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孩子在幼儿园尿裤子 胆小不敢告诉老师怎么办?

孩子在幼儿园尿裤子 胆小不敢告诉老师怎么办?

时间:2018-10-24 14:22:42

相关推荐

孩子在幼儿园尿裤子 胆小不敢告诉老师怎么办?

有的家长认为把孩子送进学校就万事大吉了,其实不然,孩子上学了也会有很多的麻烦需要处理,譬如孩子上课不认真听讲,与其他孩子发生冲突等等。其中有件事很多家长都经历过,就是孩子上课尿裤子。

5岁宝宝课堂尿裤子,自己说不出来原因,有苦难言

小枫今年5岁,刚上幼儿园中班。有一天上课,他忽然想小便,但又不敢和老师说,于是一直忍着。忍了十几分钟,实在忍不住,于是直接在课堂上尿了裤子。老师发现后,帮他清洗了裤子,并叫来了他的妈妈。

妈妈问她为什么不和老师说,他说他害怕,不敢和老师说,课下的时候老师提醒过小朋友去厕所,但是因为朋友新买了个变形金刚,他想和朋友多玩一会儿,就没有去。

妈妈和老师都表示以后上课想去厕所可以和老师说,小枫犹犹豫豫地答应了。可是没过多久,他又一次在课堂上尿了裤子,原因还是害怕,妈妈问她害怕什么,小枫也支支吾吾地说不出什么

孩子课堂尿裤子屡见不鲜,家长需从生理,心理,外部三方面找原因

▌生理原因

年龄小一些的孩子生理发育不完善,无法长时间憋尿,所以有可能出现上课尿裤子的情况。再加上孩子去学校等于从家里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生活作息规律都和原来不同,在生活上不能像家里一样随意自主,产生害怕怯懦的情绪不敢和老师提上厕所的要求很正常。

▌心理原因

1:害怕老师生气,受到惩罚

有些家长在带孩子的过程中,总会拿老师来吓唬孩子。譬如孩子不听话的时候,家长会说:?以后把你送到学校,让老师来收拾你。?这样的话多了,无意中就把老师塑造成严厉,可以实施惩罚的可怕形象,使得孩子从小就产生了畏惧心理,所以有了需求,也不敢和老师说。

还有就是因为在学校,老师管理的学生比较多,不能一一照顾到,就会告诉孩子们一套秩序和规则,也会强调违反这些秩序和规则的后果。孩子如果是因为个人原因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上厕所,比如像小枫一样是因为贪玩,就会担心自己因为违反秩序受到惩罚,所以选择一忍再忍,最终忍无可忍,导致尿了裤子。

2:害怕小朋友笑话,受到耻笑

美国美国埃默里大学的英语教授马克?鲍尔莱Mark Bauerlein说过:

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明白每天发生在自己身上的99%的事情对于别人而言根本毫无意义。?

不要说孩子,就是大人,也非常在意别人的评价。你有没有经历这样的场景,就是自己摔倒了,先不关注自己疼不疼,而是先看看周围人有没有看你或者笑你,你后来好多天都不敢走到那个摔倒的地方。

孩子也是如此,上课本该是学习东西的时候,大家都在听老师讲课,如果提出上厕所的需求,其他人会不会对自己有看法,会不会笑话他,他会觉得上厕所是个让人难为情的事情,所以宁愿尿裤子也不跟老师提。

3:想吸引父母注意,得到更多关注

有的孩子明明可以自主如厕,却在课堂上尿了裤子,最后被老师叫来了家长,很有可能是想吸引父母的注意力。现在生活忙碌,家长工作一天回家比较累,没有功夫陪孩子,会让孩子产生一种被冷落的感觉,时间长一点,他们会质疑爸爸妈妈是否还爱他,所以想通过这种方式吸引父母的注意力。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如今?二胎?潮迭起,很多家庭生了二胎宝宝,家长的关注力都集中在二宝身上,忽略了大宝,让大宝产生了强烈的落差感,大宝需要博得父母的关注。

▌外部原因

有的家长为了孩子以后的发展,会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制定较为严苛的要求,譬如什么时间点吃饭,什么时间点睡觉,坐有坐相,站有站相,大人说话的时候小孩别插嘴等等,孩子的生活被一系列的规则所束缚,孩子建立了强烈的规则感,对家长和老师的话也是绝对得服从,几乎不提出任何异议。

孩子自己认为上课去厕所是不被允许的,于是就出现了课堂尿裤子的情况,家长询问,孩子也不知道怎么说,只会说上课时间不允许去厕所。

针对孩子课堂上尿裤子的现象,胆小只是原因之一,家长应该与孩子好好沟通,发现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再采取解决方法。

想让孩子课堂不尿裤子,聪明的家长这样做

做法一:仔细观察,把老师变温柔,把孩子变大胆

孩子课堂上出现尿裤子的现象,家长要先观察,如果只有一两次,弄清楚原因解决即可。如果次数较多,家长就要观察孩子尿裤子是集中在一个老师的课堂上,还是几乎每个老师的课堂上孩子都会出现这种现象。

如果是后者,那么胆小和害怕老师一般是主要原因。家长要做的就是消除孩子对老师的畏惧感,并且告诉孩子课间要记得上厕所,遵守学校纪律,如果上课想上厕所,也可以和老师提,老师是不会因为孩子小小的需求而生气的,也不会因此惩罚他,家长也可以提前和老师们打个招呼,让孩子试着提一下需求看看效果。

如果是前者,就需要家长和老师单独联系,说明情况。老师坐下来,温柔地和小朋友谈一谈,了解孩子对老师哪里恐惧,适当改进,并告诉孩子可以在他的课堂上提出上厕所的要求。

做法二:告诉孩子不要太在意别人的眼光,勇于提出自己的需求

孩子日常生活中遇见困难,家长要帮忙从各个角度进行分析,告诉孩子哪些是客观因素,哪些是主观因素,哪些对于孩子的发展有影响,哪些需要孩子一笑置之。这样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思维能力,更容易让孩子判断出他人的做法动机。

对于他人的一些看法和眼光,孩子可以不用太过在意,要让孩子明白,自己做的有些事情对他人来说并没有什么影响,他人不过是一笑置之,自己不要?庸人自扰?,弄清自己想做什么才更重要。

如果孩子太小讲很多大道理不懂,就直接告诉孩子自己的生理需求很重要,每个小朋友都是不同的,不需要和别人做一样的事情,想上厕所勇敢提出来就可以了,没有人笑话的。其他小朋友或许在某一方面就和大家不同,也没有人会笑话他。

父母在业余时间一定要多陪伴孩子,让孩子意识到他在父母眼中的重要性,建立强烈的安全感,平常的时候多跟孩子沟通,看看孩子有什么想法和需求,孩子的生活中,父母可以提供什么帮助。

有二胎的家庭,对于大宝也不要忽视,俗话说:?手心手背都是肉?,父母尽量平衡好两个孩子的关系,不要厚此薄彼,让孩子产生强烈的心理落差感,导致其产生胆小自卑的情绪。

做法四:制度不外乎人情,家长做好制度和人情的平衡

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制度和规则,其中的家庭成员也应该遵循。不过很多规则大人适用,孩子未必适用,这就需要情与理的调整。

著名教育家爱德华说过:

家庭关系紧张,父母专制,不尊重孩子的人格,不讲民主等因素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与人生。

家要讲情也要讲理,对于一些不合适孩子的规则,家长要适当调整,多倾听孩子的意见和想法,了解家庭的一些规则对孩子哪方面造成了不便,适当的地方放宽一些,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严格中不乏慈爱,孩子才能健康成长。

对于一些好的但是又暂时不适合孩子的规则,可以等孩子大一点给孩子讲明遵循的原因,再让孩子去执行,这样的效果或许会更好一点。

很多家长,在抚养孩子的时候总希望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却不曾注意对孩子的教育是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有些家长似乎觉得孩子还小,不需要注意个人隐私,即使在公共场合大小便,人们也不会太怪罪。殊不知孩子虽小,也是有个人隐私的。

三岁女儿的举动,得到了妈妈的赞扬

今天是周末,佳佳也到了休息的时间,和女儿商量好去游乐园玩耍。吃完早饭,母女两人就在家附近乘了一辆公交车,可能是早上女儿的粥喝多了,3岁的女儿突然和妈妈说自己想尿尿,公交车也到了一站停了下来,妈妈本想带着女儿下车去找厕所。这时候旁边的一个老人说:?前边有垃圾桶,你就抱着孩子尿一下吧,没事的,很多孩子都是这样。?妈妈还没说什么,女儿听到老人的这句话却说::?妈妈我不要在这里尿尿,这里人太多了。?妈妈听了女儿的话,对老人说:?谢谢你的好意,但在这里把尿不太合适。?直接就在下一站下车了,带着女儿去了附近的一个公厕,事后妈妈对女儿的行为提出了表扬。

网友一:我家女儿一出门,就不受控制,想撒尿就撒尿,我倒是想文明,实在找不到好的地方给她尿,每次给她找厕所根本就找不到,结果在中途开始各种闹腾,最后没办法直接就找个没人的地给她方便了。反正她从来都不会不好意思,都是我有时候看到别人的眼光实在是不是滋味。

网友二:我每次看到小孩子随地大小便我就头疼,公共场合一点也不注意卫生,尤其是找花花草草的地方,有些家长小孩子撒尿拉屎之后,也不解决,还把纸随便乱扔,有些人一不小心就踩到了。从小就给孩子树立这种不讲文明不讲礼貌的行为,孩子长大之后怎么办?

网友三:小孩子又不和成年人一样,有自我控制意识,毕竟还小,想干嘛就干嘛,尤其是玩心比较重,每天的任务就是吃喝玩乐,其他还有什么事情。等长大之后自然就好了,小时候让他注意也没有用。

其实,带着孩子出门,这方面确实该注意

父母带孩子出门,除了要给孩子准备好衣服,玩具,各种食物、水之外,还要考虑这几点。

1、小孩子,出门穿好纸尿裤,带好备用

年龄小的宝宝,对自己的大小便没办法控制,也没办法向家人表达。有些人觉得孩子用纸尿裤不好,尿布更好,但是出门的时候,穿尿布实在不方便,孩子尿湿了衣裤很不舒服,换的时候也很麻烦,所以在出门的时候,提起穿好纸尿裤,再带好备用的是很有必要的。

2、出门前上厕所,在路上不方便找厕所,就少喝点水

出门之前,父母可以考虑让孩子上个厕所再出门,提前做好生理准备,如果出去玩的路上不适合找厕所,在出门之前,可以让孩子少喝点水,这样出门之后,也不会出现尿频的情况,实在太渴,再让孩子喝点水,路途遇到厕所就让孩子解决一下,养成方便时去厕所的好习惯。

3、乘车出门,带好便携小马桶

如果是带孩子乘车出远门,父母可以给孩子买一个便携式的小马桶,既方便携带,也卫生,无论何时孩子想要方便都可以使用,这样也可以父母减少了麻烦。

4、尽量找厕所,实在找不到,带好袋子,不要随地大小便,给孩子挡好

出门之后,孩子要上厕所,尽量给孩子去找厕所,如果周边实在找不到厕所,也要用个塑料袋,不能在公共场合大小便,这样不文明,也给他人造成了问题。尤其是夏天如果不处理,会招来蚊虫苍蝇,还有臭味。另外大小便时也要给孩子遮住,让孩子知道个人隐私的重要性。

孩子从小的隐私教育,有利于长大之后更好地认识对待自己,尤其是和异性相处的关系中,不会太过随便,更有利于孩子健康的成长。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