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农户信用贷款弊端 农村信贷问题

农户信用贷款弊端 农村信贷问题

时间:2019-10-12 16:17:42

相关推荐

农户信用贷款弊端 农村信贷问题

一说到集体经济就有人想到人民公社,认为那才是共同富裕的理想状态。一看到小农户的问题,就想着回到生产队。认为那才是解决没人种地的灵丹妙药。

另外一部分人,一说到农户经营弊端,就想到大规模化农业,就要搞招商引资,就要收回农民土地。

这两种认识正在导致灾难性后果,实践中屡败屡战,依然不知道回头,找不到北。

所谓集体是把农民束缚在土地上,农民没有任何其他选择自由。今天农民有了多重选择权力。招商引资搞所谓规模化,强迫农民流转土地制造失地农民,也会把农业推向危险边缘。

有谁愿意回到过去?还是一部分人仅仅希望让农民回到过去,而自己不回去?又有谁愿意看到农民失地又失业?

回头路和邪路都是走不通的!

农民组织建设是现代农业的基础,也是实现农民增收和维护农民利益的保障。什么样的组织形式有利于乡村产业的发展,有助于实现农民利益,这是乡村振兴必须明确的前提。否则,我们花大力气发展的乡村产业可能会南辕北辙,背离发展初衷。农民经济组织建设要特别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家庭经营是农业经营的基本形式。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同时指出,要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保证了家庭经营的长期性和稳定性。家庭经营作为中国农业经营的基础,是由农业特点和家庭特点所共同决定的。农业劳动对象的生命性,农业生产的地域性、季节性和周期性等性质决定了农业劳动不仅需要丰富的经验和技术,更需要高度的责任感、自觉性、主动性和灵活性。

有些人把工业思维机械地套到农业上,片面理解农业现代化,把规模化、机械化、专业化、标准化等口号作为现代农业标配。有些地区为了追求这些指标,否定农户经营的基本制度,强制农民“流转”耕地,资本下乡圈地,要土地而排斥农民,把农民变成“既拿地租,又挣工资”的所谓农业工人。

殊不知,这些做法违背了农业基本特点,既损害了国家的农业安全,伤害农民根本利益,也极大挫伤了农业投资者的积极性。这种“三伤害”做法之所以被认为是合理的,源于对农业特点和农业发展规律的无知。

其实,这些所谓现代的名词并不是现代农业的本质特征,现代农业强调的是现代科技的广泛应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全面落实,现代农业组织的广泛建立等。农户经营发展到今天,确实存在很多问题,有些问题是农户经营自身缺陷所导致的,更多的是一些违背农业特点的瞎指挥、乱作为所造成的。大量的“现代”“规模化”的做法之所以失败,不能归结为经营者能力低,更不能归结为农民不配合,而是选择了错误的农业道路。解决农业问题的正确道路只能是以农户经营为基础的制度创新。

2.家庭农场是未来现代农业的基本单位。

在肯定农户经营适应性的同时,也必须看到小农户经营农业的弊端和问题。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离开乡村进入城市,乡村老龄化、农业兼业化现象日趋严重,农业科技推广应用以及农民组织发展遇到诸多障碍。因此,必须通过体制机制创新解决这些问题,以夯实现代农业基础。需要强调的是,解决农业存在的问题不能以否定家庭经营为代价,否定家庭经营的任何所谓“创新”都是对农业基本规律的否定,不可避免地要付出惨重代价。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农业发展,只有在坚持农户经营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应该看到,乡村人口城镇化为乡村规模农业提供了条件,通过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把已经脱离耕地家庭的承包地流转给种地的农民,让他们种更多的地,培育适度规模经营的家庭农场,作为中国现代农业的基本经营单位。

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劳动力为主要劳动力,以农业经营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农业生产单位。实际上就是扩大规模的农户,其特点在于保留了农户经营全部优势的同时可以克服小农户的某些劣势。实践中关于家庭农场的理解还存在较大偏差,其中最为普遍的错误认识是受所谓“规模化”思维影响,认为家庭农场的规模要大,规模越大越现代化。实际上,人们想象的所谓规模效益在农业上根本不存在,大规模农业所积累的是规模风险。所以,中央一直强调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这个适度规模就是家庭农场的规模。其规模下限可用生计标准来确定,即能够满足一家人生活需求的规模水平。家庭农场规模上限是现有技术水平条件下家庭劳动力的最大经营能力所能达到的规模水平。不同地区、农业经营的内容不同,决定了家庭农场规模的差异。但是其共同特征是以家庭劳动力为主,即农民自己为自己劳动。这一点可以用来区别于资本农场和雇工农业。

3.合作社是农业生产者的理想组织形式。

家庭农场与一般农户都存在一些自身难以克服的问题,如市场交易成本问题、市场价格波动问题、农业品牌建设问题、农业社会服务问题等,难以通过农户或家庭农场自身力量得到解决,而是需要更高层面的组织才能实现。理论和实践证明,这种更高层面的组织形式就是合作社。

通过合作社把农户、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等联合起来,与健全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一起,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这样才能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维护农民的利益,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我国农民合作社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从微观上看,在于分散的小农户缺乏合作的愿望和积极性,特别是兼业农民视农业经营为鸡肋,影响了现代农业组织的形成。

从宏观看,合作社没有形成更高层面的联合,分散的小合作社与分散的农户一样对农业风险无能为力。因此,合作社发展要在微观上培育家庭农场,家庭农场作为新型职业农民的载体,可以激发农民的内在合作需求,解决合作社微观动力不足问题。

#农业的下一个风口是什么# 在于如何整合农产品上下游资源,打通信息闭塞或盲目种植的弊端,目前单一农产品依旧存在一窝蜂上马现状,依旧靠政府引导或规划执行,农民找不到采购商,采购商找不到农户现象依旧存在,个人观点,农业信息化将是未来重点![吃瓜群众]

电商对实体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已经渗透到了各行各业。

对于我们果农,一定要跟紧时代,积极网上卖农产品,但是呢 弊端也不少。

第一,不要种植面积过大,过大就手忙脚乱,如果你有十亩田,种上不同的品种,卖的时候不会很难受。如果种上单一品种,还是给贩子的好。

第二,不是所有东西都适合发快递,硬度,保质期都有要求。比如说草莓,夏天的辣椒蔬菜等等都不适合,还有那个猕猴桃,硬了很酸,甜了太软。

第三,挑剩下的怎么办,其实种果树挣得不是好果钱,是破果钱,怎么能变废为宝是关键。我家被我刷出去的,是俺爹带到市场处理了,要不还真是愁。

第四,遇到刁钻的客户怎么办,这是最折磨果农的,毕竟果农网销不专业,脸皮薄,而如今的年轻挺人普遍素质比较低。说风凉话的,各种背后使坏的都有。有一种人专门以法律漏洞职业打假,专门对付普通的农户,因为他知道农户一般不懂法,好吓唬。

第五,不要过度依赖平台,选择是相互的,最好多渠道卖货。

第六,年老的果农,砍树是正确的,种点粮食也挺好。

你们看看,发个广告还得写文章,电商都内卷到这个程度上了吗?

咱就不能每天大大方方的喊,卖苹果了。。。。。

晚摘的,特意晚摘的树熟大苹果

四十年前把耕地分给农户经营是正确的,但耕种全部实现机械化的今天,分户经营、小地块耕作的弊端也充分显现。当年粮食产量的巨大提升说明了分户经营的正确,因为那时还是以手工劳动为主,而且是重体力劳动,集体劳动出工不出力,导致劳动效率奇低。

四十年后,农业机械发达了,主要农活都实现了机械化,小农经济的 弊端也日益严重,零碎的小块耕地,使大机械效率难以充分发挥,年轻人进城打工,不少农户没有人从事耕种,耕地撂荒。当下耕地需要集中成大块,由少数人耕种经营。但实现这个目标的途径还没有快捷通畅的。靠资本下乡、靠组织合作社, 效果都不是很好,还需要继续探索新的农业经营方式。

近日,网上关于集体与个体各自的利弊总是争论不休,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谁也说服不了谁。其实,要想有一个统一的认知,必须要真实地还原当年的情景,用事实说话,以正视听!

人民公社制度之前,曾出现过大食堂,也出现过三自一包,但那都只是昙花一现,匆匆而过。直到人民公社成立后,才步入正轨,开始正常运作。

人民公社制度是以公社为基层主体,下辖十到二十个大队,大队再分成十到二十个生产队。生产队由二十到三十家农户组成,人口在一二百人左右,按人口划分耕种的土地,山林和水面。社员们共同劳动,按劳分配,根据劳动强度和技能划定工分,强壮劳动力为最高10分,次之逐减。为提高劳动积极性,有时也有工分定额制,像插一亩秧多少工分,收割一亩稻多少工分,干得越多工分越多。

队里有养殖场,养了畜禽鱼类。社员自家可喂点鸡,在自留地上种点蔬菜,逢年过节,队里会杀猪宰羊,围网捕鱼,然后按人均分配,分剩的会集体大会餐,没有人敢私自占为己有。农闲时,别的地方有劳务需要,公社会指派大队派人前去,挣的酬金归队里所有,队里则按酬金给与多少工分。到了年终,队里统一决算,除去所有开支后,剩余的钱粮均按总工分平摊,再按工分的多少分配,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一些因特殊原因造成的困难户,队里会解决一些,然后上报到大队、公社,适当解决。

所以,人民公社制度并不是一些人所说的吃大锅饭,出现很多懒汉。在那个年代,真的没有懒汉,人们劳动积极性高,争当劳模,就连冬天,人们都在兴修水利,现今沿用的塘渠水库、防洪堤坝大都是那时修建的。那时,你不能偷懒,也不敢偷懒,你干活时若偷奸耍滑,队领导马上就会批评你,你若调皮捣蛋,大队部会把你叫到大会上批斗。那时很少有刑事大案发生,偶尔有一些死刑犯会在开万人大会时进行公审,审判后会当众立即执行死刑。

人民公社初始阶段,农业生产基本靠天吃饭,没有化肥、农药,肥料全靠人畜粪便加草皮枯叶堆制的沤肥。农药只有石灰加硫磺制成的石硫合剂,种子都是原生种。产量普遍不高,水稻一般亩产三四百斤左右,最高的也不上六百斤。遇上旱涝灾害,基本颗粒无收。为改变这种局面,毛主席号召全国人民发扬愚公移山精神,自立更生,艰苦奋斗!于是,全国各地出现了兴修水利的热潮。一座座山塘水库,一条条灌溉渠道,一道道防洪堤坝,在亿万人民肩扛手提中相继完成,其工程质量水准都达到了一流,几乎没有豆腐渣工程,这不能不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大奇迹。

随着农田水利的完善,化肥农药也相继投产,杂交水稻也广泛推广,粮食问题渐渐得到了解决,不再有吃不饱的现象了,富裕的生产队基本上有余粮,可以议价卖给国家了。

继上周推出一篇“儿时的供销社又回来了”的微头条火爆之后,头条一直推送有关供销社政策资讯。

大部分观点认为:供销社的再次兴起,不是传统的计划经济,是新型的农村电商综合服务社。如果真能落实到实处,那也是大功一件,功在千秋了。

新型的农村,已经市场化,有资金进入,商品的配给,物流都已经初步形成。唯一的弊端就是存在信息和资源的不对称,小商小贩有固有的渠道,对市场价格把控更即时,从中牟利。供销社的介入多少可能利于农户,对商贩牟利进行冲击,打破传统的垄断。

但是,还有一部分正在衰退的农村怎么办?人员流失,土地荒废,现有的商店超市都已经供过于求,卖的人比买的人多。供销社要不要介入,如果介入岂不是对原有个体的致命一击,形成一家独大的局面,岂不是回到当初。

现在农村的分化,远比建国初期那般简单,情况更加复杂,不是一个简单粗暴的模式就能套用的。

路漫漫其修远,还得继续探索!

在我们豫中南冬麦区,这几天气温回升很快,小麦已进入返青期。也正是给小麦田喷洒除草剂的最佳时机。

前天,县植保部门给我村派来一支飞防队,专门用无人机给小麦喷洒除草剂。凡属用过飞防的农户,用一次就想着第二次,无人机打药省时省工又省钱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