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猪博士教槽料饲料公司 养猪饲料槽

猪博士教槽料饲料公司 养猪饲料槽

时间:2024-04-21 08:25:26

相关推荐

猪博士教槽料饲料公司 养猪饲料槽

“国内有40万博士生月入3000,像乞丐一样在研究”,这是昨天上海财经大学校长的公开喊话,顿时成为热点。网民很感动,纷纷夸赞校长忧国忧民,有赤子之心。我看推送后,反倒觉得这位校长不免有些失职,甚至有点脱离社会。

第一点,说他失职,是认为他身在教育一线,身为一校之长,却对大学里的基本情况不太了解。他为博士生月入三千鸣不平,可实情是:有几所大学的博士生补助,是能达到3000的?也难怪,下午某青椒群看到报道,好几位都忍不住爆粗:“槽多无口,哪有3000这么多,一半都没有”。另一位青椒,温厚人也,客观地回了一句,“3000以上的,很少!”。还一位包邮区名校在读女博士,冒泡现身说法:“3000对我们是奢望”,话尾附一苦涩的表情包。

据我了解,即便是部属名校,博士生“月入”还普遍在1000~2500档口,3000级别可谓极少。人大是1500元(咨询一毕业不久的),浙大开始是1550(某在读文学院博士生赐告),南大长期1200元(求证到近两年升到2200),武大2250元,湖大约1400元,山东高校多是1000元偏上。我还记得,六七年前,一位好友准备报考复旦中文系博士,只因为打听到那里的每月补助金才800,不得已打退堂鼓,另投他处的1200元。那时,他每月食堂饭费再省也得500+了,他一介农家子弟,别无支援亦无它入,焉敢造次?

这位校长信誓旦旦“40万博士生月入3000”,较真地说,非信口开河而何?有个三千,多数博士生都懒得哭穷,问题在没有,甚至一般都没。而这份补助金,是国内多数文科博士生的全部“月收入”,不是他们懒,更非能力不及,而是分身乏术,没有多少空闲可供“走穴”刮油水(硕士还能兼职挣外快)。如此种种,才是国内博士真正的现实状况,也是挺悲催很窘困的地方,值得同情理解。前些年,我常去附近大学找他们玩,晓得他们是如何“到处潜悲辛”的,日子过得比工厂小哥还不如。10来平米霉味弥漫的老宿舍,窝着俩大龄30+博士,领着一千出头收入,顶不上门口餐厅一顿搓,一到手都忙着还债了,好不容易约个会吧,喝咖啡的钱出发前都要盘算一番,是不是够折辱这些高级知识分子?上述“收入”数字,落到具体而微处,可能会有些许出入,可大抵确是如此,虽不中亦不远矣。

只不过,这里面也有变数。主要两条:1,南方沿海城市,诸如广州上海,消费水准更高,补助相对会高一点。我了解到的信息,同济有2500,复旦如今也大略接近,中山大学则当有2500~3000左右,他们属于另类,符合这位上财校长所指。2,“同博不同命”,工科>理科>文科,这个补助排序大体通用。也就是说,文科博士生尚“挣扎在生存线”,而理工科博士生绝大多数谈不上“穷”,甚至宽绰。他们的补助,由基础奖学金(学校发)+科研助学金(导师发)构成,多能达到5000+,抵得上一二线市民上班收入了。比如合肥的中科大,博士生每年保底10万,少乎哉?网民总说亏待“科学家”,其实他们的收入普遍优厚。倒是文科,即便白发苍苍做到985教授,倘只沉湎于学术不擅钻营,那是真得“固穷”。前几年,我见过一位二级名教授的工资单,仅有可怜的4350元,都干到即将退休了,难以想象。他的月总收入,不会超过15000元。

第二点,说校长“脱离社会”,是对他“月入3000像乞丐”的言辞不满。月入三千就是乞丐了,那宇内不得遍地乞丐?大学校长自己身份清贵高高在上,席丰履厚生活优裕,似乎完全不谙民间疾苦,压根不懂即便是一二线城市,一般市民的月收入是多少。本地的律所,研究生毕业应聘干行政,开出的薪资每月就是3500,你说这是“乞丐”吗?我想,稍有底层阅历者,都会明白一个事实:社会整体是很裕如了,但绝非都是阔人了,月低于三千的工作岗位还比比皆是,即便是在武汉郑州成都这样的“新一线大城市”。对于一个大学校长来说,“月入3000即乞丐”的公开表态,还是要审慎,尤其是公开发言。子曰,“君子一言以为智,一言以为不智,言不可不慎也”。

所以,呼吁给予博士生多些补助,使得这些高端人才,有更多的体面和尊严,起码生存无忧,这的确是正当且亟需的。只是,我以为,咱也要警惕“钱解决一切”的思维,用钱是砸不出真学术,更逼不出高科技来的,国足就是用票子堆出来的,结果如何呢?而且,说句得罪普天之下“博士生”的话,我以为如果有两千以上,其实不少了。相较之下,生活更堪虞、精神更颓伤的群体,还真轮不到他们,而是大学青椒们。“非升即走”,“每日忙到焦头烂额”,“职称卡到无望”,“到手月入五六千”,是当下青椒们的最普遍的境况,已臻身心俱疲欲哭无泪的地步。博士生时代,单身汉“小剩女”,还不用养家糊口,手握一两千补助,“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尚能乐得逍遥的。

按金庸小说,乞丐还分有等级。如果非得说在读博士生像个乞丐,那已毕业的青椒又像什么呢,是丐帮中的“污衣”派吗?#大学##博士##教育#

曾经有一个段子说是未来中最好的1年,当时觉得搞笑,但令人始料未及的是一语成籤,从 年至今,被疫情偷走的这3年,相信我们每个人都过得很艰难,最起码没有过的好。在这三年里,最先波及的要算教培行业了,不但受疫情的影响,还有国家对教培行业政策的收紧。假如你是一所私人教培行业的优秀老师,之前,你只需要在课堂上教书育人就行了。但到了,不好意思,除了课堂上的教书育人,课余时间你还得到街上发传单招生了。现如今,对不起!老板都没饭吃了,你只有赋闲在家待业了。就是之前辉煌的互联网行业,在疫情这三年也是备受打击。要知道疫情之前,互联网内部员工福利那是周末双休、全薪病假年假、住房补贴、五险一金,可以说该有的都有了。并且工作每满1年、5年、10 年都会有一笔相当不菲的奖励,年终奖更是平均8至10个月的工资。有些有实力的互联网大佬随随便便跳个槽,那工资也是打着滚的往上翻。而现如今的互联网的从业者,如果是技术过硬的,工资降个一半也就是好的了,至于通过跳槽涨工资还是别做梦了,毕竟疫情下的经济形势能保住饭碗就不错了。而更多没有核心技术的互联网行业从业者,只有作为优质人才输送给社会了。咱再说说疫情下的旅游业,我有一个朋友曾在广州一家五星级酒店打工。疫情之前,酒店员工都是包吃包住,伙食也不错,住的虽然是职工宿舍,但也能凑合。她是做前台的,当时的工资算上各种奖励激励,在淡季一般能保持在6000元以上,旺季甚至能达到一万四五,年末还有年终奖。同时经常还有外出旅游以及学习培训的机会,虽然平时的也有熬夜加班,工作辛苦,但每个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还挺高。反观现在针对于旅游的五星级酒店,自下半年就经历了一波针对于全部员工的大降薪。接着又在,酒店又裁掉了大量的边缘员工,只保留了核心员工,以便维持酒店的运营。可即便如此,我朋友所在的酒店也没能躲避掉关门歇业的命运,所有员工无薪休假。疫情这三年,几乎所有打工人的日子都不好过,强烈的不安全感也让很多年轻人萌生了考公、考研或者考体制内,这样的话最起码工作稳定,压力也不是很大。但是你要搞清楚,不是你一两个人想进体制内,你面对的是200多万人,而国家仅自招收3万多人,压力不是一般的大,况且这些想进体制内的人里边可是藏龙卧虎。曾有报道,北京大学原子核物理学博士王梦珍,竟然也为了工作稳定。放下了自己物理学女博士的面子,考取了北京朝阳区城管执法大队的岗位,令人唏嘘的同时,你作为一个普通人,知道进体制内的概率有多大了吧。既然进体制内不好进,那我就考研提升自己的学历。不是我打击你的积极性,你知道全国参加研究生考试人有多少吗?就说今年的研究生考试人数就有457万,在这457万人里边就有300多万人是注定要与研究生学历擦肩而过的,毕竟研究生招收名额也就那么100多万,所以考研的竞争压力一点也不比考公小。这也不行那也不中,俺就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打工人,大城市混不下去,俺回俺老家的小县城发现总成了吧。可是你老家的小县城,小城市你玩的转吗?首先在小县城你得有一定的关系层,毕竟在小县城办个事不像你以前在大城市,谁也不认识谁只用走流程就行了,在小县城你要办个事,没有自己的人脉资源,没有几个有能力的亲戚给你帮衬,你还真不好办。在小城市的就业前景也很堪忧,工作基本上是售货员、服务员、收银员等等,这些底层的工作很难让你走很远。这时你还要是萌生回家乡创业的想法,我劝你还是趁早打消,要知道小城市的哪些赚钱的蛋糕早就被瓜分殆尽了。人家祖祖辈辈子承父业地在所在的城市里作着自己的生意,你一个生手,贸然就进去瓜分人家的蛋糕,要是没有过硬的关系,没有几个有能力的亲戚,回乡创业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愿望,就是你一意孤行的插进去一脚,最终也会让你的另一只脚陷进去拔不出来。所以,在这三年的疫情中,我们看到最多的是有太多的打工人,因为适应不了大城市里激烈的竞争,返回自己所在的小城市寻找出路,然而忍受不了其中的落差,重又回到大城市寻找机会。当再次面对大城市遇到的种种问题时,又萌发返回小城市发展的愿望,如此循环往复。说句良心话,每一个打工人,这三年过的都挺不容易,毕竟在他们的身后都有一个小家庭,他们需要他赚钱养家糊口。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