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读活着有感300字(通用13篇)

读活着有感300字(通用13篇)

时间:2019-03-07 16:36:14

相关推荐

读活着有感300字(通用13篇)

读活着有感300字高中

社会责任感是一个人的品质,我们应该积极投身公益事业。总结是对某一时间段、某一问题或某一主题进行概括和总结的一种思维和表达方式。以下是一些经典的总结范文,读后会对我们的总结写作产生很大的启发和帮助。

读活着有感300字篇一

在读完两遍原著小说,观看了一遍电影之后,我想在这里简单谈一下,我对这部艺术作品的想法。

“活着只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这是原作者余华写在活着小说中的话。乍一看,这句话有点问题,作为一个文科生,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告诉我们,活着是为了提升自己,创造价值,为了奉献等等。但细细品来,结合富贵的遭遇,就不难发现这句话中蕴含的道理,是多么深刻。我在这里写一点我的拙见,我认为,当一个人经历过很多生离死别,看过了这世态炎凉,他的心或者说他的灵魂,会到达一种超然的境界。到这个时候,活着就变成了一个过程,甚至像是一个任务,到这个时候,活着只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

下面我想简单将电影与小说做一对比。

电影是视觉艺术,小说是文字语言艺术,二者相辅相成,没有优秀的小说,电影将失去灵魂,没有导演出色运镜,艺术创作和演员选择,小说将无法出色的具象化。这一点上《活着》完全达到了。尤其是巩俐的表演,让我想起了《红高粱》里的九儿,那种美丽坚强的女性的形象,被诠释的出神入化,完全让观者没有任何出戏的感觉。

电影因为篇幅的限制,无法将小说中的情节事无巨细的表现出来,所以无法避免的要对篇幅有所删改,但不能改的没有逻辑。在这一点上《活着》完美的做到了。例如:导演完全把握住了富贵的父亲,在知道儿子将家底输光后的情绪递进(从愤怒到释然)的过程,并将其适当推进,给观众造成的冲击是不亚于小说的。

先暂时写到这儿,最后我想谈一个问题:我们究竟为什么而活?

这个问题是值得思考一辈子的,我相信每个人在不同阶段都有不同的回答。我想在这里谈一点浅薄的想法,三十岁之前为自己活,三十岁后为别人活。三十岁前你的父母还很健康,你需要做的就是努力给自己拼搏一个未来,不让他们失望,三十岁后,你可能已经事业稳定,也已经为人夫(妻),为人父(母)同时为人子女,这个时候你要做的是,要肩负起责任,要让身边的人因为你而感到幸福,但不要过分为自己的儿孙打江山,老话说的好:十分能耐使七分,留下三分给儿孙。十分能耐都使尽,后辈儿孙不如人。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马牛,想想富贵这个道理显而易见,这就是所谓为别人活。

就写到这吧,好好活着比什么都重要。

以上仅本人拙见,敬请斧正。

生命的意义在于活着。

快要收假的时候,我和妻问儿子,作业做完了吗?儿子说,还有一篇《活着》的读后感。说实话,这部小说我在很多年前读过,我试图和儿子交流,但有些情节内容已经忘却,不是那么清晰。我说要不要从网上搜一下,借鉴一下别人对这部作品的观点,儿子说不用,那都是别人的观点,他看了书,也看了电影,他有他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说起来惭愧,我在写作方面并没有给儿子辅导什么,甚至我觉得自己没有辅导的能力,很多心得在心里却无法语言表达出来,更无法深入浅出地讲给儿子听。但儿子是有一些写作能力的,他的古典诗词甚至比我写的都好,他诵读的感觉比我更专业、发音更准确,他的知识面一定程度上比我要宽广,我想如果真的说有影响,可能源自于我平时喜欢读书对他潜移默化的影响吧(捂脸)!

他写完这篇读后感并没有给我看,我是在电脑页面上看到他写的,虽然很浅显,也貌似为了完成作业略显仓促,但他能用半小时时间写出这篇九百余字的作文,而且和电影比对,和所思所想结合,表达出了他的观点和想法,言辞语句也符合他这个年龄对生命,对活着的思考方式、表达特点,所以还是值得点赞的。

我想说的.是,我们都在努力地活着,而且生命的意义就在于活着,所以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挫折,我们首先不能放弃希望,更不能放弃生命。时常从一些资讯报道看到一些人跳楼跳华山等各种方式结束生命,更有些综艺节目鱼龙混杂,价值观混乱,很容易误导了思想还没有成熟,还不具备稳定、健全地判断力的年轻人。活着,真的不容易,为了生存而奔波,为了活得更好而拼搏,人生没有停下来的时候,不同阶段不同高度会有不同的诉求和欲望,有时候这些欲望是褒义词,是向上的动力,它代表着理想,有时候这些欲望是邪恶的,它会伴随着贬义,促使意志不坚定的人堕落。有目标,就有方向,有压力,就有动力,我们要守住自己的底线,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人的能力也有高低之分,只要尽心尽力,积极乐观地努力向上,那么你取得的无论是什么结果都是最好的结果,你用尽才智心力获得的生活就是最好的生活状态!做最好的自己,痛并快乐着,创造并享受着。我选择我喜欢,我尽力了,我不后悔!可以得意不能忘形,可以怀旧,必须向前看!

人活一口气,树活一张皮,珍惜生命,热爱生活,就像《活着》里的富贵,即使遭遇那么多痛苦灾难打击,就算只是为了活着而活着,他至少还有一头牛,还有一块地,还可以春种秋收。生命的神圣与尊严绝对不是一篇文章一些词语可以描摹的,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状态里,冷暖自知,甘苦自知。

生命代代繁衍,每一个男人都肩负责任,撑起一片天,穷则心怀美好,砥砺前行,一家人就算酸菜稀粥依然团圆祥和幸福美满;达则兼济天下,帮助身边人,传递正能量,再往大的方面说,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化作科技动力推动社会发展,造福人间。

因为我们活着,就不能辜负生命之托!

――王雪峰。

811。

作者:王腾毅。

一个阳光男孩,开学即是高三,开始面临高考,面对人生第一次重要的分水岭。加油,努力!

读活着有感300字篇二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部描写革命者成长历程的优秀世界文学名著。钢铁是在烈火中锻造而成的,人的高贵品质也应该在艰苦的考验中锻炼出来小说通过饱含激情的笔触,生动地回答了人的一生“应该怎样活着“这一根本问题。

小说的主要情节是围绕着一位既平凡又伟大的革命战士保尔·柯察金展开的。小说最大的成功就是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在保尔的身上凝聚着那个时代最美好的品质——为理想而献身的热枕,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乐观豁达的高贵品质。他阶级立场分别,热爱祖国和劳动人民,充满着青春的活力和革命的激情;他诚实质朴、倔强正直、酷爱学习、自强不息……在保尔身上不仅有作者的影子,更集中体现了同时代许许多多同类人物的思想和性格特征。正如作者说:“在这本书中,我写的不是保尔·柯察金一个人,而是千百万柯察金,是那些为了争取自己的幸福而奋身投入的千百万男女!”所以说保尔的形象既是自传性的,更是概括性的,是社会主义青年一代中最光辉最典型的代表。

保尔在军训营中表现出色。年轻时保尔有不少缺点,冲动、暴躁、粗鲁,在愤怒的时候经常会控制不了自己,但经历了种种磨难和斗争后,他成长为一名工作经验丰富、善于处理问题的革命者。

“钢是在烈火中铸造而成的。只有这样它才能成为最坚硬的,什么都不惧怕,我们这一带人也是在这样的斗争中在艰苦的考验中锻炼出来的并且学会了在生活面前不颓废。”的确,在你赞叹珍珠的光芒时,别忘了,那是贝壳用疼痛磨砺出来的璀璨。

读活着有感300字篇三

这一个个问题接踵而来,可待我们翻开这一页页的纸张,品读过这一个个文字,便会知晓人的一生可处处绝望,在绝望中活着,在活着中寻找希望是一件如此困难的事。

主人公福贵,经历了许多苦难,承受了一次次送别亲人之痛,亲眼见证每一次希望的产生又转而破灭的绝望。他是一个生存在绝望中的人,在我所认为的亲情至上的观念中,白发人送黑发人是一件多么可悲的事。

福贵生性好赌,败光自己所有家产,绝望的人生也从此开始。先是福贵的母亲,在去请医生的途中被抓做壮丁而错过治疗时间,在福贵回来时,她已然离去。

紧接着是福贵的妻子家珍为他生的儿子——有庆。在上学时因与县长夫人血型相同,输血过多,最终只给福贵留下一具冰冷的尸体。而女儿凤霞又在生孩子时大出血,在医院死去。后来是二喜的离去,福贵眼睁睁的看着他们一个个从自己身边死去,亲手将他们埋在黄土之下。随着他们的离去,福贵的希望也一起埋于黄土,只剩一头老黄牛与他余生相伴。

太阳每天升起就意味着离生命终点又进一步。在众亲离去的世界生存,恐怕是比死去更难受。在一次一次的希望都如流星般陨灭,便知生活之艰苦;在充满绝望的人间活着,便是不断寻找希望之征途,漫漫无期,困难重重。

从余华的笔下,我们不难体会到福贵这一人物的悲,他用平淡的语言谱写了福贵不平淡的人生。也许这世间只存在极少数似福贵的`人,也绝不会有人愿意过这一生。但福贵仍旧不断寄希望于下一件事或下一个人,在绝望的生命中努力寻找一点光亮,即便前路依旧黑暗。

《活着》是余华听了美国民歌《老黑奴》后受到深刻震撼而创作出的作品,福贵的原型也应是歌中拥有相似命运的老黑奴了。余生与老黄牛相伴的福贵,即使前方布满荆棘,也会手持希望之剑,披荆斩棘,向前方走去,向苦难微笑。有评价说:接踵而至的打击或许令读者无从同情,但余华用至真至诚的笔墨,以独特的角度将福贵塑造成一个存在的英雄,成就了一部经典作品。

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这是很多人终其一生都无法解答的问题,为活着本身而活着就是作者像我们提供的答案。正如作者在自序中所讲的“生活是属于每个人的感受,不属于任何人的看法。”

在充满绝望的逆境中坚强活着,在坚强的生活中继续寻找活着的希望,这便是活着。

读活着有感300字篇四

“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福贵用他粗哑的嗓音唱出了他一生的凄凉。

回想富贵的一生,年少轻狂,吃喝嫖赌,干尽浪荡事,最终赌光了家业一贫如洗,父亲去世,全家人陪着一起过起了贫穷老百姓的苦日子。万贯家财的消失换来了他的浪子回头,他决定改过自新,本分的当农民,担负起这个家庭的责任,却被国民党抓去当壮丁,在当兵期间认识了春生,这种相识也不知是福是祸。

两年后福贵被共产党俘虏,才有机会重新回到家里,这两年他的老母亲过世了,孩子长大了不少,也很懂事,生活还挺有希望。但是好景不长,儿子因为救县长夫人献血过多而死亡,县长就是之前当兵认识的春生。女儿凤霞虽然机灵漂亮,懂事也贤惠,却因为小时候的一场高烧变成了聋哑人,后来在医院生孩子的时候死去了,已经经历了两次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这样的打击并没有停止,不久之后他的妻子家珍,承受不了打击,离他而去。没过几年,女婿二喜又因一次建筑事故,被水泥板砸死了。现在全家就只剩下他和小外孙两个人,但是命运觉得给他的痛苦还不够多,再一次夺走了他只有6岁大的外孙的生命。

他的一生经历了父亲,母亲,妻子,儿子,女儿,女婿,外孙身边所有亲人相聚去世,他有太多的不幸,悲伤和痛苦。

钱财是身外之物,散尽之后还可豁达一笑,因为身边还有亲人的支撑,那么失去了亲人就没有了支撑,他后半生就是在不断的忍受着,每次燃起希望又一次次被掐灭,经历的越多,彻悟的就越深。

人为什么活着?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没有什么确切的答案。余华这样说,活着是生命本身的要求,也是活着的人最基本的目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活着就是这样一种自然而然的过程。我们此刻的生活中无疑也会有许许多多的困难和挫折,有的时候我们确实很难以承受,但是想想福贵那种生离死别的痛苦,这些都不算什么。无论怎样,生活总要继续,只要活着就好,只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事物而活着。活着就是一种责任,活着就是一种希望。

读活着有感300字篇五

活着,这两个字的本质是生命的一种状态,现在进行时ing……但是活着的意义是什么,到底为了什么而活着,有些人说是为了享受生活;有些人说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可是到底又有多少人能搞清楚活着的意义。

前一阵又看了《这个杀手不太冷》的电影,玛蒂尔达问,生活是否永远艰辛,还是仅仅童年才如此?里昂的回答是:总是如此。之前看的时候不以为然,重新看到这段对白后,的确生活总是如此艰辛,但是还是要努力地活着。

在看过《活着》这本书之后,我渐渐地明白了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清楚的记得《活着》中的一句话,“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书中,随着福贵悠长的笑,他的人生如同电影一样慢慢放映开来,那原本幸福的家庭,由于他的吃喝嫖赌走向了败落,他也沦落到为了养家糊口而不得不下地劳作的境地,从地主的身份转变成了贫农,祖上攒下的基业也成了别人的家产。但是他经历了抗日战争、内战、饥荒、大跃进、文革他都死里逃生,而家庭却被命运肢解,那挚爱的亲人一个个的离他而去,那是何等的悲痛——老母病死、幼子因抽血猝死、妻子得病先他而去、聋哑女儿凤霞难产而终、女婿被钢板所夹意外惨死,只留下一个小小的孙子苦根,竟也在那个饥饿的年代里,活活噎死。

尤其读到有庆的死感觉一切都是那么猝不及防,白天还蹦蹦跳跳的去学校,晚上就躺在那冰凉的.板子上,为什么刚到任的县长夫人失血过多就让有庆一个善良单纯的孩子为此丧命,更让人没想到的是那个刚到任的县长竟然是富贵一起抗战的好弟兄,一切都是造化弄人啊。

他用那粗糙的双手将所有的伤悲掩埋,如同那长眠于地下的亲人,终于他孑然一生与“富贵”相依为命。最后陪着他的只有一头老黄牛,他笑着哭泣,没有大悲大痛,讲述的时候他也只是嘿嘿的笑着。我想,这也就是“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读活着有感300字篇六

记得鲁迅先生曾说,有的人活着其实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为什么要这么说呢?是因为有的人生存于世,尽做些令人深恶痛绝的事,还不如死了的好。而又的人活在世上,尽想着为他人而活,奉献社会。他死后,他的精神也被一直传颂。

平凡平庸的活着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像个无赖一样的活着,那我们既然活着,我们就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干伟大的事有意义的事,这样才不枉我们在人世间走一遭。

活着,我们要实现我们自身最大的价值,为了我们的梦想去努力,这种努力的过程看似不重要但却是极具意义的。

但对于活着,有个人似乎有不同的认知,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中,他坚强的活着,苦难并没有打倒他,福贵在经历时代的变迁中发出这样的感慨,福贵喜欢回想过去,喜欢讲述自己,似乎这样一来,他就可以一次又一次的重生了。他认为还是平常点好,人们总喜欢争这个抢那个,争来争去,也不知是不是争了个好东西,还是坏东西。有可能还因此丢了自己的性命,像福贵这样,虽然看似越混越没出息,越来越穷,但在某一种程度上来看他有是幸运的他没有因为地主而失去了自己的生命。因为他地主的帽子早已被摘去,他寿命很长,他认识的`一个又一个的人都死去了,但是他还活着。

不管怎么样活着,哪怕是穷,但是活的快乐是最重要的,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活着这部影片透过一个人的一生的遭遇,涵盖着人在历史中的命运无法掌控的生命之痛,福贵的一生,承受了的时代给予的苦难与快乐。他从最初的纸醉金迷到五颗枪子的恐惧,再到儿子夭亡时的悲愤控诉,到女儿意外去世时的无可奈何。他的命运似乎被历史拉着走,被其牵引。不幸和磨难似乎总是缠绕着他,但是他也没有放弃活下去的信念,仍然对生活和社会抱有无限美好的希冀。

在影片,除去福贵,家珍也同福贵承受着相同的痛苦。嗜赌成性的丈夫,儿子的惨死,女儿难产死亡,就一切的苦难都压在她的肩头。但她与福贵风雨同舟,相濡以沫。她也成了福贵活下去的一条重要的精神之柱。家珍不求荣华富贵的日子,她只求平淡,能安心过日子,不必每天担惊受怕。她是勤劳善良贤惠的人,因为她,福贵才可以活下去。

活着是生存的前提,而人活着,生存是必要的但却不是唯一的。人活着要有梦想,有情怀。这样的人生才会更有意义。无论时代怎样变迁,只要我们留有一颗积极乐观的心,我们就会在时代的发展中大放异彩。我们正直青春,我们要争做时代的弄潮儿,努力的活着。

读活着有感300字篇七

故事的主人翁福贵老汉,这位脸上的皱纹积满了阳光和泥土的老农,本来家境富裕,赌博使他失去了所拥有的一切,随之倒霉的事接连发生:被抓去当壮丁,加入反动派的队伍,共产党胜利后,他自由了,回到了老家,等待他的却是艰难的现实:闹饥荒,从事极其繁重的劳动,为抢救校长,儿子因被抽血过多而夭折,女儿因分娩难产过世,妻子也因长期抱病离他而去,接着女婿出了工伤事故致死,外孙子吃豆子时被噎死,一个个亲人相继死去。只有福贵老汉,在历经磨难和创伤之后,顽强而达观地活了下来,在垂暮之年仍和自己喜爱的老牛在田间辛勤耕作,依然唱着皇帝招我做女婿,路远迢迢我不去。

这让我们想到了一个问题: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

你千万别糊涂,死人都还想活过来,你一个大活人可不能去死。这句发自老汉肺腑的话便足以回答,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活着总是美丽的,尽管活着的时候常有许多痛苦,但和死亡相比,却无疑是一种幸福。死亡犹如飘零的枯叶,没有了生机,没有了梦想,再也无法散发鲜活的清香,而活着还可以感受温馨的阳光,编织各种绚丽的梦幻。

我们活在这世上,很多梦想也不一定能够成真,但是,这并不影响我们好好活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本色,如果你不能成为一棵大树,就做一棵小草,如果你不能成为太阳,做一颗亮晶晶的星星何尝不可。只要你活出了自己的本色,活出了自己的价值,生命同样绚丽夺目。福贵老人虽然年轻时嫖赌逍遥,但是经历了这么多的磨难,仍然坚持活下去,快乐地活下去,这便已经活出了价值。何况平凡人的天地不也是有一番绝美的风景吗?五亩地,几口人一起干活,累是累,但不也是非常快乐吗?平凡简单,未必不好。福贵年轻时败尽家产,可因福贵当上地主的龙二最后不也连命都丢了吗?起码福贵还保了一条命。有时候,我们还真应该放弃荣华富贵,好好去享受精神上的幸福,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物质上的充裕。现在,有许许多多的青少年,因为家境的富裕不懂得什么是吃苦,什么是生命,如何过才有意义,还真应该让他们过一过福贵老汉的一生,让他们体会体会。不懂得活着的美丽,活着的价值,活着能有什么意思?等到死亡真正临近时,才对生命愈加留恋,就已经晚了。

读活着有感300字篇八

其实作者只是在静静地诉说着什么,却荡气回肠。在读《活着》这本书前,了解过写作背景,“对一切事物理解之后的超然,对善恶一视同仁,用同情的眼光看待世界”。通过《活着》作者想告诉我们生命中其实是没有幸福或者不幸的,生命只是活着,静静地活着,有一丝孤零零的意味。

主人公徐福贵的一生是很悲惨的,但同时他又是坚强的,说实话,我非常佩服他。在饱受各种心理与身体上的折磨之后,还是活了下来。我不太喜欢看悲剧,结局总是让人唏嘘不已,久久不能平静,当《活着》却让我感到不同,仿佛是一老人在述说着他的坎坷、波折的一生,没有抱怨,也没有悔恨,而是一种平淡的诉说。就像一位哲人一样,洞察生活。超脱的看待着这世界。

徐福贵年轻时本是一个地主家的少年,娶得一位米行千金为妻,家境算是殷实,但却游手好闲,做过许多荒唐事,最后因赌博而败光了家业,沦为一个贫农,一家人住进了茅草房,然而这只是悲剧的开始。父亲也因为他的败家而活活气死,母亲也因此病倒了,为去请大夫给母亲看病,在街上被人又拉去当壮丁,在战场上九死一生回来的富贵,没有见到母亲最后的一面。虽然此时富贵已经体会到活着的好,想要开始过稳定的日子,但这是女儿凤霞因病而变成了哑巴,妻子的身体也因病每况而下,生活仍然很艰难。然后就是亲人的相继离去,首先是他的儿子有庆,因为热心去献血被他人贪婪的抽干了,然后是妻子家珍,女儿凤霞,女婿二喜,最后是外甥苦根。面对着身边的亲人一个个离去,我不知道在埋葬他们的时候福贵的内心是多么的深痛,这是一道不可磨灭的伤口,是他无法泅渡的桎梏,是时光无法抚平的伤痛。

作者必定是残忍的,明明是生离死别,他却轻描淡写,无关痛痒,几乎不给人活下去的希望和勇气。本以为从战场回来的福贵会从此走向安稳的生活,妻子贤惠,儿女懂事。可是儿子有庆却因那样的意外而死亡,家珍也因悲痛不久而离世,使人心情刚起又落。女儿凤霞嫁了一个好女婿,好日子没过几年,因为生苦根难产而死了,然后女婿二喜在工地做事被掉下来的东西砸死了。虽然女儿女婿不在了,但想着至少还有外甥这个希望吧,但谁又想到,可怜的孩子在长到几岁的时候,因贪吃豆子撑死了。最后的最后,所有活着的希望都被掐灭了,只剩下一头名叫富贵的老牛与他相伴。

我原觉得福贵的一生是不值的。后来发现我错了,他生命中不管怎样都有关心爱着他的人,在他年轻犯错时,有他母亲袒护着他,无私的爱着他,有家珍不离不弃的包容他,即使在他沦为贫民,家珍还是对他不离不弃。

福贵的一生也给我们很多思考。在艰辛的生命历程中,福贵没有流露出胆怯和放弃,而是在不断挖掘着活着的乐趣,他买下将死的老牛,孩童般的和老牛开着玩笑,用粗哑的声音放声喝着歌谣,他自始至终也没有怨天尤人,他坚信着活着就是最好的,活着就有希望。

现在的我们,遇到一点小困难小挫折就有轻生的念头,和福贵比起来,我们的遭遇真的不算什么,只是在一时刻把自己的痛苦放大了,已经经历着人生最大的灾难,其事实却并非如此。我们要为活着而活,相信活着就有希望。

文档为doc格式。

读活着有感300字篇九

《活着》是著名作家余华先生描写底层百姓的一本书,整本书读下来没有什么跌宕起伏的情节,有的只是平静。但在这平静的故事背后,却呈现了旧中国像主人公福贵这样的普通人为了活着而活着的悲惨画面。

老农民遇见了游客,回忆起了自己的一生。最开始福贵是一个大户人家的阔少爷,整日嗜赌如命,赌输完了家产,气死了父亲,属于典型的纨绔子弟。赌博让他从阔家少爷一夜变成了一贫如洗的普通人。和大多数人一样,他沦为上有老母要养,下有子女要教的境地,身份的快速转变,没有留给他准备的时间。倒霉不幸的事情接二连三发生在他身上:出去给母亲买药被抓了壮丁,好不容易从死人堆里活着回来本以为可以重新开始生活,但活着似乎就是要遭受苦难,女儿和妻子相继得病,儿子被人害死。女儿凤霞嫁给了喜根,本以为可以安心的活着了,但是生活永远是那么的不幸,女儿难产离世,接着喜根意外离世,自己的外孙也吃炒豆子噎死……到头来,只有福贵和一头老黄牛还活着。

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很平淡,主人公福贵在不幸中走完了自己的人生。但他依旧活着,现在看来,这样的人生活着又有什么意义呢?作者告诉了我们答案: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其实福贵的故事不就是旧中国无数底层农民的缩影吗,祖祖辈辈的小农经济让农民已经适应了日落而息的生活规律,活着就是为了活着,没有理想,没有眼界,思想只局限于三餐五谷。这样的生活已经持续了几千年,人们也从潜意识里默认了这样一种生活状态,在没有战争没有外敌入侵的时候,这样的生活,何尝不是一种平静与安详的状态!

未来的路还很长,未来也充满了未知,需要我们去探索。我们的活着本身就是最大的意义,努力奋斗的活着。

读活着有感300字篇十

小说中角色真的不多,每个人我都印象深刻。首先是福贵的父亲,这位曾经的地主,据说之前他们家的家产不止这百亩地,而是两百亩,老地主当年也像福贵一般是个纨绔子弟,爱赌爱嫖,将家产输光了一半,现在年纪大了,守着家产,生活尚且闲适。在福贵将家产输光时,我感受到了老地主浓浓的父爱,并没有我想象中的毒打,而是将地契换成一担担的铜钱,让福贵一个人将它们全部从村里送到城里还债,这也是身为一名父亲,对儿子最后的教育。第二个要说一下福贵的母亲,这是一个坚忍善良的女性,处处能看到这位母亲对儿子深深的爱,福贵的父亲去世后,陪伴着儿子过着艰苦的日子,鼓励着儿子,活着就是最好的事。最令人心痛的遗憾就是福贵在去找医生给母亲看病时被拉去部队当壮丁,一去就两年时间,这位伟大的母亲在弥留之际也没有见过她的儿子,这种残酷真的令人觉得心痛。还有就是福贵的发妻家珍,福贵对家珍的债是永远无法偿还的,这位善良坚强的女性,陪伴福贵走过了大半辈子的苦日子,放弃了富家小姐的生活,对福贵不离不弃,这种温柔却内心充满力量的女子着实令我佩服。其实,福贵和家珍跟福贵父母很像,但是福贵父亲输光了一半家产尚且还有余量支撑家庭,而福贵就一无所有了。后来的继承者龙二,在过了几年风光日子,被解放军以打地主的名义枪毙了。命运这东西,真的令人琢磨不透。

还有福贵的女儿凤霞,儿子有庆,女婿二喜,孙子苦根,全是善良美好的人啊,全都在痛苦中死去。所以有人说《活着》这本书里感受到的是浓浓的绝望。

也许有人将这些痛苦和绝望归咎于那个时代,但是我觉得,那个时代只是将更多人拉入了绝望和痛苦,我们现在这个时代依然有人经历着生活的绝望。绝望与痛苦并不是时代的特性,而是生活的本质,这是我从叔本华的《人生的智慧》看到的道理,我们获得幸福和快乐的途径也许不是去追逐它们,而是去避免痛苦。

生活就像是温水煮青蛙一样,我们知道另一头是死亡,但是并不知道它什么时候会降临,这样的侥幸让我们获得了希望,但是小说可以没有希望,作者将生与死拉成一条线段,掷在我们眼前,对死亡的描写是冷冰冰的,但我们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可以通过这些冷漠的叙述感受到身边挚爱的亲人一个一个离去时的痛苦。

我们可以看到老福贵在讲述悲惨一生时的平静,也许作者就是想让我们看到这种平静。有时一部小说并不是要传递什么人生的道理,要有什么经典的句子,或者说指导我们如何生活,可能就是为了传递给我们一种情绪,一种经历了无数绝望和痛苦之后的那种宁静。就像是电闪雷鸣,倾盆大雨之后,新鲜的空气,安静的世界,孤独的一个人看着远方。

读活着有感300字篇十一

年少的富贵是富少,有着羡煞旁人的生活,享受着所有的荣华富贵。可他却在自己最年轻气盛之时选择在满足和拥有中堕落。他开始花天酒地,直到因为他的过失把家财输的一无所有,父亲去世,妻离之痛,和家里租来的五亩地,让他慢慢意识到自己的过错。开始疼爱妻子,开始学会养家糊口,但依旧不会被老天眷顾,故事发展到结尾,只剩他和家里的老牛。

有人说读完《活着》会压抑,会沉重,人生总是悲喜交加,没有纯粹的喜,也没有纯粹的悲。经历的越多,领悟的就越深。就像最后福贵在静静的午后向别人讲述自己的一生一样。生活会给予你想要的希望,也会给你想不到的幻灭。福贵接二连三的失去亲人,那种与挚爱分离的悲痛让人无法接受,就像最后他的晚年孤苦一人,只有一头老牛和他作伴,但是活着的意志却是福贵身上唯一不能被剥夺的走的东西。“我有时候想想伤心,有时候想想也很踏实”这是他对自己的评价。

福贵的这一生,既漫长又短暂,现在是一个被网络包围的时代,每一次打开手机总是会跳出一些“福贵们”或遇到失败与不顺,或遇到迈不出去的坎,就这么轻易地结束自己的生命。我一直在想在福贵的这一生中,所有的温情都被撕碎,而他在这个过程中从来没有因为惧怕生活的苦难而自杀,他用惊人的意志力活了下来,我当时就在想是什么样的信念支撑了福根的一生?是钱财?亲情?友情?我想都不是,福贵已经失去了一切,可他依旧活得怡然自得。后来我想了很久,我觉得福贵活下去的信念就是:为自己而活。我珍惜这世间所有的温情,可是当我失去所有时,我也依然能随着自己的心怡然的自处下去,即使生活将我摧毁的体无完肤,我也要好好的活下去,因为活着的意义就大于一切。这应该就是福贵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吧。

一无所知的世界走下去才有惊喜。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命运和生活,就像书里说的“生活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感受,不属于任何人的看法”,我们应该好好的生活,善待生活,感受生活。

读活着有感300字篇十二

“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因为这一句话,我认识了余华。心想,这书究竟以一个什么方式去度过这以笑为哭,生死徘徊的人生,在合上书的刹那间,我得到了答案。

在拿到书的时候,我发现它有着与其它大部头不一样的黑色封面和不凡的重量。余华说:“我决定写下一篇这样的小说,就是《活着》,写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对世界的乐观态度”。福贵经历了一生的疾苦,成为了余华笔下的那个人。从他身上,也折射出老一代人的隐忍和艰苦,从他身上,更折射出一种英雄般的气势。

福贵是一个真正的英雄。他曾经嫖赌输光了家产,但是亲人并没有抛弃他,这令他悔悟,他明白只要活着,贫穷未必不好,只要有爱,有关怀。当他下定决心,想要从头开始,珍惜身边的家人,生活却与他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儿子被抽血活活抽死,女儿好不容易找到一户好人家,在医院难产而死,女婿被水泥板活活夹死,孙子因为自己的疏忽而死,妻子因病去世,一切一切的悲剧接连的发生,最后只留下自己活着,然而经历了种种的他却有了超然的心境,面对自己的过去可以冷静的回忆与叙述。

我在阅读时,几读落泪,书中的情节一直盘旋在我的脑海中的是有庆给镇长的老婆献血时被活活抽死的场景。我仿佛能看到有庆嘴唇发紫,脸色铁青,我好像触摸到他那被医生死死摸住全是骨头的手,我似乎处在那样一个场景中,想要上去帮他一把,却又被什么阻拦着。时间无情的将我的双手推开。有庆不就是想要拯救中国的有志青年吗?他们一腔热血,却被时代活活抽干,成为阶级的美食。

人活着,若被赋予沉重的意义,那总有一日会被生活摧残的破败不堪。人能简单的活着,做着自己该做的事,不为他人而活,因为命运能轻易地从我们身边剥夺一切,我们亦可能会在某一天变得一无所有,唯有活着的精神属于自己。

主人公的命运如此悲惨,但他从未放弃,一直坚持活下去,无论多么辛苦。作者想告诉我们,活着虽然充满了苦难,但路还得走下去,也许生命有些事情你无法预料,无法改变,但我们都应该去负责,去担当。因此不论活着多么痛苦,你都要活下去,为了你爱的人和爱你的人。无论意志多么消沉,勇敢的活下去,加油!

读活着有感300字篇十三

“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余华在《活着》里这样讲。

我细思忖:“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到底是怎样一种存在?”

譬如一颗种子。它深埋地下,在不见天日的地下,在阴暗潮湿的土壤里。它悄悄积蓄心中的力量,不动声色日复一日地,从始至终。这天,天色幽蓝似锦缎,山势延绵绿如帘,好闻的空气味道钻过缝隙溜进它的鼻腔,“是时候了”,它这样想。于是深吸一口气,涨红了脸卯足了劲,青筋都要暴起。咔嚓!一声响,眼前突然光亮起来,空中的麻雀继续前行,路上纡徐的行人也不为此止下脚步,“有什么关系呢”,它四下一瞧,不觉涕泗横流:原来自己也不是只配掩于泥泞之下,这青天耀日原可为我所览。

这是它的新生。“它极尽努力摆脱束缚破土而出时,才可谓真正意义上的活着”,这是常规的说法,也固然不错。但活着不应该仅限于此。

读过《活着》的人大多都对活着有了新的认知,这要从福贵谈起了。福贵的一生多于常人的苦难,已不是坎坷曲折所能形容的,且不说从一个家拥地百亩整日混迹于赌场的富家子弟沦为常年与泥土为伴的乡农,这是怎样一种落差,单讲他眼看着自己唯一的儿子有庆因失血过多丧命,贤良的妻子身负重病不久便撒手人寰,女儿难产霎时与自己阴阳两隔,内心有多悲戚苦楚?无从知晓。网上流传一句话:“所有苦难与背负的尽头,都是行云流水般的此世光阴。”

所有的这些都是他们一起经历的,无论苦还是甜。

活着是相对个人而言的,也许我们把自己代入角色后,别人眼里惨淡的人生淋漓的鲜血在你看来尽是缤纷绚烂的色彩。

这可以说是我看《活着》的最大感触了。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