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严歌苓:在罪与罚中谱写人类的精神与爱情

严歌苓:在罪与罚中谱写人类的精神与爱情

时间:2023-02-01 03:19:37

相关推荐

严歌苓:在罪与罚中谱写人类的精神与爱情

严歌苓:在罪与罚中谱写人类的精神与爱情

董一菲

我是严歌苓迷。我迷恋她简约的丰厚,迷恋她对人生人性的看透却不看破,迷恋她对美的深情对善的执着,迷恋她对丑的悲悯对恶的宽容,迷恋她东西合璧百变的写作技巧,迷恋她小说中辽阔的时空和同样辽阔的视野,迷恋她的翻手为繁华覆手为苍凉……迷恋她笔下大地般温厚的女性和永远浪子般的男人。

张艺谋的电影《归来》与严歌苓的原著《陆犯焉识》相比真是判若云泥,过滤掉了所有的真醇,只剩下粗陋媚俗的煽情,如若不是巩俐和陈道明高超的演技,这部电影简直乏善可陈。

一、五十年是人生,十年只是一个人生的阶段。

严歌苓的《陆犯焉识》的时间跨度是五十年,是主人公整个的人生。有人这样评论这部书:小说以深远的济世情怀,将知识分子陆焉识的命运铺展在中国近当代政治这块庞大而坚硬的底布上,检视了残酷岁月里生命可能达到的高度。这是一部有着宏阔历史架构的厚重之作,有着一代知识分子的命运沉浮和精神求索。

陆焉识是上海滩大户人家的公子哥,聪慧倜傥儒雅风流。他年轻的继母冯仪芳为了巩固自己在陆家摇摇欲坠的地位,费尽心机地把自己娘家的侄女冯婉喻嫁给了陆焉识。

陆焉识为了逃避这段无爱的婚姻,去华盛顿留学,五年他通晓了四国语言,并获得了博士学位。在美国这个花花世界他过着花花公子的风花雪月挥金如土的生活。后来回到上海作教授,五十年代的陆焉识因其出身,因其才华,因其不谙世事和自信自负和略显张扬的个性成为反革命,接下来历次的政治运动使他的刑期一次次延长直至被判无期。他在西北的荒漠草原改造了二十年。二十年,陆焉识失去了一切,铁窗内非人的生活际遇,磨去了他的帅气风流,只剩下“活着”。世态炎凉,人为刍狗,禁锢流放,诡谲的命运在寒凉中人性百孔千疮。当然还有那执着一念的永远的温情。

而电影《归来》只选取了文革十年作为背景,单一的历史事件,戏剧化的分离聚散,使人物和故事都失之于单纯和单薄,平面而不立体,公式化概念化的人物和故事,不能担当起那份多维多元和那份复杂和矛盾。

如果说小说《陆犯焉识》是一部现当代知识分子的史诗,电影《归来》只是一首爱情的抒情短章。如果说小说《陆犯焉识》是一幅众生百态的《清明上河图》,那么电影《归来》只是一帧简约的人物画。如果说小说《陆犯焉识》是一曲恢宏的交响乐,那么电影《归来》只是一首深情的小夜曲。

五十年,陆焉识从上海而华盛顿而重庆而西北,十年的陆焉识只是从城市到乡村,不仅生命的长度不充分,生命的跨度也略显局促。

二、人性是善与恶的交织。

电影《归来》中的陆焉识和冯婉喻完成的是守候与归来的爱情的神话,白璧无瑕,纯洁美好,忠贞不渝,直至生命的尽头,甚至已经成为爱情的某种寓言:陆焉识归来,冯婉喻守候着那份归来却相逢“不相识”。

而小说揭示的却是爱情与人性的斑驳与遍体鳞伤。严歌苓绝不

美化人性、爱情和人生,于是她的小说十分丰厚而深刻,张艺谋是要将人性和爱情纯洁化的,他的电影更像宗教味十足的赞美诗。

小说中陆焉识从未爱过冯婉喻,为了逃避她的爱,他曾远赴美国留学,一走就是五年,他对她竟没有半点思念。他还为自己寻找到一段感情,沦陷在异国女子丽达的温柔乡中。

回国后在上海做教授仍然是风流倜傥博学多才的陆焉识,只有在和继母“斗智斗勇”的时候,她和婉喻才紧紧站在一起,而充其量夫妇二人只是个同盟军而已,和爱情还是相去甚远,后来陆焉识抗战时期在重庆任教,又和一个气质优雅的女子产生了感情。直至他被流放到了大西北,命运剥夺了他一切优越感。当一无所有的时候,他才无比深切地想家,想念千里之外的上海的家,想念妻子婉喻,渴望她的一颦一笑的风情。

婉喻一直是爱陆焉识的,用一种仰望和崇拜的姿态,苦苦地守候,和各色女人展开没有硝烟的争战,有意或无意,有觉或无觉,她的爱情很苦却又极甜,一生一世地守候着陆焉识这个浪子,等他归国,等他从女人那里收心,等他从遥远的大西北劳动改造归来。陆焉识终于回来了,她却失忆了,不再认识她的焉识了,真是应了小说家张洁的那句话:“在爱情里,呼唤的和被呼唤的很少能互相回答。”不过张洁还有另外一句话,那就是“爱,是不能忘记的”,而婉喻真是等得太累爱得太苦,她在“难以忘怀”中忘记了她的“焉识”,那个永远风度翩翩、幽默风趣、聪明智慧、学贯中西,和她有着三十年的婚姻育有三个子女却又永远在水一方的焉识。

陆焉识从来都是无视婉喻的爱,无视她的存在的。他生命中任何一个出色的女子都可以轻易地战胜她。只有在铁窗在严酷自然环境的青海流放的岁月里,他才不可遏制地想起她,想起她的眼波,想起她的书法,想起她的温良,想起她的深情。

有时爱情真的需要外力的推波助澜,爱情是荒诞的,爱情是无解的,在爱情的双方,是没有公平而言的。

当陆焉识不顾一切地回到他的“爱人”婉喻的身边,婉喻得了失忆症,陆焉识回报给婉喻的是他一生最执着的情和痴。

李渔曾最无情最赤裸地揭穿过人性:“妻不如妾,妾不如婢,婢不如偷。”严歌苓也曾用她的冷眼审视人性的情与爱。在《小姨多鹤》《陆犯焉识》《雌性的草地》等小说中多次写夫妻被压抑的爱。

陆焉识和冯婉喻夫妻生活值得他们共同回味的,居然是陆焉识从海外留学归来,在上海的家,当时他的继母冯仪芳还在,整天监视着他们的小夫妻的生活,这时的陆焉识和冯婉喻才是甜蜜的幸福的。为了一场京剧,他们须眉目传情有了某种默契……于是人性或爱情才会深厚绵密,才会庭院深深深几许,才会善恶互见,才会如多切面的钻石熠熠生辉,才会真实平常温暖,有强大的负载力,有欲罢不能的弹性。

爱情不是简单的生死相依。就像一条河,必须走过如花的两岸,冲刷无数的泥滩,历经山的陡峭,岩石的阻隔,最好再有浪花有泥沙,才会一路向前,百川归海,波澜壮阔,这样的爱情才是真实的,真实的聚散,真实的忠贞与背叛,真实的爱恋与厌倦,真实的人生和人性。

小说中最最残忍、最最大胆、最最颠覆、也最是温柔单纯专一柔弱的婉喻为了给陆焉识减刑和工宣队的“方师傅”潜规则了,这是怎样“惨淡的人生”和怎样“淋漓的鲜血”,爱情人性呵,“欲洁何曾洁”!严歌苓是勇敢的,更是理性的。

而电影《归来》却显得极其的单薄乏味,它把一场彻底的爱情人生的悲剧演绎成是由政治事件造成的,真实肤浅之极。使我想起文革结束初期的所谓伤痕文学。

想起了女作家迟子建获“茅盾文学奖”时,谢冕给她的颁奖词“向后退,退向背负悲剧的边缘者,向内转,转向人物最忧伤最脆弱的内心,甚至命运的背后,然后从那儿出发倾诉并控诉”。

这也正是严歌苓小说《陆犯焉识》的视角。而电影失之于平面和简单,是既不“后退”也不“内转”,少了一种悲剧的人性的内核,简单化为一场政治悲剧使相爱的夫妻苦苦守候而不得相认,略去了所有的人性的“恶”,却少了反省叩问忏悔和悲悯,只有“控诉”对政治对社会对他人,没有了心灵的深度。

小说《陆犯焉识》读后让我们反思自己的人生和心灵,电影《归来》让我们只是为陆焉识和冯婉喻流下廉价的眼泪。只能让人哭与笑的艺术究竟是低档的,真正的艺术作品是让人思考。严歌苓让我们觉得陆焉识和冯婉喻是我们自己,张艺谋把我们定位为“看客”。

小说有着深邃的意境和意味,五十年的时间跨度,巨大的空间跨度,笔笔都是震撼。

人中之龙的陆焉识成了牛鬼蛇神成了罪犯非人,漂亮的心理描写丝丝入扣,拷问着人类的罪恶与尊严,有着脉脉的温情。

《归来》将这一切略去,爱与恨都流于表面:非爱即恨。

《陆犯焉识》是严歌苓写她自己祖父的故事,更是为那一代人作传,为人的心灵作传,在罪与罚中谱写人类的精神与爱情,她绝不媚俗,也绝不取巧和煽情,因为生命生活爱情人性本身就是这样。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