祖祖辈辈将家谱的缮修工作延续到了今天,并以此来教育后代铭记祖先、不忘根源,厚德敦行凝聚亲缘。缮谱、修谱、续谱,彰显的正是不忘历史、颂扬祖先、传承族风、激励后人的思想和精神。这与当今社会所倡导的凝聚人心、构建和谐社会是一脉相承的,可以说家族振兴是实现中国梦的坚强基石。作为陈氏后辈和所有前辈一样,我热切期望全族宗亲人同努力,把我们的家谱、家族发扬光大,为子孙后代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为族人的发展创造更大的动力。有宗亲曾提议修建陈氏宗祠,我本人非常赞成,并愿力尽所能予以支持。

为了更好地推动今后宗祠修建、宗亲联系及与其它堂号陈氏或其它姓氏宗族交流,建议本次会议就成立“敦行堂宗亲联席会秘书处”予以讨论。希望各地敦行堂陈氏后裔在今后要加强联系、互相鼓励、互相学习,为弘扬陈氏家族的优良族风不断努力,为当地和家乡的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最后,衷心祝愿家族繁荣富强,各位来宾、各位宗亲幸福安康!谢谢!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为大家带来的2篇《家谱序言范文家谱序言范文5篇》,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更多精彩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

陈氏续修家谱序言范文范本篇四

民族之源、文明昌盛、家族之根、枝繁叶茂、渊源而流长,寻根祭祀,乃中华子孙美德也。

吾陈氏先祖系宁夏中卫西园乡牛滩村人。祖居地哉荼芜,寸根尺垦,勤劳立生,自强不息,世代乡诔,德高望重,忠厚仁慈,敬佛敬神,从善如流。天道酬勤,繁荣昌盛,瓜瓞绵绵,家声震震。

今逢盛世,门北增辉,踵芳济美,如日中天。各奋共志,与时俱进,各展所长,服务社会,各有所爱,出类拔萃,重视教育,培育精英,尊孝重德,蔚然成风。男杰女淑,鸾翔风集,鱼跃龙门,共展鸿图。

为缅怀先祖之恩泽,垂范之教育,于二00五年清明节扫墓祭祀,并由后嗣主持增叙家谱序言,一备完整,流芳后世,继往开来,发扬先祖传统,开创未来辉煌,一求报水源木本之恩也,是为序。

公元二00五年四月八日,吉日立序。

陈氏续修家谱序言范文范本篇五

安徽省天长市(高邮市、盱眙县)朱氏家谱(内省堂)。

【内省堂--朱氏家谱】后记。

朱庆文。

在众多朱氏族人的热心支持下,经过了三年多的努力,《内省堂--朱氏家谱》一书终于和大家见面了。这是我们全体家族共同努力的结果。

盛世修志、望族列谱。内省堂--朱氏家族的成员,无论从何职业,无论身在何方,都能够坚守诚实守信、洁身自好的作风,尊老爱幼,团结互助,勤劳善良,奋发向上,这是我们家族不断兴旺发达的重要因素。

家谱编撰,看似简单,实很繁杂。《内省堂--朱氏家谱》的编写从20xx年冬月12日始,至20xx年冬月12日完成。在三年多时间内,收集、整理、核对,涉及家族许多户及众多成员,从序言、世系表、繁衍图、成员简历表、合家欢、家训录、大事记、编写说明、到后记,共计130多页。

【内省堂--朱氏修谱】的萌想,是在很多年前了。20xx年冬月12日,在族兄朱兆海家做会时,由族兄朱兆海倡议,得到了长辈们的赞同,尤其是长辈朱玉林、朱玉平、朱玉春、朱永高和族兄朱春林、朱庆朝、朱兆海等人关注下,增强了编写家谱的信心;在此,本人谨向各位支持修谱者表示诚挚的谢意。

修谱其初,堂兄朱庆朝及朱兆海等人向我说起修谱事。其实,我也有这方面的想法,我是七十年代高中生,八十年代的大学生,教书已有三十多年,对修家谱也知道一些,也略懂农村的红白喜事和婚丧礼节等。另外,我还有几个同事也写过家谱。认为自己有信心、有能力修好家谱。修家谱重在于需要付出时间、人力、财力,修谱也需要一定爱好、对其有认知,也要有责任感。将我们知道的本家族的人和事,要用图文记载下来。修谱的事,族人也要支持,应把家族的所有资料收集起来。

…………余下全文。

陈氏续修家谱序言范文范本篇六

1.序言名称:***重修家谱或支谱,一般用支谱。

2.说明原因:为什么重修家谱或者续修家谱,现在大多解释xxx族谱毁之贻尽为缘由。

3.叙述现状:现在本族是什么情况,在****以后家族的发展情况,如今社会有志青年各奔东西等。为了让本族以后永远保持联系,勿忘祖宗等。

4.修普贡献:***为本次修普信息作出贡献,***提供经费,***撰写等。

5.结尾:说点立谱的重要性,写个日期(干支纪年和公元纪年都要写)

陈氏续修家谱序言范文范本篇七

中华谱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吾周氏始祖自明初由山西洪洞迁来金乡己届六百四十余年,家谱己历经十一修,至今又二十余载过去。当年悉心编撰人员多年迈辞世。族人诸多忧虑,若再拖延恐续谱事难以为继。吾周氏乃金乡望族东缗世家。所居之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族人自古多圣贤,功臣,现代也不乏英模与栋梁。为中华民族的兴旺发达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民族与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族人深感荣耀与自豪。日月轮回历史日延。周氏家族日益壮大,迄今周氏人口己达数万之众,播徒远郡他乡者成千上万。社会繁荣稳定,周氏族人事业亦日渐发达。自海内外来故乡寻根问祖者络绎不绝。诚所谓国有史方有志家有谱,家谱与国史方志并称为中国史学的三大支柱。

己丑初我族重修祠堂落成,族人庆幸之余,诸多热心族益事业者商议十二修家谱事。与会族人一拍即合、,决定十二次撰修家谱,此次修谱力争保持原谱风貌,同时体现时代气息。议定后,迅即组织力量,筹集资金分工合作、各项事宜有条不紊,眷清后,几经校对,付梓印刷。至年终基本采楫成帙,复经逐一校对,定稿印装,羿年十二月十二修家谱告竣。其间编修族人及各支各地参编人员尽职尽责。十七世淑淳,十九世乐善,传兴,二十世培桐、可信、克振、佑贤、金生,二十一世用顺、双林、巨文、二十二世兆辉等不顾年老体弱,饱经奔波跋涉之苦劳和署往寒来之苦,为敦宗睦族恪尽职守。尤以节俭勤奋与一丝不苟的精神堪为后世人效法。

谱谍当顺应时代,与时俱进。此次新修谱谍定为五卷七册、整卷容量大增,厚纸单张双面印刷,经多方商议,新增行实五则,均采用白话文。复制了始祖及后世祖先之彩色影像。整个谱册即实用又美观大方。祖德宗功,子承孙继。值此十二修家谱告竣,阖族欣慰欢庆之机,余等与长辈同辈及晚辈族人,应同心同德光扬吾族爱国爱乡勤劳勇敢淳朴善良之传统,全族团结与各族团结友善,尊老爱幼,遵纪守法,为和谐社会建设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崛起,为谋求我族更大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续谱委员会。

公元二零一零年岁次庚寅仲春之吉日。

陈氏续修家谱序言范文范本篇八

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滋养了一个伟大的中华民族,培育了一门勤劳勇敢、仁爱智慧的王氏家族。王氏家族是当今中华民族中的第一大族,数千年来探天人之道,穷古今之变,畅时事之运,励志自强,建功立业,英豪遍神州,美名扬天下。其中一支于清朝乾隆年间从湖广省永州府淩全县迁居到而今的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农旺乡严家沟居住,重孝悌、信仁义,温良恭俭,开创基业,繁衍至今已有族人逾千人,近300年历史。

今逢盛世,国泰民安,人心思源。为晓宗族之谱系,传国学之大义,有王氏家族“绍”字辈王学文,寻脉络,访亲友,汇众声,集资料,编制此本《王氏家谱》,宣扬家风,以正道义,实乃大有意义之为。此书不仅是王氏族人智慧、力量与精神的继承和延续,更是王氏一门家风、家魂的砥砺和升华,定能起到追思先人,启迪今生,激励后人,树君子之风,行仁义之举,开万世基业之功效。

作为王氏家族的后人,缓缓翻阅着这本厚重的王氏家谱,探寻家族文明的源头与流程,祖先们慈爱的面容鲜活如在眼前。我仿佛看见,数百年来,王氏家族的族人们在这片广袤的黄土地上,昂起不屈的头颅,挺起倔强的脊梁,燃起炽热的心,向着光明的未来,风里雨里一步一步艰难地走来,直至今日的初成基业。斗转星移,今天的王氏后人们正在祖国的大江南北立志有为,奋发图强,代代风流写春秋,千秋万载耀荣光。读毕此书,神圣自豪的情绪,扬鞭奋进的使命感,大格局、大担当的情怀激荡胸中。这是一部血脉相连、魂魄相依的基因脉络,这是一番壮怀激越、勇往直前的奋斗历程,这是一篇大爱盈胸、休戚与共的亲情诗篇。读着,读着,我的眼泪就不自禁地掉了下来,掉在了喷发着细微墨香的字里行间,掉在了族人们共赴时艰、相濡以沫的大道途中。

谨遵父命撰写此书前言,我深感手中笔头的分量之重。拙浅文字不足以抒写对祖宗先辈恭敬、向往之万一,唯恐才疏学浅,有负重任。人生征程漫漫,唯有携家眷李文梅、小女王梦曦以忠孝礼仪之心,行仁义礼智之举,创光大家门、彪炳史册之业,上告祖宗,下慰族人,天地此心,日月可鉴。

此为序。

王氏家族“成”字辈后生:wjy谨立撰稿。

xx年x月x日。

陈氏续修家谱序言范文范本篇九

今年我族准备新修家谱,我将要参与其中的一部分工作,为了做好工作,本人查阅了一部分史料,考究了几部比较完整的家谱,积累了一点书写家谱的小知识,现总结并共享出来,错误难免,以期抛砖引玉、共同进步!

家谱(或称族谱)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家谱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三大文献(国史,地志,族谱)之一,属珍贵的人文资料,对于历史学、民俗学、人口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的深入研究,均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

一、家谱的结构。

家谱的结构千差万别,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哪些老的繁琐的框架结构,应该有所取舍,作为一个现代家谱,我觉得有以下六部分就够了。

(一)序。

序言很重要,每次修谱都有一篇序言,它几乎是一部谱的象征和门面,它反映了该次修谱的指导思想和价值观念.主要是通过另一个或另几个人的眼光来看待这本族谱。序言撰写者一般是主编,但也可以请本族德高望重或学识渊博的人士撰写。新序在前面,旧的序也要包含在内并排在新序后面。

(二)、简介。

…………余下全文。

陈氏续修家谱序言范文范本篇十

张姓是中国百家姓中之大姓。据全国人口统计,张姓人口约8960万,占全国人口总数的%,仅次于王李二姓。为什么张氏家族具有如此庞大的人口比重呢?笔者认为有四个主要原因。

(一)张姓家族历史悠久。

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张氏出自姬姓。黄帝子少昊青阳氏第五子挥,为弓正,始制弓矢,子孙赐姓张氏。”《通志·氏族略三》曰:“挥为弓正,观弧星,始制弓矢,主祀弧星,赐姓张氏……”两记载说的是公元前2500前后轩辕黄帝的孙子挥观察“弧矢星”,发明和制造出弓箭,既可狩猎,又是氏族战斗中的进攻性武器。被赐予“弓正”的官职,即弓长,后成张姓。子孙后代繁衍4700年,可谓历史悠久。

(二)祖先的“匠人”定位。

不少文章感叹: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如此庞大的张姓群体却未出一位皇帝,说明张姓之平平。也有文章为此鸣不平曰:张轨等在3-376年在河西走廊建立了前凉xxx称帝;明末清初的张献忠在成都建立大西国称帝;清末张勋复辟做了几天儿皇帝等等。但是,东晋十六国之一西凉国之帝,盘踞成都三年的大西国之帝确实称不上大一统中华帝国之“皇帝”。张勋复辟做“儿皇帝”也非,实为拥溥仪复位,自任议政大臣兼直隶总督。其实,家族的评价确实没必要非以是否是皇家姓氏为标准、为荣耀。辩证地看,皇家姓氏曾荣耀,但也会因处于权力中心,在权力角逐和战乱中被灭门或大量杀戮,导致姓氏人口大幅度减少。比如,宋朝的皇室望族赵姓,曾为第一大姓,人口众多。北宋末年,金军攻进开封,被成批掠走或杀戮。南宋灭亡之前,面对元军的追杀,赵氏望族南逃福建,在泉州遇敌,3000余人被杀戮。后在崖山海战中几乎全部战死或投海自杀。个别赵姓藏匿民间,隐姓埋名,直到元朝灭亡后才敢公开自己的赵姓身份。

张姓的始祖好发明,制造弓箭得以姓张,俗称“匠人”,即能工巧匠和擅长写作的人。这似乎是上苍为张氏家族做的定位。东汉“匠人”张衡制造了世界第一架观测地震的“地动仪”,早于西方1700年;东汉张仲景广集民间药方,著书立说,治疗伤寒病,被称为“医圣”;东汉张道陵创立道教,人称“张天师”,著《老子想尔注》,传授民间取盐之法,使百姓健康收益。唐代和尚张遂制造天文仪,测得子午线。清末洋务派代表张之洞相信“技术救国”,向西方学技术,创办铁厂、枪炮厂。清末民营企业的创始人张謇兴办纺织业,图“实业救国”等。在《中国人名大辞典》(商务印书馆1998)中,记载张氏名人1741人,其中,张氏著名医学家占历代医学家总数的;居百家姓第二位;美术家占,居第二位;文学家占,居第三位。可见张氏家族与能工巧匠相关联,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

(三)“忍为高”张姓家族的理念。

谈到张姓家风,人们总会提到“百忍传家”的祖先张公艺。据《旧唐书》记载:“寿张人张公艺九世同居,齐、隋、唐皆旌表其门,上过寿张,幸其宅,部所以能共居之故,公艺书忍字百余以进,上善之,赐之绢帛”。说的是张公艺九代同堂,子孙满堂,人财两旺,遐迩闻名,唐朝皇帝高宗李治得知后前去查访。问他能九世同堂?张公艺写了百余个忍字呈上,受到唐高宗的称赞,赏赐绢帛。

中国人的说文解字有“心字头上一把刀忍为高”,忍是一种修养,一种境界。祖先张公艺乐善好义,助人为乐,胸襟坦荡,宽厚包容。九世同堂900人共餐,以击鼓为令,群坐餐厅,长幼有序,上下仁和。张公艺教育后裔“当忍则忍,忍者有益”。正是这种“忍”的家族理念的传承带来张氏家族多和睦,子孙繁众,人丁兴旺。

(四)张姓迁移与社会融合。

张氏家族起始于河北清河,但并未遵循“游必有方”的古训,其人口迁移广泛。西周、春秋战国时期,张姓人群向河南、山东、陕西、山西等地迁移;秦汉之争,张氏家族开始南迁四川,西进甘肃、宁夏。西汉末年又入江苏、浙江,进江西、福建等地。唐宋时期,向湖广和云贵地区移民。在移住和融入新区域的生产与生活过程中,张氏人口得以不断发展壮大,宋朝中期全国的张氏人口已达490万人,成为全国第三大姓氏。

张氏家族的繁衍与人口增长得益于其人口迁移和社会融合。张氏家族的匠人定位,以一技之长可安身立命,加之包容和谐的家风,使之在中华人口迁移的历史长河中,迁移无忧,易融入新的社会环境,在移住的土地上生根繁衍。

陈氏续修家谱序言范文范本篇十一

宇宙之内,天地之间,姓氏的起源流变、发展,论证起来是姓归宗,是同根,以正天道、文化的生生息息。自太昊(hao)伏羲氏统一万邦部落,创立“龙天下”。因此龙的子孙这位始祖,结束了野蛮社会,进入了文明社会,结束了数百年的群婚、抢婚;制嫁娶,通媒妁的一夫一妻制;倡偶婚、别血缘,近亲不通婚。提高了人的自身质量,促进了文明。从黄帝、轩辕,追溯到六千年前的炎帝、黄帝归伏羲。疏通了中国远古姓氏梗阻,中华归一。

姓氏,起源于母系氏族社会。古训“慎终追远,民德归厚也”,自古就有讲孝道,讲寻根祭祖,讲求统一的美德,其风格特美。产生姓约5000年历史。姓和名产生于人类交际与人的区别的需要。因此我们都是同一姓的始祖,总姓相同。到周朝,就成功地辨别了种族,女子称姓,男子称氏。宗法社会时期,谱牒起源于汉代,南北朝时才称“某氏谱牒”。姓氏不仅是私人的事,亦是家族人的事;姓氏也是一种文化;姓氏不仅是讲祖宗,别血缘,一个重要的是讲亲亲。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人人爱人,人人像爱自己父母一样推己及人,像爱自己父母一样博爱人人;人人不忘其祖,不忘其婚,不忘其亲情。

追踪姓氏,我们就知道了我们生命的由来。人人都希望知道自己是谁的子孙,自己的父母、祖、曾祖是什么样的形象,这是本能。关于几代人的嗣(si)续关系,有口头记述,有丧仪、祭仪,都要视其亲疏、辈分高低。这是日常生活离不开的,从此打开了久郁心中的大结。未成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长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胧又是谁。我们知道自己的肉体、心灵、心中之血脉传承,从而使自己不至于太昧于自己的短暂人生。参天之木必有根,环山之水必有源,是谓根源。草木祖根,山祖昆仑,江河祖海,是谓问祖。寻根问祖,追根祭祖,不在祈福于祖先,而在明白自己的身躯。我们与祖先是血脉相连,祖先曾经的苦难与辉煌,一定会通过这血脉传到我们现在。

追溯姓氏,我们就知道了古代的姓氏是有高低贵贱之别。“氏”是贵族所特有的,丢“氏”就是丢贵族的地位。故“氏”是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有“氏”者贵,无“氏”者贱,这是古之常理。据考三代以前有贵族身份的男子是称氏与名,而不称姓,只有妇人才称姓,至于庶民,当然无氏,故只能称名。追踪姓氏,就知道何人之间不能通婚,同姓是一道门槛。我们的祖先在三千多年前就已规定,所有的男女都不能跨越这道门槛,而走进婚姻的殿堂。同姓不婚,不是同氏不婚。“氏”重在别贵贱,“姓”重在别婚姻。氏同姓不同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婚姻不可通。“氏”可改变,“姓”是不可改变的。到秦汉时期,姓氏才合二而一,皆可以别婚姻,而以地望明贵贱。

姓氏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我们千万不能小看它。姓者生也,因生而赐姓,这是血脉传统的关系,这是血缘传统的标志。氏者,旁支别属也。胙(zuo)士命氏,这是地位身份的像征。姓重血统,氏重地域,一纵一横坐标,两者交叉,把每个人固定在唯一的靶心上,给后人回溯历史,提供了无上方便。姓的那一边,中国人明白了地位,再建立起地域、身份之坐标。纵横坐标的发明,是一项伟大的发明,真可誉为中国人民的第五大发明。要知道多数的欧美国家迟到中世纪中期才开始采用姓氏制度。朝鲜,越南等亚洲国家亦在十世纪才相继使用姓氏,日本迟到1870年(民治三年)才准许百姓取姓,中国则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氏的国家。

姓氏而外,中国人又发明了“名”,它是用来区别同姓同氏中不同个体的。姓氏名之外,中国人又发明了“字”。字是人名孳(zi)乳发展出来的另外的名。姓氏名字之外,中国人还发明了“号”。这号的发明,恰恰表现中国先人秩序中求活络,张弛中求自由的灵活精神。“号”精神是自由,取法灵活,不受限制。“号”可以说明姓氏文化中的一包调味剂,常常叫人回味无穷。

由姓而家庭,由家庭而家族,由家族而家族文化与家族精神。一姓有一姓的个性。传统所养,基因所迫,个体很难逃脱其规律。或帝皇不足,或侧重政治、军事,或五世六公、九代封侯,或数世科名,门第清华,或专心干一门而成工商世家、书画世家、医药世家……。家族文化乃是中华文化之缩影,在家族文化里,吾人既可读到政治、经济、教育、道德,又可读到祖先之生存状态,处事心境,价值观念,更可读到吾氏吾民之悲欢离合,生灭盛衰,死去活来。

寻根问祖,问祖归宗,渊源流长,先秦古诰,大多不传于后代,今传本《大载礼记》和《名贤汉族言行类稿》记载,尧、舜、契、稷等的传承关系,至汉代谱牒就较详细了,东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谱牒专家,修谱甚行。为了避免冒认宗谱、虚夸、伪冒等现象,“统其祖考之所出,利其子孙之所分,别其姓族分其类”,使之相从,别其婚,其生不蕃。从而体现了姓氏文化渊远流长,博大精深,内涵深广,道明了姓氏在历史上的社会形态演变。在现实生活中,人口流动频繁,通婚的范围扩大,不求在血缘、甚至有的只有姓或只有名,或者根本不去区分名或姓。现代人所重视姓氏区分个体功能,而传统的血缘,辨别婚姻的作用在逐步减弱。为避免这些现象,完全有必要弄清楚。我们认为姓氏除为个人所用外,仍是社会处理血统、婚姻、财产传承等所考虑的基本依据,如果把它看得过于简单,未必可取。君不知不尊重祖宗数千姓氏的传统,强调符号性,随意创造新姓氏,势必引起血缘糢糊。各姓人口数量悬殊,变得越来越明显,甚至逐步加大,结果大姓人口越来越多,小姓越来越少,甚至淘汰。大姓同姓同名出现,与小姓距离逐步加大,取名随意性增强,现在同名成灾,这些现象吸引着我们,触动了我们心中追求溯源,寻根情结。姓沿何时何地,血缘、婚姻和始迁祖是谁,都无从考证。我宗族为何如此纷乱,至今尚无一卷完整、象样的族谱。本宗族在历史长河中经历过怎样的繁衍变迁,出过多少名人贤士及基本丰功伟绩,有那些人可以传承优秀的家族文化传统,激发本族文化兴趣,增长寻根热,让后人看到本族先人们的色彩,确实是缤纷多彩,洋洋大观,多么振奋人心。但就是找不着,看不到,这样的现象就让它下去吗?怎么可能!不然就是忘掉祖宗,就是背叛祖宗,也是枉活一世人,这样的家族也是有名无实。

我“袁”氏来源比较单纯,在历史上出自“妫”(gui)姓,是上古有虞(yu)氏部落的首领,虞舜之后,上古五帝之一的舜是颛顼(zhuanxu)的后代,他生于姚虚(今山东河泽东北)而得姚姓。他又曾住在妫汭(guirui)河(今山东永济南),所以后代又为“妫”姓。以妫姓的后裔中,在周武王灭商后,以妫姓的后裔胡公满被封为陈侯,建都宛丘(今河南淮阳)。陈胡公妫汭第十一世孙有个姓诸的,字伯瑗,伯瑗的孙子涛涂以祖父的字令姓氏,称“瑗”氏。春秋时期世袭陈上卿,由因当时“瑗”字与袁、辕、援、爰、溒、榬等七字同音,古意相通,所以后来到了东汉(公元前206年)就以这七个字为姓,西汉之后演变专一以“袁”字为姓。

袁姓得姓以后,在汝南汝阳(今河南商永西南)、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彭城(今江苏徐州)等地形成望族,后来汝南、陈郡(一作陈留,即陈郡是后来的名称)、彭城便成了袁姓三大郡望。东汉时,祖籍汝南、汝阳的袁安担任汉章帝司徒一职。袁安之子袁敝官至司空,袁敝之子袁汤也官至司空,袁汤之子袁逄、袁隗分别官至司空、司徒,这是袁氏门中最引以为荣的“四世五公”。当时天下士大夫无不奔走于袁氏门下,其权之重、势之盛,天下莫得而比(《三国志,孙破虏讨逆传》,注引《吴录》)。至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袁绍依靠这些势力称霸于河北,袁術也称帝淮南。两位袁姓人一南一北,拥兵自重,是当时天下最具影响力的两个割据集团。进入三国以后,尽管袁姓人的势力不及东汉,但依然族大人多,特别是在西晋末年南迁以后,因袁姓累世佐命有功,又与王、谢、萧三姓并称天下盛门,直到隋唐时期,袁姓都一直保持着优越的地位。

隋唐以后,袁姓人口迅速增多,分布更为广泛,从南方到北方都有袁姓。在明清时期,袁姓开始迁世界各地,有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袁姓在汉代73个大姓中位列第33位,国家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袁氏人口占全国人口的,住在四川、重庆、河北、江苏、河南、江西、浙江、湖南、湖北、广东、广西、山东、安徽、云南、贵州等15个省市,几乎遍布全中国,都有袁姓人氏。

袁姓的繁衍发展,给人类社会做出了卓越贡献,造就了一大批历史人物,功勋卓著。根据《史记》、《辞源》、《辞海》考证,在东汉时袁安,汝南、汝阳(今河南商水西南)人,字邵公,汉明帝时任楚郡太守,河南尹,以严明著称,后历任太仆、司空、司徒,和帝即位,外戚窦宪专权,他不避权贵,多次^v^窦氏。袁绍、袁術均系名臣,西汉大臣袁盎,东晋文学家、史学家袁宏,南北朝时名臣袁粲,史学家袁淑,唐代文学家袁郊,农民起义领袖袁晁,南宋史学家袁枢,元朝文学家袁桷,明朝诗人、文学家袁凯、袁宏道、袁中道,军事家袁崇焕,明臣袁黄,清朝诗人袁枚、袁江,戏曲家袁于令,外交家袁昶(chang),民国时期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共和国时期^v^领导人之一袁文才、袁仲,英雄袁孝文,戏曲家袁牧之,著名物理学家袁家骝(袁世凯之子),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国家体委主任袁伟民等……历代时期的有功有名的人仕达二、三千之多,真是举不胜举。

历代名人不计其数,但时至今日,我袁氏宗族辈份,无论何时何地都难以清理,没有一个统一的行辈,何为如此错乱,是我们的祖先不重视吗?是我们后代子孙不尊重祖宗遗留下来的宗训吗?都不是的,其根本原因,据我们走访查询袁氏众多《族谱》,他们记载的方式方法,时代起止都不尽完美,班辈千差万别,有32字的,有20字的,有16字的,甚至有几个字的等等都不一致。还有措词遣句存有不少疑虑,为何出现这些令我袁氏宗族后代不满意呢?不责怪我们的祖宗。经过我们弟兄考证分析,主要原因有:

一、在东汉以前袁姓是以七个同音字的袁字为姓,各有各的规章制度和辈份,东汉以后,据唐李咒的《独异志》记载,才改七姓合一为“袁”字。

二、历代战乱,兵燹(xian)纷征,^v^突出,互相残杀,角斗至极,影响了祖先的正常生活,分崩离析,各自逃命,兼之^v^发动的“^v^”运动,把家谱当成“四旧”摧残毁掉,至使族人找不着依据。

三、残酷无情的封建社会制度,它的法制压迫了我们的祖宗。如在公元1630年,明代军事家袁崇焕,广东东莞人,万历进士,天啟二年(16)单骑出山海关考察形势,返京自愿请求守辽、筑宁远(今辽宁兴成)等城,屡次击败后金(清)大军进攻,六年获宁远大捷,努尔哈赤受伤死亡,被授东巡抚,次年获宁锦大捷,皇太极大败而去,被崇祯帝任为兵部尚书,督师蓟(ji)辽。崇祯二年(1626年),金军绕道自古北口入长城,进逼北京,袁崇焕得诏,星夜驰援。崇祯帝中反奸计,诬袁崇焕通敌^v^。袁崇焕忠诚地为了他的朝庭浴血奋战,没有死在敌人的刀下,却被自己誓死保卫的皇帝杀害,一刀一刀地割尽全身血肉,一片一片地狂欢吃掉,至此无法抵抗后金,崇祯梅山上吊,明朝灭亡,清朝开始。袁崇焕的骸骨被践踏得杂乱不堪,后被他的部将佘某辞官冒死收殓遗骨,带回广东东莞老家,埋在自己的家中,日夜守护,立为家规,发誓辈辈守护,寸步不离。到现在已是372年,17代孙,未有片刻擅离。目前守坟的为佘幼之。他们这种“慎终追远”,对死者、对活着的慎重,表现出了一个“忠”字。自此以后的明朝对袁姓宗族格杀无论,有的被无辜殃及杀害,活着的各自逃命,逃往各地安家落户、而致乱。

四、湖广填四川:明末清初,从湖南、湖北、广东、广西移民到四川,来的很多,弟兄也很多,来到四川,以“插占为业”,兄弟们都各自分散,有的到了云南、贵州,留在四川也很分散,当时交通不便,难得来往会面,各自立宗主祠,致使不归统一。

五、战乱逃命,易姓改名。如袁长合的祖宗杨安珠先祖,在1362年(元朝至正)协同姨兄明玉珍创业西蜀,建立巴子国,国号夏,定都重庆。后四年(1366年)明玉珍去世,其子明升战败于瞿塘峡,被迫投降,封为归义候;杨安珠长子杨荣、次子杨昭遭严缉,掘浮图关地道而逃。杨荣更名为甘玉珍落业于邻水,杨昭更名为袁自伦,落业于涪州铁里内河丁家渡石坂坵(今长寿狮子滩),立下宗祠字派至今,已九代人也。

六、有些人对家谱的思想意识淡薄,不重视,认为是可有可无。袁氏家族如此错乱不统一,令子孙后代很难遵循。现已初步查明了,辈分不清,就以平辈称谓,长者为兄,小者为弟。此之千年离乱,实在难得,可谓大幸也。也算祖宗有德,后辈子孙的福分,我们要倍加珍惜、爱护,不得有半点玷污我袁氏宗族。因此,不能让其这样下去,要力求统一,应有高低辈分,应有规律顺序,应有所振兴,应有所创举,以显我袁氏宗族之风,屹立于民族之林,千秋万代,健康繁衍,永放光明,兴盛不衰。不管怎么说一笔写个袁字,袁氏都是一家亲。现在各分会的家谱,必须严格保护各位先祖用血汗遗留下来的史料,原封不动,不准擅加增删、废弃,若有不爱不敬,或可有可无,漠然视之,正合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的一句名言:“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因此我们必须无条件的处理好,每年祭祖,都要重温家谱,至于以后的祭祖,参拜祖宗的方式方法,可采取分散与集中的办法,各分会以祖宗的生长地(也就是祖籍)为基点,作为分会的祭祖参拜中心,可以在每年的“清明节”这天聚会一次,也可以两年一次,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来定。没有资金会餐,可以集资,也可以参加者一人出一餐伙食费,办法灵活多样,不拘一种办法,总之以达到拜祖的目的。凡我袁氏门中,族众人多,希望大力相助,或出钱,或出力,资助筹办,让我袁氏宗族家谱焕然一新,为袁氏家族众之所望也。

陈氏续修家谱序言范文范本篇十二

序相当于对于前言。

一、悟意。所谓“悟意”,就是前言要领悟这组文章或这本书的编写的缘由和意图。因此,前言撰写者落笔前必先要了解、掌握这一点,然后再来写前言。

二、选点。所谓“选点”,就是确定前言写作的要点,不是泛泛而谈,洋洋洒洒,面面俱到,而是抓住要“点”,作评论作介绍。与其多方面的随意泛谈,不如选取其中突出的要点,加以分析说明。

三、引发。所谓“引发”,就是由引及彼地加以联想与引伸。在前言介绍的基础上能使读者联想到书中的深一层的内容和思想。我们不能读到前言之后就完全被它所俘虏,不能被这样一篇文章而封锁了自己的思维。前言,它是一个铺垫,而踏在上面,是能引发读者有新的感受。

上述三点,是相辅相成的。也就是说,写前言,我们既要悟意,也要选点,还要引发。只有这三者齐抓,才能写好前言。

至此,我们对“前言”的作用与写法已有所了解。因此我们在今后阅读和写作中要用心读前言和用心写好前言。

…………余下全文。

陈氏续修家谱序言范文范本篇十三

辉绍大家康;友得遵祖训,国亦振安邦。

18.宁乡县宏信公位下第卅五派,辉耀桂材公四房之耀公房罗氏字辈:

应世添文仲宝光,山川献瑞颂呈祥。作锡开怀惟万茂,佋庭承祖学贤良。

尧鉴青洪正,诗书继起长。盛名昭纪载,尚达定宣彰。惇孝培家本,惟忠保运昌。懋修垂裕广,克振在端芳。

19.长沙滦湾罗氏字辈:教振家声,大宜克笃;茂本培元,植基广泽。迪惟前光,恒崇先烈;继序其荣,宏开佑锡。20.桑植城关镇罗氏季清公世系(包括湖北仙桃、红花堤等地同族)罗氏字辈:季道伏存暹,人宏大士万,瑞嗣胤延世,益昌启俊贤,自承祖宗德,文国福朝先,荣显旌加远,希绍永兴蕃。21.桃江枳木山廷标系字辈:吉运方逢泰,传家祖泽长。诗书敦孝弟,俊杰镇南湘。守善承先训,崇高业用宏。英贤能显达,万代继其荣。-道光壬寅谱刊定(1842年)文治兴邦定,经纶济世材。规模期远大,道德务滋培。-民国庚午谱续定(1930年)22.宁乡具南田坝乡罗氏字辈:

饶监清洪下,诗书继起长。圣贤昭祖列,尚达定宜章。23.华容东山罗氏字辈:

惟有百千万,思庆什宗永,大世祖启一,光壁行仁在。此支新谱与豫章新谱同。康熙29年续谱为:锡泽惠万世,观光水绍先,源长学必达,本立兴以传。24.桂阳县罗氏字辈:圣甫均思宗子清方仲兴荣华中有贵国选启人文作善崇先泽,成功启后生。贤才辉祖德,俊杰耀儒林。25.宁乡金歧两山通谱罗氏字辈:开文启基,孝友允宜。家申克政,茂敬世熙。26.沅^v^氏族谱豫章堂字辈:

明国万世昌、炳兴定家帮31.株洲马家河罗氏字辈:。

33.常德市武陵区丹洲乡高泗村罗氏字辈:

明、国、万、世、昌、炳、兴、定、家、帮。

34.衡南县冠市镇一甲罗氏罗氏字辈:

古派行:继应元汝公,万大景原时。克明惟孚日,

老班行:尚义承锦士,取仁定肇昌。家声笃名教,国命锡联芳。

新派行:家声振起齐芳,肇开百代纯(元)良。世传孝友忠顺,宏锡元哲(继)嗣荣光。

2002年续字辈:崇本创业恒发,吉祥如意尔康。尊祖耀宗弘杨,立志自强安邦。

湖南衡南县三圹镇(夏莲房)《餘慶堂》鳌頭罗氏宗亲:拘族记载:《餘慶堂》系豫章罗氐的支系。其辈分是:原友德福思,丹仲攀齐尚。應祖興國泰,鈞明必勝亮。積厚家庭順,莲芳世代荣。萬年绳祖武,光裕慶祥鸿。詩書崇本業,禮義受先绳。

35.衡山罗氏十八房中野溪房(北门房)罗氏字辈:

匡德衡南,九世云环。学宗孔孟,道异吕韩。

力田福集,明径禄颁。易谋允善,芬溢人寰。

36.湖南浏阳市罗氏字辈:。

赋性本维良,昭荣正纪光…………。

37.新宁金石镇罗氏华膴公世系字辈:

华继维源,凤世达应,仕其有献,学绍元景,祖德钦承。

忠孝立生本,诗书道义根,来则能永守,光耀大昌荣。

38.湖南省安乡县安全乡董家村罗氏字辈:。

一士其国文,宏才光祖德。仲自士遇文,举世有贤。

39.慈利县、石门县、桑植县三县五十二支罗氏系合谱字辈:

源浚汇为美,洋溢卜预期。陆洲频居处,宇宙奚专司。瑞气积累后,通达兆於兹。尊严与卓越,汉民齐保持。力意两集中,环球随骋驰。继承愈蓬勃,化载始称宜。

40.湖南省衡阳市衡南县(原清泉县)南乡捆田罗氏字辈:。

一笔有学文,财寿大梦廷,杨名士福正,万世永维新,惠吉昌隆运。

41.湖南省泸溪县兴隆场五里坪罗氏字辈:。

天文锦志云,秀大罗明英,正家通成祖,寿绍永昌兴。

42.湖南湘潭土桥谷塘罗氏字辈:。

大昭先德,永政家兴………………。

43.湖南茶陵罗氏罗氏字辈:。

敦典树洪范,崇高祖一经;遵绍谟烈显,积厚维存心。

44.湖南省新化县水车镇罗氏字辈:。

世、承、教、仁、忠、孝…………。

45.湖南龙山县白羊乡玉竹村罗氏字辈:。

尚儒思世,启长忠诚,广大家胜,必有余庆。

46.湖南常德罗氏字辈:。

诒安承先代;理学绍书香;孝有家为政;功名卜永昌。

47.湖南衡南三塘四门村罗氏字辈:。

………丙源福禄荣,文章权释泽…………。

48.湖南省南县三岔河乡罗氏字辈:。

良士登廷尚,先于泽孔长;德承忠烈远,辉绍大家康;友得遵祖训,国亦振安邦。

49.桃源木塘罗家冈罗氏字辈:。

万系朝广国起天,木文正士宗昌元。新派:本之丕著,祖德昭彰,绍述先业,迪笃前光。

50.桃源木塘康家冈、锅塘湖、马草湖、易家桥等罗氏字辈:。

维世高天德,富贵永长清,凤麟时发瑞,兰芷益争荣……。

51.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中河口镇才马村罗氏字辈:。

……家生丕振……。

52.茶陵马江纂溪罗氏字辈:。

景正名罗文,光鹏如珠生;发扬承祖德,显达起家声;英贤宾泰宇,俊士蔚昌期;庆泽培兰桂,书香宝鼎彝。

53.湖南省衡阳市冠市镇坪田村罗氏字辈:。

华荣守训简,巨业从兹展,代有达人锺,相传慎积善,景遇清和会,昌隆福泽长,贤良昭郅治,孝友肇祯祥。

54.邵东铁塘罗氏青叟公世系字辈:。

积厚培基远,承先庆泽长,诒谋遵祖训,受爵肃朝纲,猷壮千秋焕,

名垂百代光,书香绵甲第,品藻重淋琅,俊选雄南国,声华盛豫章。

55.湖南省东安县大盛镇罗氏万钟公世系字辈::旧派:万世裔胤昌,盛代永善良。令祠光先德,齐治绍书香。新派:仕久惟福荣,玉锦庆文明。芳传家声远,才高位上卿。

56.湖南新化太阳十都峰子坪罗氏字辈:。

……正甲连登,教崇宗孝,治尚宽平,运逢庆盛……。

57.慈利县北山赤石坪骆家山王家塆受甫公世系字辈:

受德纲景应添宗文志国正世万大昌逢发朝廷显。

58.慈利县官地坪罗家堉罗家塆福清公世系字辈:

添大明再政国泰起祖武永家荣万。

59.慈利县江垭长堉一带吉公世系字辈:

吉世伯启章高发永镇朝。

60.慈利县江垭车公溪等处林公世系字辈:

林世泽尚绍成继维孝。

61.慈利县吴王坡廷銮公世系字辈:

廷必志显(镇)文世龙士绒大尚光宗泽孝德。

62.慈利县细毛坪芳兰公世系字辈:

芳文应存正朝国大天福启兴祥东。

63.慈利县白沙坡雄公世系字辈:

雄久万星登世仕逢(璜)应尚德崇道定。

64.慈利县云台山帝炳公世系字辈:

帝宏时光祖德宜世孝。

65.慈利县象耳桥廷茂公世系字辈:

廷国正士宏应远高尚光宗泽孝。

66.慈利县耳桥木子塌道显公世系字辈:

道玉田凤友忠应文永长春正家高升上。

67.慈利县莲池河等处正榜公迁石门皂市启富公世系字辈:

启廷(臣)万(亨)上士正世德荣华大显宗月明。

68.慈利县和尚坪子科公世系字辈:

子名世大宏正体必有光廷德。

69.慈利县康家坪黄家台正荣公世系字辈:

正先锦佐宗文大士永世传家兴诗。

70.慈利县八都香子峪登声公世系字辈:

登鸣远大伯世其昌家………。

71.慈利县八都西堉鼓锣坪盛耀公世系字辈:

盛大应文奇先高发仁义礼。

72.慈利县六都桑树塆应凤公世系字辈:

应世朝廷文明光宗。

73.慈利县六都篢子头焕公世系字辈:

焕)国汝启(锦)应(瑛)世朝廷文明光宗。

74.慈利县七都罗家岗朝彬公世系字辈:

朝正国再大南秀世永长兴绍。

75.慈利县七都龙潭河谢家山罗家洲高星公世系字辈:

高赛天文景志荣秀大罗天宗功祖德启。

76.慈利县七都罗家溶道志公世系字辈:

道如添万大世尚自祖宗泽盛兰桂胜庭。

77.慈利县五都黑堉昌华公世系字辈:

昌其国瑛芳正大。

78.慈利县永安渡士继公世系字辈:

士正经纬安明广兴永。

79.慈利县县城一坊厢大顺公世系字辈:

大启文昌运。

80.慈利县岩泊渡笔架山一带克绳公世系字辈:

克允福亨运会时来。

81.慈利县二十四都栗山坡必华公世系字辈:

必信仁启士亨运会。

82.慈利县县城东街锡公世系字辈:

(锡)成仁效国正万宗开鸿业。

83.慈利县罗家垉及县塇牛二公世系字辈:

景志启金同朝天子大国。

84.慈利县猫儿帽堉关脉山启先公世系字辈:

启上正大光明宗益甫。

85.慈利县一都桃子溪邬家岗陡溪口诰公世系字辈:

(诰)天文景志荣秀大永昌盛元宗方。

86.慈利县二五都道仚一居桑邑内半县朝阳坪廷凤公世系字辈:

廷思启学文之德应鉎光远纪长申。

87.慈利县坪溪罗家湾紫茂公世系字辈:

紫文世昌大文春福泽兴志……。

88.石门县辛家圻天禄公世系字辈。

天圣君大景世国开宏道仕……。

89.石门县南乡围林坪大茂公世系字辈。

大国宗应可文明学永昌世代传祖德光。

90.桑植县海耳峪板庄岕高鉎公世系字辈:

高天德富贵永长清……。

91.桑植县官庄坪典公世系字辈:

典廷兴万世光祖德……。

92.桑植县海龙坪一居内半县比石溪士鸿公世系字辈:

士远永文志,天启必宗荣;正儒楚邦富,国余善贤良。

93.桑植县洪家关罗堉象头岭廷南公世系字辈:

廷相应之启世永上朝顺长士树……。

94.桑植县鉎板垭勇公世系字辈:

勇宏正天志大世光耀祖德孝友……。

95.桑植县照山坡正科公世系字辈:

正占尚克明大学之道世代文……。

96.桑植县谭家桥一居慈利梯市岌古洞浒公世系字辈:

浒文三其国文举世有贤贻安承先……。

97.桑植县叶家桥安家堉朝通公世系字辈:

朝正国再大开元景太洪………。

98.桑植县内半五道水塬公世系字辈:

塬维文廷胜志世上遇大万福纹同子孙。

99.桑植县游乐乡黑神庙宗礼公世系字辈:

宗远宏大永长诗礼元……。

100.桑植县内半第二保茶园村仕海公世系字辈:

仕万朝廷定家年………。

101.桑植县内半排柴口晓吉公世系字辈:

晓文忠正士朝廷尚万年……。

102.桑植县内半南斗坪正华公世系字辈:

正大天兴顺官清名自……。

103.桑植县内半隔溪河胡家峪一居慈利康家坪永忠公世系字辈:

永安澄道洪万(单)其人天时泽祖德大如文维炳。

104.桑植县内半爱物乡六家塔万九公世系字辈:

九大世正体必培定天………。

105.桑植县内半爱物乡林溪坡士谈公世系字辈:

士儒自尚文崇成品玉………。

106.桑植县内半爱物乡夹石河元凤公世系字辈:

元子绍先绪逢…………。

107.桑植县内半大木塘八家田芭茅岗将军岩文蝾公世系字辈:

文景仲应崇国经元士大有子绍兴隆诗礼………。

108.龙山县上辰乡撇溪河罗氏字辈:

任(琏)必景凤欣应胜国士(杨)之明大如文维本。

109.安仁县宜阳雷春公系字辈:

星辉光照定,学广起名家;彦烈昭江藻,功高际青霞;荣松孟祖发,仁风春秀华;德文垂礼教,道义信休嘉;正谊兴永远,福寿万年昌;孝树成良×,联芳振楚声;全枝恒茂盛,世泽益丰盈;富贵才智有,品纯威望升;志仕冠寰宇,耀宗显琼庭。

110.安仁县应冲明理--应春公系字辈:

彦汝子法福,仲廷本性生;文章先正立,事业象贤成。此诗用至第17字“业”,雷应两派合修族谱,于是再续新排行诗:玉树成良器,联芳振楚声。全枝恒茂盛,世代益丰盈。心念湘江泽,源开国士英。诗书绵后嗣,科甲仰钦明。

111.安仁县大水头杨公系字辈:

众家源远,士美臣忠。敦典树洪范,崇高祖一经。遵绍谟烈显,积厚惟存心。

112.安仁县樟桥镗公系(源自茶陵大西门)字辈:

众家源远,士美臣忠。敦典树洪范,崇高祖一经。遵绍谟烈显,积厚惟存心。

113.安仁县深塘德政公系字辈:

德忠道熙惠,正世尚声腾。齐家贤伯仲,继序嗣宗兴。谟烈千秋绍,诗书万代传。一经隆作述,昌大永光前。

114.祁阳县祖源公世系。

天锡家长盛,良安运祯芳;承祖必发达,福禄定吉昌。

115.宁乡罗氏金山、聚山、石板三房字辈:

应世天文仲宝光,山川献瑞颂呈详。作锡开怀惟万茂,召庭承祖学贤良。

至25世祖承颜公止,其后又另起派诗,即至26世“学”字止,以后便用第二个派语:饶鉴清洪正,诗书继起长。盛名昭纪策,尚达定宣章。惇孝培家本,惟忠保运昌。懋修垂裕广,克振在端芳。

116.湘西本道公世系字辈:

万世宗远,宏大允长,士廷启振,文登国光。

声显继序,运卜荣昌,绍光兆庆,传家有芳。

117.汝城逢辰公邦信公世系字辈:

旧班序诗四句二十八世:

逢禄羲景绍宗元,纲纪环佩时兴延,志宏克孟孔廷崇,忠信贤良万世传。新班序诗四句二十八世:

孝友文章光先德,诗书礼义振家邦,品行端方声名远,积厚源流富贵昌。邦信公世系班序诗十九句七十六世:

少仲德千,次庚恭奉,茂盛敏惠,世介昌泰,科第文章,荣宗显耀,光裕辉先,家珍慈顺,国重忠良,立志进修,大启名邦,义行达道,方正伦常,秀岳钟淑,麟风端祥,一经训嗣,永受安康,远祖恩泽,历代朝纲。原两房各修族谱.一九九九年经认真考证,以拯公(时济)为始祖,承前启后,昭穆有序,联合续修族谱。并取逢辰公新班序诗中的“诗”字,邦信公班序诗中的“家”字,重合世系,新编字辈:

诗书家和顺,恩泽方伦常,训词廉洁正,品学礼义旺,积厚源流远,华夏名邦扬。

118.桃源泥窝潭仲杰公世系字辈:

澄道洪万单,其人天时泽,祖德大如文,维秉方朝立,有志必学先,家声用以光。登廷日名士,礼元定代昌,宗烈恒世庆,绍继本敦良,尚启攸丕振,建绩长兴邦。

119.桃源泥窝潭仲垫公世系字辈:

天志至宗大,文武兴朝邦,礼乐圣贤言,和平忠美瑞。祖往世泽扬,荣华富贵长,绪录先烈远,读创景辉煌。

120.桃源县九溪鼎公世系字辈:

鸣其大泽,国廷元士,文德有志,本宗克昌,继体思考,向善必先,昌起怀上,邦耀业扬,年定丕显,立朝永芳。新班辈诗十句四十世:责之君子,学高才尚,修身洁行,雄杰英昂,依法平治,世道清旺,东方红久,万家长祥,兴华龙建,百代安康.。

121.桃源七里桥开一公世系(湘水堂)字辈:

良士登廷上,忠名显大邦,家声恒有庆,祖德发其光。建立人成美,尚明道克昌,肇茎成盛业,绍绪定延长。

122.邵东县白鹿罗氏(灵官殿镇双桂、石井、富家、金星、新星等)字辈:

兴朝士大国,天心恒福善,启祜务宜纯,崇规成习矩,恪恭守敦诚。节本循贞烈,才尚重廉明,恩荣显继扬,兰桂世钦承。

123.茶陵罗氏椅公(涧谷)世系字辈:

众家源远,士美臣忠。敦典树洪范,崇高祖一经;遵绍谟烈显,积厚维存心。

124.娄底天衢公【孝德堂】世系字辈:

天开文运华京国,一仕宏光肇善良,万世永隆金玉贵,章程炳蔚作邦光。祖泽来江右,宗支茂楚湘,传家延今绪,积厚庆绵长。学政里仁美,前进子路通,诗上礼乐修,新明孝德崇。

125.新宁金石镇华膴公世系字辈:

华继维源,凤世达应,仕其有献,学绍元景,祖德钦承。续修字辈:忠孝立生本,诗书道义根,来则能永守,光耀大昌荣。

126.邵东蒸左秀公【敦本堂】世系字辈:

克德思孝友,大世文明显。光宗永祚昌,熙朝崇正士。鸿业作平章,国运千年远。家声百代长,诗书承祖志。经纬启元良。

127.邵东芭石道能公世系字辈:

克继奕华政,祚衍科学扬,孝友良为盛,懋功腾辉煌,

树勋建宏业,桐槎毓香彰,贻谋敦厚恕,荣跃策衡湘。

128.祁东县黄土岭文贵公世系字辈:

诒谋遵祖训,受爵肃朝纲,猷壮千秋焕,名垂百代光。书香绵甲笫,品藻重琳瑯,俊选雄南国,声华盛豫章。

129.浏阳县大平桥镇克明公世系字辈:

庚鄰镇大纲,德智宗有章,玉添养兴再(日子文),茂(定)口启贤良。纯材辉楚国,世业振清湘,孝有承先泽,声名耀远光。逢时安富贵。达道重家邦,志学心怀广,铭功关善彰,崇儒知本立,敬教永书香。

130.浏阳跃龙松公系字辈:

荣玉彦再万,添友单国大;尚朝中单士,源枝炤起铭;

仁考承先泽,诗书裕厚坤;才华湘岳顕,勋业晋唐存。

131.浏阳秧田瑜宗公世系字辈:

湘江源水会长流,代育英才从溯游,著作典型垂历史,留贻令绪耀环球。六修续派班序诗四句二十世:光前启美举,裕后定福康,忠孝绍传远,德义久弥彰。

132.新化潮水尚政公世系世系字辈:

思桂翁体立,显八日尚世;绣以时国良,万大兴允福。亨运会年来,贤嗣序昭穆;富有本日新,德业籍常录。忠孝全鸿烈,芳名振豫章;历朝荣甲第,奕代萃冠裳。

理学家声远,英才圣瑞长;云初同绍述,庆衍发麟祥。

133.衡阳莲房塘念檉公【存仁堂】世系字辈:

念季受乡正,仲忠嗣以正;文天大友尚,承朝定国富。贵德芳名远,存仁世业长;光前兼裕后,和亲泳平康。积善常多庆,登科必读书;诒谋绵万代,理学足三馀。福泽达东海,禄厚延子胄;寿高冠松鹤,喜武献华章。

134.新化洋溪公世系字辈:

飞卿唐从,应千万甫,翁仲孙子,文友永秀,万民朝天,

大士学隆,科甲联元,教崇忠孝,治尚宽平。

135.新邵坪上镇黛水学政公系字辈:

学永玉汉钦,秀仕泰荣兴。(至“泰”字止,下接永川支族班字,永川二修谱续定班派二十字:)先毓世泽长,传家惟忠孝。诗礼绍书香,光昌遵祖教。(至“传”字止,以后从合谱新班字,)。

鼎萃升恒震,丰临益复随。晋观巽克豫,成履节谦师。

136.新邵坪上镇黄泥朝富公系字辈:

朝思平泰定,先泽应来长。兴万庆永正,大世易昌隆。忠孝传家弟,诗书起后贤。至“孝”字班止,以后从新班字,黄黛合谱新班派二十字:

鼎萃升恒震,丰临益复随。晋观巽兑豫,成履节谦师。

137.新邵天富公世系字辈:

天政庶民,百物咸丰。朝必廷永,文仕奇逢。景思大学,明德昌崇。守正尚贤,吉良锡荣。慕诚敦致,光裕垂蒙。祖宗有矣,万世兴隆。百班派五十五字:

百代昭先德,尚应世国天。大士正明坤,光华承祖烈。忠厚振家常,诗书传后奕。贤哲满高堂,美举征祥盛。嘉献庆炽昌,规模辉甲弟,兰桂永流芳。(原有班派百里房用至“守”字,百用至“忠”字止,接用“睦”字。)。

138.汩罗古罗城昶公世系字辈:

玉金思文伯,祖大兴启如。承上敬守发,其祥裕后书。新班派四十字:

世德传声永,英才应运昌。本培枝正茂,源远泽添长。孝友恢先绪,经献焕国光。象贤绍秀甫,兰桂愈生香。

139.汩罗罗家巷勉超公世系字辈:

宏才光祖德,功烈绍先人。尚期宗绪远,继起愈昌荣。士修敦品学,家道重彝偷,勋名万世钦。

140.邵东甘棠罗氏永公世系字辈:

泽沛甘荣。蒸蔚俊秀,华夏栋梁。家详国瑞,同登大康。

141.祁阳源公世系字辈:

天锡家长盛,祖贻运际隆;万年恒发达,一本定和雍。

142.安仁宜阳罗氏雷春公世系字辈:

星辉光照定,学广起名家;彦烈昭江藻,功高际青霞;荣松孟祖发,

仁风春秀华;德文垂礼教,道义信休嘉;正谊兴永远,福寿万年昌;

孝树成良,联芳振楚声;全枝恒茂盛,世泽益丰盈。

143.安仁县应冲应春公世系字辈:

彦汝子法福,仲廷本性生;文章先正立,事业象贤成。此诗用至第17字“业”,雷应两派合修族谱,于是再续新排行诗:玉树成良器,联芳振楚声。全枝恒茂盛,世代益丰盈。心念湘江泽,源开国士英。诗书绵后嗣,科甲仰钦明。

144.安仁县大水头杨公世系字辈:

众家源远,士美臣忠。敦典树洪范,崇高祖一经。遵绍谟烈显,积厚惟存心。

145.安仁县樟桥镗公字辈:

众家源远,士美臣忠。敦典树洪范,崇高祖一经。遵绍谟烈显,积厚惟存心。

146.安仁县深塘罗氏德政公世系字辈:

德忠道熙惠,正世尚声腾。齐家贤伯仲,继序嗣宗兴。谟烈千秋绍,诗书万代传。一经隆作述,昌大永光前。

147.安乡县兴仁公世系字辈:

一士其国文,宏才光祖德,仲自士遇文,举世有贤,

诒安承先代,理学绍书香,孝有家为政,功名卜永昌。

148.安乡县志达公世系字辈:

于一之国仕,宏才光祖德。

149.衡东县草市镇山田村三抵罗氏字辈:

积善洵为宝,忠诚立大纲,祖遵饶顺道,家世德仁良。理学传之久,诗书泽自长,相承先祚永,裔代有余庆。

150.衡山县十八支罗氏通用字辈:

纪宗明远绍,列爵耀南方。祚本宜城锡,家荣岳寿康。祥开星翼度,瑞聚楚荆邦。秀士琳琅美,青庭桂籍香。鼎元隆第甲,典策焕文章。理学崇濂洛,名儒重汉唐。昌衡超运会,湘吉灿辉光。辅弼良才起,丰功治绩扬。书升三法立,世德一经长。有谷贻孙子,基承显构堂。

151.茶陵大西门罗氏式金公世系字辈:

景正名罗文,光鹏如珠生;发扬承祖德,显达起家声;英贤宾泰宇,俊士蔚昌期;庆泽培兰桂,书香宝鼎彝。

152.浏阳黄岗段罗家井罗氏字辈:

千贵宝信歆,伏原万文显;兴时志发旺,安邦喜后贤。(新派)。

世德开宏运,嗣承定永传;英华能继述,俊秀克恢先;

正大纲常立,纯良美善全;名儒多集会,富学必长延。

153.湘潭鼓磉州罗氏字辈:

一本作新,绍修世德;正学传家,纯诚光国;

远慕高瞻,培基厚泽;于万亿年,孝思维则。

154.双峰上湘罗氏字辈:

天嗣志永景星兴再良圣光如日拱嘉泽兆长延立德……。

155.益阳罗氏天禄公世系字辈:

天伯仲思凤,履礼绍家声;宗德流芳永,之尚毓九文。

(新派语)时应祖光大,诗书俎盛隆;国祚传万代,海宇庆升平。

(五修续增)继美贤良进,承先道义新;仁恩逢泰运,俊秀启词林。

(七修新增)才华能显远,浩气最清明;圆通惟意路,阀阅衍江东。

156.华容罗氏尚德公世系字辈:

锡泽願万世,觐光永绍先,源长学必达,本立兴以传。

修福承祖德,作善思齐贤,昌家惟孝友,裕后在心田。

157.浏阳珠琳罗氏字辈:

润若联佳致,思和兆发祥,启承观景象,参定远标扬。

158.浏阳通判罗氏字辈:

廷臣瑞生常,文章华国光,兴仁开永世,余庆启家堂,

崇道荣先后,存心显善良,兰馨联桂馥,远代益隆昌。

佑裔派语:廷臣瑞生大,九有应声名,礼义承前德,

忠贞耀祖情,本丰培可盛,流广集恒清,守正规模立,时雍景象明。

合族字辈:朝尊元佐,位待英贤,纯儒端品,敬睦宜全,修和济美,

教养引年,腾蛟起凤,春诵夏弦,惟勤克俭,继述相传。

159.宁乡罗氏初点公世系字辈:

开文起基,孝友允宜,家声克振,懋德世熙。

160.新化潮水罗氏字辈:

思桂翁体立,显八日尚世,绣以时国良,万大兴允福,

亨运会年来,贤嗣序昭穆,睦族滋亲爱,修身在敬恭,

对扬多俊杰,令望著湘中,历先荣盛第,奕代萃冠裳,

理智家声远,英才圣瑞长,寿礽同绍述,庆衍发麟祥。

161.新化桃林罗氏字辈:

高钦维大良,美自世荣昌,百教崇忠孝,治尚宽平。

162.新化罗家垣罗氏字辈:

茂景远应邦,其如知世芳,仁联元教崇,忠孝治尚宽平。

163.新化永宁乌石罗氏字辈:

思一彦元千,洪关朝卿惟,甫淑仲原必,子政廷文时,应学民其光,启捷永世承。

164.临武东门罗氏字辈:

梦菊希义国,逢如似存思。朝廷文显贵,世代本宗昌。一基开万方,名才魁六合,

大德振三纲,忠孝学贤圣,言行循善良。邦家同日永,云礽齐天长。

165.临武京里罗氏字辈:

梦代旺兴隆,孟如子思启,彦祖宗世大,荣福有志起。

显达由富贵,积德性天成,仁义乃国本,学孙又希文。

166.临武新百善罗氏字辈:

玉万仲,定成名,永启宜宗圣德良,源渊理,锡重光,

仁让式型遗泽长。华国文章世济美,传家孝友祚凝祥。

琳瑯令望名钟鼎,子继孙承荷寿昌。新著作,映民邦,运会特开亿兆年。

167.临武寨背罗氏字辈:

一国云鸿登,大开宗祖传,本支芳百世,长久永同知。

礼乐承先泽,诗书启后贤。贻流湘水远,增茂碧枫鲜。

168.临武罗家巷罗氏字辈:

子善彦职意,荣华富贵文,贤言存信义,忠孝达圣君。

佑启遵诗礼,贻谋裕典墳,英才思蔚秀,邦国庆升闻。

169.邵阳罗氏玉书公世系字辈:

文章开科第,道学晋元陞,邦宗永昌盛,乾坤亿载新,

治安民康乐,贤能士望钦,忠孝恢先绪,诗礼光后登,

杰泽长绵继,赓续贻培英,群利普述举,竖功大吉庆。

170.新邵老虎坳小南山罗氏字辈:

缵述寻源日,欣逢汉鼎新,贻谋垂矩范,佩服乐书绅,

谟烈昭来许,湘支克壮猷,俊英连拔萃,纪度荷前修,

居室宜勤俭,和平备致祥,务兹基作圣,哲嗣普芬芳。

171.湘阴田心罗氏字辈:

一国云鸿登,大开宗祖启,来人首笃亲,克长先宜弟,

敦叙教由书,仪文端自礼,奇资具性初,实学为根柢,

平治本修身,用行须立体,勋名建及时,得志荣湘澧。

172.汨罗古罗城字辈:

玉金思文伯,祖大兴启如,承上敬守发,其祥裕后书。

世德传声永,英才应运昌,本培枝正茂,源远泽天长。

173.华容终南山字辈:

锡泽顾万世,觐光永绍先,源长学必达,本立兴以传。

续派:修福承祖德,作善思齐贤,昌家惟孝友,裕后在心田。

174.华容华光蔡家坮字辈:

延禄茂,芝犹荣,学问文章定彝伦,

家声永振华先泽,启后贻昌世业兴。

175.华容积善堂字辈:

道迁同祖子,韵世思承永,廷文才仁义,礼自天运鸿,

光耀争先日,欣宏汉鼎新,贻谋垂矩范,佩服乐书绅。

176.华容东山天井山字辈:

惟有百千万,思庆仕宗永,大世祖启一,光璧行仁在。

177.平江富家边字辈:

齐宋文宣宇,宗定永高庠,庇应家庭立,宽宏宦宰良,

庙廊膺帝宠,完产庆安康,主度宸宫廓,官寮守。

178.平江城北画锦桥字辈:

惟孟斐孟绍,进求重士白,良彦光全楚,文林世泽昌,

才华昭典籍,人品仰家邦,宠锡芳声远,荣膺令德彰,

后昆绳祖武,集庆佐朝堂。

179.桃源九溪官庄坪字辈:

鸣其大泽,国廷元士,文德有志,本宗克昌,继体思孝,

向善必光,品超怀止,邦耀业杨,年定丕显,立朝永芳。

180.汉寿罗氏友信公世系字辈:

(1)楚绍公房:楚训彦锦定,应正耀奇玉,太开文昌运,永振立朝纲。

(2)楚文公房:楚训彦锦兰,绅文缙万名,如致式洪家,法大立朝纲。

(3)合派字辈:

广成学益,道志富宏,荣华继盛,达守超隆。

民国肇建,世祚延长,升平际合,启迪贤良。

181.永顺县毛坝乡五寨村罗氏字辈:

盛应实用君,成彦伯公叔;以之懋宪光,秉兴克允福。亨运会时来,贤嗣序昭穆;富有本日新,德业世常录。

182.益阳岐市罗氏字辈:

天伯仲思凤,履礼绍家声,宗德流芳永,之尚毓九文,

时应祖光大,诗书佐盛隆,国祚传万代,海宁庆升平,

继美贤良进,承先道义新,仁恩逢泰运,俊秀启词林,

才华能显远,浩气最清明,圆通惟意路,阀阅衍江东。

183.沅^v^氏思柏公世系字辈:

一道经邦国,儒林泰运开,诗书崇孝友,忠恕育贤材,

普庆和平福,咸宜敬事亲,义方如笃守,定允作新民,

治秉先宗训,克绍冠英雄,正本家兴旺,永超世纪隆。

184.安化田心罗氏仲三公世系字辈:

辰梦文兴绍远泰,万天寿日祥光发,鸿开俊彦正芳华,贤才昌盛宗英拔。

续派:

慎守先贤烈,昌隆代贵荣,绵延敷善泽,蔚焕益明新,

礼义贻来哲,诗书训后人,道高期立达,教迪久同遵,

辅佐昭樑栋,仪型重玉金,辉煌余藻采,培植积兰芬,

麟瑞资钟毓,鹏程庆允升,源长咸锡福,嘉运启崇英。

185.耒阳余庆乡栗梓罗氏字辈:

炎基锺泽懋,煦堉锡湘琳。光逺铨源本,熏培録浩荣。煌堂钦淑集,炽地镜滋桾。照垧铭深植,辉增锦汲新。

185.永州零陵区凼底乡赤石回村罗氏字辈:家声振起齐芳,肇开百代元良。世传孝友忠顺,宏锡继嗣荣光。

186.东安大盛罗氏字辈:

月仕万世胤,昌盛代永善。令时光先德,其治绍书香。

187.永州市冷水滩区福田镇郑家桥乡罗氏法真公世系字辈:

法思志仲彦庭有自承启国在陛书汝正。

188.龙山县白羊乡玉竹村罗氏字辈:

尚儒思世,启长忠诚,广大家胜,必有余庆。

189.桂东罗氏字辈:文章华国定增贵,诗礼传家历代新。

190.益阳县牌口乡牌口村农科组罗氏东泉公世系字辈:泉麓茂,之猷人,学问文章定彝伦,家声允振华先泽,启后延昌世业兴。191.耒阳市罗氏含公世系【湘琳堂】字辈【自含公一世起(黄系123世)】:

富贵秉允相,知添道升平,盛持至治华,光曰联汝章,

策公廷时际,定邦求硕辅,傅受原善庆,惠思正彦子,

永文选世国,炎基钟泽懋,煦堉锡湘琳,光远铨源本,

勲培録浩荣,煌堂钦淑集,炽地镜滋桾,照埛铭深植,

辉增锦汲新。

192.耒阳市罗氏含公世系【端介堂】字辈:

处秉永湘知,天道升平盛,时至治文克,

庆联汝章策,公开廷际启,定必士吉仁。

祥孙大子福单行,永缙孟仲继朝纲;国正有道天家顺,

才显龙门万世昌,宏建勋猷恢令绪,英贤品望颂圭璋,

达人慰起徵明德,兰菊深培发秀长,贻谋燕翼迪前光,

祖武克绳焕彩堂,谟烈丕承崇厚让,文章经济溢清芳。

193.邵阳白鹿罗氏字辈:

永惟德思秀,兴朝士大国;天心恒福善,启佑敄宜纯。崇归咸习矩,恪恭守敦诚;节本循贞烈,才尚重廉明。恩荣显继锡,兰桂世钦乘。

194.茶陵县金星村罗氏字辈:

罗家源远,士美臣忠,惇典树洪范,

崇高祖一经,遵绍谟烈显,积厚维存心。

195.汨罗县白水乡华中村罗家桥罗氏瑾公房下廷相分支字辈:

鸿先惟敬德,启后重修身,贤良观福禄。

195.澧县的新洲镇白龙泉村罗氏字辈:

诒安承先代,理学绍书香;孝有家为政,功名卜永昌。

196.湖南省永顺县塔卧镇罗家堡罗氏字辈:

士远永文志,添启必宗荣,镇儒楚邦富,国余善贤良,

兴隆承祖德,钟灵毓秀长,理学传家泽,万代发吉祥。

197.攸县协枫林罗氏字辈:元兆家声,文学昌庭;树德懋本,为国之桢。有容斯大,克修乃成;锡光开庆,万世永享。

198.桃源泥窝潭罗氏仲杰公世系字辈:澄道洪万单,其人天时泽,祖德大如文,维秉方朝立,有志必学先,家声用以光。登廷日名士,礼元定代昌,宗烈恒世庆,绍继本敦良,尚启攸丕振,建绩长兴邦。

199.湖南平江县南江镇罗氏玑公世系字辈:盛应实用君,成彦伯公叔;以之懋宪光,秉兴克允福。亨运会时来,贤嗣序昭穆;富有本日新,德业世常录。新派:忠孝传鸿烈,芳名震豫章;历朝荣显位,奕代佐元良。理学垂声久,英才毓瑞长;宗支同绍述,焕发衍嘉祥。

200.湖南宁乡罗氏字辈:以弘信公为初祖,仲孺公之孙,辉耀贵才四房共字辈。

湖南衡山县罗氏字辈:匡德衡南,九世雲环,学宗孔孟,道異吕韩,力田福集,明经禄颁,诒谋允善,芳溢人寰。

邵东中乡公田罗氏!

公田罗氏源流。

公田罗氏始祖德成公,乃秀川罗氏始祖崱公第15世孙,十五郎第6世孙。因明朝内乱,战争频仍,民不聊生,故德成公于明永乐十一年(癸巳,公元14),由庐陵阜田(江西省吉安市吉水县阜田镇熂下村)徙至邵阳中乡(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灵官殿镇安源村)。开始定居于老屋皂、星子堂。经数代繁衍,尔后聚族于地势宽阔的汀里公田(灵官殿镇公田村),故名“公田罗氏”。公田罗氏现已繁衍25代三万余人,分布于灵官殿镇的公田,野鸡坪镇、水东江镇、佘田桥镇,本省蓝山县、新宁县、衡阳县以及广西、四川、重庆等地。远至韩国,从14世达谟公以乾隆十八年拔贡入仕以来,前清有武职五品8人、六品4人、八品3人;民国有陆军少将2人,新中国成立以来有省部级1人、地师级1人、县团级20多人。

传家代有声孝慈光顺世怀仁乐万春创业求务实益善增余庆源长开远泽树大发新荣。

陈氏续修家谱序言范文范本篇十四

抚州城东,灵谷峰下,金临路旁,鸿塘岸边,是为邱坊,人称徐家,乃吾故乡。邱坊村隶属临川湖南乡洪塘村委会。乡志曰,邱坊因邱姓先居得名,后邱姓绝。《徐氏宗谱》载,今邱坊徐姓,系奉二于宋淳祐年间(1241—1250年),由金溪县印山源头迁此。

百家姓中,徐为大姓,列位十一。笔者搜索,徐姓,乃距今四千两百多年前虞、夏之际,即公元前2197年,繁衍于山东南部郯城至淮河流域一带。据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考证:“徐氏之先,出自黄帝三代孙伯益。其后,有若木佐禹治水有功,封为徐国侯,因地赐姓为徐氏。”历史学家范文澜、郭沫若曾曰,徐是夏商已存旧国。徐国势力强大,且依附者36国之多。滚滚红尘浪淘尽,千古绝唱千古情。徐姓大举南迁始于魏晋之时。南北朝五胡乱华,北方徐姓避居江南。徐姓以苏、粤、浙、川、鲁、赣、徽七省人数最多。

灵谷飞峙,见千古兴替。鸿塘涟漪,载一池风流。吾先辈移居鸿塘已七百余年,世代繁衍,源远流长。村内现有徐氏人口500余,近120户。另五百余人创业于外,定居各地。此次修谱乃新世纪后邱坊徐家人丁大调查、大聚会、大团圆。

穿时空星移斗转,逢盛世民富国强。今日徐家,继往布新,开拓进取。改革开放春风润万物,科学发展村民奔小康。政策时雨富千家,电脑汽车进村庄。青山秀景,生桃李百果。沃田厚土,产五谷杂粮。鸡公岭、阳岗上、面前山,桃花盛开,蜜梨满枝,橘园飘香。鸿塘鱼虾丰盈,农院六畜肥壮。抛秧、打工、开店、旅游、做生意、乘公交等等,这些与村民相关的新名词,展现了富裕和谐秀美的新面貌。

山水清越宜居地,人物共处乐融融。故乡民居,新旧并存,古今建筑融为一体。东西向公路穿村过,“别墅式”楼房立两旁。购物家门口,公交达抚州。几栋穿越历史风雨但保存不完整的清代建筑,古韵流芳,青石地面、古屋、古巷、古井,还有各类石刻、木雕匾额、传统生活用具等,彰显着徐氏村庄历史久远、人文兴盛。

百年“广福殿”,点悟从善,度醒众生,净化心灵,抽离烦恼,乃徐氏精神家园。,戏楼、配房、拜殿、大殿维修重建,集资行善,功德无量。新殿坐北朝南,正对鸿塘,美丽而庄严。吾辈上香观世音,祭拜广福公。承祖辈礼节,保国泰民安。

厚德载物,启来者于征途。故乡人文霞蔚、人杰地灵。民风淳而骁勇,士好学而尚义。徐氏儿女,入大学者众,学至硕士、博士;官至七品、八品;富达百万、千万。兴教育贤,为师者众,十余教师,桃李满天。

民族复兴,中国梦,小康社会,百姓福。观往知来,蓄发展之势;再造绩勋,筑和谐之家。拙笔难绘鸿塘风光,短序不穷徐家内涵。吾辈喜作家谱序,续写华章看后生。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