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父母的爱作文600字 写母亲的作文300字

父母的爱作文600字 写母亲的作文300字

时间:2018-08-30 06:08:55

相关推荐

父母的爱作文600字 写母亲的作文300字

作为子女关爱年迈的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这世上肯定有忤逆不孝之人,你也就是电话“关心”了你的父母,交通如此发达的今天600公里真不是很远,你有必要整这发布为自己鼓掌吗?

幸福晚秋爱生活

#最舍不得删的照片# 一直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知道80岁的父母感染新冠,我一刻都睡不好,除了担心还是担心,父亲症状轻些,只发烧一天就好了,剩下的就是咳嗽,母亲有高血压,老年慢支,如果感染肯定会加重。果不其然,昨天不放心又打电话回去问了一下,父亲说母亲咳得厉害,吃了药好不了多久又咳,我说赶紧去打针别拖了。我特别的恼火,家里有弟弟在,他难道不知道父母年事已高,他难道听不到咳嗽声,80岁的母亲除了病痛,每天还帮他带Ⅰ岁多的孩子。既然新冠不是一般的感冒,整个感染过程他都没有问一声,让老母亲忍着病痛带孩子。昨天下午六点打电话回去,母亲已经上床休息,没有接到电话,是父亲告诉我的,我听后心里特别难过。我远嫁六百公里外,除了问候什么也做不了,我觉得活得特别失败与不孝顺,这些苦也不知道和谁说去。最后我与大姐说了一下,大姐离家近些,让大姐也喊弟弟带母亲上医院看看,我也发了信息给他。母亲应该是肺炎了,不去医院打针,拖久了更麻烦,我也是阳的八天,每次咳到尿都出来,更何况是老人呢?下午下班后,我迫不及待问问,父亲说是肺炎了,必须住院,医生说再拖下去就麻烦大了,唉,如果不是我一直盯着,真怕呀!所以养儿有用吗?养儿子好还是养女儿好?

多算情,少算钱,特别是和爱你的父母,很多时候算不明白。六百和三千哪个多?我女儿96年上大学,她妈妈每月工资六百块钱都汇给她当生活费,她现在工资两万多,她妈妈过生日她孝敬了三千,哪个多?她的叔叔工资三十二元时,给她买了一个十八元的玩具,现在她去看她叔叔给了三千元,哪个多?再说一遍,多想情份少算钱,不知道我这个年纪大的人是否说的对?

养心阁

刚打开手机,发现昨天转账给老爸老妈过年的1000块钱给退回来了。 是少了看不起吗?好像不对呀,今年比往年多转了200元

儿子懂事了,大年初一给外婆.奶奶各封红包600元,老人嘴都合不拢了。单位发的购物卡也给外婆,外婆闲来无事就爱逛超市,直夸外孙长大了,有孝心,这就是传承。我们怎样对待自己的父母,孩子都看在眼里,上行下效,这就是榜样的力量…

45岁男子,没上过班,就靠着父母每月7800元的退休金生活,他到法院起诉2个姐姐,要求她们每人每月给父母600元赡养老费,2个姐姐说:“你“啃老”凭什么让我们出钱?”

十几年前 ,莫先生跟妻子性格不合协议离婚,8岁的儿子判给他抚养,从那以后,莫先生带着儿子搬回来和父母一起住。

因为父母年纪大了,都患上了老年痴呆,身边需要人照顾。

老莫育有一儿二女,和老伴都有退休工资,加起来差不多7800元左右,最开始他们生活还能自理,莫先生跟朋友合伙做点小生意,可是后来,父亲的病越来越严重,经常走丢,不仅不知道回家的路,连人都不认识了。

莫先生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不再外出赚钱,安心照顾患病的父母,前几年他还有积蓄,后来花完了自己的存钱,只能靠着父母的退休金生活。

他一个大男人,每天6点钟准时起床去买菜,回家给父母做好早餐,父亲就像是个三岁小孩子一样,需要哄着他,才愿意吃饭,他身体患有多种疾病,每天光是吃药就有十几种,心情不好的时候,他是怎么也不肯吃,莫先生为了逗父亲开心,还要在他面前跳段舞。

母亲稍微清醒些,能够正常地交流,但是脑子也经常短路,有时候还会跟路人吵架,要照顾这么一对“活宝”,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

据莫先生说父亲一年都不知道走丢多少次,他几乎每隔几天就要去外面找他,后来,他把父亲干脆关在家里,父亲又哭又闹,莫先生一天还要抽出好几个小时,陪父亲在外面闲逛。

然而,对于他的付出,两个姐姐却并不领情,说他年纪轻轻的不去工作,就整天在家里“啃老”,真是太过分了。

莫先生提出三个人一起轮流赡养父母,轮到谁父母的工资卡就交给谁保管,两个姐姐同意,可是母亲却不答应,她不愿意离开家,她也不想让两个女儿照顾他们,在她看来儿子什么都懂,对他们很细心,照顾得很周到,她不愿意让两个女儿过来。

两个女儿虽然住得都不远,她们还真就不管了,这样又是几年过去,母亲的病也越来越严重,两个人每个月光是吃药就要花好几千元,这个时候,莫先生提出让两个姐姐出点赡养费,她们不同意,说父母有退休工资。

无奈之下,父母将两个女儿告上了法院,最终判决两个女儿每月各支付600元赡养费,她们不服,提起上诉,只愿每个月支付父母5.2元赡养费,为什么是5.2元呢? 说明她们心中爱父母的意思。

法院维持原判,然后几个月过去,两个姐姐拒绝执行。 后来,弟弟申请强制执行,这天,姐姐拿着扫帚找上门来,要跟弟弟理论。

母亲堵在一楼不愿意开门,母女俩人互相对骂,女儿说:“我一个月就1200元,自己还有病,你们还要我拿出600元出来,你们的心怎么那么狠呢?”

她不停地指责弟弟“啃老”,自己都这么大的人了,不去赚钱就是想着父母的钱,还借着“尽孝” 为名理直气壮。女儿表示,我没有钱,可以出力照顾父母。

莫先生很是无奈说道:“久病床前无孝子”,要照顾两位老人的苦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一天24小时才围着他们转,父亲就像是个三岁孩子一样,还要哄着他,母亲动不动就要骂人,这可比在外面上班辛苦多了。

期间莫先生还谈了个女朋友,对方劝他跟自己在外面开个饭馆,莫先生抽不开身,只能拒绝,最后这段感情也无疾而终,他为了父母舍弃了自己的事业,也很少跟朋友们出去玩,生活的重心就是父母和孩子。

然而,这种日复一日的生活,他却始终保持着乐观的心态,没有把他当成是一种负担,而是当成是一种挑战,在和父母“斗智斗勇”的过程中,看到父母能够配合地吃饭,喝药,他就觉得即便自己扮演一个“小丑”也是值得的。

两个姐姐却不理解他的一番苦心,不过,最终她们也答应每个月会给600元赡养费。

结语:

一个儿子能做到这份上,扪心自问又有几个人能做到呢? 很多子女在父母患病需要照顾的时候,总是说我工作太忙,我没时间等借口逃避。

而文中的莫先生把父母放在首位,把自己的事业和个人兴趣爱好都统统舍弃,照顾父母的时候,他并没有当成是负担,是一种发自本能的孝顺,真心实意地为父母着想,什么是孝顺,他给了最好的答案。#打卡挑战局#

今天是老爸生日,我和弟弟约好回家吃饭,准备来个惊喜祝寿。一大早我去菜市场花了600块钱,买了5斤大飞蟹,还有一堆硬菜。结果十二点我们俩到家,家里大门紧闭着,打电话一问爸妈在菜地里。

原来一大早爸妈就到菜园子收大白菜了,收下来的大白菜可以喂猪喂鸡,也能储藏在地窖里自己吃,就不怕冬天没蔬菜了。

冬天来了,把地翻了,补上营养土,敷上塑料膜保温,还能种辣椒,豆角,茄子,萝卜等经济蔬菜,成熟后拉到市场卖,也能收入几千元。

老爸老妈没有养老金,怕给我们增加负担,靠着种菜每年赚个几万元,吃喝生活没有什么大问题。

我打电话问爸妈还有多少?他们说还有200多斤呢。弟弟一听连忙说,我开车去拉回来,你在家做饭菜。

于是我们把车里的东西都搬出来,弟弟一脚油就到菜地里。

用车拉大白菜就是得劲,比爸妈用小车推快多了,也没有人力拉那么辛苦,后备箱加后座,前座一口气就可以拉80斤。

在弟弟给力支持下,200斤大白菜二次就拉回来了。

中午我也做了一桌子6个菜,寓意老爸60大寿,六六大顺,做了蒜香排骨、清蒸鳜鱼、辣椒炒肉、红烧肉、清炒藕片,还搞了一个硬菜辣炒飞蟹。

做法非常简单,菜谱分享出来给大家。

一、食材:

飞蟹6只,姜蒜葱少许,花椒少许,干辣椒6个。

二做法:

1、准备好食材,螃蟹洗净后,切成两段,放入姜丝,加入2勺料酒,腌制20分钟。

2、锅中放少许油,螃蟹切口处蘸玉米淀粉,油热依次放入螃蟹,炒至定型呈金色捞出备用。

3、锅中留底油,放入姜蒜葱、花椒、干辣椒,炒出香味,再放郫县豆瓣酱、炒出红油

4、倒入螃蟹翻炒均匀入味,出锅撒小葱段即可。

别说这肥美鲜香的飞蟹,端上桌子就让人垂涎,看着就要流下口水来。

举杯庆贺的时候,我和弟弟祝爸爸生日快乐,身体健康。

爸爸笑着说:“谢谢儿子们的祝福,生日一年就一天,你们平时也多回家来看看,跟我们聊聊天多好啊。”

牛哥想说:父母年纪大了,对于吃穿不在意,也吃不下山珍海味,只是心理上比较孤独,需要子女们的陪伴,需要家人的关心。

家有二老,如有一宝,我会经常回家看看父母,跟他们唠唠家常的。你们作为子女也会常回家看看吗?欢迎说说。

#新年美食市集# #大连头条# #头条创作挑战赛#

【儿子接受赠与房产还想悄悄卖掉 父母住出租屋!厦门老人:房子还能要回来吗?】儿子接受父亲赠与的房子,却没有尽到保障父母居住养老的责任,甚至还打算悄悄卖掉父亲的房子。年过七旬的父亲一场大病后,不仅失去了民事行为能力,还要跟着老伴搬离居住了十几年的房子,住进出租屋。

老人病中惊坐起,送给儿子的房子还能要回来吗?近日,思明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这样一起案件。

1 悲剧:老人一场大病后,被迫搬离居住多年的房子

顾老先生与太太育有子女4人。12月,顾老先生在厦门一小区买了一套房子,登记在小儿子小辉名下,但房子实际由他和太太居住,产权证由太太保管。小辉出具一份《保证书》,承诺绝不会卖掉房子,还说“该房产仅作为父母亲生活居住和养老之用。在父母亲有生之年,本人不得转让或出售该房屋”。

,顾老先生突发脑出血住院。据大儿子大辉说,春节后,小辉就威胁尚在住院的父亲搬出小区。遭到拒绝后,小辉就将父母的物品直接清出,并将房门换锁。更过分的是,小辉还趁母亲在医院照顾父亲之际,以产权证遗失为由补办了房子的产权证,准备卖掉房子。实际上,原产权证并未遗失,一直由母亲保管。顾老先生治疗结束出院后,只能随着顾老太从该小区搬到了出租屋。

大辉认为,小辉没有尽到保障父母居住养老的责任,严重侵害了父亲的权益。因为顾老先生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所以大辉作为父亲的法定代理人,代表父亲向法院起诉,希望法院判决撤销父亲对小辉的房产赠与,将房屋产权返还至父亲名下。

2 焦点:送给儿子的房子,还能不能要回来?

顾老先生的大儿子大辉认为,该房产系父亲出资购买并赠与弟弟小辉。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受赠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赠与人可以撤销赠与:(一)严重侵害赠与人或者赠与人的近亲属:(二)对赠与人有扶养义务而不履行”。而小辉,对父母负有养扶助义务但拒绝履行,其强行将父母赶出居住房屋的行为严重侵害了父亲权益,对父亲精神造成了严重打击。因此,应当撤销房产赠与。

面对家人的起诉,小辉却答辩说,哥哥和姐妹3人都在外地,就他独自在厦门履行赡养父母的义务。监控录像能看到搬家前一晚,父母多次向舅舅表示喜欢住在租的小区,并没有诉苦说被赶出家门。小辉还说:“父母之所以会搬离小区,是为了躲避因争夺财产发生争执。大辉多次到小区闹事、打伤我、对房子门锁浇灌胶水,逼迫我交出房子,还唆使鼓动母亲及亲属作出与事实严重不符的陈述。这些都是哥哥为了侵占父亲财产的行为,希望法院撤销大辉对父亲的监护权。”

3 一审:严重侵害赠与人权益,赠与合同应予撤销

法院审理认为,该房产是顾老先生独自出资购买并赠与小辉,双方赠与合同关系成立,小辉应承担保证顾老先生居住权合同义务。

双方虽对顾老先生搬离小区的原因各执一词,但根据已生效的民事判决,结合亲属、护工证言,小辉的主张难以令人信服。小辉声称已将房屋出租给朋友,无法立刻让朋友搬走。然而,朋友对所订合同的中介、内容、租金、房屋坐落等关键信息概不知晓,首期租金支付方式也与小辉所述不符,小辉对收款去向的陈述亦前后矛盾。不仅如此,小辉不同意朋友继续承租、父亲收取租金的方案,他承诺的解决租赁关系后让父母入住,至今仍未兑现。

综上可认定小辉违反赠与合同的约定,且严重侵害了赠与人顾老先生的合法权益,赠与合同应予撤销,小辉应将房屋过户登记至顾老先生名下。

一审判决后,小辉不服判决,提起上诉。二审审理过程中,双方达成调解协议,顾老先生、顾太太放弃对房子赠与合同的权利主张,小辉同意父母在房子中居住至百年并配合办理居住权登记手续,并向父母书面道歉。

☞法官说法:不可“过河拆桥”,否则“得而复失”

法官说,在赠与合同纠纷中,有相当部分是父母将财产甚至是毕生积蓄赠与子女,但子女拒绝承担对应的义务,造成老人晚景凄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六十三条,受赠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赠与人可以撤销赠与:一、严重侵害赠与人或者赠与人近亲属的合法权益;二、对赠与人有扶养义务而不履行;三、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

这意味着,受赠人收到了赠与的财产,要注意在赠与合同中是否应承担相应的合同或法定义务,切不可过河拆桥见利忘义,致使受赠的财产得而复失。

法官呼吁,父母之爱,恩重如山情深似海,作为子女在接受父母之恩的同时,应当多关心父母,让其能够安享幸福晚年。

#赠与合同##房产##居住权##厦门头条#

编辑|王贵溪 来源|海峡导报

“儿子上海交大毕业在上海工作,年薪20多万,想要和女朋友一起买房,看中了90多平的房子要1200万,2人年收入40多万最高可贷600万,首付600万我卖了老家2套房也就400万,还差200万,太愁人了!”

看完我想说:根本问题还是父母的教育出了问题了,但是母亲都90岁了还是没有活明白,还是一味的溺爱着自己的女儿,女儿一次次的离婚,为什么家里人都不反思一下女儿的问题,这样只会害了她一辈子,老人终有一天会去世的,那她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连连最起码的自理能力都没有怎么办呢?真的是巨婴的天花板。

对此你怎么看呢!

(图源网络侵权删除)

总结下我儿子收到的压岁钱

我爸妈给了 600 (初一)

我姐给了 600(初二我不在家留给我爸妈)

我姑(儿子姑奶奶)给了200 (初二早上给的)

小孩她姨 0(初二中午在丈母娘家见面)

他外婆 0 (初二中午没给)

小孩他舅 0(初二中午没给)

支出

给他舅儿子(我侄子)200(初二中午给的)

一共压岁钱 1400 减去200 到手1200

压岁钱体现出了亲情的淋漓尽致!!!

我老婆的娘家人确实不给力

首先说明一下我们每次去丈母娘家都拿很多礼物,没有压岁钱,心里怪怪的感觉。

不知道,有没有和我一样的家庭的兄弟们吗?

外甥女高考完第二天就来到我家里,感觉她很兴奋,我问她估摸着能考多少分,她说600分往上,只考虑985。听她这样说,我也高兴,就说想要啥我给你买……

#故事# #我要上微头条!#

看完想说:你这奇葩外甥女走到这样地步一点都不奇怪,因为她有溺爱她的父母。“青出于蓝”以后她还会有更“劲爆”的消息的。所以这个社会很公平,她也会为自己的不努力和破罐子破摔的行为而买单的。

(素材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私信删除)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