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西周史》经典读后感有感

《西周史》经典读后感有感

时间:2020-05-12 10:52:22

相关推荐

《西周史》经典读后感有感

《西周史》是一本由杨宽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18.00元,页数:925,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西周史》读后感(一):对于作者著作的比较

先读了作者的《中国上古史导论》中的几篇文章后,才读了这本书。 感觉作者在这两本书中的写作风格略有相同,都引用了大量史料对观点进行了论证和辨析。而不同的是《导论》中作者主要对古史传说进行怀疑,而在《西周史》中则注重阐释与证明。 之前也读过作者的《战国史》。可能是由于西周史料过于缺乏,无法像战国史那样整理出一个明显而清晰的线索。在时间上,本书主要对西周的开国与衰落的做了一定的叙述,大部分内容都在详细地讲述西周的礼制、官制、经济等内容。相比于《战国史》,《西周史》更像是一部“论文集”。

《西周史》读后感(二):《断代史 西周》

非常专业,但并不推荐,除非历史专业研究人员。读起来非常痛苦,普通读者大可不必研究这么细。 由于有大量文献和考古发现,西周初期历史比较详尽,尤其周文王和周武王以及周公、成王这一段,各种文献相互印证,得到比较清晰的历史图像。但中后期反倒要模糊一些。周朝是中华文明形成最重要的时期,周的等级制度、礼乐制、祭祀形式等传承到明朝,体现的是农耕、渔猎经济形成的升级版的氏族父权社会特点,崇拜祖先、等级森严,礼仪严格、不可逾越,生活的方方面面,吃住行生老死都按等级规范各自的行为。从这里开始(而不是春秋时期),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就已经分野。 西周这些繁文缛节般的礼制得到后世儒家的大力追捧,孔子认为的最好的时代就是周初,总有今不如昔的感慨。可翻完这个朝代的犄角旮旯,却让人感觉是一个暮气沉沉的时代,每个人被礼束缚得不能动弹,失去自由,创造性也乏善可陈。 赞作者的治学严谨,尤其在如此枯燥乏味的朝代深耕细作,穷究历史真实,实属不易。

《西周史》读后感(三):《西周史》

杨宽先生的《西周史》足足900多页,里面所引用的材料如金文以及文献非常丰富,以前学者做学问真的是用心。这本书基本上没什么好挑剔的,稍微有点不完美的地方就是作者对西周的灭亡没有做过多的分析。这本书大体上分析了西周崛起的几个因素,如西北犬戎等少数民族的崛起,商不得不利用周去对抗,从而有利于周的壮大;其次商在南方不断与东南夷对抗,导致其实力的衰弱,最后周有意培养自己的势力,扶持同姓诸侯国(芮和虞)作为对抗商的重要支撑。换而言之,周灭商并非如史书所言仅仅是纣王无道。周在灭商以后,由于周都城所在地是镐京(宗周),处于西部,而商的核心统治区在河南一带,离镐京较远,不利于统治。于是西周建立洛邑(现在的河南洛阳一带),称之为成周,此地四通八达,有利于周对刚征服的商统治,而且有利于周对东南夷的征服。同时为了加强统治,周还分封大量诸侯,分封的对象有同姓贵族,前代贵族,以及伐商的功臣。其中分封的主体是同姓贵族,他们分封的地方一般属于中原地区,靠近镐京或者原来商朝核心统治区域,其他非姬姓贵族的分封地一般远离中原。在分封诸侯的同时,也把商朝的遗民和贵族一并分封,使他们迁出原来居住的地方,有利于解除商朝贵族的威胁,并且有利于文化交流和地方的开发。杨宽先生在此书中还探讨了西周时期礼的起源,指出西周时期礼的形成与早起氏族集体行动所采取的仪式有关,礼又是区分等级贵贱的仪式,礼是贵族所采用的,如冠礼以后,男子不仅有名还有字,字的赋予意味着男子真正成为贵族的一员,从此以后获得对人民的统治权。

《西周史》读后感(四):曲高和寡太学术?普适性对于历史有多重要呢?

著名天才史学家张荫麟先生在提及历史著作时曾提到过一个词,叫做“动的历史的繁杂”。在我看来,这种“动的历史的繁杂”是历史各个时期不断发生、发展的演变。而后世人则把演变中发生的事情抽丝剥茧梳理出来,整理成为史学。

中国人身上的现世主义哲学精神造就了宗教在中国的无法盛行。中国人在现世活着,在过去的历史中找寻榜样和例子,这就是所谓“以史为鉴”。

在古代,历史虽然号称帝王将相之学,但民间自班超以降各种修史注史者却是层出不穷。因而中国的古典文化最辉煌的那一页,除了诗词歌赋,便是历史。

看着林林总总的野史们,你实在没法相信历史的实用性。

而到了现代,历史对于实用性的要求似乎格外迫切。

人们都在急急忙忙,急着从历史中找到如何为人处世,职场升迁之道,厚黑学的理论,御下的各种手段。总之两个字:有用!

但有用的标准是什么,却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

对于人生能够起到一些模糊的、暂时的见解,与自己的某些思想一拍即合,仿佛就是有用了。仿佛这就是多数人追求的有用。

至于是真有用还是假有用,就不知道了。

只是在任何时候,当一门学科只剩下实用时,便会让人觉得心酸。

因为不仅仅只是有用的才叫知识,或者说,才叫应该学习的知识。

暂时的无用,或许只是一种积淀。

就像没盖过房子的人看不出地基的用处,但没了地基,什么都是空的。

而知识,除了有用,还有有趣,有严谨、有浪漫、有厚重。

对于历史这样一门再厚重不过的学科,单单以有用论,着实浅薄了些。

对于历史严谨的考据与细节的探究,是证明你是存在的主要依据。而在杨宽先生的《西周史》中,我惊喜地看到这种证明了历史厚重的考据。

老实说,《西周史》更像是一门考据史,它从周的起源开始写起,各种资料非常翔实。书中花大量篇幅详细论证了西周的建立、土地制度、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政权机构、对四方的开放和征伐、关于周朝各种“礼”的考据。

比如写到周的始祖后稷,在印象中后稷似乎是一个官员的名称,而这一名称又往往与后羿相混合。但确切地说,后羿在传说中是射日的英雄,实际是有穷族的部落首领。

而后稷,则确确实实是周的始祖。他善于耕种农田,所以称为稷。也因善于耕种,所以周朝在设立官员时,以后稷的名字作为管理粮草类官员的名称。

周,是个很美妙的字,意思就是耕种土地。周在甲骨文中是里面分成很多小格子,每个小格子里都有一点,这表示土地,土地里面长着禾苗。周在始祖后稷的带领下成为善于耕种的部族,所以当时商朝首领帝乙把周这个美妙的字特别赐给周朝部族,作为对他们的奖励。

这个周的来历还有另一种解读,说是周字在甲骨文中的小点其实是鲜血的意思。因为商朝当时经常举行大规模献祭活动,需要大量的人和牲口来作为祭品。当时周的首领古公亶父为了讨好商朝的王,就把自己部落里的人送给商朝作为祭祀品。所以被赐给周这个字。

在杨宽先生的书中,不仅可以看到这种对原始历史的考证,更有对于文化方面的考证。比如作者在论证西周文化时,不仅写了在灭商之前的青铜器制造技术,还论证了西周发展时期的漆木器、原始陶器和陶器的发展。由此可见,中国制陶手工业可谓渊源流传。

细细看来,这也是一本颇有趣味的书。

趣味性就在于,这是一本在快时代里的慢书。

看着这样厚厚的两大本各种细节必备的考据,让人觉得如同漫步在三千年前的历史丛林里。突然想起之前看过《中国国家地理》中的一篇文章,里面提到苏州旧城,说仿若旧时光在缓缓流淌,那便是现代中国人失去的,一直想要找回的,生活。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有用成了学习一切事物的最高准则。

但人们惟独忘了,有的时候,人越想要什么,那样东西反而不会来。宛如沙子,握得越紧,洒落得就越多。对于知识的求取尤为如此。

当太过刻意追求一门知识,一门技艺时,那门技艺便会流于匠气而少了灵气。

只追求知识的有用性,生命便会过于单薄而少了多姿。

大巧若拙,大辩若纳。

如果所有的书籍都具有同样的普适性与大众性,这世间,该会少了多少的乐趣啊!适时学一些无用的知识,反而会为生命增加些许趣味呢!

《西周史》读后感(五):《西周史》:经典之作,奠基之作。学术与通俗完美融合的著作

读完随拍

读的过程中,真的使我感到酣畅淋漓,非常过瘾。 可以说,至少目前为止,就我之前看过的,还没有哪部断代史能和这部一样,语言平和,客观公正,考据扎实而严密,文风严谨而易懂。 在近六十万字的篇幅里,涉及到那个时期的方方面面,而且每一点的叙述都细致入微,每一个论点都言之有据,每一个观点都入木三分,使人如醍醐灌顶,对其认识一下子便变得豁然开朗,进而书中的每一行文字、每一段叙述、每一点的论证都显得游刃有余。 而然,我认为最重要的意义,还不止停留在学术层面,更重要的是一个假使非专业的人读,也不会望而却步,甚至在过程中举步维艰。因为对不了解的方面,尽管叙述细致入微,对某个小地方的讨论,尽管入木三分,但语言极其浅白,文风极其质朴,能够把学术与易懂结合如此完美的,我想这便是大师的风范与功力吧! 当然,一码归一码,阅读这本书,我想还是要有一定的历史基础,对这一时期有略微了解的,不然连最基本的一些概念可能都搞不清楚。 关于本书的体例,是由七编组成,一共近六十万字。在每编的下面,还有多个章节,在篇幅过长的小节里,还会分为几个点。 关于本书的内容,毫无疑问,都是围绕着西周这个历史时期的展开的,当然,有些章节并不是先生为此专门而写的,而是在创作这本西周史时,发现之前写的某些论文与此相关,便一并收录了。关于这一点,先生在前言的最后,明确地指出: ……以上七编,其中有些篇章曾作单篇论文发表过,目的在于抛砖引玉。因为作为单篇论文发表,其中叙事不免有些重复的地方。现在重加补订,全部发表,希望能从此促进西周史这个领域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更希望得到批评指正。 不过即便如此,在谋篇布局上,还是非常严密,非常有价值的。尽管有一些章节,大概是收录进来的论文,难度还有有的。比如在第六编讨论“礼”的几个章节,由于内容实在太过深奥,引述纷繁复杂,我也就一翻而过了。 不过即便如此,大部分的章节我都仔仔细细看过,并由于文风平和,通俗易懂,声音收获也就颇丰,印象也就比较深刻。不过有利则有弊,由于知识点太多,千头万绪,竟不知从何说起。即便如此,我在这里也略微举出几点,谈谈我的印象,我的理解,我的认识,当然,最重要的是进一步加深记忆。 在前言及绪论中,便指出了对于这段历史的认识,不能够只依靠着先秦文献的记录。因为留下来的内容都是修改并筛选过的,因为那些大多都是先秦诸子的材料,是为了说明自己的主张而记录的。而他们在写这些内容的来源,我们今天绝大多数都看不到了。 如一般来说,《尚书》是作为了解西周前期比较原始的材料,而先秦诸子留下来的著书中,同样有引述尚书内容的,而同一篇与今天的内容已经大不相同,原因就是尚书是儒家的经典,是有儒家色彩的。 更何况,就今天留下来的关于西周史的记载,各取所需,有浓重的各家色彩不说,大多记载的都是西周前期历史,而西周中后期,即便有经过删改的文献,也少之又少了。所以必须依靠着考古发现,文物的出土,金文的认识来做补充,而这些,我想都少不了当代科学的发展。 关于西周之前的历时,从后稷到文王的世系,先生同样有质疑,他指出: 夏商二代共有三十一世,四十八个王,至少在一千年以上。如果后稷在虞、夏之际,到文王,要经历夏商二代,只经历十五个或十八个王,就差得太多了。 既不可能真的是如此,后稷是官职,就更不可信,因为后稷这个官职,是西周建立之后,才创的,确实是管理农业的,而目的,先生认为,则依然是为了纪念其祖先,所以只能姑且认为世系有所脱落。 原来周族的祖先,与姜姓是有渊源的,因为据记载,后稷的母亲就是姜嫄,而对于周族,先生认为这个神话: ……反映了周族的原始社会情况,那时正从母系氏族制转变为父系氏族制,同时周族的经济生活开始以农业生产为主。 如果说后稷是象征了周族由母系转为父系氏族社会的初期,那么,据说是后稷的重孙子公刘时期,便开始创建国家。同时在先生认为的迁都原因中,也可以看出农业的特质。在这中间,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跟随着先生对《诗经·大雅·公刘》的章章的解读,看出了公刘的意义,以及人们对他的歌颂,还有所反映的情况。 然后讲到公亶父的再次迁都,说明了通过甲骨文的记录,周的确是殷的属国,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方面殷失去了对戎狄的隔管控,周失去了殷的保护,但另一方面来说,由于公亶父迁到了同样适合耕种的周原,虽然要直接面对戎狄,但可以在这中间,不仅自由的发展,为后来的武王克殷打下基础。 在这中间,先生指出,在公亶父前面加个“古”是不对的,因为古就是昔、以前的意思,是周族对他的尊称,而自史记以来,大多典籍都搞混了。 关于太伯、仲雍是吴国的祖先,先生认为也是不对的,总的来说,原因很简单,就是在当时,周族所能控制的范围还远远没达到长江以南,所以在纯属无稽之谈。 相反,更接近历史的事实,先生认为,是公亶父是有意把这两个儿子封到山西的虞国,而非江南一带的吴国,让小儿子季历留到大本营。 这样做,既不是如史记所说公亶父喜孙而立子的个人好恶,太伯与仲雍更没有断发纹身的举动,成为吴国的祖先,而是有着长远战略眼光的驱使。 关于文王对殷的表现,孔子说: 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 而先生则不以为然,他理智地指出: 这并不是如孔子所说的因为文王有“至德”,该是如韩献子所说的由于文王“知时”。 其实周代一直以来都是把鬼神来祭祀的,只不过是由单纯的迷信鬼神,到孔夫子所说的“敬鬼神而远之”,但纵观西周一代,还是祖先崇拜与鬼神祭祀并重的,比如在出兵之前,都要卜一卦。 另外,先生指出: 《世俘解》在记述武王克商过程中,记载在牧野得胜后,在当地举行杀人献祭的告捷礼,并在殷郊举行大规模的狩猎,即是大蒐礼;回到宗周,在宗庙里又举行隆重的杀人献俘的凯旋典礼。 ——我想这便是西周前期人牲制度没有废除,而且还在国家层面上大行其道的一个例子。 之后说明了武王克殷后的情况,那就是武王成天睡不着觉,由于天命观,武王曾有过兄终弟及,传位给周公的念头,但周公不受,正好让他去营建成周,就是现在的洛阳,与宗周,也就是现在的西安连成一片,在管蔡之乱爆发后,成周还有监视殷民的作用。 在这中间,先生辨析了所谓三监的含义,说明了武庚禄父作为被监视的对象,不可能是三监之一。而除了管蔡之外,霍叔处是有可能同样作为三监之一的。而经过这场叛乱的教训,周公把殷民一部分分散到其他的诸侯国,而把一部分殷民集中监视,新营建的成周在这中间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另外,对于周公辅政的时间做了辨析,先生认为,周公只辅政了五年,而对于史书记载的七年之说,先生认为,是史学家们把原始史料搞混了。 因为在先秦的文献里,在周公辅成王的记载后,又说了一句“惟七年”,而先生通过层层的考据,以及出土青铜铭文的对照,指出这完全是两句话。它的原义是“周公辅成王。至此,周的建国总共七年”。 关于其制度设计以及当时的社会发展情况,人民的生活情况,在本书中都有很详细的叙述,而读者会有一个透彻而全面的认识。 比如先生指出,所谓井田制它的实施范围是仅限于平原的,而最主要的目的,还是为了更好的灌溉,这仍然是农业的特质,以及对于农业工具的辨析等,都对我来说,很有启发。 在这中间,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先生对周代顶层设计的阐述,而其中最甚者,莫过于先生指出,所谓太傅这个称谓,在西周是没有的。 对于物质发展简短的叙述中,令我印象深刻的,莫过于对漆器已经铜器发展的叙述、祭祀物品源于生活用品的说法,真的使我豁然开朗,所以漆器的使用推广,由于它比青铜器使用更为便捷,进而受到人们普遍的喜爱,所以渐渐的,在祭祀礼仪中,也能看到漆器的使用,甚至到后来出现与青铜器并尊的局面。 而与此同时,青铜器的进一步发展并没有由此中断,反而突飞猛进。由殷商青铜器基本不刻文字,或者顶多不超过刻有50字的铭文,到出现大量的铭文,这也有意无意地为当代的历史研究,对那个时代更进一步的了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另外,虽第六编关于礼的探讨我没怎么好好看,但也一翻而过,可就是这一翻而过,同样留给我深刻的印象。 先生指出,师这个称谓的,表面上最早的是“乐师”,也就是教音乐的。而其实这个是从周代的“太师”,也就是最高军事长官演变过来的,最早的“师”,是在大学中教射的,然后权力越来越大,渐渐的成为现在老师的总称,其实这种形式,也和先生在即冠礼时,所说的从原始氏族社会的演变息息相关,所以在以周礼为代表的儒家文化里,从来不是只强调学问,更注重武艺与体魄的发展,所以有所谓的大小六艺。以及先生考定的礼的源头是与渐渐沦为祭祀用品、地位的象征酒有关。 最后,指出了周代中晚期的戎狄问题,虽没有对西周的灭亡有很详细的论述,但我想先生也肯定是对所谓的美人误国,以至于烽火戏诸侯的说法嗤之以鼻的。因为造成这个现象的,肯定不是一蹴而就的,之前肯定有一个复杂的发展过程。 …… 以上所述,便是我对这本书的总体印象,以及几点我认为先生最有意义的论述。 总而言之,本书不仅涉及到那个时期的方方面面,还在全书的论述中,涉及到当代治学研究方法的方方面面,如文献学、训诂学、音韵学等,贯穿了本书的始终。 不过还是如我开始所言,由于本书风格的平易近人,使得这些在非专业的人看来冷门的学问,在先生这种还平和而易懂的文风中完美融合,所以看起来,远远没有想起来、听起来那么的难。 有一点需要指出,本书虽然内容没的说,看着装帧也不错,但质量真是配不上,不过这已经是出版社、或者是我这套的问题了。

两本都是如此,书脊开胶了

而正常的应该为这样。

这本书是在我手头放的,理想国出版“史景迁著作集”中的《曹寅与康熙》。

下一本,仍然是杨宽先生的代表作,也是其领域中的奠基之作,《战国史》的阅读再接再厉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