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学校考研新闻稿 考研冲刺新闻稿

学校考研新闻稿 考研冲刺新闻稿

时间:2020-02-07 07:42:47

相关推荐

学校考研新闻稿 考研冲刺新闻稿

#我的生活也是头条# 师姐07年研究生毕业考上选调生,在地级市工作一年后,调到省城的群团组织。

中文专业本来就会写材料,她先后在不同部门工作,是单位的宣传人员。

差不多工作十年当上科长,最近升为四级调研员,并且负责一个部门的工作。

如果说到为工作做出的牺牲就是孩子要得比较晚。

她成家二十八九岁,工作经常需要加班加点。

群团机构的特点是人员比较复杂,军转干部啊,借调人员啊……但干活的基本上年轻人。

然后她中途因为劳累过度不知道怀孕,出现流产征兆。虽然卧床保胎一个月,最后还是没有保住。

中间过了几年,直到三十出头才当了母亲。还是经常写材料,外出写通讯稿(领导出席会议的官宣),这些年来,并没有我们认为的清闲。

普通人以为公务员一杯茶水一张报纸,实际上工作并不轻松。虽然是群团组织,但也属于党政机构。所以师姐眼见苍老下去,特别是法令纹很明显,像刀刻上去一样,因为她人很瘦,165的身高,九十多斤。

师姐找的对象是公司职员,工作也很忙,家里孩子教育这块由她负责。两方面的家庭条件都不好,各有弟弟或妹妹。都属于小镇做题家,家里老大,还得孝顺父母,提携弟弟妹妹那种。

师姐当年结婚的新房居然只是找了装修工简装水电,刷了大白,总共没有花几万块钱。

蔡英文當局又恐嚇威脅學者了,這位學者是我的朋友陳一新教授。

在美國六名參眾議員到台灣一日遊以後,陳一新發文指參議員孟南德茲曾警告蔡英文勿挑釁大陸,以免引發台海戰爭。此文惹怒了蔡英文和吳釗燮,竟由官方發新聞稿直斥散布假消息,並影射陳教授為中共代理人,配合大陸在台灣搞認知作戰。

前幾年蔡英文當局推出《反滲透法》時,我便預告台灣正式進入「綠色恐怖時代」。綠色恐怖的第一招便是扣出「中共代理人」的帽子,對王炳忠、林明正等年輕人祭出國安法羅織入罪,然後限制出境,並進行媒體抹黑,在司法定罪之前,就先處以「社會性死亡」,使其喪失社會活動空間與話語權。

至於對付較資深的教授,則採取較多元性方法,我歸納成以下五種:一是停止教授的研究補助,使教授面臨經濟斷炊的困境。二是命令媒體不得邀請教授上節目或撰稿,甚至連教授在網路上的自媒體都予以限流。三是由相關部門對教授提出司法訴訟,利用一般人畏懼司法的心理,使教授在社會活動空間裡被孤立。四是威逼學校停聘教授,或者拔掉教授的行政職務。五是對教授子女的校園生活進行打壓,甚至在考研口試或書審時予以差別對待。

上述五種是我目前所了解的綠色恐怖操作手法,做到極致,教授就面臨社會性死亡的威脅。甚至只需祭出其中一二,就足以產生威懾恫嚇效果,使教授主動或被動閉口或封筆。大部分人都是自私的,怕碰上麻煩惹禍上身,所以對被視為標靶的教授也都保持距離,好笑的是連某些大陸官媒也採堅壁清野,最後在人人自危的社會氛圍裡,教授們除極少數仍在負隅頑抗外,大部分改採低調不語或干脆調整方向,對當局妥協或屈服。

很多圈外的朋友大惑不解,常問我蔡英文如何控制社會言論,使台灣走向集體「反中仇中」?看了我上述的真實剖析以後,應該可以充分理解了!

陈春花老师,曾经研究反生产力工作行为,且有多篇论文。我是因为她的名字记住她的。

十年前,我的硕士论文选了研究“反生产力工作行为”的方向。其间参考了国内外的一些文献,陈春花老师的文章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当年这方面的研究还不是很多,能够查阅到的文献比较有限,我在学校的图书馆里翻阅了很久,发现陈老师对这方面的论述深入浅出,对我很有启发。用了半年的时间,终于把论文写好,答辩通过了,还在大约十人的小组里获得了两篇优秀论文之一。当时很庆幸自己的时间、精力没有白费,研究和学习的方向是对的,也包括研读了陈老师的论述。

那是,距离陈老师声名鹊起还有几年的时间,我还在不时地关注她的消息或是翻阅她发布的文章。后来有一篇新闻稿成了我“粉转路” 的转折点。这是一篇记者采访,专门报道了陈春花老师的育女方略。我再去搜索,已经找不到了。该文早于她在女儿于哈佛大学研究生毕业时亲自撰写的文章,大意是说她对于女儿的教育就是不作为,因为工作非常忙,孩子上幼儿园是全托,上学就是住校,和孩子建立的是朋友的关系。行文语气轻松,在当年读来觉得很标新立异。

这种教育方法,在当时我阅后的感受是难以置信,也无法苟同,我甚至觉得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但教育需要因材施教,每个孩子有自己的特点,别人如何教育子女,有其道理,所以也无可厚非。但自此我就不太关注陈老师了,只是逐步感觉到她似乎越来越出名,并非是在“反生产力的工作行为”这个研究方向上,而是在企业管理领域和管理学学界都有了一席之地,成为了知名的专家、学者、“大咖”。

陈春花老师有今天的地位,我认为是她的精明、干练、有成就欲望、善于把握时机和营销自己的个性所带来的结果。然而,这种个性的另一面,也在某种意义上为当下这种不利的后果埋下了伏笔。

抛开学历、文章方面的不实和负面信息,陈春花老师给我的印象是一位聪明、灵活,很有见地的专业人士,我仍然敬佩她的才能。

然而,很多没有脱颖而出的人,未必不具备这些才能。脚踏实地、坚持原则、不被诱惑,这些品质是最难能可贵的,一个没有被名、利诱惑的人,可能在人生中无数次的重复着坚持、无数次的重复着拒绝。他们可能没有迅速地逆风出圈,也始终不会塌房。我更敬佩的是这样的人。

#梅州头条#银行退休黄主任,现在活成了这个样子

黄主任原是梅州某县级农业银行办公室主任。那时候,他的行长刘行长,是非常重视宣传的,单位的新闻稿,都是黄主任撰写。黄主任观察发现总结能力强,新闻嗅觉敏感能力强,不辞劳苦做份外工作写报道,他的新闻稿经常见报。经常见报,他所在的银行的知名度就比同行高很多。促进存款贷款业务红火,其中有新闻宣传的一份功劳。

黄主任很有人情味,是懂感恩的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集资成风,银行也搞点账外经营,增加效益。我们不少编辑记者,也想参加集资,但是又胆小如鼠,怕集资的钱打水漂。黄主任知道情况后,说别担心,国家银行怎么样也有实力,有信用,钱拿来月息两分。有黄主任做胆,于是多多少少都从银行取出款,参加高息集资。把银行这个柜台的钱取出来,放到旁边的柜台得高息。想想这也神奇,也很正常。

集资搞了两三年,风向有变,经营情况也变,银行那厢贷出去的款收不回,这厢集资的高息又得付。银行资金紧张,集资户心里也开始发毛。胆子小的,持集资单要求兑付。可是银行没钱。黄主任找刘行长,说新闻单位的秀才们,都是穷的,稿费很低,1000字10元稿费,好不容易弄了点血汗钱集资,不能把它弄丢了,否则不好向老婆交待。我们要想办法先给他们兑付。于是刘行长克服困难,拆东墙补西墙,把编辑记者二三十万的集资款给兑付了。

在黄主任担当之下,我们编辑记者的集资款,本息完壁归来。有些人参加其它单位,比如商业集团,金石集团,凯跃集团集资的,本金都打水漂了。哎呀,我们运气好幸亏黄主任。

县级行的刘行长,由于工作出色,业绩突出,被提拔为市级行的副行长,过了两年又提拔为正行长。黄主任也被刘行长从县级行带到市级行当主任,从股级升为科级。

黄主任业务能力强,写文章就是小菜一碟。那些金融专业的本科生,经常请教黄主任指导修改论文什么的。问黄主任哪个大学毕业?黄主任坦白说自己是高中毕业。他们都不相信。黄主任的确是高中毕业,也没有像许多干部那样,去搞什么在职研究生之类的文凭,为自己包装。

黄主任退休后,也不像一些文墨人士,不停地写文章在报刊发表,不去参加什作家协会诗词学会之类的组织。令我感动的是,他认真阅读我发给他的信息,读今日头条归读园专栏,时有发表些读后感。与我交流,给我鼓励。

这不,黄主任读了我的作文,今天信手拈来,写了如下小诗寄来。【读阁下梅州头条文章,自叹】

生活么影响,

皆因么欲望。

旧房有一套,

不用欠银行。

榴莲涯唔食,

本地果来尝。

手机用红米,

只需十把张

(一千多元)。

汽车唔晓开,

出门滴滴响。

旅游唔敢去,

新冠大猖狂。

养老金够用,

老本把病防。

只要身体好,

安心度夕阳。

看到了吧,黄主任淡白财富名利,生活极简朴素,心情舒畅快乐。读他的诗,可以感受到,退休之后的他活出了境界,值得分享。

图片里,这些高楼的后面,就是新华社在袁隆平老爷子去世新闻稿中提到的三亚南繁育种基地。往常,每年的11月到次年4月,老爷子都会在三亚,在这里,下地,研究。三亚南繁,地处北纬18度黄金线,是中国陆地平均气温最高的地方,非常适合做农作物特别是热带农作物的研究。这里,曾经是三亚最落后的地方,但是随着国家农业战略的布局和海南自贸港建设,南繁育种基地变成了南繁科技城,以国家实验室为标准建设的崖州湾种子实验室建设正如火如荼的进行中,中科院,中国农科院,浙江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国内顶级的农业科研院校正在加快扎根于此。在这里,农业产业和农业科研的火苗正在迸发燃烧。5月22日,老爷子走了,今年,在三亚,再不会有一个朴实老人下地的影子,但一批国内顶尖学府的高校研究生们正在过来。在三亚南繁的田地上,你偶遇的,也许是某个农学硕士,农学博士,农学教授,农学院士。记得,老爷子曾说,他带学生,一定要能带下地的学生。在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南繁基地的土地上,正是按照老爷子所愿的那样,上能入高端实验室进行深入研究,下能到田间地头埋头实践。我想,这应该是老爷子所乐见的。袁爷爷,在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南繁的一切,正如您所愿,您,一路走好。

#外交部深夜斥立陶宛:立即纠正错误# 台媒报道,台湾当局外事部门11月18日午后发布新闻稿宣布,所谓“驻立陶宛台湾代表处”正式成立并挂牌运作,开启台立关系交流合作新页。该办事处即日起将负责立陶宛全境包含“领事”等业务。台湾当局首任“驻立陶宛代表”将由现任“驻拉脱维亚代表”黄钧耀出任。

黄钧耀(英文名:Eric HUANG),1973年出生。已婚,配偶杨淑娟。台湾大学国际企业学系学士、芝加哥大学企业管理研究生院硕士、哈佛大学和牛津大学进修。曾任职于当局外事部门北美、人事、“领事事务”、“驻新加坡台北代表处”、“驻加拿大温哥华台北经济文化办事处”、台湾当局“安全会议”等单位。曾担任台湾当局外事部门国际合作及经济事务部门副主管、驻美国芝加哥台北经济文化办事处“总领事”、“驻拉脱维亚代表大使”

真是气愤!我国自主研发的“九章”量子计算机,不仅打破了谷歌的“量子霸权”,甚至在西方物理界引起了海啸般的波澜,而主导者潘建伟教授更是多次登上美国的杂志封面。

令人没想到的是在国内却迎来了不一样的“遭遇”,潘建伟团队不仅被人质疑,而其研究成果“九章”更是被人讽刺“1+1=2”都不能算出来了。对此中科院院士表示:“假专家‘漫天飞舞’,务实科研人员却‘大海捞针’!“现在的键盘侠太让人气愤了。

量子计算机到底有多牛呢?首先是计算能力,吊打目前的一切超级计算机;可以建立量子通信网络和量子互联网等;加持人工智能;进行药物研发……有一个比喻非常恰当地形容了普通计算机与量子计算机的差别:马车与汽车。

潘建伟教授团队研发构建的76个光子的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计算玻色采样问题,“九章”处理5000万个样本只需200秒,而目前世界最快的超级计算机需要6亿年。

这惊人成绩的背后,显然是离不开我国的科研人员十年如一日地走在无人区里默默地研发,这背后的心酸和痛苦无人知晓。或许最能让这些科研人员高兴的无疑是看到自己的“成果”面世,甚至得到业界的赞赏。殊不知我国自主研发的“九章”能够得到国外众多专家教授的赞赏,最终却“逃不过”国内的“专家”的讽刺和质疑。

学术上有质疑虽说正常,但是在没有任何有理有据下就进行“抹黑”科研人员苦心研发的“作品”,无疑是伤透了科研人员的心,而且这种想象发展下去还会把整个国内学术氛围带偏,造成大家的误解,久而久之谁还敢在国内投入研发?

“九章”论文和中国科大的新闻通稿都清楚地表明了“九章”实现了量子计算三个里程碑中的第一个里程碑“量子计算优越性”。凡是认真阅读过九章论文和新闻稿的读者,都不会误解“九章”是通用量子计算机。

为什么如今国内缺乏专业人才,学术氛围跟不上,归根到底还是因为教育方式的问题!

卡尔·萨根在《魔鬼出没的世界》一书中关于「量子力学」有这样一段话:试想一下你非常认真地想要理解量子力学,首先,你必须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只有当你掌握了数学各分支的知识后,你才能通往更高的知识层次。你必须依次学习算术、几何、代数、微积分、常微分方程和偏微分方程、矢量微分、数学物理方法中某些特殊函数、矩阵代数和群论。

对于大多数学习物理的学生而言,这一过程大概要占去从小学三年级到研究生低年级之间大约的时间。这些课程的学习其实并未涉及任何量子力学知识,恰恰相反,所有这些努力只不过是为深入了解量子力学建立的数学知识框架而已。

而放眼我国的教育方式,从小溺爱着,打不得骂不得,娇生惯养,学习不好就放到补习班进行补习,为了能够考上好大学,疯狂“背公式”,“抄知识点”,毕业之后全部都忘记光光,到最后虽然出来很多“人才”,但是拥有自主创新思维的又有多少呢?

相比美国的人才培养方式都是尽可能地去满足孩子小时候的兴趣爱好,从小给孩子进行启蒙教育,激发他们在数理化上的兴趣,让他们自主培养爱好,从而埋下了“创新思维”的慧根。

教育部在前两年就已经发现了国内孩子对于数理化学科的教育方式有所欠缺,所以开始提前就把“科学”这套数理化知识科目放到了小学上来,CCTV2《第一时间》栏目,也响应国家号召,为全国家长推荐了一套科普漫画《这就是物理》。

这套书彻底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全书没有一个公式,所有知识点都被融入到了“漫画+故事”里,孩子读着漫画故事,就轻松地掌握了中学85%的知识点~利用漫画的手法进行编撰,再融合故事的形式,让孩子生动有趣的学习数理化知识。而且还是从日常生活的物理现象、化学反应和数学理论进行入手,让孩子一看就懂

例如:在《电》中讲静电是怎么产生的?这本书中就讲”电荷是怎样从地毯上,通过我们的身体,再传递到门把手上的呢?“,同时还配有相关的漫画图,这样的话,哪怕孩子不识多少字,但也能理解它的意思!

除了物理以外,还有配套的《这就是地理》和《这就是化学》,统统都以“漫画+故事”形式展现,孩子读着故事,不知不觉的就掌握了物理化的各类知识点,到了初中,也将比其他孩子学习更轻松。

如果想要你家的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不如从这套《这就是物理》入手,说不定下一位科学家就是出在你家!直接点击下方“看一看”即可入手全套!

昨天我一天都在期盼和不安中度过。

前天下午把新闻稿发给李青平老师后,我就一直在等着他发过来登载新闻的网址链接。李老师是个神通广大的人,一般几小时内就能收到结果。前天没有,昨天眼巴巴地盼了一天,不停地查看手机微信,到晚上睡觉时,仍没收到任何结果。这时我心里打起了小鼓,我可是在微头条里大言不惭的说过:“这样应时的新闻,我担心什么”的。不过凭着对李老师的了解和信任,我在心里对新闻发出来仍然抱很大的希望。

今天早上7点,吃了早餐在办公室待着,突然收到李老师的微信:“你把图片插入文字,再发给我,换了手机,邮箱电话好多没有了。”原来这这么回事!我赶紧照办。发过去半小时后,8点钟就收到了中国基层网发出来的新闻链接,真快啊!

我赶紧转发给刘校长,又发给长春联校的5位新进老师。刘校长很快就发来了“多谢”的回复,5位新进教师中也有一位发来了“收到”的回复。到中午,我把前天发在“今日头条”里的“日更”转发给5位新进老师,也发了刘校长。不久,这些老师大都发来了回复,因为今天教师节,所以都发给我节日的祝福。我分别给他们做了解说和解释。

昨天就收到通知,今天上午9:30开始进行普法考试,这考试本来安排在暑假进行的。大家都参加过好几次这样的普法考试了,可事到临头,还是有几分紧张。很多人都在“抓伕”——找年轻教师帮自己代考。我因为有了前两次自己考试成功过关的先例,所以这次也打算靠自己硬本事过关。9:30按时开始,我全神贯注的答题。本来想靠手机百度上的“语音搜索”去寻找答案,可一试,很不得要领。我就一心一意凭自己的理解选答案。中途有年轻老师在旁边,看人家怎么语音搜索,我有点明白了。试着一搜,找出了几个答案。半个多小时,我就答完了50道题目。于是回过来复查,时不时的用语音搜索核对,自以为更正了好几道题。看看只有最后10分钟了,身边的同事大都已经完成,对面的研究生女同事居然打了98分!思之再三,我终于点击“完成”,随机显示我的得分——68分!我倒吸了一口凉气。天啦,侥幸过关!这次比前两次自己考试的成绩都要低。不过我也总结:事前基本上没去操心过,考试中又学到了语音搜索的技术要领,后面还会有这样的考试,我相信自己会越来越应付得法的。

今天是星期五周末,因为明天要继续举行师德师风建设主题学习,所以很多同事都在校。晚餐由学校安排。今天没上课,上午改了历史课堂作业,感觉很不好,学生没有认真做作业的习惯。中午去教室里宣布了几个要放学后留下来的学生名字,结果仅仅来了1个。得想办法给这帮弟子一个下马威才行!

进电梯,按了十楼。快关门了上来一美女,她把23456789楼都按了一遍。我说:“不好意思打扰一下,您这是?” 她贼贼地一笑:“我不能让你猜到我去几楼。” 等她从七楼下去!我看着她苗条的背影感叹:挺漂亮的女生就是智商不高啊!

2. 研究生毕业后,我为了和女友在一起,进了工厂打工。上班没多长时间,厂里就组织了一场篮球比赛,对手是由猜拳决定的。我们车间主任的身高不高,球技还差,他还非得上场。三分线外接球就扔,框都碰不着,被对方打得落花流水。对面的员工加油叫好,欢呼声此起彼伏。中场休息的时候,车间主任一脸的黑线,嫌我们没人加油。结果下半场一开始,经理三分出手,竟然碰到球框了。然后,我们就激动地集体呐喊道:“碰到框了!碰到框了!”

3. 去幼儿园接儿子放学,儿子哭着喊着要吃菠萝蜜。我开着带着儿子去水果市场买菠萝蜜,老板说:2斤,刚好51块钱。我给他100。老板:有没有一块?我说:50块钱就得了,真没有零钱,有就给你了。老板看着我儿子:小朋友,来把你手里的钢蹦给大叔,大叔给你换个50的。天呐!这老板,眼真尖!

4. 今天一所农校的校长到学院农场进行视察,看到了几头猪被喂得肥肥胖胖的。于是校长站在猪群里让随行人员拍了几张照,让学生会长写新闻稿。学生会长给照片进行标注时写到:校长同志和猪合影,但感觉不妥。于是他又修改成:猪和校长同志在一起 ,感觉更奇怪了。思来想去,学生会长写到:左起第三位是校长同志。

5. 老丈人当年是运垃圾的司机,看他们年轻时的照片,根本不相信这么漂亮的丈母娘会嫁给他!!我非常疑惑的问老丈人:爸,您当初的工作环境那么不好,我妈却这么漂亮,说说你和我妈的故事吧!!老丈人:我也不知道你妈咋看上我的,那年情人节,我送完垃圾回家,路过一家黄金首饰店,进去看看热闹,你妈在里面当销售员,我就随便地问了一句:“这玩意多少钱一吨……”后来我们就结婚了,结果结婚以后,一吵架你妈就骂我是骗子。

6. 不羡慕街头结伴而走的情侣,不羡慕相伴几年的夫妻,我只羡慕坐在夕阳西下看落日的一对老人。一位老奶奶推着老爷爷,老爷爷对老奶奶说:“宝贝,你真好。”好温馨!记者走上前去问老奶奶:“怎么保持这一辈子爱呢?”老奶奶说:“以前他有外遇,一度想抛弃我。”记者问:“你是怎么做的?”老奶奶:“这不,我把他腿打断了!”记者接着问大爷:“您都八十多了,还叫老伴儿宝贝儿,请问您是怎么做的?”大爷:“别提了,前几年就忘了她叫啥名了,也不敢问,怕她弄死我……”

7. 表姐找了个开迈巴赫的男友,俩人感情一直挺好的。今天来我家里哭诉,说是要和男友分手。我问她原因,表姐:“主要是他在殡仪馆工作!”我:“那怕什么,工资又不低!”表姐:“这些都无所谓,主要是我每次在窗上瞪眼睛发呆时,他都会习惯性用手在我眼皮上一抹。”

8. 我和老婆已经结婚九年了,我们已经不再浪漫了。吃早饭的时候,我忽然心血来潮对老婆说:咱俩再谈一次恋爱,你假装不认识我。老婆说:行!我就对她说:嗨!小姑娘!谁知这货抬手就给我一耳光,嘴里还骂着:敢骚扰我,活腻了你!

#搞笑# #搞笑段子#

昨天去办公室,路过那片杨梅林,看那树上没一粒杨梅了,在早前路过时见那枝桠上一串串的杨梅快压断枝条了,好在那时离成熟还远着,好好的欣赏了一番,这才想起法院的广场上也有好几棵,今天去法院还留意去看看,也一棵不剩了,好在有计划下月去贵州重庆,那的节令迟了一月,再去吃枇杷和杨梅。

​ 好多年前,一门徒生逢盛世,时运不错,一念去读了研究生成了大学教师,在那边远山乡成了地方政府的顾问,正值旅游开发,渴求专家学者去指导工作,可知名度不高略显凤毛麟角,可不久各类专家大师鱼贯而入,吃喝拉撒当地财政就成了问题,这些专家学者大多是水货。

​ 早几年我熟知的一干人,省城专家学者组团常去调查考察,那新闻稿写得高大上,我咨询了牵头的好几个人,可都默不做声,当时就纳闷,仔细一想豁然开朗,真是聪明一世蠢了一时。

​ 那年有一本书风光无限,那么多人的文章上了书,我也被邀去参加那声势浩大的发布会,可没那么狂热,仔细翻了翻书,术业有专攻,自然就是不一样,丰盛的中餐没去做上宾,去和同学一起吃饭,还写了几句不痛不痒充满技术含量的人话,不料后来遇那主编讲看了我的那几句话,几天都吃睡不好,不料前几天看到资讯,这些真真假假的专家教授,还在一起考察呢。

​ 我最初知道考察,就是学习红太阳的那闻名中外的考察报告,考察是解决实际问题,现在各种名目的考察,功能明确,各得其所,长盛不衰。

​ 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唐山烧烤事件启示世人,且行且珍惜,不要一时开心,断了前程。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