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当代大学生社会道德论文 大学生网络道德论文 大学生道德论文3000字

当代大学生社会道德论文 大学生网络道德论文 大学生道德论文3000字

时间:2020-01-20 15:45:09

相关推荐

当代大学生社会道德论文 大学生网络道德论文 大学生道德论文3000字

大学生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艰巨使命,是当前社会的优势群体和未来社会的主流群体,大学生群体成为社会道德建设的主力之一已是大势所趋。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当代大学生社会道德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当代大学生社会道德论文篇1

浅析大学生网络道德

【摘 要】网络道德作为一种实践精神,是人们对网络持有的意识态度、网上行为规范、评价选择等构成的价值体系,是一种用来正确处理、调节网络社会关系和秩序的准则。网络道德的目的是按照善的法则创造性地完善社会关系和自身,其社会需要除了规范人们的网络行为之外,还有提升和发展自己内在精神的需要。网络对于当代大学生是一把双刃剑,在给我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一些道德上的忧虑。文章就将对中国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观确立,以及其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作以简要分析。

【关键词】网络;道德约束;文明规范;大学生

所谓网络道德,是指以善恶为标准,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评价人们的上网行为,调节网络时空中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作为当代大学生,他们身处网络文明高速发展的时代,因此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意识和正确的价值观念非常重要。

所谓网络道德,是指以善恶为标准,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评价人们的上网行为,调节网络时空中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网络道德是时代的产物,与信息网络相适应,人类面临新的道德要求和选择,于是网络道德应运而生。网络道德是人与人、人与人群关系的行为法则,它是一定社会背景下人们的行为规范,赋予人们在动机或行为上的是非善恶判断标准。

当下我国网民人数已达到2.53亿人,其中,比例最高的是高中群体39%,其次是18―24岁者占到36.8%。18-24岁这正是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最后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互联网上汹涌而来的内容庞杂、良莠不齐的各种信息,对大学生正确地进行道德选择、判断就有很大的干扰作用。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大学生的网络道德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些危机和隐患。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校园网络犯罪

目前,高校校园网络犯罪种类繁多。黑客非法入侵网络银行修改用户资料,获得不法经济利益;有通过网络发布谣言惑众,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更有甚者通过网络散布违法信息,破坏民族团结有损国家利益。高级的网络诈骗使许多人蒙受了巨大的经济和精神损失。这其中利用网络银行的犯罪更是呈上升趋势,给社会造成了不可估计的损失,令人堪忧。

二、网络侵权与网络作弊

随着网络的进一步发展,为我们提供了更多方便。海量的资源为我们求知提供了巨大便利,与此同时,以网络为基础的作弊行为也层出不穷。通过网络抄袭、剽窃他人作品以完成作业、毕业论文也并不罕见。这些以盈利为目的非法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活动愈发猖獗。近来甚至出现了专业兜售论文、考试试卷或答案的网站。几乎每次高考、公务员考试、英语四、六级考试之前总会听到这样的新闻:“某某网站因兜售假试卷假答案被公安机关查处”等等。这更引发民众对于网络诈骗的忧虑。有学者将此类现象归为“上网、下网、网上三种类型。‘上网’就是擅自将传统媒体上发表的作品移植到网上;‘下网’就是 指将网上的作品擅自下载并发表在传统媒体上;‘网上’则是指发表在一个网站上的作品擅自被另一个网站使用的现象。侵犯知识产权,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三、大学生人际关系淡薄

随着网络的高速发展,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日益减少,我们的言谈举止都变成了单纯的二进制语言,我们的音容笑貌都以数字化字符的方式在屏幕上传播。这使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减少了,心里距离却增大了,直接交往被间接交往所取代,真正感情的交流越来越少。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沉溺于网络交流,而逐渐淡薄了与家人朋友之间的交流。这样显示生活中的你我关系就变成了我他关系,从而失去现实感于道德判断。这就导致了大学生之间人际关系的疏远,使人变得冷漠孤僻,从而引发等多的道德问题等等。

四、网瘾泛滥

网络的巨大诱惑使部分青少年产生迷恋和依赖,尤其是网络游戏使许多大学生深陷其中,产生挑战、刺激、角色心理,成为像毒品一样无法摆脱的心理依 赖。网瘾的泛滥已经使许多大学生通宵沉迷于网吧,荒废学业,有的因无心学习而不得不中途辍学,有的甚至仿效其中的暴力情节,分不清虚拟与现实而走上犯罪道 路。据有关资料调查,网瘾大学生群体有逐步扩大的趋势,已经成为当前青少年教育的严重的社会问题。

面对以上这些问题,我国不少的专家学者都提出了许多解决办法。首先是完善技术环境,发展相关的网络技术。从技术层面控制网络失范行为。这主要包括网络社会交往中的登录、交往行为以及信息发布等方面。如通过推广网络实名制和建立与IP地址的关联等手段防止网络身份欺诈;利用网络防火墙等技 术对黑客等攻击性行为进行严格控制,防止盗取信息现象的发生;在信息的发布与传播方面,则可以通过加强内容审查或安装过滤软件等方式加以控制。

第二是建立完善的网络道德规范体系和法律法规制度。加大网络道德的宣传力度,在大学生中明确现实道德规范在网络社会中的价值和意义,并引进现实社会道德教育的方法和手段,指导大学生在多元道德体系中遵守适合我国国情和社会发展要求的道德规范,发展和弘扬既有道德的优势。目前我国有关部门已经颁布了《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和《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等网络法规,对网民的行为作出了明确规范。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大学生主动增强自律意识,通过自身的道德修养提高道德认知,坚定道德信念,升华道德人格,从而在自律的基础上遵守和践行网络道德规范。同时在学校中加以正确的思想道德教育的引导,只有这样才能更加有效的建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

2001年9月,国家明确提出要“增强网络道德意识,共同建设网络文明”。同年十一月,共青团中央、文化部等有关单位联合发布《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提出“五要五不要”的网络道德要求: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友,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初全国“整治网络低速之风”专项行动开展以来,网络道德建设也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我们应到履行以下几点,才能够起到倡导网络文明,履行良好网络道德模范的积极作用。

正确使用网络工具:大家应当善于网上学习,使网络这一先进工具成为提高自己学习能力的重要工具。目前网络上存在不少虚假信息,大学生们应当主动提高鉴别能力,做到不涉足不良网站,不浏览不良内容。

健康进行网络交往:网络已成为一种人际交往的媒介和工具。人们可以利用网络收发邮件、实时聊天、视频会议、网上留言、网上交友等。网络交流要做到诚实无欺,不侮辱、诽谤他人,更不能参与网络赌博等活动。应通过网络开展健康有益的交往活动,积极参与网络文化的建设与管理,营造有利于个人能身心健康和个人品德培养的良好网络环境。

自觉避免沉迷网络:适度上网对学习和生活是有益的,然而过渡沉迷于网络对人的身心健康有极大的损害。沉迷于网络由其实游戏已成为近年来刑事犯罪率升高的重要愿意之一。因此我们应该从自己的身心发展出发,理性对待网络。

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是人们在网络生活中为了维护正常的网络公共秩序需要共同遵守的基本道德准则,是社会公德规范在网络空间的运用和扩展。而大学生是最熟悉网络的群体之一,应当积极倡导网络文明,坚持文明上网,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上网习惯,成为净化网络空间的积极力量。

参考文献

[1] 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 百度百科[EB/OL].

[3] 浅析网络时代下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危机[EB/OL].

[4] 于睿.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的成因及对策研究[EB/OL].华南理工大学文法艺术学院,.

[5] 浅谈析大学生网络道德滑坡与德育应对策略[EB/OL].

[6] 大学文化建设中的网络道德教育[EB/OL].

>>>下页带来更多的当代大学生社会道德论文

当代大学生社会道德论文篇2

浅谈当代大学生道德责任教育

【摘要】道德责任是一个重要的伦理范畴,在元伦理学中和当代应用伦理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道德责任是人们对他人、社会包括自己在道义上所负的一种责任。大学生处在道德责任感发展的关键时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未完全成行,可塑性比较强,需要加强教育。本文对道德责任的含义进行了诠释,阐述了当代大学生道德责任的内容、缺失表现和原因以及加强当代大学生道德责任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道德责任;研究

道德责任是一个重要的伦理学范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个体的自由程度逐渐扩大,现实领域内的道德责任问题也就更加凸显出来。责任感既是衡量一个人对待国家、社会和他人态度的重要标准,也是衡量一个人品德优劣的基本尺度。大学生是未来祖国的建设者和社会主义的接班人,他们的责任意识和能力直接关系的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命运,直接关系到“两个百年”目标和中国梦的伟大实现。

一、综合治理,净化风气,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经济转型之中,人们的行为方式和思想观念,社会价值取向和道德尺度正处在实践与重构之中。一方面社会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到处是竞争和创造;而另一方面出现理想信念的失落、社会风气紊乱和腐败。可以说,现实生活中社会公德的缺失现象几乎举目可见,这就不可避免地感染、影响着大学生的道德风貌。因此,净化社会风气,提高全社会道德水准,创建和谐文明的社会环境,是一项需全社会综合治理的艰巨工程。

二、不断强化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在整个社会教育系统中处于最基础的地位,其影响是巨大的,甚至贯穿了人的一生。因此,家庭教育首先应当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让其懂得责任重于泰山的道理,懂得对自己的过失要承担责任,要付出代价,而不能为所欲为,想怎样就怎样,在其幼小的心灵筑起一道承担责任的堤坝。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对孩子责任心的教育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中国有句古话:“子不教,父之过。”这说明合格的家庭教育必须是“有教之养”。

所以,作为父母从一开始就得注重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自己的事自己做,不但要有始有终,而且要有恒心有自信;今天的事今天做,事事都要对人对己负责任。使孩子从小就懂得要成为有出息、有教养的人,就必须按照“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程序发展。朱熹在《蒙童须知》中就讲到:“夫童蒙之学,始于衣服冠履,次及言语步趋,次及洒扫涓洁,次及读书写文字,及有杂细事宜,皆当所知。”这就告知我们,孩子只有从小在家庭中做到“于洒扫进退之间,持守坚定,涵养纯熟”,长大以后,才能通达事务、有所作为。

三、学校要大力加强道德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

学校要通过多种方式在学生中坚持不懈地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使他们懂得什么是“对”与“错”,什么是“应该做”与“不应该做”,什么是“必须提倡”与“坚决反对”,认识到自己的肩上承载着的公民责任。只有认识到了这一点才能在感情上认同和接受并自愿地承担责任,才能逐步树立起较强的公民责任意识。与此同时,还要坚持行为训练和情境体验,注意学生的自我管理,发挥其主体作用。广泛开展大学生志愿者活动,鼓励他们利用节假日深人街道、社区、工厂、商店、农村等地去调查了解情况,去体验生活,感受家乡的变化。

通过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培养了社会的责任感;通过开展学雷锋活动,教育学生体会和感受他人对自己关心的同时学会关心他人,学会与他人共处;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深人社区,服务社区,增强社会的责任意识;通过班级每月一次的评选“十佳”好人好事的活动,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教育学生每天为他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对社会的责任意识。

四、严格要求抓管理,“三重”“四严”“五规范”

“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良好行为的养成不能只停留在字面上,还应从制度上加以规范。大学生作为公民的一部分,有义务承担一定量的公益事务。所以,学校可以将学生必须承担的公民责任做出制度性的安排。比如,将大学生参加公益活动的多少与他们的学分相挂钩,缺了这项不给毕业文凭,并且对平时执行的情况做出考核,登记在册,并认定为毕业学分,且要求企业和行政机关在录用时重视其参加公益活动的成绩。为贯彻这一举措,在日常教育管理中必须突出“三重”、“四严”、“五规范”。“三重”是重平时、重思想态度、重日常行为表现。

具体做法是成立“大学生自律发展委员会”,通过对每位学生的日常表现进行记录,严格量化,学期末对量化不及格的学生限考。“四严”就是严而有情、严而有理、严而有度、严而有序。在学生中开展“严格自律,诚实守信”的教育活动,对于在诚信自律发展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大张旗鼓的表彰奖励,对于学习成绩和自律表现不佳,通报批评,坚决取消其评优资格。“五规范”是规范课堂、作业、考试、活动和日常行为,对于旷课、不按时完成作业、不积极参加集体活动、考试作弊和其他违犯学生行为规范者,绝不姑息迁就,一律严肃处理,赏罚分明。通过对大学生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的严格管理,营造良好的学风,强化和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

五、构建社会、家庭、学校三者有效整合的教育网络

社会、家庭、学校以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形式占据了大学生的整个生活,三方面无论任何一个方面失控,都会导致整个道德教育的失败,因此,三种教育的协调与配合,是大学生责任心培养的关键所在。三种教育力量各具特色,彼此之间难以相互取代,只有三者的有效整合,才能保持整个教育方向上的一致性,发挥最佳效益。

因此,必须做到:在社会中对具有强烈公民责任意识的行为要给予广泛宣传和表彰,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与感化作用,引导和激励社会公民去履行自己的公民责任,培育学生对父母、老师、伙伴、他人、对集体、祖国、社会以及大自然的爱心;对不具备公民责任意识的行为要给予严厉批评和道德谴责,从而营造一个人人崇尚美德、人人具有公民责任意识的健康的、良好的、是非分明、扶正驱邪的社会氛围。在家庭中,家长要以身作则,加强自身修养,时时处处做孩子的表率,随时随地对自己的言行负责。

只有这样,才能使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责任感和责任心。平时,家长要多给孩子一些独立处理事情的机会,从小养成自己对家庭的责任意识,彻底改变一切包办代替的做法。再者,家长要鼓励孩子多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社会性工作和公益活动,比如文艺演出、演讲、帮邻居家送报纸、陪老人聊天等。这样就可以使孩子获得他人及社会对他的肯定,并且感受到自己所做事情的价值和意义,并从中得到乐趣,从而逐步建立起对社会的责任感和责任心。

当代大学生社会道德论文相关文章:

1.大学生社会道德相关论文2000字

2.大学生社会道德论文

3.有关大学生道德论文1500字

4.论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公德建设论文

5.大学生道德探讨论文1500字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