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岁华尽摇落 芳意竟何成——陈子昂《感遇诗·其二》赏析

岁华尽摇落 芳意竟何成——陈子昂《感遇诗·其二》赏析

时间:2023-05-01 23:49:05

相关推荐

岁华尽摇落 芳意竟何成——陈子昂《感遇诗·其二》赏析

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陈子昂《感遇诗·其二》赏析

刘小浩

【非经作者同意,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传播本文。】

感遇诗

陈子昂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岁华惊摇落,芳意竟何成?

感遇诗即对眼前所遇之物抒发感想的诗,下面我将从诗的文本、隐喻意义及对诗人文学主张的实践和美学三个角度对本诗作简要评析。

首先,谈诗的文本。

本诗开篇即咏兰若。“兰若,香草也。”《说文解字》中队兰若坐出了这样的评价。《本草纲目》载其“味辛平,有香气。”《神农百草经》中也有类似的说法。“利水道,辟不祥,久服益气轻身,不老,通神明。”这里的“轻身”即使身体保持健康之意。从这些评述中不难看出,兰本身其自然属性仿佛就有与“美”“好”有关,这也就难怪兰作为固化的意象从古至今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独特地位。同样的,杜若,《本草纲目》言其“叶直立,味辛平,有香气。”自屈原始,兰、若两种植物仿佛就成了美好的象征。屈原在其许多作品中都将兰、若并举,表达自己的人生追求。“余既濨兰之九亩兮,又树蕙之百亩。”(《离骚》)在这里,屈原通过遍植兰蕙于处所的行为,象征性的表达了自己的志趣。同样的其《湘夫人》中也有类似的句子,“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骞汀洲之杜若,将以遗失远者。”在这里屈原用兰作为自己所思之人的象征。但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美并不止只用来形容公子,“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九歌湘君》就曾有兰若比带女子。可以说,香兰、杜若正是作者对其所意向的所有美好事物的代称。同样的,本片开篇即以“兰若”起兴,也是对自己高洁抱负和人格的比喻。本寺前四句意在赞美兰若的秀美。起笔先从兰若的枝叶写起,用“芊蔚”和“青青”两个同义形容词描写叶之繁茂,洋溢着勃勃的生机。但作者在对兰若的赞美上丝毫不吝惜笔墨,又在“芊蔚”“青青”之间用了“何”这个副词。“何”字一出现,立刻将原本就草木旺盛、生机勃勃的景色刻画的更加形象逼真,作者对兰若之赞美也就更显得更加深切。第三句“幽独空林色”历来解释比较多样,明末清初学者唐汝询解做“虽居幽林,而其花径之美,足使群葩失色”,很显然,这种解释是将“空”作为动词来理解的即“使林中群花的色为之一空。”清学者吴昌祺在其《删订唐诗解》中解做“言幽独之高而显空林之色。”相较而言,我更倾向于后者。我将这句理解为“空林中幽独的丽色。”即身处人迹罕至的“空林”,兰若是“幽独”的。“朱蕤冒紫茎”一句是非常生动的。蕤,花朵下垂的样子。茎,即兰若的茎。对这两个名词,诗人选用了“朱”“紫”两个形容词做修,其色彩缤纷的样子一下子变得真实可感。但要注意的是,兰花和杜若都不是红色的,这里的“朱”仅用来表示一种色彩艳丽的样子而非真正的红色。再说“冒”字,“冒”作为一个动词,连接“朱蕤”和“紫茎”是这一句在语法上构成一种主谓的动宾关系,是这一句从画面感上来说极具一种动感。这种动感又与上文“幽独空林色”的静景形成对比,动静结合,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使诗歌中呈现的画面有一种勃发着生机的动感。诗歌的后四句感叹时光流逝兰若凋零,芳意难成。“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的描写是十分生动的。“迟迟”一种缓慢的样子。《诗经·小雅·采薇》中说“行道迟迟,载渴载饥。”“白日”一语双关,既指自然界之白日,有暗喻自己的年华。用“白日”来带年华可以说也是中国传统诗歌或者说中国传统文学之惯用手法。汉代王符《潜夫论·符移》中说“此等之俦,既不长助农宫女,无有益於时,而坐食嘉谷,消费白日,毁其成败。”阮籍在其《咏怀》中也有类似的用法“娱乐未终极,白日忽蹉跎”用的也是“年华、岁月”的意思。“袅袅”形容秋风乍起。含而不咧的样子。屈原在其《九歌湘夫人》中就说“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而陈子昂这里的“袅袅秋风生”也没有摆脱屈原“袅袅兮秋风”的影子。同样的,“秋”作为一个意象,其感叹时光易逝之意也是自古有之的。汉乐府中言“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显然用的也是此意。将五六句合起来看,其表达的也是感叹年华易逝青春不再的悲叹。但却并未言明,而只是通过一些带有浓浓传统文化印迹的意象将这种愁绪表达的婉转而凄迷。后两句在诗中的作用就在于点明主题,直抒胸臆。岁者,年也。《古诗十九首》言“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岁”“月”连用表年华在古诗中俨然已成了默认的规条。华者,花也。此处双关,既指自然之“兰若”同时也指自己的年华、自家的青春。“摇落”,动词,而且是一个拟人化的动词。宋玉在《九辩》中说“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曹丕在其《燕歌行》中也说“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至此,“摇落”一词仿佛成了表示秋来花落的固定词语,这也难怪,如此精准而又不失美感的词世间怕也就仅此一个了。“芳意”有解做“香花的美意”,这种解法显然是将“芳”作为名词来理解表一种从属关系了。然而我却更倾向于将其解做“美好的意象”,即把“意”提出来做名词而用“芳”做形容词修饰“意”,表一种偏正的修饰关系。当然,这仅是我个人的观点。最后用问句收尾,再次使用副词“何”,只是区别于上文“芊蔚何青青”中的“何”,这里的“何”是表示疑问意义的副词,大致相当于“怎样、如何”的意思,将作者感慨自己虽怀美质却无法实现理想的感情书法的淋漓尽致。然而毕竟问句的结尾并不直白,而仅作为抛砖引玉之用,其所指有待读者发掘,这里便展现了本诗“不怒”(唐诗绪笺)的特点,关与这一点,我将在下文美学分析中详细阐述,这里不再加论述。

第二,谈诗歌的隐喻意义和对诗人文学主张的反映。

先谈诗歌的隐喻意义。陈子昂,661-702年,字伯玉,射洪人,世为豪族。青年时期任侠使气,17、8岁开始读书,21岁即进京,唐睿宗文明元年即公元684年中进士,此时的他年仅24岁,加上又深受武则天的赏识,不久就担任麟台正字,很快又升为右拾遗。可以说这一段时期是陈子昂人生中的辉煌时期,仕途平坦年轻有为的他立志要实现自己“感时思报国”的抱负。这种“思报国”之心使他多次向当权者进谏,反对统治者发动的战争,然而其结果必然是如同历史上众多文人一样被贬官降职。而《感遇诗》系列,大致就做与此事。理解了这一段生平之后再来解读这首诗,就不难看出其内在的隐喻意义。用“幽独”的“兰若”比自己,兰若幽独生于空林,集万千美好于一身,然而终不敌“袅袅秋风生”在年华中在秋风中摇落,这不正像作者一样怀美质而不被重用,只能眼看着青春逝去而感叹神伤。关于这个隐喻意,其实在上文中已经做过相关分析,这里再次提及,只是意在联系作者生平以知人论事来解释或者说应征以上解读的合理性,对于详细内容变不在做详细的论述。

再说对诗人文学主张的反映。胡小石在《中国文学史讲稿》中说“唐自开国以来,本袭江左余风,又加以上官仪之推波助澜,时尚较前尤为绮丽”。这也是初唐以来以沈佺期、宋之问为代表的“齐梁派”诗歌的特点。而以陈子昂为代表的“复古派”则提出类似于“汉魏风骨”的主张,陈子昂在其《修竹篇序》里对这种“类似”的主张做了具化,顺而提出了自己的文学主张和诗歌创作的理论——“兴寄”“风骨”。他认为所谓“兴寄”的实质在于要求诗歌发扬批判现实的传统,有鲜明的现实倾向。“风骨”则要求诗歌有高尚充沛的思想感情,有刚健充实的现实内容。两个主张正好从形式、内容两个方面对自己诗歌的创作提出了规范。而无疑其在自己的诗歌创作中也一直践行者自己的主张,反映在本诗中,其用“兰若”自比,节草木零落、美人迟暮来表达自己的理想无法实现的郁结之情,“兴寄”的主张抒发或者说体现的尤为明显;然而仔细解读之下便会发现,这种“兴寄”其实也正是其“风骨”——幽独空林色的风骨,所谓形式及内容,二者在本诗中达成了十分和谐的统一。

大三,谈本诗的美学属性与中观传统美学的关系。

毫无疑问,该做在美学属性上与中国传统美学的观点会完全温和的。中国传统美学的基本审美形态分为中和、神妙、气韵、意境四个方面,下面我就借用这一分发结合本诗找寻一两点其共通之处。

先谈中和,中和是中国传统儒家美学的重要概念,《礼记·中庸》中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而中和的审美特征首先即强调适度,即感情的发作必须有节制,情感要适中。孔子评《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即以此为标准。从本诗来看,其中和的审美特征也是很明显的。其感叹自己年华逝去壮志难成但却没有“怒”,而是借用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婉转的表达,这也怕是《唐诗集绪笺》中称本诗“诗欲气高而不怒,怒则失于风流,此诗气高而不怒”的因由吧!

其次谈神妙。神妙的审美特征在本诗中体现为形而上的超越性和对外在形式的超越性两个方面。“兰若”作为植物,本无高雅低俗之分,“秋”为四季之一,也无所谓悲喜。但作者在这里超越了其本体和外在的表现形式,而升华出一种作为“神”的存在,这种“神”依然超越了兰若的本身性状而抽象成一种精神,同样的“秋”也从其时间属性上跳出来而被赋予了感时伤事的情愫。可以看出这种“神妙”的审美特征,不但在本诗,即使咋在中国传统文学中也是具有普世价值的存在。

在谈气韵。所谓气韵即体现为一种生命的活力极其自然形成的韵味。可以说气韵在四大审美形态中于本诗是体现最为明显的。气韵放在这里,可以简单理解为“文风”“文气”。何谓“文气呢”?“文气”最早由曹丕提出,其在《典论·论文》中说“文以气为生”。这里的“气”指作品体现的精神品质。这一点,本诗中高洁的兰若不正是对这种精神品质要求的诠释吗?简单谈谈“韵”,显然《感遇诗》不是律诗而为古体诗,但其中的音韵美却一点也不逊于对音律要求严格的律诗。这一点,只用多读几遍便会发现其中的押韵特点,此处就不再论述理论。

最后再简单谈谈意境。本诗的审美内涵表现在意境中就突出体现为“情景交融”和“言有尽而意无穷”两个方面。情景交融作为一种表达手法贯穿全诗始末,尤其在“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一句中表现得更加突出。“一切景语皆情语”,眼前白日向晚秋风乍起岁华摇落,不正是因作者自己的情感的融入而更加生动了吗?而结尾“芳意竟何成?”则突出表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审美特征。作者并未占破道明,而以问句结尾,剩下的便由读者去想象,言仅五字,而意又何止万千。

以上仅是我从文本、作者、美学三个角度对本诗所做的简单的赏析,文中表述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