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江苏盐城:走东台特色的农业现代化之路

江苏盐城:走东台特色的农业现代化之路

时间:2020-04-28 09:35:57

相关推荐

江苏盐城:走东台特色的农业现代化之路

近年来,东台市紧紧围绕在苏北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坚持以农民收入倍增为核心,以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农业现代化工程建设为抓手,突出重点工程建设和龙头载体培育,加快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努力实现“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的跨越,走出一条“东台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康庄大道。

,全市农业总产值、增加值分别达到155.5亿元、71.5亿元,连续多年保持全省第一;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12056元,连续十年位居苏北第一,农业现代化实现值位列全省第12位,成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省级农业现代化试点县(市)。今年以来,东台市农业呈现出了强劲的发展活力和喜人态势,预计全年农业总产值、农业增加值、农民人均纯收入可分别达到165亿元、76.58亿元、13800元,同比分别增长6.1%、3.5%和14.9%。

园区带动,打造农业集聚化发展“洼地”

位于东台市台城西郊的东台市仙湖现代农业示范园,集现代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试验、示范、培训、推广于一体,是全省首批认定的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示范园内常年郁郁葱葱,各类农业新品种争奇斗艳,让人应接不暇。园区分为现代农业展示区、高效园艺示范区和农业观光旅游区三大功能区,有着全省最大的百亩连栋大棚工厂化育苗中心和百亩标准大棚瓜菜新品种试验示范中心,育苗中心每年引进20多个瓜菜新品种,生产瓜菜种苗近2亿株,效益近200万元,产品覆盖到上海、南通等20多个县市。

农业园区是促进现代农业提质升档的有效载体,更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平台。东台市是农业大市,农产品十分丰富,但如果仅仅直接销售田间地头的农产品,那只能处于产业链的最低端,只有不断拉长产业链条,实现种植与加工的联动,才能真正将产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近年来,东台市按照强化功能配套、提升整体形象的思路,加快现代农业示范园、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农产品交易市场等载体建设,着力打造仙湖现代农业示范园、东台农产品加工区、中粮标准化生猪规模养殖示范区、华大千亩鳗鱼养殖示范园、万顷良田示范区、黄海森林公园、永丰林农业生态园、三仓现代农业产业园、五烈现代农业示范区、富安茧丝绸产业园等十大重点农业园区。突出土地集中连片流转,强化基础设施配套提升,重抓产业项目开发,加强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完善功能分区布局,积极争创品牌,提升整体形象,努力把十大重点工程建成全市农业特色主导产业集聚的功能区、先进科技转化的核心区、生态循环农业的样板区、体制机制创新的试验区。到,市级十大重点工程将全部建成盐城市级以上园区,建成百亿元园区1个,全市各类现代农业园区发展到100个以上。

龙头引领,激活农业产业化“一盘棋”

“种了几十年菜,现在最有奔头!”今年4月,胡萝卜刚下市,三仓镇翠园食品有限公司就马不停蹄地跟农户签订了210亩高丽菜的保护价收购协议,农民们说起种植蔬菜都是一脸笑容。翠园公司总经理王世平告诉记者:“企业虽然投产不久,但得到了众多农民的欢迎,企业进入正常生产后可年产6千万吨脱水蔬菜,每年可从农民那里‘吃’掉数亿吨的蔬菜。”

近年来,东台市积极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让“龙头”来引导农民从事标准化生产,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延长农业产业链,加速由传统农业向规模型、效益型的现代农业转变,最终将农业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实现农企双赢。全市培育了一批成长型、科技型、产业关联度大的农业龙头企业,促进了农业生产基地加快建设,特色产业初具规模,已经形成了沿海经济区的肉制品、许河等镇的家禽、三仓等镇的瓜果蔬菜、?港等镇的海产品、头灶等镇的甜叶菊、富安等镇的茧丝绸等八大区域特色鲜明的产业集聚区。

江苏富安茧丝绸公司是国家重点农业龙头企业。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蚕茧滞销,公司以保护价收购蚕茧,富安成为全国唯一没有大规模挖毁桑园的蚕桑基地。风波过后,富安茧丝绸公司推出与蚕农共享经营利润的“二次分配”方案,拿出三分之一利润“反哺”蚕农。10多年时间,公司发给蚕农“二次分配”款超过亿元。公司掌舵人卢克松首创的全国第一家蚕农合作社,为蚕农提供产前、产中、产后配套服务,为切实解决“三农”问题创出了一条新路。

这几年,富安茧丝绸作为龙头企业,带动了省内8万多亩蚕桑基地、25万养蚕农民致富。

龙头企业为东台市农业产业化水平的提升注入了强大的动力。目前,中粮集团、江苏悦达集团、香港志英集团、上海源耀投资集团、武汉美味源集团、上海种业集团、江西全阜水产、苏州世东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集团来东台市投资,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龙头企业的兴起,带动了更多农民增收,繁荣了农产品市场,促进了东台市绿色经济的腾飞。

科技驱动,助推高效农业驶入快车道

十年前,南沈灶镇李灶村的亩平效益只有几百元,而如今这里亩平效益已达5500元,成为远近闻名的高产高效村。在李灶村,白色的大棚成亩连片,一望无际,家家户户种大棚,一年四季瓜果蔬菜都有得卖。据南沈灶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过去长粮食棉花,一亩收入只有一千元左右,种植大棚蔬菜以后,每亩收入都达到7千元以上。如今南沈灶镇的大棚种植户都换上了标准钢架大棚,随着大棚技术越来越完善,产出效益也越来越高。

自东台市大力实施高效设施农业发展战略以来,始终坚持把高效农业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突破口,把发展设施农业作为先决条件。全市按照“树典型、创特色、提标准”的发展思路,全面推进高效设施农业提档升级。截至目前,全市高效农业面积已发展到132.6万亩,设施农业增加到58.8万亩,建成万元高效农业面积22.5万亩,新增千亩连片设施农业基地9个,高效设施农业规模继续保持全省领先。

高效农业将土地变成聚宝盆,靠的是科技创新的力量。据市农业部门同志介绍,种植传统农作物,一亩地的收入大概在2000元左右,而依靠科技种植高效特色农产品的收入大概能达到5000元。时堰镇是产粮大镇,过去一到水稻收割季节,农民就起早贪黑地忙碌,而现在依靠机械化作业,“不用自己多动手,稻子就到家了。”据了解,该镇推广统一秸秆还田、统一品种、统一育秧、统一机插、统一病虫防治、统一肥水管理等专业化服务,一亩水稻田只要交纳200多元管理费用给农机服务合作社和植保专业合作社,就有专业技术人员全程服务,农民种田就不费事了。

为了让农业科技创新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成果,东台市全面启动实施百项农业科技推广工程,通过农民培训、科技入户、农机培训、执法培训、科普宣传等多种途径,组织100多名中高级农技人员进镇下村入户开展技术培训指导,同时积极推进农机服务社会化,大力培植“五好”农机合作服务组织,引导发展代耕、代种、代管、代收等“一条龙”、“保姆”式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服务,切实提升农业生产水平。

多年来,东台市通过深入实施农业科技创新驱动战略,大力度推进农业技术革新和设施农业发展,全市农业总产值、农业增加值、高效农业面积、设施农业面积及其占耕地的比重、蔬菜产量等10多项指标连续多年名列全省第一;农民人均纯收入在苏北率先突破万元大关,连续十年位居苏北第一。

回眸过去,东台市农业的丰收画卷令人心醉;展望未来,我们信心百倍,豪情满怀,搭载农业现代化的“动车组”提速前行,东台市的现代农业定会花繁叶茂,再结硕果。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