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卡夫卡短篇小说经典的读后感大全

卡夫卡短篇小说经典的读后感大全

时间:2023-06-30 13:13:06

相关推荐

卡夫卡短篇小说经典的读后感大全

《卡夫卡短篇小说经典》是一本由【奥地利】卡夫卡著作,重庆大学出版社/楚尘文化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47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卡夫卡短篇小说经典》读后感(一):自己的书记

自己的记录。勿点。

不是所有的篇目都好看,感觉有些翻译不好..虽说只有几篇喜欢的不得了,但这还不足够吗?记录一点点:

1揭穿拙劣的骗子:卡夫卡第一人称最深的妙处和斗转

2判决:全程精彩,从看似男主对朋友的善意和宽容,通过父亲的口表明他内在的残忍。而在这一过程中他或许是真诚,也或许是他不自知、纳入骨子里的伪善,让他一直关怀着父亲。或者说,正是从他人的软弱中男主才得以“行善”。绝了—“所以你听着:我判你投河自尽!”

3在法的门前:今年看过最牛逼的短篇

4饥饿艺术家:讥讽现代意味极重,或者说是讥讽现代艺术(创作者和观者都是,饥饿都能作为一门艺术。而无论怎么表现实际上最能欣赏“作品”的是艺术家自己,尽管艺术家的能力能够达到更多,但大众总是期盼把艺术家拉下来,希望艺术家满足他们心目中的“果然不过如此” 。这是不再信仰天才可能的时代。而饥饿不再具有吸引力的关键(最具意味)是人们已不懂饥饿为何物 。

5女歌手约瑟芬,或鼠众

其他如《司炉》《变形记》等等都不必说,短小如《少女的羞涩》等等也很可爱。他真的好喜欢拿动物譬喻..

《卡夫卡短篇小说经典》读后感(二):幽灵:卡夫卡《不幸》

* 一句话,这次毕竟是我期待的拜访来得正是时候。

“您真的要到我这里来吗?没有搞错?在这幢楼里最容易的事莫过于走错门了。”

——有所期待的意外

* “大家都是我的熟人,……他们当然认为有权利打开门,……在晚上这一点点暂时由自己自由支配的时间里,谁还愿意听命于别人呢?”

“整幢楼的人都可以进来……难道您以为,只有您才会关门?我甚至已经用钥匙把门锁上了。”

——为什么熟人能随意进出“我”的私人住所,而且按下面小孩说的,“整幢楼的人”都可以随意进出甚至“把门锁上”。而且照“我”的描述,“在这幢楼里最容易的事莫过于走错门了”,这表明我所居住的地方是一个公寓,而且这公寓又获得了前现代社会中邻里相互串门的亲熟特质。“公寓”这个概念是富有张力的,一方面,它是私人的居所,但这私人的居所又是被集中在一起管理以致成为了公共的。但是在公寓中的邻居关系和以往小聚落(乡镇或更小的群落)中的邻居关系有和不同呢?前者是陌生人的集聚,从而人与人之间表现为“一面之交”的关系,也即卡夫卡在《揭穿拙劣的骗子》中描述的与“专骗老实人的骗子的”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表现为“认识又不认识”,就像《揭穿拙劣的骗子》中,“我”许久才意识到“和我有一面之交的人”是一个骗子,而骗子则是以陌生为基础的关系,但什么是陌生呢?陌生即是“一面之交”,因为陌生仅仅在认识的那一刻才确立起来。以认识论来理解,“认识又不认识”的对象只可能是存在又不存在的东西。这种东西就是“鬼”、幽灵。

* “您是我的客人。请您完全相信我。您随意,不用害怕。我既不会强留您,也不会赶您走。”

“干吗跟我一个孩子这么客套”(为什么跟一个你熟悉的人这么客套?客套指向陌生。)

“让您免得动脑筋,对我说假话”

“一个陌生人都会比您更友善亲切”

——陌生与熟悉;以前现代社会的亲熟来拜访现代人;但什么是熟悉,不恰恰是在陌生走来时,它才会显现?正如私人空间、隐私的概念仅仅在公共空间、必须为所有人所知的信息出现时才得以出现。

* “我刚刚在房间里见了一个鬼。”

“可是一个人根本不信鬼,那又如何?”

“不信鬼又有什么用?”

“哪怕真的有鬼来找您,您也不必害怕”

“真正害怕的,是鬼出现的原因”

“这些鬼怪对它们自身的存在,似乎比我们还怀疑”(参见《城堡》)

——鬼当然是不被物理学接受的无定域的存在,因为它没有物质实体、不可被探测、在空间上也不能确定。但是这种即存在又不存在的东西在卡夫卡这里获得了一种社会——空间上的意义。但这不妨碍卡夫卡直接将其当作物理意义上的鬼来描述,正如他若无其事地记录变成甲虫的人的故事。这种存在在身份制度与人口管理上被称为“黑户”,正如一些俚语中也以“鬼”来指称之,其存在未被记录在案、无法被确定、从而无法被接纳入公共空间,也没有一个确定的地址可供寻获之。

——城市、空间制度、人口管理(地址、户籍、身份)

这种可见又随时消逝的造物亦以人群中的过路人形象出现,正如波德莱尔诗中描述的最后一瞥之恋、如霞光消逝在黑夜中一样消逝在人群中的女人,也如庞德诗中在黑色枝条上开放的幽灵般的面孔,在象征现代生活的地铁站台上,它照亮了人类全新的命运。

《卡夫卡短篇小说经典》读后感(三):弗兰茨·卡夫卡《变形记》

一,个人、家庭与社会之间的纠缠

作品可以从三个角度进行考量:围绕“格里高尔·萨姆沙变成巨大的甲虫”这一中心,作品展示了个人、家庭和社会三者之间的纷繁复杂的关系。

首先,格里高尔变成了甲虫之后,他失去了在家庭与社会中曾经扮演过的角色,他无法被父母再认定为是自己的儿子,也不再是旅行推销员,甚至他无法再继续使用以前对自身的定位,而开始发现自己的本质。这三重身份的缺失,把格里高尔置于一种被抛弃的境地。身体上的生理变化,以及交流渠道的丧失,使得格里高尔作为个人与家庭和社会之间的联系中断,他不能向外寻求帮助,因而转向内部。他逐渐的适应了自己的身体,顺利的掌控自己,自说自话,以及慢慢的适应作为一只甲虫该有的生活方式,按照这个方向发展下去,其实格里高尔是可以同样的生存下去的,但是由于个体自身的对社会与家庭认可的向往,以及社会与家庭对异类的赶尽杀绝的态度,最终导致了格里高尔走向灭亡。这是命运悲剧、家庭悲剧与社会悲剧的综合体。

其次,以父母为代表的家庭也面临两方面的压力:一是跟儿子有某种联系的甲虫,二是以秘书主任和三个房客为代表的社会因素。从惊奇儿子的变异,到慢慢的接受,再到悉心照料,习以为常,后来由于外在压力而羞愧,不耐烦,愤怒,动手以及最后格里高尔死亡过后她们的如释重负,这一系列的情绪与态度的变化有丰富的内涵。这里面的亲情的血肉联系最终被外来自社会的歧视所冲淡。如果把社会因素排除出去,格里高尔与家人之间是不是会和谐的发展下去?很难说。

最后,社会对个人与家庭的观念统治。对社会而言,格里高尔这一情况是“人/非人”的问题。社会有一套机制,它规定了人应该有的存在方式与可能性,格里高尔变成甲虫,那么他就不要再是人,因此考虑到他的潜在威胁,格里高尔需要被排斥。而这让他的家人陷入了尴尬的境地,这里涉及到站队的问题:如果选择儿子,那么就站在了道德和法律的对立面,因而就会被取消原本有的所有作为人的权利;如果选择顺从社会意识,那么就站在了人性的对立面上,因为她们需要作为格里高尔死亡的第二推动力而在亲情的血肉联系之间饱受煎熬。

总之,在个人、家庭与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的展现中,我们从《变形记》中能够发现寓意丰富的各种信息。

二,“甲虫”的象征意义

甲虫这一变形,很轻易的使我们联想到社会中的边缘群体,比如福柯讲的“疯癫”,弗洛伊德讲的“神经官能症患者”和同性恋者,医学上的艾滋病患者和残疾人等等。当他们意识到自己的与常人的不一样的时候,他们也就面临着跟格里高尔一样的进退两难的处境,一方面要在认识自己的路上饱经煎熬,在接受与拒绝之间激烈交锋;另一方面这种情况的出现多半都会让自己的家人陷于同样的悲惨遭遇之中,从而加重了自己精神上的罪恶;最后,还要承受来自社会的压力,歧视,排斥,假意的接受,居高临下的俯瞰等等。

三,启示:困境之中的出路

第一,沟通机制的建立。格里高尔变成甲虫之后,身体上的变化造成旁观者的惊奇与难以理解,而悲剧的根源是缺乏交流的渠道。作品中格里高尔可以思考,讲话以及其它任何与常人无异的精神性的存在方式他都具备,他能够同样的观察父母以及其他人的情绪变化,他渴望沟通,尝试交流,但都以失败告终。因此,在这个意义上,边缘群体的出路不在她们自身,而在与家庭与社会是否愿意倾听与交流,是否愿意建立一种有效的联系方式。因此讽刺在于,造成边缘群体悲剧的最终根源也是解救边缘群体的唯一途径。

第二,自我保护机制的建立。因为大部分情况下社会不会成为拯救者,因此对于格里高尔来说自我救赎才是真正的出路,因为大部分情况下社会也不会明目张胆的表示要全部铲除异类。这种自我保护机制就是艺术。艺术拯救人生。格里高尔真正的被毁灭之前,他做了一件大胆的事,即被妹妹的琴声吸引而走出卧室。“音乐对他有这么大的魔力,难道因为他是动物吗?他觉得自己一直渴望着某种营养,而现在他已经找到这种营养了”。艺术在这里,其实是一种拯救的方式,当然,它不是要避免肉体的毁灭,而是为人的灵魂带去安宁。在这个层面上,艺术是唯一的出路。

《卡夫卡短篇小说经典》读后感(四):作为誓言的判决:卡夫卡《判决》

* 为什么要提到格奥尔格的朋友?

1. 也许这是为了作为下文格奥尔格与其父冲突的引子,但为什么要以这个外人而不是与其母的关系来作为其冲突的缘由呢,况且下文格奥尔格的父亲也提到了“你母亲的去世对我的打击远远大于对你的打击。”

2. 格奥尔格的朋友不满与国内的处境和前程,逃往俄国,远离了祖国家乡(在德语里,祖国可以用Vaterland或Mutterland表示,即父亲或母亲的土地,考虑到与本文关联,我们用Vaterland这个词来理解格奥尔格的朋友与格奥尔格处境的关联),也即远离了家乡的熟人朋友,特别是远离了父亲(我们也许可以设想,其朋友同样是不满于父亲的威权与控制而逃离了Vaterland),然而他在国外也并不顺利,经营惨淡,相比之下,格奥尔格无疑是幸福的,经营的店铺生意兴旺,又与一位富家小姐订婚,即将组成幸福美满的家庭,前景似乎一片光明。

* 格奥尔格朋友的处境

1. 远离祖国及祖国的亲人朋友,孤身一人,经营惨淡,前程灰暗。

2. 根据描述,格奥尔格似乎认为朋友的处境无疑是他自己造成的,是他选错了道路:“显然已经走入歧途”、“也许该劝他回来,在这里安家,恢复与所有亲朋好友的老关系”、“他是个不明事理的大孩子,该好好向那些留在家里、取得成功的朋友们学习”(注意这里的措辞:“大孩子”。孩子——成人、儿子——父亲的对立是理解《判决》的一把重要的钥匙),由此,“他现在真的没有了祖国,没有了朋友。”

3. 不满国内的处境和前程,逃往俄国(决定,这决定又何尝不是一场判决呢?)——孤身一人、经营失败、在异域徒劳无益地耗着自己的身心——为什么不回来呢?为什么不回国,恢复与亲朋好友的关系呢?——这样无疑是说,自己“迄今为止的种种尝试都失败了,他终于该放弃这些努力了,他不得不回国”,重要的是,承认自己是“不明事理的大孩子”,承认孩子的身份,承认父亲的权威——但难道他没有失败吗?格奥尔格无疑不是这样看待他的,只不过通过写信维持着其对国内状况的无知罢了——为了维持那决定,他必然是不能回国了,“即使他听从劝告回来了,在家乡也会感到沮丧消沉”,结果,“他现在真的没有了祖国,没有了朋友”

4. 为了维持决定而使决定成为一场判决:誓言。为了成为成人而真正成为了孩子,并且只有通过维持孩子的形象才能成为成人,结果,真的成为了孩子。——这难道不像因为赌气而离家出走的孩子?

* 格奥尔格的处境

1. 天真;残忍。这两个性格描述是从格奥尔格的父亲的口中说出的,后者被认为是格奥尔格的本性,“说到骨子里,你是个残忍的人”,并且这描述也连同后面的命令是一场判决,“我叛你投河自尽”。让我们疑虑的是,为什么格奥尔格要忠于此判决,就像其朋友忠于自己对自己的判决?仅仅是因为判决者父亲的身份吗,就像上帝要求亚伯拉罕献上自己的儿子,亚伯拉罕就不得不如此?这是一场考验吗?格奥尔格若想忠于自己的身份,就必须服从判决。

2. 格奥尔格是个纯真良善的人吗?他考虑到朋友的感情而在与之来往的信中闭口不谈自己的幸福,似乎显得颇为体贴,但是既然如此,为什么他干脆不顺遂朋友的心愿,与之断开联系,留他孤身一人呢?况且最后,他决定要寄出一封残忍的信件,这信件之为残忍恰恰在于它揭开了一切之前格奥尔格在一往的信中为之织造的幻境,并且其朋友将因为格奥尔格的幸福而更感自己的失败(我们不妨这样设想),格奥尔格难道不清楚这一点?他显然相当明白,“我无法把自己变成另一个人,变成一个比我现在这样更适于和他交往的人。”

3. 格奥尔格对待父亲也十分体贴,从其言语、心理乃至动作我们即可以看出这一点,他“小心地脱掉他穿在亚麻布衬裤外面的针织棉毛裤和袜子”、“心里责备自己对父亲照顾不周”、“他当下就明确地决定,要把父亲接到他未来的新居”。但是我们不要忘了,这一切都是在格奥尔格与其父的力量关系的变化中向我们展示的,在格奥尔格的照料下,其父俨然像个孩子,“父亲在他的怀里摆弄他的表链……紧紧抓住表链不放”,“‘我盖严了吗?’父亲问,仿佛他无法查看两只脚是否盖好”。——是的,格奥尔格即将组成家庭,他也要成为父亲,而在与其父的关系中,他也成为了“父亲”。

* 格奥尔格与父亲

1. 两者力量关系的转变始于格奥尔格母亲的去世,从而父亲不再“像过去那样爱拿主意、事必躬亲了”,而在格奥尔格的料理下,店铺得到了发展,因此格奥尔格与其父的力量对比无疑起了转变。

2. 在征询父亲关于写信的意见时,这力量对比之间的冲突爆发了,父亲显然不满于格奥尔格对父亲权力的僭越,在他眼里,格奥尔格始终并且永远都是一个孩子,“这是我的最后一点力气;对付你足够了,绰绰有余”、“我始终是强者,比你强得多,……你母亲把她的力量给了我,我和你朋友关系非常好,你顾客都在我的口袋里呢!”。而格奥尔格真的是要去征询父亲的意见吗?在其后的种种描述中,我们看到格奥尔格无疑是把父亲当孩子看的,为父亲安排好了一切,仿佛他什么都不懂,无法照料自己。也许格奥尔格仅仅想去展示自己的力量。

3. 但格奥尔格是爱父亲的,这爱是一个誓言,是如此珍贵神圣以致要在死前说出:“亲爱的父亲母亲,我可是一直爱你们的。”同样也因为这个誓言,格奥尔格要投河自尽,因为这是他忠于这个誓言的表现,因为投河自尽是父亲对格奥尔格的判决,这判决要求格奥尔格忠于儿子的身份。在格奥尔格的自尽中,判决与誓言合而为一,从而忠于父亲的判决就是忠于自己的誓言。而这誓言与判决也因为这自尽得以实现,而终成神圣(不被遵守的判决不称为判决,也没有神圣性,同样,誓言也仅仅因为对誓言的忠诚而成为神圣的誓言)。

* 格奥尔格为什么不违背父亲的判决呢?

(关于这一点我考虑地并不是十分清楚)

1. 也许对比其朋友与后文其父的言语可知,格奥尔格的身份与力量恰恰在于其对父亲的忠诚,“他缔结了一桩又一桩其实是我打点好的生意”,他的非—孩子恰恰在于他忠于其父亲,忠于他的“孩子性”。于是对父亲的判决的忠诚就是对自己誓言的忠诚,“他曾下定过很坚定的决心,要非常仔细地观察一切,免得遭受来着侧面、后面或上面的突然袭击”,但现在,父亲判决他投水自杀,这难道不是一场突然袭击,但同样,格奥尔格信赖能对抗这突然袭击的力量:他维持的兴隆的生意、与未婚妻和朋友的关系、甚至与死去的母亲的联系都掌握在父亲的手里,要维持这力量他就必须忠于父亲,要忠于自己的“决心”、誓言,就必须去投河自尽。正如前文所述,这是一场父亲对格奥尔格的考验,正如上帝对亚伯拉罕的那场考验,格奥尔格要证明自己:“亲爱的父亲母亲,我可是一直爱你们的”。在这考验中,如上文所述,判决与誓言合而为一。

* 父亲

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全能形象,严厉而慈爱(“你以为,我不曾爱过你,不曾爱过我亲生的儿子”),其慈爱仅仅建立在格奥尔格对孩子身份的忠诚,对自己这个父亲的忠诚,一旦格奥尔格透露出僭越的想法,在父亲面前展示其力量,他就要表露其严厉的一面。

本意并非试图将一些与宗教的联系作为意义加诸,而使小说变得狭窄,但也许,这毕竟也是宽广的河流众多支流中的一道。我们能说,格奥尔格的命运是一场悲剧吗?其对父亲的服从有某种悲剧性吗?但是,在古希腊史诗和悲剧中严酷的掌控一切的命运形象在这里却分明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现实中的父亲。格奥尔格对判决的服从,对自己誓言的忠诚恰恰有某种喜剧性在其中,我们能感到格奥尔格受到了无情地嘲弄,卡夫卡恶毒地为他加上台词“亲爱的父亲母亲,我可是一直爱你们的”,格奥尔格的死也不会改变任何现实,如其父所说“世上不是除了你就什么都没有”,最终,“一辆又一辆汽车施过桥面”,一切都如其所是。

(我们亦可以考虑经济一词:Ökonomie,与神学上的关联(如阿甘本所说,经济作为上帝的家政))

让我们想想,是不是卡夫卡的写作也是一场判决呢?就像父亲的言说,“我判你投河自尽”,在书写中,格奥尔格忠于自己的誓言,这书写来自彼处,格奥尔格想象不到的彼处,由是,一切得到决定。

但是,也许卡夫卡就是格奥尔格,倘若我们作出传记式的设想?写作,就是停止写作。对卡夫卡而言,不得不写作的要求,正是将自己流放在写作之外,为了忠于这一誓言,他从而不停写作。这流放处就是他的家园。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