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有关《带上她的眼睛》续写的作文

有关《带上她的眼睛》续写的作文

时间:2021-03-02 05:41:58

相关推荐

有关《带上她的眼睛》续写的作文

提升写作能力,做到手到擒来,希望这篇文章对您的作文能力提升有帮助,希望以下这些有关《带上她的眼睛》续写的作文,能对您有帮助。

第一篇

时间过了数十年,我的孙子刚刚到航天局上任,他是全家的骄傲,“远行6号”的第一人选。

可我始终安不下心。

人类对太空的探索大有进展,我国就建立了23个太空站,其中17个能源自给站,在太空中为地球运送强大且未知的能量,转化为工业及自动化机械的动力。

尽管如此,人类所掌握的只是冰山一角,我无论如何也不想让孙子去冒险——几十年前“落日6号”的惨剧在我脑中挥之不去,没有一点消息,没人知道她现在的情况。

我清楚“远行6号”的工作——探索更遥远的宇宙,那是未知的,危险的。

“好了奶奶,你们都别说了。我从一开始就打定了主意,没道理临阵逃脱,不会有事的!“孙子坚定中呆着稚气,使我更加担忧。

到了他出发这一天,全家来到发射场,听着倒数逼近尾声,我的手心像蓄了一捧水一样汗如雨下,随着一声巨响,火箭夹带着飞船消失在云间,现场不少人流下泪水,有喜悦,有欣慰,有不舍,有担忧。

怎么也没想到,随着飞船被云层掩盖,下次相见遥遥无期。

仅仅半个月后,在航联局工作的侄女突然接到紧急通知,说是有一位远行飞船的宇航员要通话。侄女擅长调解心理和处理思乡的状况,她淡定的坐在轻微子传感屏幕前,等待人像出现。

屏幕闪了几下,一张熟悉而俊俏的脸一下子出现在屏幕上,侄女一下僵住了,手中的笔“咣当“一声掉在地上,那是她的侄子!

她转念一想,自己是心理调节师,想来也只是侄子想家了,可是看到侄子眼中却是不舍、失落、恐惧和欲言又止的样子,她的心一点点被冰吞噬,怕什么来什么。

“姑姑”,孙子开口说,眼中泛着水光,“也许您猜到了,出了点意外……”,侄女看着我的孙子深深吸了一口气,说道:“飞船一大半的仪器失灵,有一种不可预知的磁场干扰着飞船,我们被吸附在一个黑洞边缘,不知道……”。

“你说什么?”听到黑洞时,侄女吓得不寒而栗,黑洞是人类百般探索却无法靠近的。

“姑姑你听我说,我现在随时失去信号,希望你能向奶奶告别,我会继续工作的……”。信号消失,屏幕关闭,未说完的话随着一声巨响戛然而止。

又是二十年过去,我已垂垂老矣,孙子不知所踪,几年前通过法律程序宣告死亡办了葬礼。孙子的遭遇与“落日6号”出奇的像,使我在想念孙子时总能想到那个女孩,是否他们冥冥之中有什么联系?时间过了将近八十年了,我们未曾停止对“落日6号”的搜救。

这天,传来一个震撼的消息:太空搜救队在太空站边带回了一艘飞船,将于明日着陆。

此消息一出,全家人沸腾起来。这有很大几率是我的孙子!一定是!不知道他怎么样了。

第二天,我们全家来到航天场,侄女表妹紧紧扶在一起,看着从天而降的火箭周围一点点消失的火花烟雾。可是看到飞船那一刻,我惊得一抖。小辈人不清楚怎么回事,我却看得出这不是孙子的那个飞船。深深的失望笼罩了我,掩面而泣。可是忽然想到这个飞船奇特的外形——这个飞船,不,不是飞船,这分明是落日6号地心船!

与此同时,不等我考虑,来不及伤感,航联局传来一份加急通告:落日28号从地核带回了一艘地心飞船!

这八十年过去,人类渐渐有了探索地心的能力,却一直未能找到失事的“落日6号”,那么现在这个飞船一定是“落日6号”了吧!

一时间,我险些摔倒,从太空回来的飞船是“落日6号”!虽然这无法解释,但我愿意相信自己的眼睛。

其他人和工作人员也发现了不对劲,这个外面写着“落日6号”的飞船和太空船截然不同。于是开始层层上报,几个小时后,上边指令下来,决定打开船舱。

飞船的门闭得死死的,好不容易打开,飞船中没有空气,没有气味,没有生气。狭小闭塞的空间里只有一套领航服和数十个笔记本。人们将飞船送到研究所,可以确定,这就是八十年前失踪的“落日6号”!

它为什么会从地心跑到了太空?一个谜题出现了。

我颤抖着身体,听说领航员不知所踪,只剩下一套领航服。

人群突然躁动起来,地心中发现的飞船也着陆了!我们都吓了一跳,却也十分疑惑。地心船失事的并不多,且几乎都是失事于爆炸的撞击从而成为碎片,迄今为止,保留完整的只有“落日6号”,那这个飞船是什么?怎么会有两个“落日6号”?

怀着好奇、疑惑和悲伤,我们决定去一探究竟。

看到地心出来的飞船时,我一下子跌坐在椅子上起不来,脸上满是泪水,因为飞船上赫然写着——“远行6号”!

儿女们失声哭泣着扑了上去,在舱门打开的一瞬,我们看到了那张久违的、熟悉的面容。我也老泪纵横,看着被担架抬出来仍处于休眠中的孙子,忘了疑惑,只能深深的、静静地凝望着他。

在很长很长的情绪平复后,我们一家作为航天世家加入了这个“错位意外”的研究。“落日6号”领航员留下了大笔大笔的记录,都是重要文件。

许多国家科研院士、领导齐聚一堂,看到了那些笔记后脸上的表情迅速变换,因为笔记上的记录令人无法相信。

“我不知道还能撑多久,这里的世界让人惶恐……我记录时间,现在距离事故发生已经三个月了,我的生活并不无趣,甚至还有不少娱乐……我每天独自一个人,不停的练习说话,我就快要失去语言能力了……周围的物质有各种矿物质成分,也有未知成分,几乎是液体……我感觉越来越接近地心了,这儿的物质复杂多变,是未知的,令人惶恐,不知生命还能有多久……”

这时,几位研究员眉头紧锁,庄重的念道:“我感觉热得发慌,飞船咔咔作响,我很害怕……天呐!不知发生了什么,我所有的知识都不能解释,我好像被吸入了一个黑洞,天旋地转,周围是昏迷时的幻象一样的图案,我没有任何办法,这是地心吗?这里的一切我很陌生,无法解释,但是可以肯定,眼前的这颗星,是冥王星,我确定……可是我为什么会出现在太空?我曾读过一本书,所谓宇宙,可能是人类体内的一个细胞……我是通过黑洞到达宇宙的,我逃离了地心,可是我不知如何在宇宙中存活……我的身体越来越小,像一个小女孩,器官也变得发育不全……我能想到的就是维度,从地心到达宇宙,应该是属于第十维度空间折叠,早已超越了时间。这是无法证实的,不过可以说明地心与宇宙是有一定联系的,空间折叠无疑是探究时间的方法。”

研究员停顿了一下,半信半疑的念道:“我现在像一个婴儿,快拿不住笔了,我太小了,这种逆生长或许是时空折叠造成的,我的生活甚至不再需要氧气……”

所有人鸦雀无声,这份生命换来的记录,我相信,宇宙、时空不是人类所能彻底掌握的。

过了很久,我离开了航联局,这样的结果令人震惊,落日6号的姑娘或许已经离开了,但是,她为人类做出了巨大贡献。

往后为数不多的日子里,我希望,能平安的度过。

第二篇

有一个想法安慰着我:不管走到天涯海角,我离她不会再远了。

……

那年和那位“小姑娘”一起度假的经历,我好久都遗忘不掉。很快我又回归到了原先平淡灰色的生活中,小姑娘成了我们每个人心中的一个影子,我们忘不掉她。

“落日工程”在“落日六号”失事后沉寂了三年又重新启动,在“落日工程”50周年庆典暨航地部新闻发布会上公布了一条爆炸性消息:“2161年4月12日,三名地航员将搭乘‘落日十七号’出发返回地心,寻找已经和地表已经失去联系长达三十一年的‘落日六号’飞船遗迹,并寻找三位地航员为人类留下的宝贵资料。”“落十七”的最大科技创新就是铁能发动机和直穿地心而不是螺旋渐进的航行方式。经过”落七“到”落十六“的航行数据,我们相信:在高能发动机和优势航线的加持下,“落十七”的航行任务将会是一场有巨大胜算的救援。如果数据精确,出发后不出48小时,“落十七”就可以和“落六”精准对接。”

这条新闻引来了巨大关注,人们的焦点却全然不在这艘巨型飞船上,而是在这位身居地心的“小姑娘”身上。没有任何人敢相信她能在这样封闭孤独的条件下可以活到今天。但是,我和地航部的工作者心中还抱有最后一丝希望。

很快,三位地航员启程了,根据推算出来的地标,“落日十七号”航行47小时18分钟后,与落日六号准确对接。舱门打开那一刻,小姑娘的面貌已然衰老,这里没有日与夜的区别,只有飞船上的生命循环系统提醒着她时间的流逝,惊愕、欣喜,她和地航员们紧拥在一起,几十年来支撑她的唯一希望成真了。

她走进了这艘巨型的舒适岩箭,准备踏上回家的旅程。

6300公里外震惊了。人们奔走相告:孤守三十一年的地航员还活着!准备回家了!

他们迫不及待地踏上了归途。年轻的地航员熟练地操纵着“落日六号——落日十七号对接岩箭”,开启了铁能发动机,手握住控速调节器,一直转螺旋钮……一切都很顺利,“落十七”完美地抵抗住了液态铁镍的密度和压力,两艘地航船平稳上升,突然间地航船震动了一下,意外发生了!这里本来就不是一个平静的世界,他们遇到了罕见的级别的地心震动,地航船不断反转,警报四起,动力系统损毁后,“落十七”遭遇了和“落六”同样的命运,向地心沉去。就像是历史重演一样,这批地航员又困在了地心。

营救计划失败,我再也无法在这灾难的沉痛打击下继续工作了。

我申请休假,去看了碧绿的草原,美丽的河流,还有那空荡的白色小屋。

与此同时,四位地航员的心态逐渐平和,他们抓紧将“落六”的宝贵资料传给人类,再利用“落十七”上预留的金属纳米材料和资源扩建科研实验室和生活区。几个月后,人类史上第一个地心科考站诞生……

地表,轰动一时的新闻终将平息,人们的日常生活照旧,几年过去了,十几年过去了,我又一次带上了她的“眼睛”,“你还好吗?你应该也知道了,我还是在地心里住着。不过这次有人陪着我!来,我给你看看我的新伙伴,还有船里的设施吧!这是床,这是图书室……”她神采奕奕地向我介绍着地心的生活,我躺在白色小屋里,静静地听她讲述地心的生活,《月光》曲子在我的身边流淌着。

这一次,已经不再需要我带着她的“眼睛”去看草原、溪流,是她让我看到了生命应有的活力和希望的绿洲。

第三篇

我从主任那讨来一张她的照片,就这样默默的看着她,也好。

夜凉如水,朦胧月光散发微弱的光透过那张照片,我又小心抚摸着相,看她笑容依旧。不,我不能再这样了,这有什么意义呢?我要解救她,帮她挣脱飞船的束缚,让她再次感受生活的美好。

我在心里定好目标,一心奔向目标坚持工作,直到帮她解脱为止。

一晃眼,时间飞逝,我也如愿成为“落日十号”的领航员。这次的行动有项特殊的任务——解救“落日六号”的领航员。她终是将飞船上的生命循环系统补给中微子通信设备的能量来保持联系,传递给我们大量资料。但这种联系一直持续到昨天,这也意味着她将生死不明。

心情一阵波澜,又要装作平缓的样子。这些年我朝思暮想,日夜废寝忘食地工作,总算是没白费我的努力。

飞船起飞前,我将那张照片带上,它被我揣在上衣的兜里。我又提前来到那片草原。还是那片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小花比上次更加繁盛,五颜六色汇聚在小溪边,给小溪围成了一个华丽的花环。滔滔不绝的溪水奔跑着,前仆后继地流淌……

飞船潜入地球的那一刻,我的心也随之震撼,又略有一丝期待与激动。周围密布滚烫的岩浆,炽热的岩浆刺目的闪着,翻滚着,又带动高温不断上升,热,热得像地狱。

到了,终于抵达地核。我们的飞船有前例作为警戒,已经改良到极致,不用担心物质状态由固态变为液态,向地心沉下去。

地核,宛如一个火球,只有单一的火红闪动着,围绕飞船四周的是高温,是一个巨大而可怕的炼钢炉。

雷达突然闪在我们面前,指示有不明物体在飞船前方。是她的飞船吗?我已按捺不住激动,心跳往往比平时还要快上几倍。她还好吗?有抱怨过自己的命运吗?

我果断下令靠上去,雷达显示离不明物体越来越近。能远远看清物体的轮廓,好似一个飞船,再近些看,没错,是个飞船!

我们企图用飞船专有的通信信号联络,却总是未接受。怎么回事?是高温阻挡了信号吗?不可能呀,这种信号被拦截风险极低,难道,是出什么事?

我不得不思考便想让出钩子,钩住飞船再拖回地球表面。刚要张嘴下令时却憋住话语:不,绝不能这样做!高温情况下钩子一扔出去会瞬间化成一滩铁水。

怎么办?我心急如焚,突然间一个念头浮现再我的脑海间:对,可以推着它前进。

返回地球表面的路途十分艰难,她的飞船东倒西歪,像个醉酒的人,走路摇摇晃晃地,有好几次装上岩浆。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返回地球表面时已是第二天早晨。此时太阳金光四射,我们又迎来一个充满希望地早晨。

技术人员打开船舱的一瞬间,我的心似乎是被揪了一下。她已经得到解放,她向着幸福生活奔去了。笑容依旧,又是那么甜美。她终是不留遗憾地走了。

我将她安葬在那大草原地土地下。有花儿、溪水、绿意陪伴着她,相信她是不会孤单地。愿你安详。

第四篇

有一个想法安慰着我,不管走到天涯海角,我离她都不会再远了。

十几年后,我还没有忘了她,我为了救她,已经成为了“落日七号”的总设计师,我把“落日六号”的中原子材料改为了中微子材料,又加固了发动机与主舱的连接,改善了“落日六号”的缺陷,应该达到了可以抵抗地心巨大压力的程度,能达到地心了,可是怎样救出她呢?

我百思不得其解,翻开了新闻页面,正无聊的向下翻着,一条新闻吸引了我,“一条航海巨轮底部进吸附了数百条鱼,很难去除。”我灵机一动,突然想到了一个办法,可以在机壳外部加上吸附材料当“落日六号”与“落日七号”相接的时候,就在门口形成了一个极小的封闭空间,“落日六号”的舱门打开就可以进入“落日七号”了,我说做就做,立刻加上了由中微子材料围成的吸盘,飞船大体结构就完成了,只需要接受一系列的检查,就可以出发了,而我也决定了要去,大伙听到这消息都纷纷阻挠,他们怕再出意外,他们已经失去了几位科研人员,不能再失去我这一位了,但我还执意要去,我的内心无时无刻的还在牵挂着她。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在检查材料和各种实验中,我无比的煎熬,我不知道她是否还能一个人坚持下去,地心还有没有意外发生。

终于在一个夜黑风高的夜晚,一大团火球又一次的出现在了吐鲁番盆地中,随即又消失的了地中心。临行前我还不忘大口大口的呼吸了几口新鲜空气,最后再向草原望去,把美景尽收眼底,带给她,也可能是给自己。

在飞船的下潜中,我们看着喷涌而出的熔岩,感觉我到了无比的压抑和自闭,我只记得她那一句“热,热的像地狱”我们几人静静的看着全息后视电视,没有人说话。突然我们明显的感觉到,下潜的速度变慢了,我们打开探测仪,发现我们已经进入了密度更高的地壳地区,我们立刻打起精神,控制着下潜的速度,时隔多年,我们的技术已经达到了可以控制下潜速度了。

我们探测到距离她越来越近了,突然我们感应到了她就在我们旁边,我们打开吸盘,就形成了一个封闭的空间,她打开舱门,抱着一沓厚厚的资料,终于见到了我日思夜想的人啊,但没有多久,我们就被恐惧包围了。“落日六号”的外部突然出现了很多细小的裂缝,船身已经裂开几个大的裂缝,但还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继续开裂,可能是因为有太多外界物质进出,使得地心的物质又发生了改变,这一次,不知道能成功回到地面吗,我一把把她拽上“落日七号”。随即以最快的速度飞上地面,终于回到了地面。我们走出船舱,卸下厚厚的太空服,像多年不见的老友一样,拥抱在了一起。我们又回到了那片草原,小花还是那么的清香,溪水哗哗的流淌着,好像在迎接她的来到,到了夜晚,我们躺在草坪上,仰望着夜空,她又哼起了那首《月光》还是那个轻柔的旋律,但这一次不是梦,是现实。

天快亮了,这一次,我们看到了草原的日出,这一次,她就在我身边,再也不会消失了。

第五篇

有一个想法安慰着我:不管走到天涯海角,我离她都不会再远了。

2109年的某个深夜,吐鲁番盆地的中央出现了一个很亮的火球,那是“落地二号”,当火球暗下来时,“落地二号”已潜入地层。那一夜,数千里外都能感到飞船穿过地层时传到大地上的强烈震动。

“落地二号”是专门潜入地心的地航飞船,船身采用高强度分子材料,足以抵抗地心强大的压力与极高的温度。飞船内含有强大的生态循环系统和通信系统,能有效应对紧急情况。

我熟练地调试着手中的发射器,准备开启电磁波供电系统。在核聚变能量的控制已经成熟的22世纪,利用电磁波从而实现远程供电所带来的损耗变得可以接受。所以,在今天,电池已经很少使用了。我戴上飞船上自带的眼睛,不久,她的面容出现在面前。她又经过了二十多年的时间的洗礼,脸上的那份稚嫩也已经褪去,她现在已经40多岁了。我很是紧张,结果手中的发射器掉在了地上,突然不见了。

“你们来了?”她问我:“你们怎么接我回去?”

“‘落地二号’可以跟‘落日六号’对接。”我说。

“不可能,现在‘落日六号’的舱门已经被高温完全封闭,不可能打开了,你们的发动机也不能承受这么大的过载。”她失望地说道,“除非……”

正准备询问时,我突然发现,不见了的发射器竟完好无损地漂浮在“落日六号”中,“这个发射器是从哪里来的?”我惊慌的问她。

怎么可能!发射器竟穿过了墙壁!

这时,“落日六号”的船舱中突然出现一个球体并开始缓慢的移动,当接触到舱门的时候,这球体竟然完美地将船舱穿透,露出舱壁中精密的零件,同时我也看到了船舱外炽热的岩浆。

“不要怕,”她平静地说道:“这里有折跃点。”

“什么是折跃点?”我惊讶地问到。

“通过我来在地心的研究,我不时地会发现一些球状的东西,透过这个球体,我可以看到任何一个东西的内部和外部情况,就好像我们在看一张画那样。”

“高维空间!”我惊讶地喊到。

“对,”她的眼中闪着兴奋的光,继续说到:“宇宙共有十一个维度,但只有三个维度被释放到宏观中,剩下的则统统禁锢在微观之中。但是,四维空间包含三维空间,就像三维包含二维一样,要比喻的话,我们现在就处于四维空间中的一张三维纸片上。三维宇宙这张纸并不是处处平坦的,有些地方弯曲着,折跃到四维,这就是折跃点。这是一些由低维通向高维的通道,然后进入到四维,并且可以进行空间移动。就像是二维的纸片人跑到了三维一样”

“那我把飞船开到‘落日六号’旁边,你通过折跃点进入到‘落地二号’吧。”我说。

“好,但你要快一点,四维折跃点存在的时间很随机,你要快点开过来。”

我命令“落地二号”贴近“落日六号”,方便她过来。她轻轻一跳,就从四维空间折跃了过来。

归途中,她对我说:“等到了地面,你再带我去草原转转,行么?我想看看草原的日出,也算是了结我几十年前的心愿吧。”她开心地笑了,当年的稚嫩又浮现在她的脸上。突然在我的脑海中,仿佛地球已经变得无比透明,我仿佛看到了草原上的每一朵花、每一棵草……

不管走到天涯海角,我离她都不会再远了……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