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借物抒情的作文 借物抒情的作文100字

借物抒情的作文 借物抒情的作文100字

时间:2021-09-14 11:20:53

相关推荐

借物抒情的作文 借物抒情的作文100字

爱在中秋

今天是中秋节,许多文友都写了相关的文章,大多都是借物抒情,用诗词歌赋,赞美皎洁的月亮,思念远方的亲人。

中国是文化古国,三月踏青;十五赏月;初九赏菊;冬雪赏梅,时令诗文,浩如烟海,但是其中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总会和美食连在一起。人总是很贪婪,总想把快乐发挥到最大化,看见美景就想美酒,有了美酒又想美食。心一动胃就动,身体需要供应,精神食粮也不能少,大概如此吧。

苏子做赋如此说:“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于是饮酒甚乐,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李白又感叹:“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中秋节少不了的美食就是月饼,不是因为香甜,不是因为酥软,就是因为 圆,和月亮一样圆,所以古人以此祭月,正如以粽祭屈原一样。其实不管以怎样的形式,在人们的心目中,真正重视的还是人,“祭月”也还是“记人”。母亲惦记远方的儿女,儿女惦记着他们自己的心上人,满月不仅美,更重要的是一种希望和寄托,一种对团圆、圆满的渴望。而所有这些渴望又和吃连在一起,因为人们思想远方的人时,总是会想他们在外面有没有吃饭?吃得好不好?有月饼吃吗?有元宵吃吗?有粽子吃吗?因为这个时候你自己也正在吃着这些,如果他们也吃了,就好像大家在同一屋檐下吃一样,不过这个屋檐有点大。

所以中秋节、春节以及其他的任何节日,不是祭月,不是过年,而是为爱而过,任何节日,无论多盛大,无论多隆重,都将过去,只有爱是永恒的。

所有的科学家,生物学家,社会学家,他们不断的向前探索,他们的思维远远的超越了我们普通人,他们站到更高的境界,看到更高的远地方,科学的尽头是什么?不是机械化、不是数字化、不是火箭不是飞船,这些都不是,只是爱!总有一天地球“旧了”,像一件衣服被卷起来,什么都没有了,只有爱留下来。

爱因斯坦的思维到今天人类都不能超越,他去世以后留给了女儿一封信,信中写道:“亲爱的女儿,你知道吗?有一种无穷无尽的能量源,迄今为止科学也没有为它找到一个合理的解释,这是一种生命力,包含并统领其他的一切,而且在任何宇宙的运行现象之后,甚至还没有被我们定义,这种生命力叫爱。

美国天才少年纳什,22岁就从普林斯顿大学博士毕业了,和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位漂亮女生结了婚,并生有一子。孩子出生第二年,他就患了精神分裂症,妻子没有抛弃他,普林斯顿大学里的老师同事们都没有抛弃他。后来他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他的病很顽固,直到他获奖也没有完全治愈,但他却控制了疾病。他在获奖感言中说:不是因为数学、方程式、逻辑学,我经历的一切过程,由具象到抽象,由妄想症到正常,我取得了重要的发现,那就是,只有在这神秘的爱情方程式中,才能找到根本的原因。

是啊,爱是一切的基础,在天地混沌什么也没有的时候就有了爱,到一切都终结,只有爱会留下来。那个时候,也许就没有月亮了,也没有伤感和缅怀,因为大家都在一起,永不分离。#打卡美好生活#

高考作文立意创新招数之 借象传意法

借象传意,就是作者把文章主旨和浓厚的感情寓于客观事物或事件的描写叙述之中,而不是明显地、生硬地直接说出。这种方法写作动机上,是作者从客观事物或事件中悟出了某种道理,产生了某种情感,从而形诸文字。

这便是所谓“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象征性表现手法,常常采用委婉、曲折、含蓄的写法,去体现深刻的哲理,寄寓长远的旨意

。它可以用于构思全篇文章,如《白杨礼赞》中的白杨,象征中华民族的质朴、坚强和力求上进的精神;也可以用于局部,如鲁迅的《药》的结尾,以坟上的花环象征革命的前景与希望。中学课文里选用象征手法的还有高尔基的《海燕》、巴金的《灯》、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等。

例文见文章栏。

借物传神得菊韵,

隔空有香看先闻。

小编多发好文章,

清清爽爽渡红尘。

阅读理解常用五种万能解答

问题一:这段话采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

常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问、对比、引用、设问等回答。

问题二: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常用热爱、赞美、感叹、思念、怀念、赞扬、喜爱、歌颂等回答。

问题三:这篇文章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方式?

常用:记叙、抒情、说明、描写、议论等回答。

问题四:这段话采用什么样的说明方法?

常用:打比方、举例子、列数字、下定义、做比较等回答。

问题五:这段话采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

常用:象征、衬托、借物抒情、前呼后应等回答。

1924年初夏时节,鲁迅住进了阜成门西三条21号四合院,刚搬进去时,院子里光秃秃的,所有植物只是前院的一棵枣树和后院的一棵杏树。四个月后的初秋时节,鲁迅写下了著名的散文诗《秋夜》,开篇写道: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鲁迅以这个奇特的句子为现代散文诗立下了一座高标,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风范。这两个略显重复的短句正是当时的鲁迅沉重,无聊,寂寞心情的反映。在鲁迅的眼里,同样的两棵枣树合不到一起,一株与另一株在视觉上市分离的,在形式上是对立的。作者刻意以“视点移动”的效果来描写,叶圣陶先生就说:“还有一株也是枣树是不寻常的说法,拗强而特异,足以引起读者的注意。”

鲁迅继续描写窗外的枣树:枣树,他们简直落尽了叶子。先前,还有一两个孩子来打他们,别人打剩的枣子,现在是一个也不剩了,连叶子也落尽了。他知道小粉红花的梦,秋后要有春;他也知道落叶的梦,春后还是秋。

他简直落尽叶子,单剩干子,然而脱了当初满树是果实和叶子时候的弧形,欠伸得很舒服。但是,有几枝还低亚着,护定他从打枣的竿梢所得的皮伤,而最直最长的几枝,却已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使天空闪闪地鬼眼;直刺着天空中圆满的月亮,使月亮窘得发白。

阿城说,读诗要读意象。心中有意,成之以象,谓之意象。鲁迅写枣树,是为了借物抒情,浇胸中块垒。鲁迅写这篇文章时,刚跟其弟周作人反目,还病了一场。两棵枣树,其实也是兄弟二人的象征,虽然长得一模一样,却永远合不在一起。枣树虽然落尽了叶子,树上也早已没有了枣子,只剩光秃秃的树干,可是心中还有“粉红花的梦,知道秋后会有春”,最长的几根枝条,直刺天空,倔强而挺拔。经历了创伤的鲁迅,正在慢慢地愈合伤口,重建往后的人生。

《秋夜》全篇以象征的手法,借景抒情,以物言志,寄托了自己在艰难中顽强求索的精神。其思想性、艺术性结合得十分完美。在现代文学大师那里,对秋的描写,可能再没有人能超过鲁迅了。秋的肃杀、秋的清冽、秋的萧瑟、秋的节操……统统可以在鲁迅的笔下找到。而秋的意境之高远、繁富,在鲁迅的笔下,也达到了极高的审美境界。有的作家失之于温婉,有的作家则过分渲染了凌厉,还有的则又缺失了意象与深幽的意境。

枣树枝梗劲拔,翠叶垂荫,朱实累累。《神异经》记载:“北方荒中有枣林,高五十丈,敷张枝条,数里余,疾风不能偃、雷电不能催。”《齐民要术》:“枣性坚强,不以苗掠。”

历代诗人咏颂枣树的诗文比比皆是。唐朝诗人李颀“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末落桐荫长”,刘长卿“行过大山过小山,房上地下红一片”;宋代诗人张耒“枣径瓜田经雨凉,白衫乌帽野人装”,苏轼任徐州太守时欣然作词《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表达了他对雨后农村新景象的喜悦之情。清代诗人桂山“正是晴和好时节,枣芽初长麦初肥”,当代诗人更是发出“漫漫秋风夕照中,婆娑一树万珠红”的赞叹。

鲁迅自称是一个散文式的人,但他本质上是一个诗人。当他善感的心灵受到触动,或身在大苦闷中而意欲作诗的突围时,采用散文诗的形式是最为适宜的。

著名鲁迅研究专家林贤治曾经讲过:“作为一部灵魂书,《野草》开辟的境界,在中国的精神史和文学史上,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并置于同时产生的如艾略特的《荒原》等西方现代文学经典之列,一样卓然不凡。”《秋夜》作为这本书的开篇之作,她的美学价值无疑是极其珍贵的。

李欧梵:《秋夜》之奇不仅来自诗意的想象,同时也来自鲁迅对主观境界着意的处理。

丸尾常喜:“《秋夜》作为《野草》思想和艺术的出发点,占有不可替代的位置。

我们为什么要读鲁迅?抛开一切高大上的评价不谈,鲁迅文章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便是他异于常人的对社会对人生的敏锐深刻的洞察力。《红楼梦》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我们常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名师指路,鲁迅便是一位能让你“世事洞明人情练达”的名师。他的一生饱经沧桑,久历世事,他把所有感悟和理解毫不吝啬的写在诗歌中,散文中,小说中,杂文中,指引你前进的方向,照亮你奋斗的前程。读鲁迅书一卷,胜读他人书万卷。

鲁迅的文章,冷静,清醒,犀利,温厚。少年人读鲁迅,只觉有趣好玩;中年人读鲁迅,方知深邃高远;老年人读鲁迅,彻悟豁达通透。品读鲁迅,神交鲁迅,收藏鲁迅,这是每个中国人的必备功课。

每个中国人的书架上,都应该有一套《鲁迅全集》。这套新编鲁迅全集,原价198元,活动价只需79元,每本不到8块钱,喜欢的朋友赶紧入手一套吧。

鲁迅经典全集(全10册) 正版原著 杂文小说散文集

晨读历史——唐代文学家、初唐四杰

杨炯

(接续1)

初唐四杰以革除诗坛浮靡之习为己任,以对上官体批判的姿态,从狭窄的宫廷天地引到广大的市井,从狭小的台阁到山川边塞,开拓了诗歌的内容,赋予了新的生命,提高了诗歌的思想意义,展现了清新刚健的诗风。杨炯也不例外。如《送梓州周司功》呈现出作者在送别友人后夜望西南,担心蜀路艰险,何时才能再相见的场景,感情真挚;如在渴慕功业的心态下写的《从军行》可谓杨炯诗作中的上乘佳作,此诗笔力雄劲,感情豪放率直;杨炯还有一组三峡诗,状景抒情也较真实自然,且托物明怀,借史抒志,含意比较深刻,亦是挣脱宫体诗束缚的佳作。杨炯的送别诗中,没有雍容华贵、闲适自足的情趣宫体式,而是总是渗杂着自己郁郁孤寂的身影及奋发向上的激情,大多写得质朴真切,颇有真情实感,如《夜送赵纵》,全诗语言洗炼、质朴,用典贴切。杨炯是四杰中以五律见长的诗人,他的《从军行》,无论从平仄声律、文字对偶以及起结作法等方面而来说,都是成熟的五言诗。其现存的14首五言律诗,完全符合近体的粘式律,是一种有意的追求,廓清了齐梁以来绮媚华靡之风,促成了五言律诗的定型。

辞赋

杨炯现存赋八篇,其中《老人星赋》、《庭菊赋》和《孟兰盆赋》三篇都是歌功颂德的作品。《老人星赋》是借老人星(即南极星)以称颂皇恩浩荡、天下安康之升平景象。这篇赋一开头便对“至德承天”的皇权竭力加以歌颂,最后借老人星作喻,对皇恩圣德大加颂扬,并恭祝皇帝万寿无疆。

《庭菊赋》借高洁芬香之秋菊来颂扬中书令薛元超。杨炯之于薛元超,可谓终生怀知遇之恩,此种感戴之情,便是其创作这篇赋的动力及感情流淌的源泉。赋前的一篇小序,交待写作背景,表明众学士是受薛元超之邀,在门下内省左春坊东厅,即薛元超官邸,举行赋菊盛会。杨炯便借此机会,竭力赞扬秋菊之内在品性,借以颂扬薛元超高尚的道德人品。此赋虽然通篇均为赞美之辞,内容托物状人,藻饰可谓典雅华丽,且是应命之作,未突破官场应酬常套。

《盂兰盆赋》以歌颂武则天的圣德,与《老人星赋》一样,也是一篇歌颂文章。除了三篇颂德之赋之外,杨炯亦有几篇借物明志之赋,大概都写于出仕之前。由于长期“待制弘文馆”,入仕无门,其内心自然会萌发出一种怀才不遇的郁愤与受到冷落之后的哀怨,于是借物抒怀,来表明自己的心志。《青苔赋》、《幽兰赋》、《浮沤赋》也是这种背景及心态之下的产物。这三篇赋的结构形式及内容寓意基本相同,均是通过对所描写事物进行赞美,以抒发自己的志向。

骈文

杨炯现存骈文类46篇,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为死人所写,包括神道碑、墓志、行状和祭文。此类文章数量最多,共27篇,其中绝大多数均是受人所请,为死者立传。因是受人所托,对死者生平事迹本不甚了了,多是笔录加工而己,并没有多少真情实感可言。第二类是为寺庙所撰写的碑铭,共4篇。此类文字亦是受人所请,代为捉刀,但因碑铭均镌刻于寺庙的石碑上,供游人及膜拜者鉴赏吟诵,是为作者展示自己才华的好机会,亦是时人对作者文才作出评价的重要依据。因此,杨炯写这几篇文章时,态度还是非常认真的,铺叙排陈,引经据典,力图显示出自己最高水平。但终因碑铭内容大同小异,形式亦基本统一,纵然他努力展示自己才技,还是鲜能有所突破。第三类是表、议、诗序,共14篇,其中序言11篇,表、辩、议各1篇。此类文字无论从形式,还是到内容均无固定程式,可根据作者思想情趣自由发挥,纵横驰骋。其中,如《王勃集序》、《公卿以下免冕服议》等经过作者精心构思的文字,形神并茂,充分显示了其为文的高超才技。

人物评价

崔融:“王勃文章宏逸,有绝尘之迹,固非常流所及。炯与照邻可以企之,盈川之言信矣。”

张说:“杨盈川文思如悬河注水,酌之不竭,既优于卢,亦不减王,‘耻居王后’信然,‘愧在卢前’,谦也”。

宋之问:“伏道孔门,游刃诸子。精微博识,黄中通理。属词比事,宗经匠史。玉璞金浑,风摇振起。闻人之善,若在诸子。受人之恩,许之以死。惟子坚刚,气凌秋霜。行不苟合,言不苟忘”。

裴行俭:“稍似沉静,应至令长。”

张逊业:“炯之赋,词义明畅,若庖丁解牛,自中肯綮,而《浑天》考蕨,更见沉深,推历氏今犹择焉。五言律工致而得明澹之旨,沈、宋肩偕。开元诸人,去其纤丽,盖启之也。诸作差次之。五言古诗,唐人各自成家,备一代制可也;然以汉魏镜之,人人悬绝矣。”

胡应麟:“盈川近体,虽神俊输王,而整肃浑雄。究其体裁,实为正始。然长歌遂尔绝响。”

徐献忠:“杨生神明内颖,卓起少年,词华秀朗,为时令慕,与子安之徒并称杰子,芝含三秀,风耀四灵,岂不蔚然观美哉!其诗三十卷,不尽传,今传二卷。五言律体,长于他作。”

胡震亨:“盈川视王微加澄汰,清骨明姿,居然大雅。”

(待续2)

一篇小学生作文《理想》,这位班主任的评语真是太到位了,没有把孩子的理想立马打压掉,而是通过借物的方法来委婉地告诉这位学生这样的做法是不对的,不得不说这位老师的情商很高,值得大家学习。

正如洛克说的一句话:“所有的孩子,一开始都是一张白纸,最终画成什么样子,取决于他所处的环境。”

大家怎么看呢?#教育# #教育微头条# #教育那些事#

三十五

我在赵巍的微信朋友圈,还看到这些短文:

我不是诗人

赵巍

我虽然不是诗人,

当经历过几个严冬后,

居然也说出了诗人的一言半语:

用脚思考;用眼睛听话;用耳朵看人。

瞌睡是用心情睡的,不是用席梦思睡的;

饭是用钱吃的,不是用嘴吃的,

……

有些含蓄、简练、深刻的词句,

也出自我口,千真万确——

没有剽窃,也不是鹦鹉学舌。

尽管这样,

我还是没有诗人的自信。

今后说话写文,

仍然不可能含蓄、简练、深刻,

您是否能够理解。

我成为不了诗人

赵巍

我敬仰诗人——

《七律·长征》——豪情壮志、气势磅礴。

我尊敬诗人——

《有的人》——鞭挞腐朽、歌颂正义。

我同情诗人——

《面对大海,》——知音难觅、孤独离世。

我成为不了诗人——

我的脾气率真,做不到婉约含蓄;

我的格局渺小,做不到潇洒从容;

我的情商残缺,做不到借物抒情。

我只能把小文,排列成诗词的样子,

寥寥无几、百忙之中的读者,

才有可能对坦诚、率真的我一目了然——

看清我的不足;

看透我的用意;

看懂我的思想。

我敬仰、尊重、同情诗人,

却成为不了诗人,

只能用这种不伦不类的小文表达我的情愫,

我把这种文体称为巍风。

我写小文,不去发表:

一是不艺术;

二是不为名;

三是不为利。

发我微信朋友圈,

这是自己的事,只给亲友看:

发布消息;

传达关爱;

接受监督。

赵巍把他独创的这种短小的文体,称作“巍风”:

我是真人(巍风)

赵巍

茫茫人海中 那个

长相不俊不丑

穿戴不伦不类

吃喝不好不坏

居住不温不冷

年近花甲却老当益壮的小老头 就是我

芸芸众生中 那个

敢为人先

敢作敢当

屡败屡战的创业者 就是我

经济大潮中 那个

视金钱如粪土

视情义如珍宝

视诚信如生命

与众不同的苦行僧 就是我

人际交往中那个

直来直去

真诚坦荡

敢爱敢恨

清清白白

鄙视忘恩、背叛、欺骗、伪善的人就是我

当今,一些不齿的

文艺作品(巍风)

赵巍

卖弄技艺、哗众取宠,

吃喝玩乐、庸俗不堪,

浅薄无知、丢人现眼,

小情小爱、无病呻吟。

唯利是图、无所顾忌:

胡编乱造、背离历史;

丑化英雄、污蔑人民;

国家利益、视为儿戏。

狗日的文学(巍风)

赵巍

狗日的文学

不是我骂的——

第一,我没有那么落破

第二,我没有那么权威

第三,我没有那么大胆

第四,我没有那么博学

狗日的文学

是《平凡的世界》作者王卫国老师骂的

《白鹿原》的作者陈忠实老师也骂文学

——骂的更粗俗

——日他妈的文学,你懂个锤子

我是《无人喝彩》的作者赵巍

我是一个农民作家

我也骂文学

只是,不敢太放肆

只是,不那么气急败坏

只是,不太脏

——悲哀的文学……

在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的讲话73周年这天,赵巍在他的微信朋友圈发表了一篇文章:

当今社会,许多人都忙忙碌碌——在向钱看,好不容易有了点空闲时间,却在吃喝玩乐,从来不关心国家大事和社会问题——自谦或美其名曰——我就是个小老百姓,这些事情都与我无关。一些关心国家大事和社会问题的观点,也是以偏概全、以点盖面或是肤浅、歪曲甚至是错误的。

比如,说到物价,他(她)会说,我记得:七十年代,一斤猪肉才八毛钱,现在,是二三十块钱——涨了30多倍。却不说平均工资涨了约100多倍。说到贫困,他(她)会说,六七十年代,月工资才五六十块钱,却不说这些钱能养活两三个人。

还有一些人,对党和国家实行的方针、政策、法规却是事前不如猪,事后诸葛亮。

……

有许多普通作家,不是粉饰太平,就是歌功颂德;不是写风花雪月,就是瞎编乱造;不是虚构“正能量”,就是鞭挞他(她)虚构的“负能量”。

有些“著名”作家,虽然他(她)的文学功底扎实;人生经历丰富;小文咋看起来头头是道、赏心悦目,但是,仔细阅读、深入思考,就会发现:他的人品、思想都有问题。而大作,尽管不易发现这些,深究其作品的“倾向性”、主题思想以及他(她)的“阶级立场”却都有问题。

难道73年前的今天(1942年5月23日),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文艺要很好地“作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的武器”变化了吗?

社会主义苏联解体跟文学艺术没有关系吗?我们中国能在文化建设和文艺路线上掉以轻心吗?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