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也許你該找人聊聊经典读后感有感

也許你該找人聊聊经典读后感有感

时间:2019-12-04 06:13:36

相关推荐

也許你該找人聊聊经典读后感有感

《也許你該找人聊聊》是一本由蘿蕊・葛利布(Lori Gottlieb)著作,行路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NT$599,页数:46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也許你該找人聊聊》读后感(一):很不错的了解心理咨询的入门图书

这本书是十点谈心的群友羊大将军推荐的,有一天她发了书中一段文字的截图到群里,一下子吸引了我,从她要了出处,知道了这本书就立马从网上下了电子版来看,看到一半觉得特别打动,又从网上买了实体书来看,断断续续看了有两三个月。期间经历了跟男朋友不间断的吵架,崩溃,哭的停不下来,感觉生活失控,行尸走肉的上班,吃安眠药才能睡着,心理咨询也是每次都要哭。虽然还没有分手,但是经历的痛苦并不少于分手。这期间,书里的人物,咨询师本人,年轻的癌症患者,丧子的电视剧编辑,七十岁决定的老人,他们的故事把我带到书中,又从书中带入了我过去的经历。有的读者觉得书写的太唠叨,内容不够精炼,但我却觉得刚刚好,在咨询案例中穿插心理学知识点,案例的描写生动,真实,感人,知识点让人能够反思,又不会沉重深奥难读。 对于想要追求生活意义和心理咨询帮助的人,是一本很不错的入门书。

《也許你該找人聊聊》读后感(二):心理治疗最有效的时候,是在不那么焦虑或抑郁的时候

1.心理治疗最有效的时候是在不那么焦虑或抑郁的时候。 “但心理治疗最有效的时候是在人们开始好转的时候——就是在人们开始觉得不那么抑郁或不那么焦虑的时候,或是在危机已经过去的时候。这时他们反应不再过激,更专注于当下,更容易参与到治疗工作中。但不幸的是,人们常常在症状出现好转时就选择了结束治疗,他们没有意识到(又或许太清楚地知道)真正的重头戏此刻才刚要开始,留下来继续治疗将需要他们付出更多的辛劳。” 学到了什么?好转的时候不再偏激,更容易关注现下的状态,这时候才是重头戏的开始。或许因为冷静之后,能静下心来反思人际关系的相处模式,并去学得和模仿更佳的模式,因为人总是惯性复制亲密关系模式到其他关系。 2.大多数值得做的事情都不简单。 “在温德尔医生那儿结束了治疗之后,我告诉他,我有时候会憎恨心理治疗——因为有时我离开的时候比我去治疗前更难过,感觉有许多话还没说,还有许多痛苦的感受没有处理,就被扔回了现实世界。他回应到:大多数值得做的事情都不简单。” 学到了什么?做心理咨询时,有时候的确如此,也出现过咨询结束却比咨询前更难过痛苦的现象。或许,因为在成长吧。成长和反思总是痛苦的,就像上坡,总是伴随着吃力和艰辛。就像值得做的学习、减肥、自律,提升自己的事情往往都反人性,在与自己抗争、延迟满足,这些让人进步的事情都不简单。正如温德尔医生所说:他不负责提供短期快感。 3.一个家庭中,只要有一个人在改变,其他人也一定要做出改变。 “在一个家庭系统里,一旦有一个人开始作出改变,即使这种改变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家庭系统里的其他成员也很可能会竭尽全力想要保持现状,把系统带回稳定状态。” 就像一座房子,某个支柱挪了位置,其他柱子不动的话,这座房子就要倒塌。家庭同理,要么其他成员改变和挪位置,要么家庭破裂。当然,在改变时会遇到极大阻碍,因为人们总是待在自己舒适圈,不愿意挪动,即使这位置有些痛苦,但很熟悉。 4.找到真实的自己。 “心理治疗的重点就在于理解真正的自己。但要了解自己就必须先抛开对自己的固有认知——抛开那些你塑造出来限制自己的人设,这样你才不会裹足不前,才能活出真实的自己,而不是活在自己给自己描述的故事里。” 这让我想起自己最近一直纠结着不想努力,只想躺平,因为觉得追逐目标太累,不如躺平寻求快乐。或许快乐和成功并不是不可兼得,就像利用和喜欢不是对立的一样,快乐和成功也不是完全对立的。成功会让我们得到满足感和成就感,从中获取快乐。具体怎么做?第一,找到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情并去努力,比如喜欢说话和旅游,甚至可以连着几天一次性聊三四小时。第二,找到力所能及的目标,没达到也不过度自责,适当减少控制欲。不是裹足不前,但也不把目标定的太高,不完美主义,否则容易自卑和丧失信心。毕竟每个人都不是机器人,允许自己休息和阶段性堕落

《也許你該找人聊聊》读后感(三):也许你该找人聊聊

书里通过几位主角的故事谈论到了很多人生不可避免的话题,例如伴侣关系、亲子关系和死亡,还有因心理师这一独特的职业而产生的心理师与来访者的关系。相当精彩的不仅仅有对这些互相交织的话题的思考,还有作者自己进行心理治疗的时候闪过的那些念头,即便是作为一个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也会冒出来的念头,她不加掩饰的心理活动描写以及穿插进去的专业知识为整个故事增色很多。在读的过程中,我经常能够产生深深的共鸣,关于心理咨询的阶段的感想,还有与自己和父母的和解,在生活中这些感受出现的时候,都是很小、很孤立,甚至会觉得“是不是只有我这么觉得”或者是“我也不知道该和谁分享这份悟到的激动与喜悦”,很开心作者能够把这一切如此清晰有逻辑地呈现在故事里。

但是最感动的还是作者用一个“人”的视角来写这本书,很诚实地体现了在不同情况中她的种种挣扎。她不是一个心理师,不是一个来访者,不是一个妈妈,不是一个女儿,不是一个女朋友,也不是她自己任性的某一面,她不是任何一个单一的角色,而是一个和我们任何人一样需要在各个社会角色中不断切换的人,一个读过心理学但是依然会陷入情绪陷阱中的人,一个生活有快乐也有不完美的人。

对来访者提出问题时候的那种觉察也让我非常敬佩,或许这是一种心理咨询师需要具备的能力,但依然是叹为观止的。她可以从自己对来访者问出的问题里认出自己的某种情绪,嫉妒或者是愤怒,这是一个太了不起的能力了!而且因为故事没有避讳正常逻辑中的任何一个环节,比如性、比如变老、比如对心理师的移情等等,没有忸怩作态也没有故意去呈现一些东西。在作者对自己的觉察过程中,以及对来访者故事的叙述当中,也让我自己渐渐觉得,我也可以是这样虽然不完美但依然努力生活、发现自己的人,于是不再为自己那些觉得见不得人的缺点而一直惩罚自己。

约翰的故事让我想起了《近乎正常》的剧情,尤其是关于去世的小儿子的那一段,夫妻双方都无法同时触碰这个话题,也成了两个人新的心结,但他们的结局很好,因为谁也没有因为去世的儿子忽视现在的幸福。

这本书非常有温度,感情的流通,如果做一个不恰当的比喻,就像是天然植物提取做成的肥皂,一点点洗刷掉我心里油污郁结的通道。跟着作者的叙事一起,慢慢揭开主角们的伤疤和人性的缺点,也是引导我一起揭开那些不敢于面对的真相。他不是硬要揭开,也不是硬说你这里有,而是等你讲完了,顾左右而言他了好一阵子了,自己觉得到点了,再去揭开那个自己才知道在哪的脓包。我太喜欢这种节奏了。

书快结尾的地方,作者要和自己的心理师温德尔一起跳舞,她想用let it be当背景乐,我也打开了iTunes,点开了这首歌,就像是电影散场时候的仪式感一样,我感觉自己漫步在阳光下和温暖的海滩上。

“没有人会救你,温德尔对我这样讲过。他没有救我,但他帮助我救了自己。”我开始对“只有自己能救自己”这个说法有了新的理解,是的,只有自己可以救自己,但不代表这项事业仅仅由自己一个人完成,这也是人与人之间的连结的意义所在。

《也許你該找人聊聊》读后感(四):Never Too Late

作者Lori当过编剧,(曾经是老友记编剧助理),现在是心里咨询师。她把非虚构的书写得跟小说似的,看得欲罢不能。

书中的几个角色(lori的病人)以及她自己和她的心里医生(Wendell)的治疗故事穿起了这本书,Lori说,Lori说治疗师是帮病人想清楚自己想做什么,但不能为他们做人生决定。

John, 男,40岁,好莱坞当红电视节目编剧和制作人,得过艾美奖,看身边的每个人都是白痴。

Lori,40+,心理咨询师,因和男友分手,找到Wendell这个咨询师的咨询师

Julie,33岁,刚获得某大学的终身教职,蜜月时发现乳腺癌

Rita,69岁,美丽的单身老太太,孤独,没有生活乐趣

Charlotte,25岁,酗酒

Lori 说“每個人心裡都有魔鬼 ── 大的、小的、舊的、新的、陰沉的、狂暴的,反正一定會有。我想記錄的是人如何在掙扎中進步、如何奮力推開封閉他們的殼,直到自己默默地(但時而喧嘩)、緩緩地(但時而突然)迸開。“

Lori在帮John打碎他的壳的那部分里提到"我是到當媽之後,才真正了解心理治療中兩件重要的事: (1) 詢問一個人父母的事,不是為了責備、評判或批評他們。事實上,這跟他們的父母一點關係也沒有,只是要了解早年經驗如何塑造成年後的他們,藉此幫助他們分開過去和現在,脫下不再合身的心理外衣。 (2) 大多數人的父母都盡力做到最好,雖然有的人的「最好」是甲下,有的人是丁上。雖然每個人都有侷限,但少有父母打從心底不希望子女有好的生活。這不代表我們對父母的侷限(或心理健康困擾)不能有情緒,只是要想出如何應對。

要求多、愛批評、常生氣的人往往強烈感到孤獨;我還知道有這些表現的人既想獲得關注,又怕受到關注。憤怒是大多數人都有的感受,因為它是向外的,怒氣沖沖責怪別人可以讓人自感優越。然而憤怒常常是冰山一角,只要看透表層,你會發現還有很多感受浸在水裡:恐懼、無助、嫉妒、寂寞、不安全感等等。可能是你沒察覺到,也可能是你不想顯露出來。但你若能容忍這些較深的感受,直到能夠了解它們、能夠傾聽它們想告訴你的事,你就不只能以更建設性的方式處理你的憤怒,也不會再那麼容易生氣。 當然,憤怒還有另一個功能 ── 把人推開,不讓他們靠近你、了解你。“

Julie:並不令人意外的是,我們經常夢見自己的恐懼,而我們的恐懼很多。 我們怕的是什麼? 我們怕受傷。我們怕被羞辱。我們怕失敗,也怕成功。我們怕孤獨,也怕與人連結。我們怕聆聽內心的聲音。我們怕不快樂,我們也怕快樂過頭(夢裡總是樂極生悲)。我們怕得不到父母認可,也怕接受自己真正的樣子。我們怕生病,也怕好運。我們怕嫉妒別人,也怕擁有太多。我們怕期待可能得不到的事物。我們怕改變,也怕沒有改變。我們怕孩子出事,怕工作出問題。我們怕失去掌控,也怕自己的力量。我們怕生命短暫,又怕離死亡太遠(我們怕死後被人遺忘)。我們怕為自己的人生負責。

Rita的情況猶如警世故事:年事已高,極其孤獨,缺乏目標,滿腔遺憾。照她說從沒有人真正愛過她。她是獨生女,父母年紀大了才生下她,跟她關係疏遠。她自己也把親子關係弄得一團糟,孩子全都不想理她。她沒有朋友,沒有親人,也沒有社交生活。她的父親過世幾十年了,她的母親雖然活到九十歲,但多年深受阿茲海默症之苦。

有快樂恐懼症的人像不沾鍋,黏不住喜悅(可是他們對痛苦卻黏得死緊,像沒抹油的鍋子)。受過創傷的人經常如此,以為災禍隨時可能降臨。他們就算遇到好事也不會靠過去,反而變得過度警覺,總是在等壞事發生。這或許可以解釋麗塔的一些行為,例如她為什麼明明知道身旁有盒新面紙,卻總是往包包裡掏面紙。一旦你過得太舒服,這些東西就會咻地一聲消失。好事不值得喜悅,因為它是痛苦的前兆。

在描述Rita的这一章,Lori提到父母嫉妒孩子的童年:嫉妒他們有這麼多機會,嫉妒他們的父母經濟和情緒穩定,嫉妒他們超越自己,嫉妒他們擁有自己已經失去的青春。父母固然會努力給孩子自己沒能擁有的東西,但孩子的幸福有時會讓他們心理不平,只是他們未必察覺得到。

Charlotte: 她並非刻意隱藏情緒,而是難以感受情緒。這種情緒盲有個詞叫「述情障礙」(alexithymia)。她不知道自己感受到的是什麼,也不會用言詞表達。人之所以無法分辨自己的感受,是因為小時候被灌輸該忽視它們。沒有人有辦法永遠封住深層的感受,它們總是會在最意想不到的時候竄出來.

Wendell講過:貶低自己的煩惱,無異於貶低自己,也貶低那些我沒把他們的痛苦放進痛苦排行榜的人。人無法藉著貶低痛苦來克服痛苦。想克服痛苦,就要接受它,想出處理它的辦法。你無法改變你否認或貶低的事。而當然,看似瑣碎細微的擔憂,常常反應出更深層的憂慮。

改變會失去舊的,而迎接新事物往往伴隨焦慮。但我們是在與他人的連結裡成長的。

改变,never too late.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