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鲁迅野草散文集好的故事如何写 鲁迅野草散文集好的故事如何写的(九篇)

鲁迅野草散文集好的故事如何写 鲁迅野草散文集好的故事如何写的(九篇)

时间:2021-03-27 09:04:44

相关推荐

鲁迅野草散文集好的故事如何写 鲁迅野草散文集好的故事如何写的(九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关于鲁迅野草散文集好的故事如何写一

2、我要向着新的生路跨进第一步去,我要将真实深深地藏在心的创伤中,默默地前行,用遗忘和说谎做我的前导。

3、节省时间,也就是使一个人的有限的使命更加有效,而也即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读书要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脑到。

4、时刻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5、说话到有人厌恶,比毫无动静来,还是一种幸福。

6、青年向来有一恶习,即厌恶科学,便作文学家,不能作文,使作美术家,留长头发,放大领结,事情便算了结。较好者则好大喜功,喜看"未来派""立方派"作品,而不肯作正正经经的画,刻苦用功。人面必歪,脸色多禄,然不能作一不歪之人面,所以其实是能作大幅油画,却不能作"末技"之插画的,譬之孩子,就是只能翻筋斗而不能跨正步。

7、我们是应该将"名人的话"和"名言"分开来的,名人的话并不都是名言;许多名言,倒出自田夫野老之口。

8、现在中国顽固派的复古,把孔子礼教都拉出来了,但是以他们拉出来的是好的么?如果是不好的,就是反动,倒退,以后恐怕是倒退的时代了。

9、有两种很特别的现象:一种是新的来了好久之后而旧的又回复过来,即是反复,一种是新的来了好久之后而旧的并不废去,即是孱杂……虽至今日,而许多作品里面,唐宋的,甚而至于原始人民的思想手段的糟粕都还在。

10、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

11、旧形式的采取,或者必须说新形式的探求,都必须艺术学徒的努力的实践,但理论家或批评家是同有指导,评论,商量的责任的,

12、一切文物,都是历来的无名氏所逐渐的造成。

13、人们遇到要支持自己的主张的时候,有时会用一枝粉笔去搪对手的脸,想把他弄成丑角模样,来衬托自己是正生。但那结果,却常常适得其反。

14、批评者有从作品来批评作者的权利,作者也有从批评来批判批评者的权利。

15、就是为了一点点犒赏,不但安于做奴才,而且还要做更广泛的奴才,还得出钱去买做奴才的权利,这是堕民以外的自由人所想不到的罢。

16、我又不能做四平八稳,"今天天气,哈哈哈"到一万多字的文章,而且真也和群官的意见不能相同,那时想来就必要发生纠葛。我是不善于照他们的意见,改正文章,或另作一篇的。

17、叭儿狗尤非打落水里,又从而打之不可。

18、现在的所谓教育,世界上无论那一国,其实都不过是制造许多适应环境的机器的方法罢了。

19、还有二样最能引读者入于迷途的,是"摘句"。它往往是衣裳上撕下来的一块绣花,经摘取者一吹嘘或附会,说是怎样超然物外,与尘浊无干,读者没有见过全体,便也被他弄得迷离惝恍。

20、胆子大和胡说乱骂,是相似而实非的。

21、倘不深入民众的大层中,于他们的风俗习惯,加以研究,解剖,分别好坏,立存废的标准,而于存于废,都慎选施行的方法,则无论怎样的改革,都将为习惯的岩石所压碎,或者只在表面上浮游一些时。

22、中国文学从我看起来,可以分为两大类:(一)廊庙文学,这就是已经走进主人家中,非帮主人的忙,就得帮主人的闲;与这相对的是(二)山林文学。唐诗即有此二种。如果用现代话讲起来,是"在朝"和"下野"。后面这一种虽然暂时无忙可帮,无闲可帮,但身在山林,而"心存魏阙"。

23、动植之间,无脊椎和脊椎动物之间,都有中间物;或者简直可以说,在进化的链子上,一切都是中间物。

24、批判国粹主义等反动思潮只要从来如此,便是宝贝。即使无名肿毒,倘若生在中国人身上,也便"红肿之处,艳若桃花,溃烂之时,美如奶酪"。国粹所在,好不可言。

25、中国是隐士和官僚最接近的。那时很有被聘的希望,一被聘,即谓之征君:开当铺,卖糖葫芦是不会被征的。我曾经听说有人做世界文学史,称中国文学为官僚文学。看起来实在也不错。一方面固然由于文字难,一般人受教育少,不能做文章,但在另一方面看起来,中国文学和官僚也实在接近。

26、有一堆蛆虫在这里罢,一律即即足足,自以为是绅士淑女,文人学士,名宦高人,互相点头,雍容揖让,天下太平……

27、偶有一点(指民间文艺——编者)为文人所见,往往倒吃惊,吸入自己的作品中,作为新的养料。旧文学衰颓时,因为摄取民间文学或外国文学而起一个新的转变,这例子是常见于文学史上的。

28、将这些体式上截然不同的东西,集合了做成一本书样子的缘由,……自然因为还有人要看,但尤其是因为又有人憎恶着我的文章。说话说到有人厌恶,比起毫无动静来,还是一种幸福。天下不舒服的人们多着,而有些人们却一心一意在造专给自己舒服的世界。这是不能如此便宜的,也给他们放一点可恶的东西在眼前,使他有时小不舒服,知道原来自己的世界也不容易十分美满。

29、其实,战士的日常生活,是并不全部可歌可泣的,然而又无不和可歌可泣之部相关联,这才是实际上的战士。

30、文章应该怎么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或方法的。

31、古人说,不读书便成愚人,那自然也不正确的。然而世界却正由愚人造成,聪明人决不能支持世界,尤其是中国的聪明人。

32、叭儿狗如可宽容,别的狗也大可不必打了,因为它们虽然非常势利,但究竟还有些像狼,带着野性,不至于如此骑墙。

33、人固然应该生存,但为的是进化;也不妨受苦,但为的是解除将来的一切苦;更应该战斗,但为的是改革。

34、我自己也知道,在中国,我的笔要算较为尖刻的,说话有时也不留情面。但我又知道人们怎样地用了公理正义的美名,正人君子的徽号,温良敦厚的假脸,流言公论的武器,吞吐曲折的文字,行私利己,使无刀无笔的弱者不得喘息。倘使我没有这笔,也就是被欺侮到赴诉无门的一个;我觉悟了,所以要常用,尤其是用于使麒麟皮下露出马脚。

35、其实是活了五十年,成绩毫无,我惟希望就是在文艺界,也有许多新的青年起来。

36、我也对于自己的坏脾气,时时痛心,想竭力的改正一下。

37、现在做人,似乎只能随时随手做点有益于人之事,倘其不能,就做些利己而不损人之事,又不能,则做些损人利己之事。只有损人而不利己的事,我是反对的,如强盗之放火是也。

38、人类最好是彼此不隔膜,相关心。然而最平正的道路,却只有用文艺来沟通,可惜走这条道路的人又少得很。

39、我总以为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要不然,是很容易近乎说梦的。

40、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貌似"民魂"的,有时仍下免为"官魂",这是鉴别魂灵者所应该十分注意的。

41、无破坏即无新建设,大致是的;但有破坏却未必即有新建设。

42、子女是即我非我的人,但既已分立,也便是人类中的人。因为即我,所以更应该尽教育的义务,交给他们自立的能力;因为非我,所以也应同时解放,全部为他们自己所有,成一个独立的人。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隋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

43、友谊是两颗心真诚相待,而不是颗心对另颗心的敲打。

44、墨写的谎说,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

45、其实先驱者本是容易变成绊脚石的。

46、人类总有一种理想,一种希望。虽然高下不同,必须有个意义。自他两利固好,至少也得有益本身。

47、爱看书的青年,大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书,即课外的书,不要只将课内的书抱住。

48、青年应当天真烂漫。

49、巨大的建筑,总是由一木一石叠起来的,我们可何妨做做这一木一石呢?我时常做些零碎的事,就是为此。

50、我不过一个影,要别你而沉没在黑暗里了。

51、凡有一人的主张,得了赞和,是促其前进的,得了反对,是促其奋斗的,独有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并无反应,既非赞同,也无反对,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无可措手的了,这是怎样的悲哀呵,我于是以我所感到者为寂寞。"

52、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53、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

54、伟大的心胸,应该表现出这样的气概,用笑脸来迎接悲惨的厄运,用百倍的勇气来应付开始的不幸。鲁迅人在逆境里比在在顺境里更能坚强不屈。遇厄运时比交好运时容易保全身心。

55、阿q不独是姓名籍贯有些渺茫,连他先前的"行状"也很渺茫。

56、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真有进步。

57、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

58、青年应当天真烂漫。

59、时间就象海绵里的水一样,只要你愿意挤,总还是有的。

60、时间,就象海棉里的水,只要愿挤,总照旧有的。

关于鲁迅野草散文集好的故事如何写二

鲁迅故里导游词

各位游客,欢迎你们参观绍兴鲁迅纪念馆。绍兴是座历史文化名城,自古人杰地灵,群星灿烂,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就是其中一个杰出的代表。鲁迅原名周树人,1881年9月25日诞生于绍兴都昌坊口一个破落的封建士大夫家庭。他7岁启蒙,12岁就读于三味书屋。13岁时,祖父因科场贿赂案下狱,父亲周伯宜因此一病不起,从此家道中落,饱受世态炎凉。鲁迅18岁那年,毅然“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先后去南京、日本学习。1909年夏回国后,先后在杭州、绍兴、北京、厦门、广州和上海等地从事教学工作和文学创作。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大陆新村寓所,享年56岁。

鲁迅一生有1/3以上的时光是在绍兴度过,他不仅仅在故乡度过了童年和青少年时代,而且还进行了他初期的教学实践、文学创作和社会革命活动。故乡的生活经历不仅仅对他的思想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同时也是他文学创作的重要源泉。这天我们要踏着这位伟人的足迹,寻访他的故园。

此刻我们来到鲁迅先生的出生地——鲁迅故居。鲁迅故居位于都昌坊口周家新台门西首。周家新台门是周家多年聚族而居的地方。它建于清嘉庆年间,坐北朝南,青瓦粉墙,砖木结构,是一座典型的江南特有的那种深宅大院。19经族人共议将这座屋宇连同后面的百草园卖给了东邻朱姓。房屋易主后,原屋大部分已拆除重建,但鲁迅故居的主要部分幸得保存,所以这天我们能有幸看到这原汁原味的鲁迅故居。

这两扇黑油油的石库台门,原系周家新台门的边门,是鲁迅家人出入的地方。

这间普通的泥地平屋是鲁迅家当年用来安放交通工具的地方。大家都明白,绍兴有“东方威尼斯”之称,因此在一般家庭中都备有水上的交通工具,那两支高大的橹是大船上所用,而那两支小的是乌篷船上用的桨。轿子是陆上交通工具,其中轿杠系鲁迅家原物。

从右侧门进去,穿过长廊,就到了“桂花明堂”。明堂在绍兴俗称天井,那里原先种着两株茂盛的金桂,桂花明堂由此得名。鲁迅小时候夏天经常躺在桂树下的小板桌上乘凉,他的继祖母蒋氏则摇着芭蕉扇一边打扇,一边给小鲁迅猜谜,讲“猫是老虎的师父”、“水漫金山”等故事,使鲁迅从小就受到民间文学的熏陶,为他以后的文学创作带给了丰富的素材。之后,他在《狗·猫·鼠》、《论雷峰塔的倒掉》等文章中均有生动的回忆。

穿过桂花明堂,便来到鲁迅的卧室。1909年夏,鲁迅从日本留学回国后,从杭州回到故乡,先后在绍兴府中学堂和山会初级师范学堂担任教职。这间卧室是当时他在绍任教期间的卧室兼书房。鲁迅常常在那里备课、写作到深夜。他的第一篇文言文小说《怀旧》就在那里写成。卧室里陈列着的铁梨木床是当年的原物。

穿过石板天井,迎面就是保存完好的鲁迅故居两楼两底。拾阶而上,东首前半间是当年鲁迅家吃饭、会客的主要活动场所,绍兴俗称“小堂前”。鲁迅在绍任教时期,经常在那里接待来访的朋友和学生。客厅的右上角那张皮躺椅是鲁迅父亲用过的。当年鲁迅祖父周福清科场舞弊案发后,鲁迅的父亲被革去秀才身份,此后就一蹶不振,郁郁寡欢,借酒消愁,以至病魔缠身后被庸医所误,年仅36岁就去世。从此鲁迅家也就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经历了这一系列的家庭变故,少年鲁迅饱受世态炎凉和人情冷暖,看到了上层社会的堕落和丑恶,对他的思想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从而走上了寻求真理的道路。(4)

与客厅一板之隔是鲁迅母亲的房间。南边那张八脚大床是鲁迅的母亲——鲁瑞睡过的原物。东边这张小床是当年鲁迅的弟弟周建人睡过的床。

靠窗桌子上陈列着的是鲁迅母亲做针线活用的物品。鲁迅的母亲鲁瑞是绍兴乡下安桥头人,性格和善而坚毅,以自修到达能够看书的文化水平。鲁迅对他的母亲很佩服,以前说过:“我的母亲如果年轻二三十岁,也许要成为女英雄呢。”鲁瑞确实是一个很不平凡的母亲,她培养的三个儿子被现代文坛称为“周氏三杰”。

小堂前的西边是鲁迅继祖母蒋氏的卧室。这位继祖母性情开朗,讲话幽默风趣,经常给侄孙辈讲故事、猜谜语,鲁迅对这位继祖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与鲁瑞卧室相隔一天井,就是鲁迅家烧菜做饭的灶间,也就是厨房。在厨房正前方的这座绍兴旧时大户人家所用的“三眼大灶”,是根据当事人回忆复原的,灶壁上绘有祈福避邪的图画和文字。北面墙上的菜罩是当年鲁迅家的“忙月”章福庆亲手制作的原物。章福庆有时将儿子运水带来帮忙,并与鲁迅结为形影不离的好朋友。鲁迅和运水第一次见面就在这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就是这个运水让鲁迅认识了一个在书本上见不到的陌生世界。19,鲁迅在创作小说《故乡》时,把运水作为模特儿,塑造了“闰土”这个活生生的艺术形象。

后面这三间是鲁迅家存放稻谷、农具的地方,右边这间是章福庆的住所,中间是通向百草园的过道。

各位游客,此刻我们看到这个园子就是著名的“百草园”,百草园的名称虽雅,但其实是一个普通的菜园,是当时新台门内十几户人家共有的一个荒芜的菜园,平时种一些瓜菜,秋后用来晒稻谷。童年鲁迅经常和小伙伴们在百草园内嬉戏玩耍,夏天在树荫下乘凉,秋天在泥墙根一带捉蟋蟀。冬天就在雪地上捕鸟。对于百草园,鲁迅曾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著名的散文中作了十分形象生动的描述。文中他无限深情地写道:“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的趣味。”此刻我们所看到的百草园就是鲁迅当年笔下的景致。鲁迅12岁时被家人送到三味书屋读书,不得不与他的蟋蟀们、覆盆子和木莲们告别,去全城最严厉的私塾读书。下方让我们告别那里的一切,跟随鲁迅的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从鲁迅故居出来,东行数百步,往南走过一座石板桥,从一扇黑漆竹丝门进去,就到了鲁迅少年时代读书的地方——三味书屋。三味书屋是清末绍兴城里很有名的私塾,它坐东朝西,原是寿家书房,鲁迅12岁开始到这儿读书,五年多的学习生涯,使他受益匪浅,积累了丰富的文化知识,为日后从事文学创作打下了十分坚实的基础。

书屋正中悬挂着“三味书屋”的匾额,两边柱子上有一副抱对:“至乐无声唯孝悌;太羹有味是诗书。”都是清朝著名书法家梁同书所写。何为“三味”,根据寿镜吾先生的儿子回忆:“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诸子百家,味如醯醢。”其中醯醢是调味品。匾额下挂着一幅《松鹿图》,学生每一天上学要先对着匾和图行礼,然后才开始读书。

当时私塾的教学,老师是坐在中间的这张方桌边上的高背椅子上,两旁的椅子则是供来宾歇坐。学生的课桌是自备的,所以看上去参差不一。鲁迅的座位在书屋的东北角,这张硬木书桌和椅子是当年鲁迅使用过的原物。我们此刻还能够看到当年鲁迅在桌子右下角亲手刻下的“早”字。关于这个“早”字,那里面还有一个小故事。有一次鲁迅因家中有事,上学迟到了,受到先生的严厉批评,他为了提醒自我,就在书桌上刻下一个“早”字,勉励和告诫自我今后不可再迟到。

三味书屋的老师名叫寿镜吾,这是他的画像。鲁迅评价他是“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寿老先生品行端正,性格耿直,终身以坐馆授徒为业,他的为人和治学态度给鲁迅留下很深的印象,对鲁迅产生很大的影响。

三味书屋后面有一个小园子,园内种有两株桂花和一株腊梅,当年鲁迅和小伙伴常在这一方小天地里玩抓蟋蟀、找脱壳的蝉蜕,看蚂蚁背苍蝇等游戏。

请游客们随我穿过马路。此刻大家看到的这组颇具规模的清代建筑群就是我们这天要参观的鲁迅祖居——周家老台门。鲁迅祖居是目前保存最为完好的典型台门建筑群,是鲁迅祖辈世居之地。乾隆十九年(1754年),周氏第八代世祖周绍鹏因家业发展的需要,举家迁址于覆盆桥,营造这座台门大院,成为颇具规模的封建士大夫住宅。鲁迅祖居坐北朝南,青瓦粉墙,砖木结构。台门主体建筑有台门斗、大厅、香火堂、后楼共四进。东首有坐东朝西的厢楼九间,西首有坐西朝东的厢楼七间,堂屋之间均有明堂和廊屋贯通。现由“鲁迅祖居复原陈列”和“绍兴民俗陈列”两部分组成。此刻请各位先随我参观“鲁迅祖居复原陈列”。

这沿街第一进俗称“台门斗”,建有头门、仪门。头门就是这六扇黑漆竹丝大门,俗称“竹丝台门”。之后便是仪门,左右各有耳房,仪门上方悬挂着一块蓝底金字的“翰林”匾,自右而左书着“翰林”两个字,左右还有泥金小楷的上下款,上款:“巡抚浙江等处地方提督军务节制水陆各镇兼管两浙盐政杨昌浚为”,下款:“钦点翰林院庶吉士周福清立”。这位钦点翰林的周福清便是鲁迅的祖父。这对周氏来说是前所未有的荣耀,因而在周氏聚族的三个台门斗里都挂起完全相同的“翰林”匾。第二进为厅堂,绍兴俗称“大堂前”,是周氏族人举行重大喜庆活动和祭祖的公共活动场所。大厅是三开间的一个通间,正中上方挂着一块长方形白底黑字的“德寿堂”大匾,这是周氏老台门的堂名。大厅两旁的左右柱子上有一抱对:品节详明,德性坚定;事理通达,心气和平。大厅北面隔一天井是第三进,俗称“香火堂前”。是祭祀祖宗和处理丧事之用,原堂前正中上方有神龛,存放周氏历代祖先牌位。香火堂左右各有一间,左边为客厅、餐室,右边为佛堂、客房。香火堂北面再隔一个方形的石板天井是第四进。俗称“座楼”,是周家的主要生活住宅区。座楼中间一问小堂前一般作为平时会客、祭祖用。

各位游客,我们已参观完整个中轴线部分,此刻请大家参观西侧厢。西侧厢自南而北依次是厨房和佣人房间。接下来请大家随我一齐参观东侧厢。东厢花厅是大书房,是台门子弟启蒙读书的地方。其陈列与三味书屋不一样。书房正上方悬挂着一块“志伊学颜”匾额,“伊”指以才著称的商汤宰相伊尹,“颜”指以德著称的孔子弟子颜回。这是教育台门弟子要立志高远,学习认真。墙上挂有一盏灯笼,灯笼上有“文星高照”四个字,灯笼外倒挂着一株葱,灯笼里点一支状元蜡烛,以示弟子聪明之意。

周家老台门是周氏的祖宅,所以当时周氏有重大喜庆活动和祭祖都在老台门的大厅举行,鲁迅在绍兴时期,遇到节庆或祖先忌日,必去老台门行礼。鲁迅最后一次到老台门是19举家北迁之时。“鲁迅祖居复原陈列”的参观到此结束。

下方去参观鲁迅生平事迹陈列厅。陈列厅是一座中西结合的建筑,门楣上方“绍兴鲁迅纪念馆”七个鎏金大字为郭沫若所题。进入大门迎面是一座汉白玉鲁迅胸像。序厅左右墙上各挂有鲁迅手迹。我们的参观是从左边开始。整个陈列以鲁迅的思想发展为主线,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鲁迅少年时期的社会环境与生活状况;第二部分是鲁迅青少年时代在南京、日本、杭州、绍兴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与用心投身反清革命斗争的事迹;第三部分是辛亥革命后,鲁迅在北京、厦门、广州继续探索革命的新路,最后举起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大旗,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第四部分是鲁迅在上海辉煌的十年;第五部分介绍了鲁迅逝世后,人们用各种不一样的方式纪念他、学习他。各位来宾,绍兴还有许多与鲁迅有关的人文景观,离鲁迅故居不远有一家因鲁迅的名篇《孔乙己》而名扬四海的百年老店——咸亨酒店,各位如有兴趣不妨去“拜访”一下孔乙己,品一品绍兴酒,嚼一嚼茴香豆,领略鲁迅笔下的绍兴风情。

这天的参观到此结束,多谢大家。

关于鲁迅野草散文集好的故事如何写三

最近,我看了《朝花夕拾》这本书,这是一本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记述了鲁迅的童年生活和青年时代求学的历程。

在《狗猫鼠》中,是针对“正人君子”的攻击引发的,嘲讽了他们散布的“流言”,表述了对猫“尽情折磨”弱者、到处嚎叫、时而“一副媚态”等特性的憎恨;追忆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遭到摧残的经历和感受,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

在《阿长与山海经》中,作者忆述儿时与保姆长妈妈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之情,充满了尊敬和感激。

在《二十四孝图》中,揭示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以不情为伦纪,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

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描述了儿时在家中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揭示了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书塾教育的尖锐矛盾,表达了应让儿童健康活泼地成长的合理要求。

在《父亲的病》中,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作玄虚、勒索钱财、革菅人命的实质。

《朝花夕拾》是鲁迅对往事的回忆,有趣的童年往事、鲜明的人物形象,一件一件往事,同时也抨击了囚禁人的旧社会,表现了鲁迅对艰苦劳动人民的惋惜、同情,也表现了对当时社会的厌恶,告诉我们不要再回去那让人受苦的社会,更表现了对阻遏人民前进、折腾人民、损害孩子、保留封建思想的人的痛恨。让我们了解历史,感谢美好生活的由来。

关于鲁迅野草散文集好的故事如何写四

教学目标:

1.会写7个字。正确读写“胯下、厨房、刺猬、畜生、明晃晃”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自然段。

3.感受少年闰土这一人物形象,了解闰土是个聪明、能干、活泼可爱的农村少年,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言行外貌概括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4.通过联系上下文、时代背景、同学相互讨论等方式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知闰土的形象。

教学难点:揣摩人物的特点,体会课文的表达方法。

教学方法:

1.通过自学课文,解决生字。

2.通过读议讲练法,结合重点词句使学生了解少年闰土的特点,体会“我”与闰土之间深厚的友情。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会写7个字,扭胯厨套猬畜窜。能正确读写“胯下、厨房、刺猬、畜生、明晃晃、束缚稻鸡伶俐鹁鸪”等词语。

2.初读课文。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师叙述:鲁迅在1921发表的短篇小说《故乡》里,提到了儿时的一个伙伴,许多年过去了,他仍然对这个小伙伴记忆犹新,他是谁呢?

2.板书课题:少年闰土提示“闰”的写法。

二、自学指导

1.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自学生字词。

2.准确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想一想,这篇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三、检测自学情况

1.检测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检测方法:学生上台板演生字、新词;板演内容由老师提问易错、重点生字、新词,或者让学生提问自我认为的易错生字词;板演后,学生集体纠正,师适时点拨。如“畜”“窜”“缚”等,要提醒学生注意各个部件的组成。

2.体会、讨论理解词语的含义:祭祀、一望无际、无穷无尽

3.检测课文阅读情况:

(1)找一两名优秀生进行阅读课文,然后再随机找两名后进生进行阅读,其他学生认真听,随时发现问题,给予帮助。

(2)同桌互读。

(3)再读课文,理清叙述的顺序。

四、整体感知,了解文章内容

1.文章可分为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1-3)非常想看到闰土.

第二部分(4-7)我和闰土在以前玩.

第三部分(8-16)闰土给我讲许多稀奇的东西我很羡慕他的见多识广。

第四部分(17)闰土要回去了,我们都不想分开,后来还彼此寄点东西,最后一直没有来往。

2.文章主要写了闰土的几件事?

第一件事:雪地捕鸟

第二件事:看瓜刺楂

第三件事:海边拾贝

第四件事:看跳鱼儿

3.教学第一自然段:

(1)出示课本第一幅插图,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这幅画面。学生描述。

(2)轻声读课文第1自然段,看看作者的描述和同学们刚才的描述有什么不同?什么地方给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

(3)反馈交流,体味提升。

指名读第一句。同桌互读,并且把认为读得好的同桌推荐给大家。再请这些同学齐读,学生评价,学习读。教师点播:在闰土奔跑在一望无际的海边,穿梭在碧绿的瓜地中时,我在哪里?试想,每每回忆起这幅画面时,我的心中是一种怎样的感受?

朗读第二句,刺猹──闰土不仅健康可爱,还非常勇敢,看插图中的少年分明是一个小英雄。不同形式的体味朗读,鼓励生生之间的评价与赏识。

深情地读读这段话,把这幅画面,把这个小英雄深深刻在脑中。

小英雄的形象是否也刻在你的脑中了?闭上眼睛,再把这个形象回味一下:“其间……”

指导背诵本段。

五、拓展延伸

1.抄写本课生字、词。(重点写“猬”、“畜”、“鹁”、“鸪”)

2.熟读课文。

六、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再熟读文章想想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什么?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感受闰土这一人物形象,了解闰土是个聪明、能干、活泼可爱的农村少年,理解作者对闰土的特殊感情。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步骤:

一、直接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少年闰土》,了解少年闰土的故事,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学习指导

1.通过理解重点词句,体会理解作者对闰土的特殊感情。

2.同桌相互合作有感情熟读课文。

三、检查自学情况

1.说说你最喜欢本文中哪一部分内容?为什么?

2.学生自读闰土的话,边读边想象画面。找出自己最感兴趣的是闰土的哪些话?

四、探究主题,升华感情

1.学习“看瓜刺猹”

(1)作者跟闰土相处的时间虽然不长,但闰土却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提到闰土,作者脑海中立即浮现处一幅画,课文哪个自然段描述了这幅画的内容,请同学们找出来读一读。

(2)学生齐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这幅画面的内容是闰土给我讲的4件事中的哪一件?(看瓜刺猹)

(3)课文哪些自然段具体写到了看瓜刺猹的内容?(10-14)

(4)指名读第10-13自然段,讨论:从看瓜刺猹这件事中,可以看出闰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聪明、勇敢)

(5)指名读第14自然段,思考:从这一段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我”对闰土的羡慕和敬佩)

2.学习“雪地捕鸟”

(1)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哪些自然段记叙了雪地捕鸟的内容。(6-7)

(2)齐读这两个自然段,说说闰土是怎样捕鸟的?

(3)讨论:从雪地捕鸟这件事中,可以看出闰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聪明、能干、机智)

3.学习“夏日拾贝”和“潮汛观鱼”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夏日拾贝”和“潮汛观鱼”的段落。

(2)全班交流:从这两件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闰土的童年生活多姿多彩,闰土知识丰富)

4.学习相识过程

过渡:这样一个机智勇敢、聪明能干的知识丰富的农村少年,作者是不是一开始就认识呢?(不是)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描写他们相识过程的段落。(2-4)

(1)齐读第2-4自然段,指名说说“我”和闰土是怎样相识的?

(2)找一找二人初次见面时闰土是怎样的形象。

(3)找出描写闰土外貌的句子,谈谈这些外貌描写,体现了什么?(闰土的憨厚、可爱

(4)指名读,读后,小组进行讨论:“你觉得对少年闰土的外貌描写中,可看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看出闰土是一个纯朴、活泼、健康的孩子)

(5)我们这些信息是怎么获得的?学生认识到:我们对少年闰土的形象身份的认识和概括都是从少年闰土外貌描写中体会出来的。说明外貌描写能让读者准确地认识人物。

(6)让学生结合对闰土外貌描写的学习,说一说描写人物外貌要注意什么。(抓住人物特点)

(7)课件出示人物外貌描写的优秀例子,稍作分析。

4.学习“离别”

过渡:闰土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人,作者非常喜欢他,可惜好景不长,短暂的相聚之后就要离别,在离别之际,作者和闰土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呢?

请同学们读一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说说你从中感悟到了什么?(作者与闰土深厚的友谊和作者对闰土的怀念)

5.品读体会

(1)课文讲了闰土几件事?你对哪一件事情最感兴趣?

(2)在这四件事中,我们还能了解到闰土的什么特点呢?请同学们根据阅读提示学习课文。

出示阅读提示:自由阅读课文,体会课文是怎样通过人物的对话,外貌、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的特点,把你的感受写在旁边,把你印象最深的、最感兴趣的段落或句子多读几遍,然后和老师同学交流讨论。

(1)闰土是个捕鸟高手。

(2)闰土的机智勇敢。

(3)简略学习“捡贝壳”、“看跳鱼儿”部分:体会闰土的自由自在

6.研讨表达,体会写法

(1)通过本课的学习,大家有个共同的体会:闰土是个活泼可爱的少年。除了外貌,作者还从哪些方面去写闰土的?请同学们画出有关句子,自己读一读。

(2)引导学生体会是从动作、语言、心理等方面去刻画少年闰土的形象的。学生读所画句子。师相机指导朗读。

7.重点理解

“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指哪些事?“他们”指谁?“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又是指什么?为什么“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这句话表达了“我”怎样的感情?

五、教学小结:本文节选自鲁迅的短篇小说《故乡》。课文通过“我”对故乡的回忆,刻画了一个见识丰富而又聪明能干、机智勇敢的农村少年--闰土的形象,反映了“我”与他儿时短暂而又真挚的友谊以及对他的怀念之情。

六、拓展延伸

1.积累描写人物外貌和动作的词语。

2.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

3.学习描写闰土外貌的句子写一写自己身边熟悉的人。

4.好朋友总有离别的时候,可这一别就是三十年,文中说他们从此没有见面,其实三十年他们又见面了,不过三十年后的闰土也有了很大的改变,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他改变的呢?建议大家去读一读鲁迅的小说《故乡》。

七、板书设计

少年闰土

雪地捕鸟聪明能干喜欢

海边拾贝见多识广佩服

看瓜刺猹机智勇敢羡慕

潮汛看鱼见多识广怀念

八、教学小结

教学目标:

1.会写7个字。正确读写“胯下、厨房、刺猬、畜生、明晃晃”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自然段。

3.感受少年闰土这一人物形象,了解闰土是个聪明、能干、活泼可爱的农村少年,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言行外貌概括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4.通过联系上下文、时代背景、同学相互讨论等方式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知闰土的形象。

教学难点:揣摩人物的特点,体会课文的表达方法。

教学方法:

1.通过自学课文,解决生字。

2.通过读议讲练法,结合重点词句使学生了解少年闰土的特点,体会“我”与闰土之间深厚的友情。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会写7个字,扭胯厨套猬畜窜。能正确读写“胯下、厨房、刺猬、畜生、明晃晃、束缚稻鸡伶俐鹁鸪”等词语。

2.初读课文。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师叙述:鲁迅在1921发表的短篇小说《故乡》里,提到了儿时的一个伙伴,许多年过去了,他仍然对这个小伙伴记忆犹新,他是谁呢?

2.板书课题:少年闰土提示“闰”的写法。

二、自学指导

1.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自学生字词。

2.准确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想一想,这篇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三、检测自学情况

1.检测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检测方法:学生上台板演生字、新词;板演内容由老师提问易错、重点生字、新词,或者让学生提问自我认为的易错生字词;板演后,学生集体纠正,师适时点拨。如“畜”“窜”“缚”等,要提醒学生注意各个部件的组成。

2.体会、讨论理解词语的含义:祭祀、一望无际、无穷无尽

3.检测课文阅读情况:

(1)找一两名优秀生进行阅读课文,然后再随机找两名后进生进行阅读,其他学生认真听,随时发现问题,给予帮助。

(2)同桌互读。

(3)再读课文,理清叙述的顺序。

四、整体感知,了解文章内容

1.文章可分为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1-3)非常想看到闰土.

第二部分(4-7)我和闰土在以前玩.

第三部分(8-16)闰土给我讲许多稀奇的东西我很羡慕他的见多识广。

第四部分(17)闰土要回去了,我们都不想分开,后来还彼此寄点东西,最后一直没有来往。

2.文章主要写了闰土的几件事?

第一件事:雪地捕鸟

第二件事:看瓜刺楂

第三件事:海边拾贝

第四件事:看跳鱼儿

3.教学第一自然段:

(1)出示课本第一幅插图,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这幅画面。学生描述。

(2)轻声读课文第1自然段,看看作者的描述和同学们刚才的描述有什么不同?什么地方给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

(3)反馈交流,体味提升。

指名读第一句。同桌互读,并且把认为读得好的同桌推荐给大家。再请这些同学齐读,学生评价,学习读。教师点播:在闰土奔跑在一望无际的海边,穿梭在碧绿的瓜地中时,我在哪里?试想,每每回忆起这幅画面时,我的心中是一种怎样的感受?

朗读第二句,刺猹──闰土不仅健康可爱,还非常勇敢,看插图中的少年分明是一个小英雄。不同形式的体味朗读,鼓励生生之间的评价与赏识。

深情地读读这段话,把这幅画面,把这个小英雄深深刻在脑中。

小英雄的形象是否也刻在你的脑中了?闭上眼睛,再把这个形象回味一下:“其间……”

指导背诵本段。

五、拓展延伸

1.抄写本课生字、词。(重点写“猬”、“畜”、“鹁”、“鸪”)

2.熟读课文。

六、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再熟读文章想想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什么?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感受闰土这一人物形象,了解闰土是个聪明、能干、活泼可爱的农村少年,理解作者对闰土的特殊感情。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步骤:

一、直接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少年闰土》,了解少年闰土的故事,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学习指导

1.通过理解重点词句,体会理解作者对闰土的特殊感情。

2.同桌相互合作有感情熟读课文。

三、检查自学情况

1.说说你最喜欢本文中哪一部分内容?为什么?

2.学生自读闰土的话,边读边想象画面。找出自己最感兴趣的是闰土的哪些话?

四、探究主题,升华感情

1.学习“看瓜刺猹”

(1)作者跟闰土相处的时间虽然不长,但闰土却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提到闰土,作者脑海中立即浮现处一幅画,课文哪个自然段描述了这幅画的内容,请同学们找出来读一读。

(2)学生齐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这幅画面的内容是闰土给我讲的4件事中的哪一件?(看瓜刺猹)

(3)课文哪些自然段具体写到了看瓜刺猹的内容?(10-14)

(4)指名读第10-13自然段,讨论:从看瓜刺猹这件事中,可以看出闰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聪明、勇敢)

(5)指名读第14自然段,思考:从这一段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我”对闰土的羡慕和敬佩)

2.学习“雪地捕鸟”

(1)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哪些自然段记叙了雪地捕鸟的内容。(6-7)

(2)齐读这两个自然段,说说闰土是怎样捕鸟的?

(3)讨论:从雪地捕鸟这件事中,可以看出闰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聪明、能干、机智)

3.学习“夏日拾贝”和“潮汛观鱼”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夏日拾贝”和“潮汛观鱼”的段落。

(2)全班交流:从这两件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闰土的童年生活多姿多彩,闰土知识丰富)

4.学习相识过程

过渡:这样一个机智勇敢、聪明能干的知识丰富的农村少年,作者是不是一开始就认识呢?(不是)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描写他们相识过程的段落。(2-4)

(1)齐读第2-4自然段,指名说说“我”和闰土是怎样相识的?

(2)找一找二人初次见面时闰土是怎样的形象。

(3)找出描写闰土外貌的句子,谈谈这些外貌描写,体现了什么?(闰土的憨厚、可爱

(4)指名读,读后,小组进行讨论:“你觉得对少年闰土的外貌描写中,可看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看出闰土是一个纯朴、活泼、健康的孩子)

(5)我们这些信息是怎么获得的?学生认识到:我们对少年闰土的形象身份的认识和概括都是从少年闰土外貌描写中体会出来的。说明外貌描写能让读者准确地认识人物。

(6)让学生结合对闰土外貌描写的学习,说一说描写人物外貌要注意什么。(抓住人物特点)

(7)课件出示人物外貌描写的优秀例子,稍作分析。

4.学习“离别”

过渡:闰土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人,作者非常喜欢他,可惜好景不长,短暂的相聚之后就要离别,在离别之际,作者和闰土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呢?

请同学们读一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说说你从中感悟到了什么?(作者与闰土深厚的友谊和作者对闰土的怀念)

5.品读体会

(1)课文讲了闰土几件事?你对哪一件事情最感兴趣?

(2)在这四件事中,我们还能了解到闰土的什么特点呢?请同学们根据阅读提示学习课文。

出示阅读提示:自由阅读课文,体会课文是怎样通过人物的对话,外貌、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的特点,把你的感受写在旁边,把你印象最深的、最感兴趣的段落或句子多读几遍,然后和老师同学交流讨论。

(1)闰土是个捕鸟高手。

(2)闰土的机智勇敢。

(3)简略学习“捡贝壳”、“看跳鱼儿”部分:体会闰土的自由自在

6.研讨表达,体会写法

(1)通过本课的学习,大家有个共同的体会:闰土是个活泼可爱的少年。除了外貌,作者还从哪些方面去写闰土的?请同学们画出有关句子,自己读一读。

(2)引导学生体会是从动作、语言、心理等方面去刻画少年闰土的形象的。学生读所画句子。师相机指导朗读。

7.重点理解

“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指哪些事?“他们”指谁?“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又是指什么?为什么“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这句话表达了“我”怎样的感情?

五、教学小结:本文节选自鲁迅的短篇小说《故乡》。课文通过“我”对故乡的回忆,刻画了一个见识丰富而又聪明能干、机智勇敢的农村少年--闰土的形象,反映了“我”与他儿时短暂而又真挚的友谊以及对他的怀念之情。

六、拓展延伸

1.积累描写人物外貌和动作的词语。

2.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

3.学习描写闰土外貌的句子写一写自己身边熟悉的人。

4.好朋友总有离别的时候,可这一别就是三十年,文中说他们从此没有见面,其实三十年他们又见面了,不过三十年后的闰土也有了很大的改变,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他改变的呢?建议大家去读一读鲁迅的小说《故乡》。

七、板书设计

少年闰土

雪地捕鸟聪明能干喜欢

海边拾贝见多识广佩服

看瓜刺猹机智勇敢羡慕

潮汛看鱼见多识广怀念

八、教学小结

关于鲁迅野草散文集好的故事如何写五

喜欢鲁迅,喜欢他的作品,更喜欢他的性格!

喜欢鲁迅,喜欢他的真情,更喜欢他的思想!

喜欢鲁迅,喜欢他的才华,更喜欢他的勇气!

鲁迅先生,是中国白话文的奠基人,是为中国做出了伟大奉献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在“五四”运动的洪流中,拿起笔成为了新文化运动的主将。1936年10月19日,这是一个由泪水汇成的日子,鲁迅先生放下他心爱的笔,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他这样说,他也这样做了。在那个民不聊生的时代里,在那个写满悲苦的记忆里。仅有用他手中的笔写下他心中的悲愤,记下他对时代的呐喊。他手中的笔仿佛一把刺向敌人胸膛的利剑,他的作品仿佛一盏驱散黑暗的明灯。

《呐喊》《彷徨》《坟》《野草》……这一本本书中系托了鲁迅先生太多太多的感情,太多太多的思考。正是因为他的不朽杰作,让那个时代的人们看见了期望,看见了曙光。而在今日,他的作品依然给我们是心灵的震撼。如果,说在那个时代没有他的出现,人们也许会感到迷茫。如果说在那个时代没有他的出现,也不会有那么多不朽的篇章震撼着人们的心。鲁迅先生的作品对于我来说是一股动力,让我学会了很多很多。

如果,中国现代文学是一片天空,那么,鲁迅先生必须是那一颗永远最亮的启明星。如果,中国现代文学是一首嘹亮的歌,那么,鲁迅先生必须是那一段高潮的旋律。如果,中国现代文学是一座五彩的花园,那么,鲁迅先生必须是那一朵最艳丽的花朵!

我喜欢鲁迅先生!

关于鲁迅野草散文集好的故事如何写六

各位团友,欢迎你们参观绍兴鲁迅纪念馆。绍兴是座历史文化名城,自古人杰地灵,群星灿烂,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就是其中一个杰出的代表。鲁迅原名周树人,1881年9月25日诞生于绍兴都昌坊口一个破落的封建士大夫家庭。他7岁启蒙,12岁就读于三味书屋。13岁时,祖父因科场贿赂案下狱,父亲周伯宜因此一病不起,从此家道中落,饱受世态炎凉。鲁迅18岁那年,毅然“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先后去南京、日本学习。1920xx年夏回国后,先后在杭州、绍兴、北京、厦门、广州和上海等地从事教学工作和文学创作。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大陆新村寓所,享年56岁。

鲁迅一生有1/3以上的时间是在绍兴度过,他不仅在故乡度过了童年和青少年时代,而且还进行了他初期的教学实践、文学创作和社会革命活动。故乡的生活经历不仅对他的思想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同时也是他文学创作的重要源泉。今天我们要踏着这位伟人的足迹,寻访他的故园。

现在我们来到鲁迅先生的出生地——鲁迅故居。鲁迅故居位于都昌坊口周家新台门西首。周家新台门是周家多年聚族而居的地方。它建于清嘉庆年间,坐北朝南,青瓦粉墙,砖木结构,是一座典型的江南特有的那种深宅大院。1920xx年经族人共议将这座屋宇连同后面的百草园卖给了东邻朱姓。房屋易主后,原屋大部分已拆除重建,但鲁迅故居的主要部分幸得保存,所以今天我们能有幸看到这原汁原味的鲁迅故居。

这两扇黑油油的石库台门,原系周家新台门的边门,是鲁迅家人出入的地方。

这间普通的泥地平屋是鲁迅家当年用来安放交通工具的地方。大家都知道,绍兴有“东方威尼斯”之称,因此在一般家庭中都备有水上的交通工具,那两支高大的橹是大船上所用,而那两支小的是乌篷船上用的桨。轿子是陆上交通工具,其中轿杠系鲁迅家原物。

从右侧门进去,穿过长廊,就到了“桂花明堂”。明堂在绍兴俗称天井,这里原来种着两株茂盛的金桂,桂花明堂由此得名。鲁迅小时候夏天经常躺在桂树下的小板桌上乘凉,他的继祖母蒋氏则摇着芭蕉扇一边打扇,一边给小鲁迅猜谜,讲“猫是老虎的师父”、“水漫金山”等故事,使鲁迅从小就受到民间文学的熏陶,为他以后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后来,他在《狗·猫·鼠》、《论雷峰塔的倒掉》等文章中均有生动的回忆。

穿过桂花明堂,便来到鲁迅的卧室。1920xx年夏,鲁迅从日本留学回国后,从杭州回到故乡,先后在绍兴府中学堂和山会初级师范学堂担任教职。这间卧室是当时他在绍任教期间的卧室兼书房。鲁迅常常在这里备课、写作到深夜。他的第一篇文言文小说《怀旧》就在这里写成。卧室里陈列着的铁梨木床是当年的原物。

穿过石板天井,迎面就是保存完好的鲁迅故居两楼两底。拾阶而上,东首前半间是当年鲁迅家吃饭、会客的主要活动场所,绍兴俗称“小堂前”。鲁迅在绍任教时期,经常在这里接待来访的朋友和学生。客厅的右上角那张皮躺椅是鲁迅父亲用过的。当年鲁迅祖父周福清科场舞弊案发后,鲁迅的父亲被革去秀才身份,此后就一蹶不振,郁郁寡欢,借酒消愁,以至病魔缠身后被庸医所误,年仅36岁就去世。从此鲁迅家也就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经历了这一系列的家庭变故,少年鲁迅饱受世态炎凉和人情冷暖,看到了上层社会的堕落和丑恶,对他的思想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从而走上了寻求真理的道路。

与客厅一板之隔是鲁迅母亲的房间。南边那张八脚大床是鲁迅的母亲——鲁瑞睡过的原物。东边这张小床是当年鲁迅的弟弟周建人睡过的床。靠窗桌子上陈列着的是鲁迅母亲做针线活用的物品。鲁迅的母亲鲁瑞是绍兴乡下安桥头人,性格和善而坚毅,以自修达到能够看书的文化水平。鲁迅对他的母亲很佩服,曾经说过:“我的母亲如果年轻二三十岁,也许要成为女英雄呢。”鲁瑞确实是一个很不平凡的母亲,她培养的三个儿子被现代文坛称为“周氏三杰”。

小堂前的西边是鲁迅继祖母蒋氏的卧室。这位继祖母性情开朗,讲话幽默风趣,经常给侄孙辈讲故事、猜谜语,鲁迅对这位继祖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与鲁瑞卧室相隔一天井,就是鲁迅家烧菜做饭的灶间,也就是厨房。在厨房正前方的这座绍兴旧时大户人家所用的“三眼大灶”,是根据当事人回忆复原的,灶壁上绘有祈福避邪的图画和文字。北面墙上的菜罩是当年鲁迅家的“忙月”章福庆亲手制作的原物。章福庆有时将儿子运水带来帮忙,并与鲁迅结为形影不离的好朋友。鲁迅和运水第一次见面就在这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就是这个运水让鲁迅认识了一个在书本上见不到的陌生世界。1920xx年,鲁迅在创作小说《故乡》时,把运水作为模特儿,塑造了“闰土”这个活生生的艺术形象。

后面这三间是鲁迅家存放稻谷、农具的地方,右边这间是章福庆的住所,中间是通向百草园的过道。

各位来宾,现在我们看到这个园子就是著名的“百草园”,百草园的名称虽雅,但其实是一个普通的菜园,是当时新台门内十几户人家共有的一个荒芜的菜园,平时种一些瓜菜,秋后用来晒稻谷。童年鲁迅经常和小伙伴们在百草园内嬉戏玩耍,夏天在树荫下乘凉,秋天在泥墙根一带捉蟋蟀。冬天就在雪地上捕鸟。对于百草园,鲁迅曾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著名的散文中作了非常形象生动的描述。文中他无限深情地写道:“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的趣味。”现在我们所看到的百草园就是鲁迅当年笔下的景致。鲁迅12岁时被家人送到三味书屋读书,不得不与他的蟋蟀们、覆盆子和木莲们告别,去全城最严厉的私塾读书。下面让我们告别这里的一切,跟随鲁迅的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从鲁迅故居出来,东行数百步,往南走过一座石板桥,从一扇黑漆竹丝门进去,就到了鲁迅少年时代读书的地方——三味书屋。三味书屋是清末绍兴城里很有名的私塾,它坐东朝西,原是寿家书房,鲁迅12岁开始到这儿读书,五年多的学习生涯,使他受益匪浅,积累了丰富的文化知识,为日后从事文学创作打下了非常坚实的基础。

书屋正中悬挂着“三味书屋”的匾额,两边柱子上有一副抱对:“至乐无声唯孝悌;太羹有味是诗书。”都是清朝著名书法家梁同书所写。何为“三味”,根据寿镜吾先生的儿子回忆:“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诸子百家,味如醯醢。”其中醯醢是调味品。匾额下挂着一幅《松鹿图》,学生每天上学要先对着匾和图行礼,然后才开始读书。

当时私塾的教学,老师是坐在中间的这张方桌边上的高背椅子上,两旁的椅子则是供来宾歇坐。学生的课桌是自备的,所以看上去参差不一。鲁迅的座位在书屋的东北角,这张硬木书桌和椅子是当年鲁迅使用过的原物。我们现在还可以看到当年鲁迅在桌子右下角亲手刻下的“早”字。关于这个“早”字,这里面还有一个小故事。有一次鲁迅因家中有事,上学迟到了,受到先生的严厉批评,他为了提醒自己,就在书桌上刻下一个“早”字,勉励和告诫自己今后不可再迟到。

三味书屋的老师名叫寿镜吾,这是他的画像。鲁迅评价他是“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寿老先生品行端正,性格耿直,终身以坐馆授徒为业,他的为人和治学态度给鲁迅留下很深的印象,对鲁迅产生很大的影响。

三味书屋后面有一个小园子,园内种有两株桂花和一株腊梅,当年鲁迅和小伙伴常在这一方小天地里玩抓蟋蟀、找脱壳的蝉蜕,看蚂蚁背苍蝇等游戏。

请来宾们随我穿过马路。现在大家看到的这组颇具规模的清代建筑群就是我们今天要参观的鲁迅祖居——周家老台门。鲁迅祖居是目前保存最为完好的典型台门建筑群,是鲁迅祖辈世居之地。乾隆十九年(1754年),周氏第八代世祖周绍鹏因家业发展的需要,举家迁址于覆盆桥,营造这座台门大院,成为颇具规模的封建士大夫住宅。鲁迅祖居坐北朝南,青瓦粉墙,砖木结构。台门主体建筑有台门斗、大厅、香火堂、后楼共四进。东首有坐东朝西的厢楼九间,西首有坐西朝东的厢楼七间,堂屋之间均有明堂和廊屋贯通。现由“鲁迅祖居复原陈列”和“绍兴民俗陈列”两部分组成。现在请各位先随我参观“鲁迅祖居复原陈列”。

这沿街第一进俗称“台门斗”,建有头门、仪门。头门就是这六扇黑漆竹丝大门,俗称“竹丝台门”。接着便是仪门,左右各有耳房,仪门上方悬挂着一块蓝底金字的“翰林”匾,自右而左书着“翰林”两个字,左右还有泥金小楷的上下款,上款:“巡抚浙江等处地方提督军务节制水陆各镇兼管两浙盐政杨昌浚为”,下款:“钦点翰林院庶吉士周福清立”。这位钦点翰林的周福清便是鲁迅的祖父。这对周氏来说是前所未有的荣耀,因而在周氏聚族的三个台门斗里都挂起完全相同的“翰林”匾。第二进为厅堂,绍兴俗称“大堂前”,是周氏族人举行重大喜庆活动和祭祖的公共活动场所。大厅是三开间的一个通间,正中上方挂着一块长方形白底黑字的“德寿堂”大匾,这是周氏老台门的堂名。大厅两旁的左右柱子上有一抱对:品节详明,德性坚定;事理通达,心气和平。大厅北面隔一天井是第三进,俗称“香火堂前”。是祭祀祖宗和处理丧事之用,原堂前正中上方有神龛,存放周氏历代祖先牌位。香火堂左右各有一间,左边为客厅、餐室,右边为佛堂、客房。香火堂北面再隔一个方形的石板天井是第四进。俗称“座楼”,是周家的主要生活住宅区。座楼中间一问小堂前一般作为平时会客、祭祖用。

各位来宾,我们已参观完整个中轴线部分,现在请大家参观西侧厢。西侧厢自南而北依次是厨房和佣人房间。接下来请大家随我一起参观东侧厢。东厢花厅是大书房,是台门子弟启蒙读书的地方。其陈列与三味书屋不同。书房正上方悬挂着一块“志伊学颜”匾额,“伊”指以才著称的商汤宰相伊尹,“颜”指以德著称的孔子弟子颜回。这是教育台门弟子要立志高远,学习认真。墙上挂有一盏灯笼,灯笼上有“文星高照”四个字,灯笼外倒挂着一株葱,灯笼里点一支状元蜡烛,以示弟子聪明之意。

周家老台门是周氏的祖宅,所以当时周氏有重大喜庆活动和祭祖都在老台门的大厅举行,鲁迅在绍兴时期,遇到节庆或祖先忌日,必去老台门行礼。鲁迅最后一次到老台门是1920xx年举家北迁之时。“鲁迅祖居复原陈列”的参观到此结束。

下面去参观鲁迅生平事迹陈列厅。陈列厅是一座中西结合的建筑,门楣上方“绍兴鲁迅纪念馆”七个鎏金大字为郭沫若所题。进入大门迎面是一座汉白玉鲁迅胸像。序厅左右墙上各挂有鲁迅手迹。我们的参观是从左边开始。整个陈列以鲁迅的思想发展为主线,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鲁迅少年时期的社会环境与生活情况;第二部分是鲁迅青少年时代在南京、日本、杭州、绍兴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与积极投身反清革命斗争的事迹;第三部分是辛亥革命后,鲁迅在北京、厦门、广州继续探索革命的新路,最后举起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大旗,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第四部分是鲁迅在上海辉煌的十年;第五部分介绍了鲁迅逝世后,人们用各种不同的方式纪念他、学习他。

各位来宾,绍兴还有许多与鲁迅有关的人文景观,离鲁迅故居不远有一家因鲁迅的名篇《孔乙己》而名扬四海的百年老店——咸亨酒店,各位如有兴趣不妨去“拜访”一下孔乙己,品一品绍兴酒,嚼一嚼茴香豆,领略鲁迅笔下的绍兴风情。

关于鲁迅野草散文集好的故事如何写七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鲁迅公园,我是你们的张导游,请大家保护它的卫生,不要乱涂乱画,随时注意安全。

青岛位于山东半岛东北端,濒临黄海,西接内陆,怀抱内海胶州湾,背依崂山,隔海与韩国,日本,朝鲜相望,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三面环海一面山,全市总面积10654平方公里,总人口700多万,其中市区面积1102平方公里,人口240万,共辖七区五市,七区分别是市南市北 四方 李仓 城阳 黄岛 崂山 五市为 胶南 胶州 即墨 莱西 平度

说起青岛的历史可是说是既古老又年轻,说他古老是因为早在6000多年以前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并且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大汶口文化,而且秦始皇也到此东巡过,说他年轻是因为青岛从1891年建制到现在只有100多年的历史,1891年清政府听从李鸿章的建议,在青岛派兵设防,从此青岛从一个边陲小镇发展成为战略地位重要的军事要地。1897年德国为了扩张势力范围,以武力侵占青岛,第二年强迫清政府签订了《胶澳租界条约》租期为99年,一战爆发以后,日本对德宣战,取代德国侵占青岛,1920xx年被北洋政府收回主权,1930年改为青岛市,1945年6月2号青岛全境解放成为山东省的省辖市。

目前青岛是我国15个经济中心城市之一,1986年列为计划单列城市之一,享受省一级的管理权限,1995年被评为副省级城市。大家都知道,山东省是我国的三大经济强省之一,而青岛则是山东省经济的龙头城市,倾倒在经济发展中积极走名牌发展战略,在轻工业方面涌现出了许多名牌企业,比如:海尔,海信,双星,噢可玛,青啤等,其中海尔最为有名,在1984年的时候海尔还是一个亏损额达147万的濒临破产的小型电冰箱厂,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现在海尔已经是全球营业额突破1000亿的大型跨国企业。去年青岛的gdp为3206亿,在全国排第十位。青岛港去年的年吞吐量为2.24亿吨,是亚欧大陆和环太平洋地区的重要码头,和上海港,天津港,大连港,湛江港并称为我国五大对外贸易港口,与世界上130多个国家的450多个港口有着贸易往来。

青岛的旅游资源也很丰富,青岛是我国首批的旅游城市,旅游交通和服务设施都很健全,青岛的旅游资源大体分为三种类型1,海滨一线风景区 全长40公里,从西向东依次点缀有栈桥,小青岛,鲁迅公园,八大关,东海路雕塑一条街等景点,已被评定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2,崂山风景区,崂山是一座道教名山,海拔1132米,由海上仙山第一的美称3,场馆类旅游项目,由青岛海军博物馆,青岛民俗博物馆,青岛啤酒博物馆,海底世界等十几个场馆,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青岛啤酒博物馆和海底世界。青岛啤酒博物馆坐落于1920xx年建设的青岛啤酒厂的原址上,投资了2600万人民币,由国内外著名的设计师设计,使世界先进国内一流的啤酒博物馆,其建筑外墙为欧洲古典风格,共分为百年历史和文化,生产工艺,多功能三个展区,所酿造的青岛啤酒家喻户晓,青啤是选用优质的大麦,良种啤酒花和纯净的崂山泉水为原料,采用经典酿造工艺和独到的后熟技术,优良的酵母菌和严格的工艺管理精心酿制而成,以泡沫丰富细腻持久挂杯,酒液晶莹剔透而驰名海内外。每年夏天8月下旬都会举行啤酒节,可以喝到世界各地的啤酒。青岛的海底世界也不同于其他的海底世界,青岛的海底世界是完全建于海底下的,投资2.2亿人民币,占地7300平方米,水体4000多吨,而且有我国最大的援助性玻璃展缸,还有我国第一个开放性的海洋实验室和海洋教室。人们都说来青岛有三看,山上看,海上看,海中看。因为青岛曾被德国侵占过,所以其建筑风格非常的具有欧陆风情,最好的去处就是青岛的电视观光塔。青岛的电视观光塔位于海拔116米的天平山上,塔高232米,有亚洲第一钢塔之称。是我国3a级旅游景区,是青岛建制百年的新标志,塔身110米处为银碟旋转自助餐厅,塔身115米处为露人观光平台,塔身130米处为塔球高空观光层。在那上面你可以看到整个青岛的建筑全貌,体会到康又为先生所讲的红瓦,绿树,碧海,蓝天是怎样一种景象。海上看则是乘坐豪华旅游船在海上看风景,可以游览3个海湾12个景点。海中看则是到海底世界中看看,可以给你带来实实在在海中游的感受。

青岛四怪:骑车没有走路快,啤酒装进塑料袋,青岛美女嫁老外,穿着泳衣上大街。

烟台是山东省的十七地级市之一,东与威海相接,西与青岛和潍坊相接,隔海与辽东半岛相望,全市总面积1.3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646万,其中市区面积2644平方公里,人口186万,共辖五区八个县市,五区为芝罘区,莱山区,福山区,牟平区以及开发区,八个县市为长岛县,蓬莱,招远,栖霞,海阳,龙口,莱州,莱阳。其中长岛是我国十五个海岛县之一,是国际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海产品十分丰富,蓬莱有“仙境之都”的称号,莱州则是石头城。烟台名字的由来也很富有神奇色彩,烟台古称“芝罘”因为烟台地方的神奇,据说有长生不老药,引得古代帝王纷纷来此寻药以求长生不老。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曾三次东巡,每次都来到芝罘岛。以前芝罘岛叫灵芝岛,因为其形状象一个巨大的灵芝,而且也是我国最大世界较典型的陆连岛,之所以改为芝罘岛也跟秦始皇有关,“罘”字是上面一个“四”下面一个“不”据说秦始皇第三次来的时候就发誓说:如果这次我再找不到仙药,我就不来第四次了,结果他在第三次回咸阳的路上就病死了,成了名副其实的:四不来。明朝时候为了防止海上倭寇的侵扰,在烟台北面的设置了狼烟墩台,发现敌情白天用烟,晚上用火,作为报警的讯号,时间久了人们就把这座山称之为:烟台山,前面发展起来的那座小城也就称之为:烟台市了。烟台的环境十分优美,20xx年的获得了全国最佳魅力城市第一名,也是20xx年人居奖的得主,烟台不仅环境优美而且物产也十分丰富,人都说烟台有三宝:地上有宝,地下有宝,水中还有宝。地上的宝则是指的烟台的农副产品,烟台苹果莱阳梨,栖霞的樱桃属第一。烟台的苹果大家都听说过,他是在18世纪时由美国的一名传教士约翰.尼维尔传入烟台的,现在已经培养了20多种品种,有红富士,红香蕉,青香蕉等都色香味俱全,而且易于储存,莱阳梨也十分有名,正宗的莱阳梨表皮呈黄绿色,十分粗糙且不有斑点,外表不好看但是肉质细腻,清脆可口,有止咳化痰的作用,是梨中的佳品,正宗的莱阳梨很难吃到,现在吃的一般都是莱阳产的梨。烟台的福山是樱桃的种植基地,全国80%的樱桃都产自这里,以前有“樱桃好吃树难栽,不下苦功花不开”的谚语,但现在每年五月份这里都会举行樱桃节,大家可以吃到新鲜的大樱桃。地下的宝则是指的烟台的地下矿藏,在宋神宗年间,招远和蓬莱因为年产黄金万两被称为“万两黄金县”有“金城天府”之称,现在此二市的黄金产量占全国的1/3,此外,蓬莱还有最大的海上油田尚未开发,莱州还有丰富的大理石资源,还有煤矿资源和铁矿资源。蓬莱的地矿博物馆就是一处向大家展示水晶玛瑙玉石的展馆,大家有时间可以参观一下。海中的宝当然指的是海鲜了,烟台因处于黄渤海交界处,海鲜较于其他地方的更为有名,盛产海参,鲍鱼,对虾等名贵产品。海参的胆固醇含量为零,蛋白质含量高达76%,对老人和做月子妇女的身体十分有益。鲍鱼因为其生长周期长所以价格昂贵,其营养价值也很高。所谓“山光水色美,果香鱼虾肥”就是对烟台的真实写照。

烟台的经济也十分发达,知名企业有张裕葡萄酒,三环锁,北极星牌钟表,莱阳鲁花,龙大等,想必大家对张裕不陌生吧?他是1892年由爱国华侨张弼士先生投资300万两白银修建的,因为是民族企业所以受到各界领导的关注,张裕博物馆是仿照120xx年前建厂初期的建筑风貌建筑的,里面的百年大酒窖是省级重点保护设施,1894年建造,是亚洲第一大酒窖,7号窖三个桶王容量为15吨,可以供一个25岁左右的青年每天喝700ml一直喝到70岁,还有古典酒吧享受异国风情还可以观赏到张裕各年份所产的瓶装酒,大家还可以参与造酒,如果感兴趣的话,我们可以去参观一下。莱阳鲁花是我国农业产业化的排头兵,是中国最大的生产花生油的企业之一。由于烟台的投资环境好烟台政府办事效率高也吸引了lg、通用、富士康等大型企业来此投资,目前每年的果蔬会、apec、葡萄酒会已成为烟台的三大会。去年烟台的gdp产量是2602亿,在全国排19位,在山东仅次于青岛。烟台的旅游资源也很丰富。有全国5a级风景区蓬莱阁,被称为“北方第一楼”与滕王阁,黄鹤楼,岳阳楼齐名,还有八仙渡海口景区,展示内容最丰富的基地海洋馆,还有省级度假区养马岛,海阳地道战遗址,栖霞有我国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地主庄园牟氏庄园等景点。

威海位于山东半岛东北端,三面环海一面接陆,东与韩国日本隔海相望,西与烟台接壤,素有“京津的钥匙和门户”之称,全市总面积为5436平方公里,总人口252万,其中市区面积为731平方公里,人口为52万,共辖三市三区,三市分别是荣成,文登,乳山,均是我国的百强县,三区则是环翠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

说起威海的历史可以用“悠久”二字来形容,早在7000多年前就有人类在此居住,那是叫做“石落村”元朝则成为“清泉夼”“夼”是上面一个“大”下面一个“川”意味有水洼的地方,清泉就是温泉,从此地名可以看出威海的温泉资源十分丰富,到了明洪武31年(1398年)明政府为了防御海上倭寇的侵扰在此派兵设防,建立卫所,称“威海卫”取威镇海疆之意,从此威海作为地名开始出现,1888年我国第一支海军——北洋舰队成立,并把提督衙门设在威海的刘公岛上,1894年甲午黄海大战,北洋舰队全军覆没,1898年—1930年威海被英国强租了32年,1945年解放,1987年脱离烟台成为山东省17地级市之一。 大家来威海第一是来看海的,另外则是被威海优美的环境和清新的空气吸引而来,威海的噪音指数,水质,空气指标都达到国家一级标准,并且是我国第一个旅游城市,第一个环境城市,第一个绿化城市,第一个卫生城市,而且在20xx年获得了联合国颁发的人居环境奖,是在获奖的100多个城市中唯一的一个亚洲城市,威海之所以有这么好的环境除了地理位置优越外,还与政府的绿化政策有很大的关系,在绿化方面政府有“三三制”原则,就是一亩地1/3用来建筑,1/3用来修路,1/3用来绿化,还有个口号:见缝插绿,找缝插绿,造缝插绿。正是由于这个政策的贯彻执行才有了威海今天的优美环境,此外,威海市政府对工业企业也有严格的控制,在威海只有轻工业企业,比较知名的有:金猴皮鞋,环球渔具,威高集团,三角轮胎,山花地毯等都非常的有名,由于良好的投资环境和离韩国很近的地理优势,威海也吸引了韩国的一些企业来此通知,比较有名的有三星电子,大宇企业等,还有一些电子公司和服装公司,韩国企业已占威海经济的47%。我们要参观韩国服装城就是一个韩国商品的集散地,韩国商品在威海一共有三种渠道,1是直接从韩国进口过来的,2是利用韩国的技术在威海加工,3韩国的原材料进口到威海加工而成,所以这里的韩国商品品种齐全价格也很便宜。 大家来到威海出了感觉这里的环境好以外,另一个感觉就是威海市个很小的城市,可以用小巧玲珑来形用,原来当地人们用一句顺口溜来形用威海的小:一条马路一盏灯,一个喇叭全城听,一个警察官交通,一家煎鱼半城腥。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威海的旅游资源也是响当当的,有:我国第一支海军——北洋水师成军基地,素有不沉战舰之称的刘公岛,还有我国最美的八大海岸线排名第三的成山头,以及情系中日韩三国友谊的赤山法华院,这三处景点均为国际四a级风景区,此外还有海上仙山昆嵛山,九顶铁槎山,荣成天鹅湖等景点。

荣成市是威海的三个县级市之一,在威海的最东端,是中国的百强县之一,连续20xx年经济产量居山东县级市单位第一名,以海产品的养殖和加工,有我国最大的海带养殖基地,还有北方最大的港口——石岛港,旅游业也很发达,有中国第二大富裕村庄——西霞口村。西霞口村固定资产30多个亿,已经实现了村民用水用电医疗保险的公有化,有自己的国际港口——龙眼港,还有自己的海关,自己的检疫,村里有六大景点,其中有国家4a级风景区——成山头,还有神雕山野生动物园,福通天河乐园,海驴岛,福如东海以及摩天岭。

成山头位于荣成市,因地处成山山脉最东端而得名,是中国18000公里海岸线陆地延伸的海洋的最东端,故又称成山角,由中国好望角之称,景色迷人,空气清新,古人相传此地很有灵气,有仙药能令人长生不老,引得古代帝王竞相来此寻药,秦始皇汉武帝均在此留下了大量的文物古迹。“天无尽头”是锦涛同志20xx年的时候改的碑文,用的是康熙的字,寓意是“天无尽头,学无止境”。

蓬莱位于烟台市的最北端,是烟台下面的一个县级市,总面积1200平方公里,总人口40多万,蓬莱是“中国综合实力百强县”是中国最早的小康县之一,黄金产量居中国的第五位,是烟台苹果的主要产地,而且烟台还是一个名人辈出的地方,有爱国英雄戚继光,书法家董其昌,前国防部长迟浩田等,另外,成龙,姜育恒的祖籍也是蓬莱。 蓬莱被称为是“仙境之都”他的名字的由来也很有神奇色彩,因为蓬莱是我国乃至世界上发生海市蜃楼最频繁的地方之一,因为当时发生海市蜃楼的原因无法解释,所以人们都传说是由仙山在此的原因,于是引得各代帝王来此寻药,以求长生不老。-220xx年秦始皇来到这里登上丹崖山看到海面上红光闪动,就问身边的方士:那是什么?方士就说是海上仙山,秦始皇就问仙山的名字叫什么?方士无以回答,忽然看到海面上水草浮动,就用水草的名字“蓬莱”作了回答,从此蓬莱作为仙山的名字开始流传下来,作为地名出现是在汉武帝时期,因为汉武帝也曾到这里寻访仙药,结果也是可想而知,为了安慰自己,汉武帝就把脚底下这座小城称之为“蓬莱”聊以,从此蓬莱作为地名开始出现。明洪武九年称登州府,1991年改为蓬莱市。

蓬莱位于丹崖山上,始建于1065年,为宋朝太守朱处约所建,与南方的滕王阁,黄鹤楼,岳阳楼并称为中国各代四大名楼,因此有北方第一楼的称号。经元明清历代修补现在蓬莱阁的规模占地328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8000平方米,融儒道佛三教于一体,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保护单位,20xx年上升为国家5a级风景区,是山东仅有的3个5a级风景区之一。

登瀛桥—全长60米,宽 9米,高4米,登瀛桥是登临蓬莱阁的必经之路,宋朝修建,桥洞为人间登州,桥西为仙境瀛洲,桥下的那片海域称之为小海,宋庆历年间在此修建了停舰的水寨,因其形状像刀鱼,所以叫做刀鱼寨。

人间蓬莱坊—“人间蓬莱”四个大字为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手书,旁边的两副对联分别是书画家刘海粟和费新我所题写,人间即为人时间,蓬莱即为仙境。

弥陀寺—始建于唐代贞观年间,是蓬莱阁里面仅有的一处佛教建筑,供奉的主要是四方三圣之一的阿弥陀佛,大家看一下正殿,中间那位即为阿弥陀佛,相传他以前是一位国王,因为喜欢佛道,于是就潜心修佛,他未成佛之前有48愿望,其中之一就是如果他成佛以后凡是念诵他名号的人们去世时她都前去接引他们到西方极乐世界,于是也叫作“接引佛”右面的那位是大势至菩萨,因为他每次出行时周围十里的土地都为之震动,所以称之为“大势至”在日本供奉的比较多,左面的观音菩萨,也叫做“观声音菩萨”,处于畏难中的人只要口中默念他的名号他就前去解救人们的危难,因此而得名。左右两面为两个耳房,左面是祖师殿,中间供奉的是佛教净土宗的开山祖师—慧远法师,右面为刘遗民,桓伊,左为陶渊明,慧然。右面的为关公殿,中间供奉的是关公,左面为周仓,赵磊,右面为关平,王甫。 万民感德碑亭—康熙年间,登州发生旱灾,康熙皇帝就下令减免登州此地的赋税两年,当地百姓为了纪念他的公德,就在这里立了一块碑文“万寿无疆”以示感激。 丹崖仙境坊—“丹崖仙境”四个大字是1964年国家副主席董必武主席题写的,“丹崖”就是红色的山崖,因为这里石头的纹理呈红色,所以称之为“丹崖山”有这样一句说法是:牌坊底下站一站,无灾无难保平安;牌坊里面走一走,一生多福又长寿。前面的门是“显灵门”是天后宫的宫门,显灵就是指的天后显灵。

关于鲁迅野草散文集好的故事如何写八

记得在小时候,妈妈从外地给我买来一本书,书面上画着一个人物。我好奇的问:“妈,这是谁?”“这是一代文学巨匠鲁迅!”从那时起,我便对这位削瘦弱小的老人有了印象,第一次认识了这位文学巨匠。

虽然,我还依稀忆起那一幕在我心中留下的记忆。但是,真正认识鲁迅,还是在小学。从那时起,我不仅眼睛看到了鲁迅,还在心中看到了鲁迅。

我从《故乡》中看到了鲁迅的身影,那对少年时代朋友闰土的怜爱之情,感受到了少年鲁迅的纯真和无奈,感受到了鲁迅一股从心中涌出的隐痛。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那充满诗情画意的作品,又把我拉到了久远的年代里。我听到了童年鲁迅的欢笑,听到了老师的谆谆教导,听到了孩子们对戒尺的责备。

进入初中,我又进入了鲁迅的另一个空间,看到了鲁迅曾和我们一样从童年走过。

《祝福》中的善良的劳动妇女祥林嫂,在封建宗法思想残酷的统治和压迫下的悲惨命运,震撼了我的心灵。鲁迅先生笔下的祥林嫂,使我们这代学生真正感到了封建制度是怎样的一个鲜血淋漓的吃人制度。

当我理解了鲁迅先生的作品时,它使我认识到鲁迅先生正是这样以笔来疗救我们这个受半封建半殖民统治的民族。“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鲁迅到日本留学,从学医治病到弃医从文治国,无不充分显示了鲁迅对民族、对祖国的忧患意识。在腥风血雨里的年代,“且介亭”中的鲁迅先生正是这样以笔作投枪匕首,为民众而“呐喊”。

生铁虽然硬但脆,钢却既硬又有韧性,因此,钢制的器物远比铁制的优越。做人也需要有点儿韧性,既不一味低头,又不鲁莽从事。我们中国,正是有鲁迅这样的人,才逐渐强大。

关于鲁迅野草散文集好的故事如何写九

各位来宾,现在我们看到这个园子就是著名的“百草园”,百草园的名称虽雅,但其实是一个普通的菜园,是当时新台门内十几户人家共有的一个荒芜的菜园,平时种一些瓜菜,秋后用来晒稻谷。童年鲁迅经常和小伙伴们在百草园内嬉戏玩耍,夏天在树荫下乘凉,秋天在泥墙根一带捉蟋蟀。冬天就在雪地上捕鸟。对于百草园,鲁迅曾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著名的散文中作了非常形象生动的描述。文中他无限深情地写道:“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的趣味。”现在我们所看到的百草园就是鲁迅当年笔下的景致。鲁迅12岁时被家人送到三味书屋读书,不得不与他的蟋蟀们、覆盆子和木莲们告别,去全城最严厉的私塾读书。下面让我们告别这里的一切,跟随鲁迅的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从鲁迅故居出来,东行数百步,往南走过一座石板桥,从一扇黑漆竹丝门进去,就到了鲁迅少年时代读书的地方――三味书屋。三味书屋是清末绍兴城里很有名的私塾,它坐东朝西,原是寿家书房,鲁迅12岁开始到这儿读书,五年多的学习生涯,使他受益匪浅,积累了丰富的文化知识,为日后从事文学创作打下了非常坚实的基础。

书屋正中悬挂着“三味书屋”的匾额,两边柱子上有一副抱对:“至乐无声唯孝悌;太羹有味是诗书。”都是清朝著名书法家梁同书所写。何为“三味”,根据寿镜吾先生的儿子回忆:“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诸子百家,味如醯醢。”其中醯醢是调味品。匾额下挂着一幅《松鹿图》,学生每天上学要先对着匾和图行礼,然后才开始读书。

当时私塾的教学,老师是坐在中间的这张方桌边上的高背椅子上,两旁的椅子则是供来宾歇坐。学生的课桌是自备的,所以看上去参差不一。鲁迅的座位在书屋的东北角,这张硬木书桌和椅子是当年鲁迅使用过的原物。我们现在还可以看到当年鲁迅在桌子右下角亲手刻下的“早”字。关于这个“早”字,这里面还有一个小故事。有一次鲁迅因家中有事,上学迟到了,受到先生的.严厉批评,他为了提醒自己,就在书桌上刻下一个“早”字,勉励和告诫自己今后不可再迟到。

三味书屋的老师名叫寿镜吾,这是他的画像。鲁迅评价他是“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寿老先生品行端正,性格耿直,终身以坐馆授徒为业,他的为人和治学态度给鲁迅留下很深的印象,对鲁迅产生很大的影响。

三味书屋后面有一个小园子,园内种有两株桂花和一株腊梅,当年鲁迅和小伙伴常在这一方小天地里玩抓蟋蟀、找脱壳的蝉蜕,看蚂蚁背苍蝇等游戏。

请来宾们随我穿过马路。现在大家看到的这组颇具规模的清代建筑群就是我们今天要参观的鲁迅祖居――周家老台门。鲁迅祖居是目前保存最为完好的典型台门建筑群,是鲁迅祖辈世居之地。乾隆十九年(1754年),周氏第八代世祖周绍鹏因家业发展的需要,举家迁址于覆盆桥,营造这座台门大院,成为颇具规模的封建士大夫住宅。鲁迅祖居坐北朝南,青瓦粉墙,砖木结构。台门主体建筑有台门斗、大厅、香火堂、后楼共四进。东首有坐东朝西的厢楼九间,西首有坐西朝东的厢楼七间,堂屋之间均有明堂和廊屋贯通。现由“鲁迅祖居复b56原陈列”和“绍兴民俗陈列”两部分组成。现在请各位先随我参观“鲁迅祖居复原陈列”。

这沿街第一进俗称“台门斗”,建有头门、仪门。头门就是这六扇黑漆竹丝大门,俗称“竹丝台门”。接着便是仪门,左右各有耳房,仪门上方悬挂着一块蓝底金字的“翰林”匾,自右而左书着“翰林”两个字,左右还有泥金小楷的上下款,上款:“巡抚浙江等处地方提督军务节制水陆各镇兼管两浙盐政杨昌浚为”,下款:“钦点翰林院庶吉士周福清立”。这位钦点翰林的周福清便是鲁迅的祖父。这对周氏来说是前所未有的荣耀,因而在周氏聚族的三个台门斗里都挂起完全相同的“翰林”匾。第二进为厅堂,绍兴俗称“大堂前”,是周氏族人举行重大喜庆活动和祭祖的公共活动场所。大厅是三开间的一个通间,正中上方挂着一块长方形白底黑字的“德寿堂”大匾,这是周氏老台门的堂名。大厅两旁的左右柱子上有一抱对:品节详明,德性坚定;事理通达,心气和平。大厅北面隔一天井是第三进,俗称“香火堂前”。是祭祀祖宗和处理丧事之用,原堂前正中上方有神龛,存放周氏历代祖先牌位。香火堂左右各有一间,左边为客厅、餐室,右边为佛堂、客房。香火堂北面再隔一个方形的石板天井是第四进。俗称“座楼”,是周家的主要生活住宅区。座楼中间一问小堂前一般作为平时会客、祭祖用。

各位来宾,我们已参观完整个中轴线部分,现在请大家参观西侧厢。西侧厢自南而北依次是厨房和佣人房间。接下来请大家随我一起参观东侧厢。东厢花厅是大书房,是台门子弟启蒙读书的地方。其陈列与三味书屋不同。书房正上方悬挂着一块“志伊学颜”匾额,“伊”指以才著称的商汤宰相伊尹,“颜”指以德著称的孔子弟子颜回。这是教育台门弟子要立志高远,学习认真。墙上挂有一盏灯笼,灯笼上有“文星高照”四个字,灯笼外倒挂着一株葱,灯笼里点一支状元蜡烛,以示弟子聪明之意。

周家老台门是周氏的祖宅,所以当时周氏有重大喜庆活动和祭祖都在老台门的大厅举行,鲁迅在绍兴时期,遇到节庆或祖先忌日,必去老台门行礼。鲁迅最后一次到老台门是19举家北迁之时。“鲁迅祖居复原陈列”的参观到此结束。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